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学 第四章 烃类裂解ppt课件.ppt
《化工工艺学 第四章 烃类裂解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工艺学 第四章 烃类裂解ppt课件.ppt(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聊城大学2013级化工工艺学讲义,石油化工单元工艺-,姜松聊城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Tel:18769547794E-mail:,烃类裂解,石油炼制,烃类裂解C4馏分芳烃,石油工业,常减压精馏催化裂化催化加氢催化重整,原油加工得到各种油品的过程,利用石油生产有机化工原料产品,石油化工,烃类裂解,将石油烃原料(如天然气、炼厂气、轻油、煤油、柴油、重油等)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断碳键或脱氢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类。,热裂解,预分馏(急冷),原料,净化(脱酸、脱水、脱炔),分离 精馏分离系统深冷 压缩制冷系统,三烯,裂解产物分离,烃类裂解,芳烃,
2、裂解气,裂解汽油及燃料油,烃类裂解流程,烃类裂解制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两部分,即原料烃类裂解和裂解产物的分离。,裂解反应和反应机理,烃类裂解的化学反应有脱氢、断链、二烯合成、异构化、脱氢环化、脱烷基、叠合、歧化、聚合、脱氢交联和焦化等一系列十分复杂的反应。,二次反应:是指一次反应产物继续发生的反应,即乙烯、丙烯等低级烯烃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甚至生成焦炭。,(有利),(不利),一次反应:是指将原料烃经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的反应。,一次反应,二次反应,一、烃类裂解的一次反应,裂解原料:烷烃、环烷烃和芳烃,1)脱氢反应:这是C-H键断裂反应,生成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和氢气。,烷烃裂解一次反应,2
3、)断链反应:这是C-C键的断裂反应,反应产物是碳原子数较少的烷烃和烯烃,其通式为:,310.9,CH3CH(CH3)-CH(CH3)CH3,364,CH3-C(CH3)2H,325.1,CH3CH2CH2-CH2CH2CH3,376.6,CH3CH2CH(CH3)H,314.6,H3C-C(CH3)3,393.2,CH3CH2CH2CH2-H,341.8,CH3CH2CH2-CH3,384.9,CH3-CH(CH3)H,338.9,CH3CH2-CH2CH3,397.5,CH3CH2CH2-H,343.1,CH3-CH2-CH3,405.8,CH3CH2-H,CH3-CH3,426.8,H3C
4、-H,键能kJ/mol,碳 碳 键,键能kJ/mol,碳 氢 键,表1.各种键能比较,346,3)正构烷烃的裂解规律,表2.正构烷烃一次反应的G和H(1000K),乙烷不发生断链反应只发生脱氢反应,表3 正构烷烃的裂解规律,烃类裂解一次反应主要产物:氢、甲烷、乙烯、丙烯特点:生产乙烯、丙烯的理想原料,环烷烃较相应的链烷烃稳定,但是一般裂解条件下也可以发生断链和脱氢反应生成乙烯、丙烯、丁二烯、芳烃、单环烯烃和氢气等产物。,环烷烃裂解一次反应,侧链烷基比烃环易裂解,乙烯收率高。环烷烃脱氢比开环反应容易,生成芳烃的可能性大。长侧链的环烷烃断侧链时,首先在侧链的中央断裂; 而离环近的碳键不易断裂。五元
5、环比六元环较难裂解。环烷烃比链烷烃更易生成焦油,产生焦炭。,环烷烃裂解反应主要产物:单环烷烃生成乙烯、丁二烯、单环芳烃多环烷烃生成C4以上烯烃、单环芳烃,环烷烃裂解规律,芳烃裂解一次反应,芳烃的热稳定性很高,在一般的裂解温度下不易发生芳烃开环反应,而易发生下列两种反应:,烷基芳烃的侧链发生断裂反应生成苯、甲苯、二甲苯,脱氢反应,芳烃在裂解时,由于芳烃的稳定只发生脱氢缩合反应,生成稠环芳烃甚至结焦。芳烃不易作裂解原料。(它不但不能提高乙烯收率,反而易结焦缩短运转周期),芳烃脱氢缩合反应;,二、烃类裂解的二次反应,1)烯烃裂解-大分子烯烃裂解为小分子烯烃。,2)烯烃缩合、环化、缩合反应,液态焦油,
