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培训ppt课件全套 第10章 食品安全与卫生.ppt
《公共营养师培训ppt课件全套 第10章 食品安全与卫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营养师培训ppt课件全套 第10章 食品安全与卫生.ppt(1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第一节 概 述,1、食品的定义;2、食品安全;3、食品卫生;4、食品污染;5、食源性疾病;6、食物中毒;7、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无毒、无害,营养,无任何毒性食品卫生:确保安全和适用性,在食品链的所有阶段必须利用的一切条件和必须采取的一切措施,食源性疾病: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食物中毒: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食品安全事故: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且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三聚氰胺事件,第二节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分类: 1、微生物污染 2、化学性污染 3、物理
2、性污染,第二节 食品污染及预防,一、微生物性污染与食品腐败变质及其预防1、 变质原因:微生物的繁殖:湿度、温度37; 酶的作用:酶 碱性 ,氧化酶 黄 化学作用:化学反应(脂肪、氧化); 呼吸作用:有氧、无氧呼吸; 物理作用:损伤、光照、温度(呼吸);2、变质过程:蛋白质的分解:主要特征,产氨、恶臭味; 脂肪酸败:氧、水、微生物,主要氧化,有 毒,不能食用; 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发酵、酵解 (果蔬、粮食)。,3、腐败变质鉴定:蛋白质变质指标:感官指标敏感可靠脂肪酸败指标:哈喇味;碳水化合物腐败指标:甜味、醇味;4、预防: 防止食品受到微生物污染; 抑菌杀菌:常用5种方法; 科学合理烹调。,5、细
3、菌污染常见细菌性污染的菌属及危害:致病菌: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结核杆菌、 痢疾杆菌等;条件致病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非致病菌:分布广泛 肠杆菌、弧菌属、乳杆菌等,食品细菌污染指标:食品中不允许有致病菌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是卫生学指标,本身不是致病菌,允许在食品中存在,但不得超标。,预防:保持清洁卫生合理储藏食品合理烹调彻底杀灭细菌。,6、常见真菌及真菌毒素污染及预防 适宜温度:030 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黄曲霉毒素:花生、玉米污染严重; 中毒死亡,致癌最强的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大豆、柠檬类水果、大 麦,腌制的火腿、花生。 中毒肝、肾坏死性病变。展青霉素:霉变的面包、香肠、水果、香蕉 菠萝
4、、梨、葡萄、苹果汁等。 具有致癌性和致畸性。单端饱霉烯族化合物:主要谷物(小麦、玉米)细胞毒性、 免疫抑制作用、致畸作用、有弱的致癌作用。,二、化学性污染及预防,1、农药:途径:直接、间接、事故。,博帕尔灾难,1984年12月2日子夜,美国的跨国公司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开办的一家农药厂一个储气罐压力在急剧上升里面装的45吨液态剧毒性异氰酸甲酯泄露。是用来制造农药西维因和涕灭威的原料。共有3600多人死于这次事故。,食品中常见的农药残留及其毒性,有机磷:是使用量最大的杀虫剂,有敌百虫、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化学性质不稳定,易于降解失去毒性,在生物体的蓄积性较低属于神经毒剂,抑制生
