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偏误分析ppt课件.ppt
《第6章偏误分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偏误分析ppt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1,第6章 偏误分析,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2,第6章 偏误分析,6.1 偏误分析的背景 6.2 科德的偏误分析观 6.3 偏误分析的步骤 6.4 偏误分类 6.5 偏误范围和偏误区域 6.6 偏误分析评价 6.7 小结,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3,对待错误,可以有不同的态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说我们要竭力地去避免错误;“吃一堑,长一智”是说错误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说谁也免不了会犯错误。,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4,仔细想想,下面约翰逊(Johnson,2002: 59)的这段话,毫
2、无疑问是“见错心喜”: 外语学习者的话语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其中的错误。如果学习者的每句话都正确无误,我们就不知道他脑子里在想什么。但是,话语中一旦出现错误,我们就可以研究它的特点,推测出错误的原因。错误可能暗含着关于外语学习过程的重要信息。这就好像是医生看病一样。对于医生来说,患者的疼痛部位(而不是其他部位)能够告诉他(医生)更多的信息。,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5,这种“错误反映学习过程”的观念,是本章所要讨论的“偏误分析”的核心思想之一。不难看出,这与上一章对比分析关于错误的看法有本质上的不同。,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6,6.1 偏误分析的背景,20世纪五六
3、十年代时,占统治地位的语言学习理论是对比分析假说。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认识的深入,研究者们发现,用迁移理论不能解释学习者的全部错误。这样,人们逐渐对对比分析失去了热情。更重要的是,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也受到了很多批评。乔姆斯基不断提醒人们,语言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语言运用是一个由规则支配的、创造性的过程,而刺激-反应无法解释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全部。,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7,在乔姆斯基(1968)看来,语言运用的创造性,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日常运用语言时,我们所说的话语大都是全新的,而不是对以前听过的话语的重复,甚至在结构上也和以前听过的话
4、语不同。二、语言运用不受外界刺激的控制。语言之所以能够成为思维和自我的工具,全都依赖于这一点。,2022/11/20,8,三、日常的语言运用具有连贯性和得体性。虽然连贯和得体的含义并不十分清楚,但毫无疑问,日常语言的运用和发疯时的胡言乱语以及计算机的随机输出都还是截然不同的。,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9,当时,研究者们已经发现,不仅正常的语言运用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而且有不少证据说明,儿童习得母语也是如此。比如,在博克( )1958年的实验中,研究者给儿童看一张照片,上面是一只像鸟一样但很怪异的动物,并且告诉儿童This is a wug;然后给儿童看另一张照片,上面有两只这种动
5、物,并且对儿童说Now theres another one. There are two of them. There are two?对于这个问题,调查中91%的儿童都回答说wugs(转引自Mitchell Myles,1998)。但是,英语中并没有wug一词,这是研究人员为了实验而生造的一个假词。这个实验说明,儿童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并记住从成人那里听到的词语,而是在输入材料的基础上抽象出关于复数的规则,然后再把规则运用到自己的话语当中。,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10,儿童一开始得出的规则,不一定都是正确的。第3章例18中儿童的other one spoon就是错误的英语结构。
6、研究者由此得到启发,认为第二语言习得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这一看法,完全不同于行为主义的习惯形成说。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学习理论,这就是偏误分析。,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11,6.2 科德的偏误分析观,在语言教学的历史上,对学习者经常出现的错误进行收集、描述和分类,一直是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不过,早期的研究比较随意,理论性不强。在对比分析盛行的时候,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如何预测学习者的错误,对错误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则很少进行探讨。科德(Corder)(1967)的学习者错误的重要意义一文改变了这一现象。,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12,在这篇文章( 学习
7、者错误的重要意义 )中,科德提出,应该区分“失误”(mistake)和“偏误”(error)。失误是零星的,它没有规律,也不代表语言使用者缺乏能力,失误是由于语言使用者心不在焉、饥饿或者情绪激动等原因而造成的,相当于常说的口误或笔误。出现失误后,当事人很快就会意识到,也能采取措施来加以改正。与此相反,偏误则是系统的、有规律的,代表的是语言能力的不足,当事人一般也不能改正。换句话说,失误是表现问题,而偏误则是能力问题。,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13,偏误分析的思想就是从科德这篇文章(1967年的学习者错误的重要意义一文)开始的。此后,科德对上述观点进行了一系列的阐发。综合起来,关于
