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一)第二章ppt课件.pptx
《人力资源管理(一)第二章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一)第二章ppt课件.ppt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行政管理专业自学考试资料,人力资源管理(一)课程代码:00147 版本:2013版主编:赵凤敏,任课教师:颜冬艳电话:18387761336,第二章员工激励,第三节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激励的含义(识记) 激励概述 激励的作用(领会)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识记、应用) 阿德福的ERG理论(领会)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识记、应用) 员工激励 激励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识记、应用) 公平理论(领会) 波特一劳勒的综合激励过程模型(识记) 强化理论(领会) 精神激励的概念(识记) 精神激励的方法(识记、领会) 员工激励的方法 物质激励的概念(识记) 物质激励的方法(识记、领会) 激励方法的
2、综合运用(应用),知识结构图,第一节激励概述,激励的含义(简答题),一、激励的含义,激励就是主体通过运用某些手段或方式让激励客体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紧张状态,积极行动起来,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实现激励主体所期望的目标。主要包含五个方面: (1)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员工的需要; (2)激励必须贯穿于企业员工工作的全过程; (3)激励的过程是各种激励手段综合运用的过程; (4)信息的沟通需要贯穿于激励工作的始终; (5)激励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的统一。,第一节激励概述,二、激励的作用(简答)领会,二、激励的作用,三个作用: 1.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通过调动员工的动机,有
3、效地将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结合起来,既可以使员工的工作付出获得合理回报,也可以提升员工对组织的承诺。 2.提升员工素质,开发员工潜能,提高工作业绩;激励可以促使员工充分地发挥其才能和智慧,提升员工的素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业绩,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3.创造良性的竞争环境,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良性激励制度所营造出的组织竟争环境是一种有序、积极、面向未来的组织氛围,通过员工间基于技能和绩效水平的竞争性态度以及活动促使组织绩效的有效提升。,第二节激励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选择、简答、案例分析),一、内容型激励理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
4、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生理的需要。维持自我基本生存的需要,如对氧气、食物、水、睡眠等的需求,这是最底层次的需求。 2.安全的需要。对人的健康和财产安全、工作和生活环境等的追求,以及规避各种社会性、经济性侵害的倾向。 3.爱和归属的需要。这包括情感、归属感、社会活动、友谊,以及爱的付出与获得。 4.尊重的需要。这包括自我尊重和对他人的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自我潜能的发展和实现。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第二节激励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选择、简答、案例分析),一、内容型激励理论,一般来说,人的需要是分等级的,在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才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即人是按
5、照上述的五个层次由低到高逐步追求需要的满足的。但是,人的需要的五个层次的顺序是相对的,在不同文化的社会中,这些层次的顺序并不固定。,第二节激励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选择、简答、案例分析),安全感职业控制力,食物、水休息,实现人生目标,重要的工作他人的赏识,重要的工作他人的赏识,第二节激励理论,(二)阿德福的ERG理论(选择、简答),一、内容型激励理论,阿德福他把需要层级降低到三个层次,分别是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1.生存需要指的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存在的需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 2.关系需要指的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和他人(包括家庭成员、同事、领导等)的人际关系,包括
6、自我认可和社会需求。 3.成长需要指的是人的发展潜能,是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包括自我实现和外在认可需要。 ERG理论认为,生存、关系、成长这三个层次需要中任何一个的缺少,不仅会促使人们去追求该层次的需求,也会促使人们转而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还会使人倒退去追求低一层次的需票(挫折回归原则)。该理论不强调需要的层次顺序,人们也可能在同一时间实现多个需要。,第二节激励理论,(三)赫茨伯格的保健激励双因素理论(选择、简答、案例分析),一、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观点: (1)“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则是“没有不满意”。 (2)激励确实要以满足需要为前提,但并
7、不是满足需要就一定能产生激励作用。 保健激励双因素理论告诉人们: 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强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在工作中一些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必要的,但这些“保健因素”仅仅构成激励的基本前提。管理激励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最大程度上挖掘和发挥真正的“激励因素”的作用。,第二节激励理论,(一)弗鲁姆的期望理论(选择、简答),二、过程型激励理论,人在预期其行动将会有助于达到某个目标时才会被激励。期望理论的基本描述: 动机强度(M)=效价(V)期望概率(E) 动机强度:目标对动机的激发力量,即调动积极性的程度。 效价:目标对于满足需要的价值。 期望概率:根据个人经验判断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大小。,第二节激励理
8、论,(一)弗鲁姆的期望理论(选择、简答),二、过程型激励理论,在这个简化的模型中有特别关键的三个问题 1.如果我付出了最大努力,是否会在绩效评估中体现出来?这启示管理者在激励系统设计过程中要与组织绩效系统相结合,从而实现激励活动与组织绩效提升的有效结合。 2.如果我获得了好的绩效评估,是否会得到组织奖励?此环节的核心理念为通过奖励活动肯定所有对组织绩效有益的员工活动,以明确彰显组织肯定的积极行为。 3.如果我得到奖励,我是否认为它们对我具有吸引力?奖励必须有效且有针对性,达不到员工心理预期或与员工所付出的努力不相称的奖励活动都会对员工积极心态和价值观的塑成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员工付出的努力(
9、驱动力)是由以上三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而且缺一不可。,第二节激励理论,(二)公平理论(选择、简答、案例、说明分析),二、过程型激励理论,公平理论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由亚当斯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 公平理认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的绝对值(个人所得多少)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报酬的相对值(与他人所得的横向比较和与自己所得的纵向比较)的影响。 亚当斯界定出六种由于不公平感而可能产生的行为: (1)改变投入。人们可能会增加或降低对工作的投入,如消极怠工或加班却不要加班费。 (2)改变产出。人们可能会改变工作的结果。 (3)认知扭曲。对投入、产出的认知进行曲解,扭曲别人的投入或贡献,从而减少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力资源 管理 第二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03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