5、物体内胆碱酯酶活性,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部分品种有慢性神经毒作用,食品中常见的农药残留及其毒性,氨基甲酸酯类:目前使用有50多个品种,如西维因、涕灭威、克百威药效快,选择性高,毒性低,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不易在生物体蓄积毒性与有机磷相似,胆碱酯酶抑制剂,可逆性较大,水解后酶的活性可不同程度恢复,食品中常见的农药残留及其毒性,拟除虫菊酯类:目前使用有数十个品种,如溴氰菊酯、丙炔菊酯、苯氰菊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环境中的降解以光解为主,其次是水解和氧化反应。中毒少见,食品中常见的农药残留及其毒性,有机氯:是早期使用最主要的杀虫剂,如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T),六六六降解缓慢, 95%在土壤中消
6、失需要330年脂溶性强,在生物体内蓄积于脂肪组织,急性中毒:神经毒素,震颤抽搐瘫软。慢性中毒:主要是肝、肾和神经系统损害,对人体的危害:食用农药残留食品,大剂 量 急性或慢性中毒 长期低剂量 慢性中毒 致畸、致癌及致突变作用。,预防:减少农药使用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合理使用农药;加强对 农药的管理 。,污染食品途径: 土壤岩石中可溶性有害金属移行至水体 使用农用化学物质与工业“三废”排放 食品管道、容器、食品添加剂,有毒金属,有害金属毒的危害及作用特点: 体内不变化、不消失,半衰期长 代谢富集,或转化为毒性更大化合物 体内达到一定数量可产生毒性反应: 急慢性中毒、三致作用,预防有害
7、金属污染食品及对人体危害的措施: 消除污染源: 制订食品中有害金属的最高允许限量; 妥善保管有毒有害金属及化合物; 对已污染的食品进行处理。,陕西凤翔315儿童铅中毒,水俣病:因摄入重金属汞离子过多而得的病。“水俣病”于1953年首先在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发生,当时由于病因不明,故称之为水俣病。,化学性污染,亚硝酸盐中毒引起中毒的原因 食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误将工业用亚硝酸盐当作食盐食用也见于饮用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苦井”水后,N亚硝基化合物,是一类毒性和致癌很强的物质。包括:亚硝胺、亚硝酰胺两大类,由硝酸盐、亚硝酸盐、胺类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存在:蔬菜、
8、水果、鱼、肉制品、乳制品、啤酒 体内合成主要场所:胃、唾液、膀胱,影响亚硝酸盐合成的因素PH:2.53.4(13)胺的种类与亚硝基程度微生物,污染来源:施用较多硝酸盐化肥的蔬菜; 腌制的蔬菜; 霉变的食物; 食品加工中含有硝酸盐的防腐剂、 发色剂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多见肝、食管、 胃癌,预防措施:控制食品加工中硝酸盐或亚硝 酸盐用量; 防止微生物污染及食物霉变; 阻断亚硝酸胺合成; 施用钼肥; 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强监测。,国家标准:使用量硝酸盐:肉类0.5g/kg;亚硝酸盐0.15g/kg残留量: 肉类0.05g/kg;亚硝酸盐0.03g/kg,4、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诱发皮肤癌、阴囊癌肺癌
9、、胃癌;,污染途径,食品用煤、炭、植物染料烘烤或者熏制植物性食物吸收土壤、水和大气中的多环芳烃加工时受污染水污染植物和微生物可合成微量多环芳烃,预防:加强环境管理 ;避免食物直接接触碳火 ;不在柏油路上晾晒粮食;防止机油对食品的污染 。,5、杂环胺类化合物: 蛋白质高温烹调易产生 危害:致癌、致突变,预防:少吃烧、烤、煎、炸食品、增加蔬菜水果灭活处理 加强管理。,6、常用塑料,一些单体杂质有毒性;氯乙烯在体内与DNA合成有毒性,氯乙烯单体及分解产物 有致癌作 用;某些添加剂有毒性。,食品用塑料制品有“身份证” 可以用于接触食品的塑料并不多,根据规定,食品用塑料盒的底部均应该有“身份证”,即编号