6、固态的沥青质,结焦,3)烯烃加氢和脱氢反应,烯烃的脱氢反应比烷烃的脱氢反应需要更高的温度,4)烯烃分解生炭反应,二次反应中除了较大分子烯烃裂解能增加乙烯产量外,其余的反应都是消耗乙烯,降低乙烯收率,并能导致结焦或生炭。,5)结焦与生炭,氢含量不同:碳几乎不含氢,焦含有微量氢(0.10.3%),相同之处,结焦生炭是典型的连串反应,烃高温裂解产物,不同之处,生成方式不同:乙烯脱氢经过乙炔中间阶段“生炭”芳烃多次脱氢称为“结焦”单环或少环芳烃多环芳烃稠环芳烃液体焦油固体沥青质焦,正构烷烃裂解反应特点:生产乙烯、丙烯的理想原料异构烷烃裂解反应特点:异构烷烃裂解所得乙烯、丙烯收率远较正构烷烃裂解所得收率
7、低,而氢、甲烷、C4及C4以上烯烃收率较高环烷烃生成芳烃的反应优于生成单烯烃的反应。无烷基的芳烃基本上不易裂解为烯烃;有烷基的芳烃,主要是烷基发生断碳键和脱氢反应,有结焦的倾向大分子烯烃裂解为乙烯和丙烯各族烃的裂解难易程度:正烷烃异烷烃环烷烃(六碳环五碳环)芳烃,各族烃裂解生成乙烯、丙烯能力的规律,三、烃类裂解反应机理,-自由基反应,断裂C-C键产生一对自由基 活化能高,自由基夺氢 ,活化能不大。被夺走氢的容易顺序:伯氢仲氢叔氢。自由基分解反应是生成烯烃的反应。,两个自由基形成稳定分子的过程 活化能一般较低,该反应机理与乙烷裂解的主要产物是氢、甲烷和乙烯的实验结果一致。,裂解原料与工艺条件讨论
8、,一、裂解原料与特性参数,烃类裂解原料大致可分两大类: 第一类为气态烃,如天然气、油田伴生气和炼厂气; 第二类为液态烃,如轻油、柴油、原油、重油等。液态烃较气态烃乙烯收率低,但来源丰富,运输方便,能获得较多丙烯、丁烯和芳烃。按密度可分为轻质烃和重质烃。轻质烃:乙烷、丙烷、丁烷、液化石油气(美国50%);重质烃:石脑油、煤油、柴油、重油(国内、西欧80-90%)。,1)族组成-PONA值,裂解原料油中的各种烃按结构可分四大族,即链烷烃族、烯烃族、环烷族和芳香族。这四大族组成以PONA值(各族烃的质量百分含量)来表示,其含义如下: P链烷烃(Paraffin) O烯烃(Olefin) N环烷烃(N
9、aphthene) A芳烃(Aromatics),用来判断其是否适宜作裂解原料的重要依据。,链烷烃最易裂解生成乙烯、丙烯、丁烯,且正构烷烃比异构烷烃容易裂解,但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这种差别逐渐减弱;烯烃裂解不如链烷烃;环烷烃裂解易生成丁二烯和芳烃,不易生成乙烯;芳烃不能生成烯烃(带支链的除外),易脱氢生成稠环芳烃,有结焦倾向。,PONA不同的原料裂解产物的收率,我国常压轻柴油馏分族组成,我国轻柴油作裂解原料是较理想的,不同氢含量原料裂解时各产物收率,烷烃氢含量最高,芳烃则较低。乙烷的氢含量20%,丙烷18.2%,石脑油为14.515.5%,轻柴油为13.514.5%。氢含量顺序:P N A碳氢比
10、越高,越不适合做裂解原料。,3)特性因数-表示烃类和石油馏分化学性质的一种参数。,K值以烷烃最高,环烷烃次之,芳烃最低,它反映了烃的氢饱和程度,也就是说K值愈大,乙烯、丙烯收率愈高。,4)关联指数,即美国矿务局关联指数(Bureau of Mines Correlation Index),简称BMCI-用以表征柴油等重质馏分油中烃组分的结构特性。,正构烷烃的BMCI值最小(正己烷为0.2),芳烃则最大(苯为99.8),因此,烃原料的BMCI值越小,则乙烯收率越高。烃类化合物的芳香性愈强,则BMCI值愈大,不仅乙烯收率低,结焦的倾向性愈大。,二、裂解过程的几个常用指标,转化率X-说明原料的转化程
11、度。,1)衡量裂解深度指标,转化率根据通入反应器的物料情况不同,可分为:单程转化率:当通入反应器的原料是新鲜物料和循环物料的混合物料时,所计算的转化率。总转化率:当通入反应器的原料是新鲜物料和循环物料的混合物料时,但只以通入反应器的新鲜原料量为基准计算的转化率。,例:裂解温度为827,进裂解炉的原料气组成为%(V),C2H6 99.3,CH4 0.2,C2H4 0.5。裂解产物组成为%(V)如下表:体积增大率为1.54,求乙烷单程转化率和总转化率。,对于混合烃原料裂解,用转化率表示其裂解进行的程度时,一定要选有代表性的组分,否则无法表示裂解程度。例如,乙烷和丙烷两种烃混合裂解,只能选丙烷计算其
