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社区康复ppt课件.ppt
《精神疾病的社区康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疾病的社区康复ppt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的 要 求,掌握精神障碍的社区康复概念与原则熟悉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熟悉常见精神障碍的社区康复 了解社区精神康复的发展及现状社区精神康复的效果评估,第一节 概 述,定义,是康复医学的一个学科分支,与躯体疾病康复相一致,即运用一切可采取的手段,尽量纠正精神障碍的病态表现,最大限度地恢复适应社会生活的精神功能。,康复精神医学,精神康复(Anthony和Liberman ),是患者通过学习(训练)措施和环境支持,以尽可能使社会性及职业性角色功能恢复到最大限度;当恢复功能受到持续性缺陷与症状的限制时,应致力于帮助此个体对象获得补偿性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如庇护工场、中途宿舍等),以及将其功
2、能调整或训练到实际上可达到的水平。,精神康复形式医院康复社区康复,社区精神康复,是指让精神疾病患者在社区得到服务,克服疾病所导致的各种功能缺陷,达到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的全面康复,回归社会。,基本原则,功能训练:指利用各种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活动的训练,这是康复工作的现实目标。全面康复: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回归社会:康复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改善功能、改变环境条件等方法,达到回归社会,使康复对象成为独立自主和实现自身价值的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发展与现状,早期 ,医疗上无能为力,患者终身禁锢 18世纪后期(Pinel), “道德治疗”
3、 ,这是精神康复医学的萌芽时期 二战后,康复医学体系的逐步形成,试图矫正功能障碍和发挥潜在技能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世界上掀起发展了社区精神卫生的运动美国:20世纪60年代,开展了“精神科去住院化运动”;1977年,实施“社区支持方案”英国:1975年,发表“更好地为精神病患者服务”白皮书;1981年,颁布精神卫生法,1.国外的社区精神卫生工作,2.国内的社区精神卫生工作,1958年,在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精神病防治会议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建立了由卫生、民政、公安和残联等部门为骨干组成的精神病防治工作小组1986年,在上海召开第二次会议,各地介绍了具有地区特色的精神卫生工作
4、模式1991年卫生、民政、公安和中残联制定了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的“八五”实施方案,依靠初级卫生保健组织,在城乡建立了精神病三级防治网城市上海模式农村烟台、沈阳及四川等模式 1996年 “九五规划” ,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社会化、开放式、综合性的康复工作 1999年11月,WHO精神卫生研讨会通过了中国/WHO组织高层研讨会宣言目前,初步形成了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团体参与的精神卫生工作体制,第二节 社区精神康复服务,预防精神残疾的发生 尽可能减轻精神残疾程度 提高精神残疾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恢复劳动能力,目的、内容和形式,1.社区精神康复的目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 家庭职能工作和社会职能疾病
5、及药物自我管理技能,2.社区精神康复的内容,个案管理(case managemeng, CM) 主动式社区治疗程序(PACT) 日间医院 自助团队中途宿舍职业康复,3.社区精神康复的主要形式,个案管理,定义:指定某一个人或一组人为个案管理者,确保精神疾病患者获得持续性及综合性的服务,这种服务的特点是根据每一患者和家属的需求制订治疗、护理和康复计划,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不断调整。 具体包括以下的连续过程:识别个案对象评估服务需求(包括治疗和护理需求,康复训练等)设计个案管理服务方案协调与监控服务的内容和质量再评估服务方案实施质量和效益修改服务方案并重复运行,主动式社区治疗程序,定义:主要针对每个患