10、分别是1至7,各代表一种塑料制品。 1号:聚乙烯(PE),由乙烯集合而成。常用作矿泉水瓶、可乐饮料瓶、果汁瓶等。因它只可耐热70,所以只适合装冷饮和暖饮,若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会变形。 2号:高密度聚乙烯(HDPE),适宜于装食品及药品的瓶、装清洁用品和沐浴产品、购物袋、垃圾桶。3号:聚氯乙烯(PVC),由氯乙烯聚合而成。高温及与油脂接触聚氯乙烯塑料容易释放出邻苯二甲酸酯及未完全聚合的有毒氯乙烯单体。用聚氯乙烯制成的保鲜膜透明性好,不易破裂,黏附性强,价格低,我们在超市、大卖场看到的盒上粘得很牢的薄膜就是它。根据其特性,它只适用于蔬菜、水果的冷藏保鲜,不宜放肉类、蛋糕等含有较多脂肪的食品,也不宜
11、用作微波炉加热。,4号:低密度聚乙烯(LDPE)塑料薄膜及保鲜膜,对水阻隔性能良好,所以纸做的牛奶盒、饮料盒等包装盒都用它作为内贴膜。因低密度聚乙烯保鲜膜超过110会出现热溶,所以若使用该保鲜膜包裹食品加热,食品中的油脂会将保鲜膜中的某些成分融解出来,因此,进微波炉之前需先将保鲜膜除掉,至少不能让食品直接接触保鲜膜。低密度聚乙烯本身不具降解性能,现今的“限塑令”主要限制的就是它。 5号:聚丙烯(PP),由丙烯聚合而成,透明度也较聚乙烯好,比聚乙烯硬,饭店里打包用的盒子大多是它,做成的塑料盒可以放进微波炉加热。6号:聚苯乙烯(PS),由苯乙烯聚合而成,常用作于碗装方便面盒、快餐盒。它耐热又耐寒,
12、但是温度太高会释放有害物,所以不要把碗装方便面放进微波炉中加热,并尽量不要用它来装滚烫的食物,同时也不能盛放强酸性(如果汁)和强碱性物质,否则会释放苯乙烯及辅助材料。 7号:聚碳酸酯(PC),它是用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为原料合成,具有优良的冲击韧性和机械强度,且透明度很好,所以被誉为“透明金属”。常用于制造水壶、水杯、奶瓶等。,单体杂质有毒性:氯乙烯在体内与DNA合成有毒性,氯乙烯单体及分解产物 有致癌作用;苯乙烯、甲苯、乙苯,肝肾损伤某些添加剂有毒性: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化剂等等,7、食品添加剂:化学合成、天然;某些添加剂超量引起中毒; 防腐剂、抗氧化剂、发色剂、漂白剂、调味剂、凝固剂、增稠剂
13、、甜味剂等等,使用要求:经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不影响食品感官性状,对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在达到使用目的后,经加工、烹调或贮存时,能被破坏或允许有少量残留不得用于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手段。不得使用非定点生产厂、无生产许可证及污染或变质的食品添加剂,三、物理性污染,1、杂物污染:生产、储运、销售过程受到的 污染,掺杂、掺假造成的污染;2、放射性污染:对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的损伤 致癌、致畸、致突变。,第二节 食品污染及预防,一、微生物性污染与食品腐败变质及其预防1、 变质原因:微生物的繁殖; 酶的作用; 化学作用; 呼吸作用; 物理作用;2、变质过程:蛋白质的分解,是食品变质的主要特征; 脂肪酸
14、败; 碳水化合物的分解。,3、腐败变质鉴定:蛋白质变质指标; 脂肪酸败指标; 碳水化合物腐败指标;4、预防: 防止食品受到微生物污染; 抑菌杀菌; 科学合理烹调。,5、细菌污染常见细菌性污染的菌属及危害:致病菌: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布鲁杆菌、结核 杆菌、炭疽杆菌等; 痢疾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 菌、伤寒杆菌、肉毒梭菌条件致病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韦氏杆菌。非致病菌:腐败菌中最多地一类食品细菌污染指标:食品中不允许有致病菌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是卫生学指标,本身不是致病菌,允许在食品中存在,但不得超标。预防:保持清洁卫生、合理储藏食品、合理烹调, 彻底杀灭细菌。,6、常见真菌