8、偏误分析,科德(1967,1971a,1973)的主要观点如下:一、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都使用一种特定的语言,科德称之为“特异方言”(idiosyncratic dialect),又称“过渡方言”。这种语言尽管不完全是目的语,但有自己的系统和语法。系统性意味着可以对学习者的语言(包括偏误)进行预测,这是学习者语言的一大特点。,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14,科德(1967,1971a,1973)关于偏误分析的主要观点二、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特异方言处在变化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可以谈论学习阶段。因此,特异方言代表了学习者的“过渡能力”(transiti
9、onal competence)。三、从本质上说,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错误和儿童习得母语时出现的错误没有什么区别。正如儿童习得母语一样,学习者也会对目的语的规则进行假设,错误可以看成是检验假设的手段,是一种学习策略。因此,错误不是消极的、需要彻底清除的东西。恰恰相反,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是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现象。,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15,科德(1967,1971a,1973)关于偏误分析的主要观点四、错误代表的是学习者现有语法和目的语语法之间的差别。学习者语言发展的顺序和步骤是由“内在大纲”(built-in syllabus)决定的,错误是揭示学习者语言发展进程的最重要的信息,因
10、此,对错误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大纲。不过,科德并没有对“内在大纲”这一概念作进一步的研究。,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16,事实上,对于像“偏误”或“偏离”(deviant)等这样的词,科德并不怎么认可。他(1971a)说,为了追求语言表达的独特性,作家有时会别出心裁,故意偏离正常的语言使用规则。对这些规则,作家是完全了解的。但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情况正好相反。学习者的话语有问题,恰恰是因为对规则不了解。这样,用“偏误”或“偏离”来描述学习者的语言就显得毫无意义。科德选择的术语是“特异性”(idiosyncracy)。不过,“特异性”也好,“偏误”也好,都是与目的语对比的结
11、果,指的都是与目的语相异的形式,它俩实质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学者们后来使用更多的术语仍然是“偏误”。,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17,按照科德的说法,偏误分析所要研究的是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正确的句子和偏误都在其研究范围之内。但是,从事偏误分析的研究者,注意力一直都在偏误上,对正确的句子很少关注。原因可能跟约翰逊所说的“如果学习者的每句话都正确无误,我们就不知道他脑子里在想什么”这一认识有关。此外,在偏误分析中,偏误也不仅仅指系统的错误,而是指所有的错误,包括“表现错误”(performance error)。在下文的讨论中,我们把“偏误”和“错误”看成是可替换的术语。,2022/1
12、1/20,第6章偏误分析,18,6.3 偏误分析的步骤,根据科德(1971a,1971b,1972,1973),偏误分析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6.3.1 第一步,偏误认定。 6.3.2 第二步,描写。 6.3.3 第三步,解释。,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19,下面就来说说偏误分析的三个步骤。 6.3.1 第一步,偏误认定。 这一步的目的是找出有偏误的句子,以及目的语中与偏误句在意义上等同的句子(称为“重建句”,reconstructed utterance)。偏误句和重建句共同组成偏误分析的语料。偏误认定并不是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容易,因为即便是形式完好、甚至形式完好并且很得体的句子,
13、也有可能是偏误(是所谓“隐性偏误”)。科德强调说,所有的句子都应该被看成是偏误,除非能够证明不是如此。,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20,另一方面,寻找目的语中与偏误在意义上等同的句子相当于对偏误进行解读,这同样不容易。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用学习者的母语询问他,学习者的解读是最权威的。如果没有办法这样做,就只能根据学习者的话语、当时的语境以及我们对他的了解等进行推断。科德认为,推断的结果应被看成是“可能解读”,在处理时要更加慎重。在解读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有时可以起很大的作用。,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21,科德举了一个法国学习者学习英语的例子: 51. I want t
14、o know the English. A. I want to get to know the English people. B. I want to know English. 在法语中,谈到语言时,前面要加定冠词。据此我们可以比较有把握地推断,学习者想要表达的是B(“我想学习英语”)而不是A(“我想认识英国人”)。,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22,“偏误认定”特别是“偏误解读”,是整个偏误分析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科德(1972)强调指出,不管句子的形式是否完好,我们的解读都有可能与学习者的意图不一致;另外,对学习者的句子无法解读的情况也并不少见。,2022/11/20,第
