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的制备和工业应用ppt课件.ppt
《催化剂的制备和工业应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催化剂的制备和工业应用ppt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催化剂制备与表征,催化剂基础知识催化剂的开发催化剂制备方法催化剂表征技术,一、催化剂基础知识,工业催化剂的发展简史催化剂在经济上的地位和作用催化剂的定义、分类和命名催化剂的相关术语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催化剂的宏观物理性质,1.1 工业催化剂的发展简史,萌芽时期(20世纪以前)奠基时期(20世纪初)大发展时期(20世纪30 60年代) 更新换代时期(20世纪70 80年代)中国催化剂工业的发展二十一世纪,催化工业重点,萌芽时期(20世纪以前),几千年前(殷商)发酵法酒、醋1746年英国J.罗巴克建立了铅室反应器,生产过程中由硝石产生的氧化氮实际上是一种气态的催化剂,这是利用催化技术从事工业
2、规模生产的开端。1811年,俄国科学家从科学意义上最先发现了催化作用,热的淀粉水溶液中添加盐酸时促进淀粉水解生成糖。 1835年,Berzelius首先提出“催化作用” 。1875年德国人E.雅各布在克罗伊茨纳赫建立了第一座生产发烟硫酸的接触法装置,并制造所需的铂催化剂,这是固体工业催化剂的先驱。,J.J. Berzelius瑞典化学家,奠基时期(20世纪初),1904开始德国化学家Haber研究合成氨催化剂,(191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7年,在英国和德国建立了以镍为催化剂的油脂加氢制取硬化油的工厂。(法国Scbatier 191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3年,德国有机化学家F.Fi
3、scher和H.Tropsch以钴为催化剂,从一氧化碳加氢制烃取得成功。1925年,美国莫里.雷尼在植物油的氢化过程发明骨架镍催化剂并获得专利投入生产。1926年,德国法本公司用铁、锡、钼等金属为催化剂,从煤和焦油经高压加氢液化生产液体燃料,这种方法称柏吉斯法。该阶段奠定了制造金属催化剂的基础技术。,金属催化剂,奠基时期(20世纪初),氧化物催化剂,20年代以后,抗毒能力高的钒氧化物催化剂迅速取代原有的铂催化剂,并成为大宗的商品催化剂。制硫酸催化剂的这一变革,为氧化物催化剂开辟了广阔前景。,奠基时期(20世纪初),液态催化剂,1919年美国新泽西标准油公司开发以硫酸为催化剂从丙烯水合制异丙醇的
4、工业过程。1930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又建成乙烯水合制乙醇的工厂。 这类液态催化剂均为简单的化学品。,大发展时期(20世纪30 60年代),工业催化剂生产规模的扩大工业催化剂品种的增加有机金属催化剂的生产选择性氧化用混合催化剂的发展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改进分子筛催化剂的崛起大型合成氨催化剂系列的形成,更新换代时期(20世纪70 80年代),高效络合催化剂的出现固体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分子筛催化剂的工业应用环境保护催化剂的工业应用生物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同时,现代表征手段技术的应用,为分析催化反应机理,建立催化模型提供了帮助。,第一个催化剂生产车间:永利铔厂触媒部(1959年改名南京化 学工业公司催化剂
5、厂)于1950年开始生产合成氨工业催化剂。20世纪60年代,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建立了第一个石油化工催化 剂车间。20世纪70年代,引进多套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并逐步使所用催 化剂国产化。 目前石油炼制及化肥工业催化剂基本国产化,但还未形成完整 体系,环保催化剂刚起步。,中国催化剂工业的发展,生物催化剂环保催化剂(废气排放控制)燃料电池(能源生产)催化新材料等。,二十一世纪,催化工业重点,1.2 催化剂在经济上的地位和作用,催化剂的应用领域(1)合成氨及合成甲醇: 产量最大的合成化学品(2)石油炼制与合成燃料:运输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化学品(3)无机化学工业:酸、碱、盐,硫酸和硝酸等的生产(4)基本有机
6、合成工业:醇、醛(酮)、酸、酯、腈(5)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树脂与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Ziegler-Natta、后过渡金属、茂金属催化剂(6)精细化工产品:品种最多、平均单价高的化学品(7)生物化工:最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化工领域(8)环境化学: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领域,尾气净化,1.2 催化剂在经济上的地位和作用,提高社会生产水平(合成氨)扩大资源利用范围(石油、煤、天然气、合成气)提取制造重要物质(精细化工)满足社会各方面需要(衣、食、住、行、环保、国防),合成氨,N2+3H23NH3催化剂:Fe-Al2O3-K2O每吨催化剂可产2万吨氨N2来源:空气分离H2来源: 烃类水蒸气转化法。