15、及真菌毒素污染及预防黄曲霉毒素:花生、玉米污染严重; 中毒死亡或致癌,是剧毒和致癌(肝癌)最强 的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大豆、柠檬类水果、大 麦,腌制的火腿、花生。 中毒引起肝、肾坏死性病变。展青霉素:霉变的面包、香肠、水果、香蕉 菠萝、梨、葡萄、苹果汁等。 神经毒,具有致癌性和致畸性。单端饱霉烯族化合物:主要谷物,小麦、玉米最常见 细胞毒性、免疫抑制作用 致畸作用、有弱的致癌作用。,二、化学性污染及预防,1、农药:途径:直接、间接、事故。对人体的危害: 有机氯农药: (1984年停用) 急性神经毒作用,震颤抽搐和瘫痪 慢性肝、肾、神经系统 有机磷农药:(目前使用量最大)易降解, 主要急性中
16、毒为神经毒素 拟除虫菊酯类:施用量小,残留低,慢性中毒少, 急性中毒(误服、生产接触):阻断神 经传导 氨基甲酸酯类:(目前使用量较大),杀虫、除草 慢性中毒:致畸、致癌、致突变 急性中毒:胆碱能神经兴奋症状,食用农药残留食品:大剂量 急性或慢性中毒 长期低剂量 慢性中毒 致畸、致癌及致突变作用预防:减少农药使用量; 使用高效、低毒、 低残留农药; 合理使用农药; 加强对农药的管理 。,2、有毒金属: 镉、汞、铅、砷有毒性 危害:神经系统、消化系统、 骨骼系统、泌尿系统、 致畸、致癌、致突变。3、N亚硝基化合物:是一类毒性和致癌性 很强的物质。包括:亚硝胺、亚硝酰胺两大类,由硝酸盐、亚硝酸盐、
17、胺类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存在:蔬菜、水果、鱼、肉制品、乳制品、啤酒 体内合成主要场所:胃污染来源:施用较多硝酸盐化肥的蔬菜; 腌制的蔬菜; 霉变的食物; 食品加工中含有硝酸盐的防腐剂、发色 剂;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多见肝、食管、胃癌,预防措施:控制食品加工中硝酸盐或亚硝 酸盐用量; 防止微生物污染及食物霉变; 阻断亚硝胺合成; 施用钼肥; 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强监测。,4、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诱发皮肤癌、阴囊癌 肺癌、胃癌; 预防:加强环境管理 ;避免食物直接接触碳 火 ;不在柏油路上晾晒粮食;防止机 油对食品的污染 。5、杂环胺类化合物:蛋白质高温烹调易产生 危害:致癌、致突变 预防:少吃烧
18、、烤、煎、炸食品、增加蔬菜水果、 灭活处理 、加强管理。,6、常用塑料:一些单体杂质有毒性;氯乙烯 在体内与DNA合成有毒性,氯 乙烯单体及分解产物 有致癌作 用; 某些添加剂有毒性。7、食品添加剂:化学合成、天然; 某些添加剂超量引起中毒; 使用要求:5点; 管理措施:【食品添加剂卫 生管理办法】,“1”最高耐热45摄氏度:代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般的矿泉水、碳酸饮料和功能饮料瓶 都是用这一材质。适合装暖饮或冻饮,最高耐热45摄氏度,温度一高容易变 形,可能会溶出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要直接把开水冲进瓶里。“2”可耐110摄氏度高温:代表HDPE(高密度聚乙烯),之前商场广泛
19、使用的塑料袋、盛清洁沐浴产品 的容器等用这种材质,不易清洗,容易滋生细菌。“3”较少用于装食品:代表PVC(聚氯乙烯),其中的增塑剂含有害物,遇到高温和油脂时容易析 出,目前不少增塑剂在欧洲已禁用,我国已较少用于包装食品。“4”耐热性不强:代表LDPE(低密度聚乙烯),保鲜膜、塑料膜等大多是用这种材质,若用保 鲜膜包裹食物加热,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5”耐130摄氏度高温:代表PP(聚丙烯),95%以上微波炉餐盒用这种材质制成,耐130高温,透 明度差,有些餐盒盒体以PP制造,盒盖却以PS(聚苯乙烯)制造,PS透明度 好,但不耐高温,所以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
