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CT诊断ppt课件.ppt
《肝脏疾病CT诊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脏疾病CT诊断ppt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Good Morning!,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影像学教研室古丽娜阿扎提,CT诊断学,第七章 消化系统和腹膜腔,教学目的: 在了解腹部CT检查方法的基础上,熟悉肝脏正常CT表现,掌握肝脏常见疾病的CT表现。教学要求: 1、了解肝脏CT检查方法; 2、熟悉肝脏正常CT表现; 3、掌握常见病:肝血管瘤、肝癌、转移性肝癌、肝硬化、脂肪肝、肝囊肿、多囊肝、肝包虫等CT诊断。,CT检查的技术:平扫、增强、CTACT检查的目的:1. 确定病变的性质,大小,位置2. 鉴别右上腹肿块的起源3. 了解肝的结构和其他病变,CT检查的适应症:1.凡是临床或其它检查方法怀疑肝脏占位性病变,都是CT检查的适应症2
2、.确定病变部位、范围、大小、性质,有无转移,门腔静脉有无癌栓3.手术后、放化疗后的复查4.对上腹部情况作全面了解,肝脏正常CT表现,正常肝脏轮廓光滑,形态及解剖结构依断面位置不同而不同肝脏分左叶、右叶和尾叶。左叶以肝圆韧带(纵裂)分为左内和左外叶,右叶以肝右静脉分为右前和右后叶肝实质密度均匀,5060HU,较脾脏高,肝脏CT,肝脏CT,肝脏疾病CT诊断,局限性病变 肝海绵状血管瘤 实性病灶 原发性肝癌 转移性肝癌 肝脓肿 囊性病灶 肝棘球蚴病(包虫囊肿) 肝囊肿弥漫性病变 肝硬化 脂肪肝,肝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平扫: 境界清楚,圆形/类
3、圆形,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早出晚归”/“快进慢出”早期: 瘤体边缘斑片状、结节状强化,密度接近大血管密度延迟: 强化灶互相融合,向肿瘤中央扩展,最后与正常肝质密度一致。,肝脏多发血管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发病与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密切相关 50%90%的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30%50%肝硬化并发肝细胞癌 60%90%的肝细胞癌AFP阳性,原发性肝癌,肝细胞癌病理分型:巨块型: 5cm,最常见 结节型:cm弥漫型:cm小肝癌:3cm的单发结节,或2个结节之和 不超过3cm原发性肝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且90%的病例都为血供丰富的
4、肿瘤.,平扫: 单发/多发肿块,边界清或不清,多为 低密度,有出血坏死时则密度不均。增强: “快进快退” 动脉期:明显斑片状、结节状强化,正常肝 质为低密度; 门脉期:肿瘤强化迅速退出呈低密度,正常 肝质密度增高; 平衡期:明显强化的肝实质内,肿瘤为低密度。其它征象:侵犯血管:门脉、肝静脉或下腔静脉内癌栓 表现为充盈缺损; 肝门区、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原发性肝癌CT表现,肝硬化并发小肝癌,巨块型肝癌侵犯门静脉,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肝癌,肝硬化合并多发肝癌,肝转移癌 (secondary tumors of liver),转移性肝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转移到肝脏的肿瘤常有四条途径:1、临近
5、器官肿瘤的直接侵犯; 2、经过肝门部淋巴结转移;3、经门静脉转移,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肝 转移途径; 4、经肝动脉转移, 如肺癌主要经肝动脉转移.,肝转移癌CT表现,平扫:见肝实质内小而多发圆形或类圆形的低密度肿块,少数为单发.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转移瘤易发生坏死囊变,肿瘤中央呈水样密度.增强: 动脉期:肿瘤边缘不规则强化, 门静脉期:可出现瘤灶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牛眼征” :肿瘤中央低密度区不强化,边缘强化呈高密度,外周有低于肝密度的水肿带。,结肠癌多发肝脏转移瘤,肝脓肿(abscess of liver) 肝脓肿是在化脓病菌作用下发生的肝组 织局限性化脓性炎症. 细菌性肝脓肿较多见. 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肝脏 疾病 CT 诊断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01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