7、工艺(涉及反应):加氢、脱硫、转化、变换、甲烷化、氨合成。需用八种不同催化剂,石油,煤,天然气,合成气,精细化工,产量小附加值高医药、农药、染料、香料、涂料、各种助剂、合成材料等。,催化技术研究和应用内容,更新原料路线,采用更廉价的原料(资源有效利用)革新工艺流程,促进新工艺过程的开发(发展绿色清洁化工生产技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缓和工艺操作条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节能)开发新产品,提高产物的收率,改善产物的质量(开发新产品)消除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定义1:又叫触媒, IUPAC于1981年定义,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改变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焓变化。这种作用称为
8、催化作用。涉及催化剂的反应为催化反应。 定义2: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1.3 催化剂的定义、分类和命名,催化剂是参与反应的,其物理性质有可能改变,1.3 催化剂的定义、分类和命名,目前化工生产和石油炼制中,90%以上的反应要用到催化剂。,可加速反应速率的称为正催化剂。,可降低反应速率的称为阻化剂或负催化剂。,塑料和橡胶中的防老剂、金属防腐用的缓蚀剂和汽油燃烧中的防爆震剂等都是阻化剂。,工业催化剂特指具有工业生产实际意义的催化剂。必须具有能满足工业生产所要求的活性、选择性、耐热波动耐毒物的稳定性、耐磨蚀性、抗冲
9、击强度和抗压碎强度、良好的导热性能、容易再生等。,1.3 催化剂的定义、分类和命名,1.3.2 催化剂的分类,按元素及化合态:,1.3.2 催化剂的分类,1.3.2 催化剂的分类,中国工业 催化剂分类,1液体酸均相反应:H2SO4、HF、HNO3、H3PO4、H3BO3用于:酯化反应,烷基化反应,2金属氧化物固体酸:能给出质子或接受电子对的固体,例如:Al2O3、ZnO、CuO、SiO2-Al2O3、SiO2-MgO特点:酸碱可调,*酸性催化剂种类,3.超强酸 固体酸的强度若超过100H2SO4的酸强度,即为超强酸。由质子酸和Lewis酸结合而成,例如:质子酸 Lewis酸 HF BF3 HF
10、 SbF5 HCl AlCl3,检测方法:正丁烷骨架异构化成异丁烷的反应,酸性催化剂种类,4.杂多酸由两种以上无机酸缩合而成,通式:,酸性催化剂种类,6无机酸盐例如:AlCl3、NiSO4、Na2CO3,5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显酸性H+,酸性催化剂种类,7分子筛,酸性催化剂种类,沸石(zeolite) 的晶体具有许多大小相同的空腔;空腔之间又有许多直径相同的微孔相连,形成均匀的、尺寸大小为分子直径数量级的孔道;因不同孔径的沸石就能筛分大小不一的分子,故又得名为分子筛(molecular sieve)。,1756年发现第一个天然沸石辉沸石;1954年沸石的人工合成工业化;1960年代开始用作催
11、化剂和催化剂载体。,各种沸石分子筛的区别在化学组成和结构上的不同;而化学组成上最主要的差别则是硅铝比不同。,几种常见分子筛的化学组成,沸石分子筛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它们通过氧桥相互联结。,分子筛结构:,由四个四面体形成的环叫四元环; 五个四面体形成的环叫五元环; 依此类推还有六元环、八元环和十二元环等,分子筛催化剂的择形作用,沸石分子筛规正均匀的孔口和孔道使得催化反应可以处于一种择形的条件下进行。这就是所谓的择形催化。 例如:汽油的重整中,为提高汽油中异构烷烃的百分比,就可利用适当孔径的分子筛限制异构烷烃进入孔道,也就是说不让它们与分子筛的内表面接触,而正构烷烃却可自由出入
12、,并在内表面的酸性中心上发生裂解反应而与异构烷烃分离。,一般命名法: 单组元:活性组分名称(剂型)+“催化剂” 如铁(粉)催化剂、钨(丝)催化剂 多组元:多种活性组分名称+载体名称+“催化剂” 如镍铬氧化铝催化剂,1.3.3 催化剂的命名,标准命名法: 炼油:牌号+类别名称+固定名称(催化剂) 如1号重整催化剂、 2号重整催化剂等 化肥:类别代号+特性代号+序列代号+基本名称复杂命名法: 类别代号+(被引进号)+特性代号+序列代号 +形代号(Q、H、Y)+还原(-H)+基本名称 如:B(T)203Q-H型低温变换催化剂,1.3.3 催化剂的命名,1.4 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以多相固体催化剂
13、为例 ,其一般由如下几部分组成,多相固体催化剂,主催化剂,共催化剂,载体,助催化剂,晶格缺陷型,电子型,结构型,1.4 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1.主催化剂 P8-10起催化作用的根本性物质。如合成氨催化剂中的Fe或Ru;共催化剂:能和主催化剂同时起作用的组分。如 合成氨铁系催化剂中的Mo; 或者,一种催化剂需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活性组分共存时才显示较好的催化活性。 如烃类脱氢用MoO3-Al2O3催化剂,两则单独存在时都只有很少的催化活性,只有组合使用时催化脱氢活性才最高。,使用前和使用时,主催化剂的形态不一定相同,1.4 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1.主催化剂 活性组分是催化剂的核心,选择合适
14、的活性组分为研制催化剂的首要环节。 目前还不能完全靠理论进行活性组分的选择,但利用已经积累的知识和理论提供的指导可显著缩短催化剂开发时间。 影响多相催化作用的三大主要因素: 电子效应 结构效应 能量效应 化学键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配位场理论 晶体场理论,1.4 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2.助催化剂 又称助剂,本身没有活性或活性很小,但加入后能提高催化剂活性、选择性、改善其耐热性、抗毒性、机械强度、寿命等性能的组分。 可以单质形式或化合物状态加入,也可以只加入一种或加入多种。加入量多少随催化剂类型有所不同,存在着最适宜量。 作用机理: 结构性 调变性 选择性,1.4 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催化剂 制备 工业 应用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03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