20、6”勿微波加热:代表PS(聚苯乙烯),这是用于制造碗装泡面盒、发泡快餐盒的材质,耐热抗 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中。“7”代表其他类:用来制作奶瓶、太空杯的塑料等,尽量不要用来盛装开水。,三、物理性污染,1、杂物污染:生产、储运、销售过程受到的 污染,掺杂、掺假造成的污染;2、放射性污染:对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的损伤 致癌、致畸、致突变。,第三节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一、食物中毒特点及分类1、共同特点:发病突然,症状相似,潜伏期短 发病与某些食物有关; 病人不具有传染性; 季节性; 地方性。2、分类:微生物、化学性、有毒动植物、不明 原因食物中毒。,二、细菌性食物中毒,1、沙门氏菌来源:污水、动物和人
21、畜的粪便;食品:肉类、鱼、禽、奶、蛋流行病学特点:以动物性食品为多见; 大多发生在510月; 原因:生熟不分,交叉污染,食前未加热或加 热不彻底;临床表现:448小时,恶心、寒战、全身无力、呕吐、腹泻、 腹涨、发热,重者痉挛、休克。预防措施:不食用中毒食品;生熟分开、加强管理;高温杀灭 控制繁殖。,2、葡萄球菌流行病学特点:夏、秋季节; 中毒食品主要为: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 品,各类熟肉制品; 原因:被污染后的食品在较高 的温度下 保存时间过长,临床表现:潜伏期24 小时;典型的胃肠道症状,儿童 发病症状较成人严重,一般13天痊愈 ,很 少死亡。预防措施:饭前便后洗手,奶油制品及奶制品低温保存
22、。,3、肉毒梭菌存在:土壤、江河湖海的淤泥和人畜的粪便中流行病学特点:家庭自制发酵豆、谷类制品; 多发生与冬、春季; 被污染的食物未进行彻底的加热临床表现:潜伏期17天;中毒表现为:头、 眼、咽,病死率较高。预防措施:停止食用中毒食品;注意自制发酵 酱的技术;不吃生酱。,4、副溶血性弧菌来源:海洋性食物;流行病特点:多发生在69月; 中毒食品主要为海产品,其次腌制品; 原因:烹调时未烧透、煮透。临床表现:潜伏期10小时左右; 发病急,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 多汗、口渴; 23天痊愈,少数重症休克、昏迷而死亡 。预防措施: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加工海产品烧熟煮透; 食用时适量加醋;生熟
23、食物分开,低温储藏。,5、O157:H7大肠杆菌 来源:肉及肉制品、奶制品、蔬菜、新鲜果汁 季节:我国春夏季,6月份高峰期。临床表现:潜伏期平均25天; 症状:腹部痉挛、腹泻、水样便低热或不 发热,有些病人有呼吸道症状,严 重者有生命危险,儿童、老人感染 可能导致溶血或肾衰。预防:防止生熟交叉感染,不吃生或加热不彻底的奶 及肉等动物性食物,不吃 不卫生的蔬菜,剩余 饭菜食前要彻底加热。,三、化学性食物中毒,1、概述:原因:七点发病特点:五点处理原则:快,2、有机磷中毒原因:喷洒有机磷农药不久的水果、蔬菜; 装过农药的容器装食品; 有机磷拌过的种子; 受到污染的车辆、仓库运、储粮食。临床特点:潜
24、伏期10分钟2小时; 症状:毒蕈碱样表现;烟碱样表 现;中枢神经表现。预防:与产生原因相对应,3、砷中毒(砒霜)原因:误用误食或食用、饮用临床特点:潜伏期12小时;三氧化二砷,主要会影响神经系统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中毒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四肢痛性痉挛,最后导致昏迷、抽搐、呼吸麻痹而死亡。如果是慢性中毒,也会导致肝肾损害与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最终可致肺癌、皮肤癌。对急性砷化物中毒患者,应迅速催吐、洗胃及导泻,以排除毒物。洗胃后可口服氢氧化铁,以保护胃黏膜,防止砷化物吸收。预防:一保管三严禁,4、亚硝酸盐中毒原因:误服;食大量的含亚硝酸盐、硝酸 盐较多的食物;饮用了含其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营养师培训ppt课件全套 第10章 食品安全与卫生 公共 营养师 培训 ppt 课件 全套 10 食品安全 卫生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02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