12、转化率,不能选乙烷,因为丙烷裂解时可以生成乙烷。对于复杂的混合物,如石脑油、轻柴油等,常选正戊烷为代表组分,以正戊烷的转化率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体积增大率(气体膨胀系数)-烃类原料裂解后所得裂解气的体积与原料气体积之比,表明气态原料裂解进行的程度。,产气率-表示液态烃作裂解原料时所得的气体产物总质量与原料质量之比。,动力学裂解深度函数(Kinetic Severity Function, KSF)KSF是综合考虑了原料性质、停留时间和裂解温度三方面影响作为衡量重质原料裂解深度的指标。,KSF关联了停留时间t和裂解温度T两个因素,就比较全面的描述了裂解过程的实际情况。,裂解深度的常用指标,2)
13、衡量裂解效果的常用指标,选择性,收率,3)裂解深度各参数关系,在裂解深度各项指标中,最常用的有动力学裂解深度函数KSF和转化率X。,对于石脑油这种复杂组分的裂解,在裂解函数中之所以选定正戊烷作为衡量裂解深度的当量组分,是因为:1) 在任何轻质油品中都有正戊烷;2) 在裂解过程中,正戊烷只减少不增加;3) 在裂解过程中易分析。,正戊烷裂解的反应速率常数可用k5表示。动力学裂解深度函数与转化率之间的换算为:,由于烃类裂解主反应按一级反应处理,即,当正戊烷的浓度从C1C2,k5为常数,积分结果为,1)裂解温度-影响烯烃收率最重要的因素,它主要通过影响裂解产物分布及一次反应与二次反应的竞争而起作用的。
14、,温度对一次裂解产物分布的影响,按自由基链式反应机理分析,温度对一次产物分布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各种链式反应相对量实现的。在一定温度内,提高裂解温度有利于提高一次反应所得乙烯和丙烯的收率。,温度对裂解产物分布的影响,三、操作条件对裂解的影响,温度对一次反应与二次反应竞争的影响,目的产物为乙烯,如不能控制深度则最后结焦生炭。,温度升高,乙烷脱氢和乙烯脱氢反应的平衡常数Kp1与Kp2均增大,其中Kp2的增大速率更大些。乙炔分解为碳的反应平衡常数Kp3虽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但Kp3值仍很大。,提高温度虽有利于乙烷脱氢平衡,但更有利于乙烯脱氢生成乙炔,过高温度更有利于碳的生成。,乙烷裂解各反应的平衡常数
15、,裂解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与反应活化能有关,故提高温度后,乙烯收率能否相应提高,关键在于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在动力学上的竞争。,乙烯继续脱氢生产乙炔的二次反应与一次反应的竞争,主要取决于k1/k2的比值,及其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一次反应的活化能大于二次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k1/k2的比值,也即有利于提高一次反应对二次反应的相对速度,提高乙烯收率。但温度升高,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的绝对速率均加快,焦的绝对生成量会增加。因此,在采用高温时,必须相应减少停留时间以减少焦的生成。,2) 停留时间-原料从反应开始到达某一转化率时在反应器内所经历的时间,不同温度下乙烯收率随停留时间的变化,从动力学来看
16、,由于有二次反应,对每种原料都有一个最大乙烯收率的适宜停留时间。为获得尽可能多的烯烃,必须结合裂解温度,控制较短的停留时间,减少二次反应的发生,增加乙烯的收率。,温度-停留时间效应对石脑油关系产物分布,高温-短停留时间 最佳组合,裂解深度(转化率)取决于裂解温度和停留时间。,裂解反应在非等温变容条件下进行,很难计算其真实反应时间,常用下述方法:,表观停留时间,V-气态反应物(包括惰性稀释剂)的实际体积流量 VR、L、S-反应管容积、长度、截面积表述了裂解管内所有物料(包括稀释蒸气)在管中的停留时间,平均停留时间,近似计算,-原料气(包括水蒸气)在平均反应温度和平均反应压力下的体积流量。,3)
