单相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ppt课件.ppt
《单相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相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ppt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章 单相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6.1 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6.1.1 物理现象相似的定义,问题:除外掠平板外,一般对流传热问题很难得到分析解。 大多数对流传热规律由实验获得实验法。,实验法存在的难题: 对流传热影响因素多,函数关系复杂,实验工作量大。 例如圆管内单相强制对流传热, 某些实验难以进行。 例如某些高温、高压、大型设备等情形,现场无法实验。,几何图形相似:对应边一一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即边长一一对应成比例,边长比例相同; 而角度也一一对应成比例,角度比例相同。 几何图形按比例缩放。,现象相似:对应物理量一一成比例(即现象按比例缩放)。,(1)同类现象:相同内容(物理本质相同),
2、 相同形式(微分方程相同)。,(2)物理量对应成比例:比例系数可以不同。,(3)非稳态问题:相应时刻,物理量的空间分布相似。,相似现象物理量的场,可以用统一的无量纲的场来表示。,6.1.2 相似原理的基本内容,1. 相似物理现象间的重要特性同名相似特征数相等,例如:固体壁面上的对流传热,其温度场,将方程无量纲化:,无量纲场相同:努塞尔数,2. 同一类现象中相似特征数的数量及其间的关系,定理:方程中有 个物理量, 涉及 个基本量纲, 可用 个特征数表示。,基本量纲:,长度,质量,时间,电流,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3. 两个同类物理现象相似的充要条件,(1)同名的已定特征数相等;,已定特征数
3、, ;未定特征数 。,(2)单值性条件相似。 单值性条件即定解条件: 初始条件; 边界条件; 几何条件; 物理条件。,6.1.3 导出相似数的两种方法,1. 相似分析法(方程分析法),已知:微分方程,原理:物理量对应成比例。(比例系数相似倍数),例子1:两个相似的对流传热现象,现象1,现象2,物理量场分别相似:,将 、 、 、 ,代入现象1:,将相似倍数关系,再次代入:,例子2:由动量微分方程式,可得:,例子3:由能量微分方程式,可得:,贝克来数:,方程中存在体积力 ,压力梯度,例子4:自然对流动量方程式,将两者合并成浮升力:,式中, 流体的体胀系数 流体的过余温度,自然对流的动量方程:,格拉
4、晓夫数:,6.2 相似原理的应用,6.2.1 应用相似原理指导实验的安排及试验数据的整理,1. 相似原理的重要应用,就是指导实验安排,例如:管内单相强制对流传热问题,由相似原理,优点: 大幅度减少试验次数; 实验具有通用性,可代表一组相似现象。,具体步骤: 确定 : 恒定 ,测 关系。,2. 特征数方程(实验关联式)的常用形式,对单相强制对流传热,常用形式:,由实验确定 、 、 。, 确定 和 : 恒定 ,测 关系。,例如:管内湍流对流传热问题,6.2.2 应用相似原理指导模化试验,模化试验:用模型研究实际装置。,要求:模型和装置现象相似。 单值性条件相似; 已定特征数相等。,一般采用近似模化
5、:主要条件满足相似原理。,例如,稳态对流传热问题,相似要求: 流速场几何相似;边界条件相似; 、 相等;物性采用定性温度近似。,6.2.3 应用特征数方程应注意之点,(1)特征长度:取影响流动的代表性尺度。 例如,管内流动内径; 管外流动外径。,(2)特征流速:不同问题,选不同流速。 例如,外掠平板来流速度 ; 管内流动截面平均流速 。,(3)定性温度:根据特性,选平均值。 例如,内部流动 ; 外部流动 。,(4)参数范围: 、 、几何尺寸等适用范围。,6.2.4 应用特征数对实验关联式准确性的正确认识,实验关联式往往只考虑了影响传热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的影响常被忽略,因而存在误差(可达20%
6、-25%),实际应用中,通过修正,可达到较准确的结果。,单相对流传热,常用三种形式:,P242例题6-1 一换热设备的工作条件是:壁温tw=120oC,加热tf=80oC的空气,空气流速u=0.5m/s。采用一个全盘缩小成原设备1/5的模型来研究它的换热情况。在模型中亦对空气加热,空气温度tf=10oC,壁面温度tw=30oC。试问模型中流速u应多大才能保证与原设备中的换热现象相似(模型中各量用上角标“”标明)。,解:模型与设备为同类现象,由相似原理:, 对空气:温度变化不大, 对设备:,,,对模型:,,,因此: , ,,空气 ,,P242例题6-2 用平均温度为50oC的空气来模拟平均温度为
7、400oC的烟气的外掠管束的对流传热,模型中烟气流速在1015m/s范围内变化。模型采用与实物一样的管径,问模型中空气的流速应在多大范围内变化?,解:由相似原理:,烟气 ,,,,6.3 内部强制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6.3.1 管槽内强制对流流动与换热的一些特点,1. 两种流态,层流: ;,过渡流: ;,旺盛湍流: 。,临界雷诺数,2. 入口段与充分发展段, 流体进入管内,边界层逐渐增加,汇合于管的中心线。,层流,湍流, 入口段:边界层较薄,温度变化大,换热效果好入口效应。 充分发展段:边界层较厚,并且不再变化,换热保持恒定。, 层流入口段长度 : 。 湍流时: ,可忽略入口段影响。,3. 两
8、种典型的热边界条件均匀热流和均匀壁温, 均匀热流: ,例如:电加热器。 、 都变化,温差恒定。, 均匀壁温: ,例如:冷凝器。,4. 流体平均温度以及流体与壁面的平均温差,定性温度:,入口温度, 出口温度。,平均温度: 、 取截面上的平均值 , 已知温度分布理论计算、混合流体实验测量。,平均温差:因换热,各处温差不同,,对数平均温差,6.3.2 管槽内湍流强制对流传热关联式,1. 常规流体( 的流体),1)Dittus-Boelter公式(迪图斯-贝尔特公式),加热流体: ,冷却流体:,定性温度:,,特征长度:内径,适用范围:,,,中等以下温度差:气体 , 水,超出适用范围,进行修正:,(1)
9、变物性影响的修正(温差修正),流体温度变化,影响物性参数,引起流速场和温度场变化。, 考虑加热和冷却时,温度分布不同: 的指数取不同的值。, 引入,温度修正系数,气体加热,气体冷却,液体加热,液体冷却,(2)入口段的影响 入口段边界层较薄,具有强化传热的效应。 引入,入口效应修正系数,(3)非圆截面的槽道 采用 当量直径,流动截面积; 润湿周长,(4)螺旋管 横截面上会引起二次环流,可强化传热。 引入,螺旋管修正系数,气体,液体,弯管曲率半径,修正后:,2)Gnielinski公式(格尼林斯基公式)较准,液体 ,,气体 ,,Darcy阻力系数,验证范围,6.3.3 管槽内层流强制对流传热关联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相 对流 传热 实验 关联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05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