15、6章偏误分析,23,6.3.2 第二步,描写。,偏误分析是一个进行比较的过程,比较的对象是学习者的特异方言和目的语,也即一对儿一对儿的“偏误句重建句”。“描写”是对于比较结果的描述,目的是提供需要解释的对象。描写的顺序是,首先,指出在表层结构上偏误句和重建句的区别,这有四种情况:省略、添加、错选以及错位。其次,将上述结果和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联系起来。最后,说明学习者在出现偏误的时候使用的规则是什么。,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24,鲁健骥(1995)在分析汉语中介语的语法问题时,把偏误分为遗漏、误加、误代和错序四类,这和科德的框架是很接近的。下面的例52例55
16、是鲁健骥的例子: 52. 打球 了三个钟头。 (遗漏了动词“打”) 53. 啊,你的房间多么很干净啊! (误加) 54. 老先生耳朵不好,你说的话他都 不能听见。 (误代,用能愿动词短语代替可能补语,正确的说法是“你说的话他都听不见”) 55. 我不吃饭 在学校的食堂 了。 (错序,“在学校的食堂”应该位于“不”后),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25,6.3.3 第三步,解释。,科德认为,“解释”有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两个层次。语言学的解释也可以看成是描写的一部分,是为从心理语言学角度解释错误进行的铺垫。心理语言学解释需要说明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这是偏误分析的最终目的。在上一个
17、步骤中,已经找到了学习者偏误的语言学规律,发现了偏误后面隐藏的规则。第三步解释的目的是说明为什么学习者会形成这样的规则,泛化、简化以及迁移是经常给出的答案。,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26,科德1974年又在上述三个步骤之前和之后分别各增加了一个步骤,分别是“语料选择”和“偏误评估”(转引自Lennon,1991)。语料选择实际上就是确定研究的范围,或者从现有的资料中选取,或者自己动手收集;偏误评估是对偏误的严重程度进行估计和分类。,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27,6.4 偏误分类,偏误分析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为了系统地描写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另一个是为了增加对语言学习过
18、程的了解,寻求其中的规律和普遍性。 对偏误的分类也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入手。此外,也有人从交际的角度来看待并区分偏误。,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28,下面谈三个关于偏误分类的情况。 6.4.1 从学习者语言系统的角度对偏误进行的分类 科德(1973)区分了三种偏误:系统前错误、系统错误、系统后错误。现在我们说说这三种。一、系统前错误。此时,学习者处在随机猜测的状态,对将要学习的东西只有非常模糊的认识,其话语大部分情况下是错误的,运气好的时候可能会说对。二、系统错误。学习者开始意识到形式和功能存在联系,并试图通过不同的假设来发现这种联系。三、系统后错误。已经发现了联系的系统性(即规则)
19、,但在表达时还有不一致的情况。,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29,科德提醒人们,这是一个非常简化的分类。语言内部有不同的领域(比如“疑问”“否定”等),在某一个领域,学习者可能处于系统前阶段,而在另一个领域,学习者则可能处于系统阶段或系统后阶段。另外,还需要考虑语言系统的内部关联。学习者可能在某种语境下能够正确地使用某一结构,但换一个语境就不行了。需要注意的是,在科德的分类中,“系统”指的是学习者语言的系统。“学习者的语言有系统”是说其语言可以用规则来解释,而非杂乱无章。学习者的规则系统并不一定等同于目的语的规则系统。因此,即使在系统后阶段,学习者的话语中仍然会有很多错误。,2022
20、/11/20,第6章偏误分析,30,上述的分类与科德的初衷(偏误分析所研究的是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是一致的。但是,科德又引入了另外两条标准:改正的可能性和解释的可能性,但这一下子就使情况复杂了。前一个标准(改正的可能性)指的是学习者能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后一个标准(解释的可能性)指的是学习者能不能对自己的话语进行解释。科德认为,这两条标准与偏误类型有如下的对应关系: 偏误类型 改正的可能性 解释的可能性 系统前错误 不能改正 不能解释 系统错误 不能改正 能够解释 系统后错误 能够改正 能够解释,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31,问题出在最后一行,“能够解释的系统后错误并一定总能加以改
21、正”这一点上。 偏误类型依据的是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对偏误进行解释,需要语言知识和“元语言知识”(metalinguistic knowledge,也即关于语言知识的知识)1。 1 知道“前边来了一个人”是合法的汉语句子,而“来前边了一人个”则不合法,这是我们关于汉语的语言知识。“处所词在汉语里可以作主语”、“形容词可以作谓语”等,则是关于汉语的元语言知识。语法教学的内容,大多为元语言知识。,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32,但是,能不能改正,这是表达和输出问题。知识和表达的关系,并不像科德说的那么简单。比如,学习者语音中的“化石化”(fossilization,参见8.3)(教材PP
22、116-117)现象,基本上很难改正。此时,尽管学习者知道自己的问题在什么地方,但说出来的依然是不合标准的形式。,2022/11/20,第6章偏误分析,33,在将学习者的语言与目的语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对偏误进行分类,是另一种常见的做法。达格尼埃克斯等人(Dagneaux et al.,1998)尝试用计算机语料库的方法进行偏误分析,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框架。这个框架包括七个主要类别:形式、语法、词汇语法、词汇、语域、词汇羡余缺失顺序、风格。根据研究的需要,这些类别还可以继续分为更小的次类,次类可以进行增删。研究者编写了错误标注手册,用以指导具体的错误标注工作。他们用这个框架分析了15万字的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章偏误 分析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04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