17、压力,热力学分析,一次反应,n0: 降低反应压力,Kx增加,平衡向反应物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一次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二次反应,n0: 降低反应压力,Kx下降,平衡向原料物方向移动,有利于抑制二次反应,动力学分析,烃类聚合和缩合的二次反应多是高于一级的反应,一次反应多是一级反应,由于反应级数不同,因此压力对二次反应影响大,一次反应影响小,降低压力可增大一次反应对于二次反应的相对速度,提高一次反应选择性,压力对裂解过程中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的影响,低压有利于提高乙烯平衡组成,有利于抑制结焦过程,裂解是在高温下进行的,不易用抽真空减压方法实现减压,这是因为在高温不易密封,一旦空气漏入负压操作系统,与烃类
18、气体混合会引起爆炸,同时还会多消耗能源,对后面分离工序的压缩操作不利。,?,工业上通常在不降低系统压力的条件下,在裂解气中添加稀释剂,以降低体系烃的分压,提高乙烯产率。,优点:设备在常压或正压操作,安全性高,不会对以后压缩操作增加能耗。,稀释剂种类:惰性气体或水蒸气,目的:降低烃分压,稀 释 剂,一般采用水蒸气作为稀释剂,4) 稀释剂和烃分压的影响,清除积炭高温水能与积炭反应而清除积炭。 H2O+CCO + H2,水蒸气比热容大,稳定炉管温度,防止过热;,水蒸气易分离,价廉易得;,水蒸气抑制原料中S对裂解管的腐蚀;,钝化作用高温蒸汽可减缓炉管内金属Fe、Ni对烃分解生炭反应的催化,抑制结焦速度
19、;,水蒸气稀 释剂的优点,水蒸气的稀释比(又叫稀释度,是稀释剂与原料烃的质量比)不宜过大,因为过大可使裂解炉的生产能力下降,能耗增大,急冷负荷加大。,水蒸气分子量小,降低烃类分压作用显著;,管式裂解炉及裂解工艺流程,反应特点烃类裂解,乙烯收率高,直接传热,管式炉裂解,间接传热,固定床蓄热炉,流化床沙子炉,熔盐热解炉,一、管式裂解炉,1)管式裂解炉的构造-由炉体和裂解管组成,炉体:对流室、辐射室和燃烧喷嘴。,对流室:加热;辐射室:裂解反应;燃烧喷嘴:燃烧燃料提供热量,裂解装置五大设备:裂解炉急冷换热器裂解气压缩机乙烯压缩机丙烯压缩机,裂解管结构:组(独立反应单元,有自己的进出口)、程(流动方向改
20、变)、路(股:物料平衡流动)。,乙烯裂解管,原料和水蒸气-对流段预热-辐射段反应-裂解气出炉管-急冷,SRT-I型竖管裂解炉示意图,对流室,辐射室,2)管式裂解炉的常见炉型,鲁姆斯型炉( Lummus Short Residence Time Type,SRT型炉 ),1.程数减少,路数和组数增加2.均径管变径管(反应初期管径较小,反应后期管径较大),HK-40铬镍钢(10501080) HP-40铬镍钢(11001150),前段分支变径管,管长缩短 提高热强度 短停留时间,低烃分压 后段用大管径,加入水蒸汽稀释 实现:高温和低烃分压操作,采用小管径增加比表面强化传热,裂解炉均径和变径反应管的
21、比较,多分支变径管,超选择性裂解炉(USC型炉),超选择性裂解炉裂解系统,美国SW公司开发的超选择裂解炉,连同两段急冷(USX+TLX)构成三位一体裂解系统。特点:内径采用变径结构,停留时间0.060.2s,乙烯收率27.7%(轻柴油)。,毫秒型裂解炉(MSF型炉),毫秒型裂解炉系统,美国Kellogg公司60年代开发,78年成功,高温下,停留时间缩短到0.050.1s,是一般裂解炉的1/41/6。特点:裂解管仅一程,管径25-30mm,管长10m,可使原料在极短时间内升至高温,裂解气出口温度850-880,且因管仅一程,无弯头,阻力小, P烃低,乙烯收率较高。,二、裂解气的急冷、急冷换热器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工艺学 第四章 烃类裂解ppt课件 化工 工艺学 第四 裂解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04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