6、者的应对技能缺陷、资源能力、以及社区生活需要,采用的一种因人而异的社区治疗程序,由团队人员随时实施,提供的治疗多在患者家中、社区及工作场地。 关键内容:强调促进患者社区生活的适应而不单单侧重精神病病情的控制动员病人家庭,雇主,朋友,熟人及社区机构等形成自然支持网络,并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咨询引导患者对医疗顺从,若遇特别情况及时与精神科医师联络,日间医院,定义:指患者只在日间到医院接受治疗护理,参加各种工娱治疗。 作用:可以减少患者与家庭成员面对面的情绪冲突可以继续接受一些医疗护理,并且可以使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家庭心理治疗,自助团队,治疗性自助团体心理社会俱乐部,治疗性自助团体,中途宿舍,专
7、门为在精神病院住院治疗痊愈或好转后,回归正常社会前过渡期的康复者服务的。为精神疾病康复者提供个性化康复指导,模拟家居、社区和工作的环境训练,最终让他们能够从这里顺利回家甚至正常工作。,职业康复,为患者修复或重建职业技能,谋求或维持适当职业的过程。其宗旨在于使患者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恢复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以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和人格尊严。精神疾病患者的职业康复不以盈利为目的,应有计划、有目标地通过有针对性的、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使患者恢复或建立一定的职业技能。,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老年期痴呆,服务内容,为社区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
8、知识开展精神疾病线索调查定期随访,对重性精神疾病进行管理治疗 开展社区康复治疗,促使早日回归社会 建立应急处置机制,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提供无缝隙服务,主要内容,人员组成及任务,精神科医护人员,公共卫生医生,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学工作者,行政管理人员,人员组成 (多专业、多学科),专精工疗和娱疗的康复治疗者,基本任务,健康教育,宣传和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指导具体患者的药物治疗及心理社会康复,开展社区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调查,了解疾病分布及影响因素,协调社区各种力量,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行综合管理,开发社区潜在资源,促进精神残疾者的社会康复,提供社区心理咨询,满足社
9、会人群心理卫生需求,参与制定社区精神卫生规划,为地区卫生行政决策发挥参谋作用,搜集和分析社区精神疾病资料,评估防治康复效果,向各级政府机构宣传和呼吁,推动地区精神卫生工作的深入开展,将社区服务与科研工作相结合,开展各项社区专题研究及理论探讨,基本任务,评估措施,标准化可比性实用性便利性效度与信度等特性,原则,近期效果:即病人或群众对服务开展后的态度和反应中期效果:社区环境的改善和有关社区福利政策的落实长期效果:一年后或更长时间内各种康复设施的覆盖率扩 大、精神病人复发率及住院率的减少、劳动出勤率及康复率的提高,总体残疾率及社会肇事率的降低,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等,评估内容,第三节 精神疾病社区康
10、复措施,家庭干预,社会技能训练,职业康复,个案管理,家庭干预,研究显示,按精神分裂症复发预防和再住院率来衡量,采纳行为和心理教育技术的家庭干预优于传统的门诊照料或个别治疗,家庭干预组的复发率接近24%,而接受常规处理的复发率为64%。,第1项:亲属在他们家中接受教育课程,共讲授4次短课,包 括病因、症状、病程及治疗。第2项:成立包括高情绪表达和低情绪表达亲属在内的亲属支持组。该组由2名专业人员指导,每2周会面1次。第3项:在家中举行患者共同参与的家庭集会,采用重实效和灵活多变的手段,一起处理家庭的动态变化。在整个干预过程中,大多数亲属接受教育课程,每月参加亲属支持小组活动1次,每个家庭举行家庭
11、集会平均5次,至少1次。,干预方法,心理教育性家庭干预,Goldstein根据危机干预理论而设计,主要是为解决精神疾病急性期的问题而发展的,包括患者及家属定期与医生会见,治疗者帮助家庭成员有效地识别当前存在的,和/或将来可能发生的紧张因素,或有潜在破坏倾向的事情,并提供可行的应付手段。,询问患者发病前后可能存在的紧张事件,并将这些事件与患者的发病情况联系起来;在其中找出23个对患者影响最明显的事件;提出避免或应对这几种紧张事件的策略,并付诸实施;提高他们对潜在紧张事件的预见能力。,干预方法,危机取向家庭干预,Falloon和Tarrier等人应用行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注重于训练整个家庭成员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神疾病 社区 康复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05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