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案卷存在问题总结ppt课件.pptx
《行政处罚案卷存在问题总结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处罚案卷存在问题总结ppt课件.pptx(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行政处罚案卷规范要求、存在问题分析及其改进,漯河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郑义龙,行政执法案卷概念,实务界倾向于将行政执法案卷理解为,是按照行政执法过程的关联性进行排列、编注页码、填写目录,并装订成册的行政执法文书组合。而理论界倾向把行政执法案卷理解为,是对行政程序本身的记载以及行政行为所根据的一切文献资料,具有程序性、唯一性、封闭性、客观性、整体性、相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实务界强调行政执法案卷对行政执法过程的反映,追求案卷客观性。而理论界强调行政执法案卷对行政程序的反映,追求案卷的完美性,这种完美性的追求在行政案卷(排他)制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行政执法案卷意义,1、行政处罚案件办理过程的记录2
2、、行政执法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真实再现3、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客观载体4、监督机关开展执法监督的载体、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依据5、行政执法人员面对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司法监督、监察监督、社会监督)时自辩的有力武器6、历史档案,规范行政处罚案卷涉及的主要内容,1、行政处罚主体合法2、事实认定清楚、证据确实充分3、法律依据适用正确4、行政处罚程序合法,行政处罚案卷规范的基础标准,行政处罚主体合法:1、实施行政处罚的行政执法机关具备法定资格。2、实施行政处罚的行政执法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3、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受委托执法的组织以委托机关名义并在委托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4、办案人员
3、具备行政执法资格,持有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5、被处罚主体认定准确,主体适格。,事实认定清楚、证据确实充分,1、违法事实与情节认定清楚、准确。2、对违法行为的定性正确。3、认定违法主体和违法行为的证据充分,并且主要证据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4、违法行为在法定追诉时效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依据适用正确,实施行政处罚有明确的、有效的法律依据;适用法律依据正确,且引用条、款、项、目准确、完整。,行政处罚程序合法,1、按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按照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告知、决定、送达、执行等基本步骤和流程进行。2、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进行调查取证。调查取证过程中,持合法有效证件的行
4、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3、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向当事人履行告知义务并听取其陈述和申辩。4、对符合听证条件的,当事人要求听证的,依法举行听证。5、行政处罚决定经过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依法应由上一级行政机关批准或决定的行政处罚案件,必须上报。6、依法应当移送其他机关的案件,及时移送。,规范行政处罚案卷的一般标准,一、立案二、调查取证三、审查决定四、执行五、立卷归档,一、立案,解决的问题:发现案件(举报、投诉、监督巡查等)初查(调查、询问,以初步查明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立案审批:违法行为是否存在、是否需要立案查处的基本事
5、实认定、是否属于本机关管辖的认定、立案查处的法律依据),一、立案,规范标准:1、有案件来源,即注明案件是来自现场检查、举报、交办还是移送等内容。2、案情记录(案件简要情况)规范。3、注明立案的法律依据,且内容规范4、实行案件主办人制度。5、承办人意见、承办机构意见、行政机关负责人审批意见填写规范。,二、调查取证,对应基础标准中的案件事实认定和证据收集、采信。包括:现场调查、抽样取证、证据先行登记保存、询问当事人和证人、鉴定和检验、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是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工作;是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支撑;是体现行政执法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活动。,二、调查取证,1、作出抽样取证、证据先行登记保
6、存、行政强制措施等决定应填写相应的审批表。 可能存在问题: 作出抽样取证、证据先行登记保存、行政强制措施等决定,应当办理审批手续未办理; 审批文书中相关栏目必须签名或只有签名没有明确写出相关意见的或者不签名。,二、调查取证,2、调查取证时执法人员应向当事人出示证件、表明身份。 调查取证时,行政执法人员应按规定向当事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表明身份。 可能存在问题: 不出示证件,不表明身份; 只在执法文书上记载和确认,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件复印件未附卷; 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件复印件附卷,不在执法文书上记载和确认。,二、调查取证,3、依法制作相应的文书(抽样取证通知书、抽样取证物品处理通知书、先行登记保
7、存证据物品通知书、先行登记保存证据物品处理通知书、查封扣押决定书、解除查封扣押决定书等,以及物品清单),并送达当事人。,二、调查取证,可能存在问题: 1.抽样取证未出具抽样取证通知书和抽样物品清单的; 2.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未出具证据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和物品清单的; 3.采取查封扣押措施未出具查封扣押通知书和查扣物品清单的。,二、调查取证,可能存在问题: 4.抽样取证未告知检验、检测或者鉴定结果。 5.未出具抽样取证物品处理通知书的。 6.未出具先行登记保存证据物品处理通知书。 7.对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未在7日内作出处理。,二、调查取证,可能存在问题: 8.对查封扣押物品在法定期限内未依法作出处理
8、。 9.解除查封扣押措施未出具查封(扣押)财物处理决定书。 10.采取其他行政强制措施未出具行政强制措施通知书。 11.执法文书未按规定送达或未取得当事人签收凭证。,二、调查取证,4、询问笔录制作规范。规范要求: 1.每份询问笔录只能对应一个被询问人; 2.有询问的地点、起止时间; 3.被询问人的基本情况及与本案的关系; 4.询问人、记录人的姓名、执法证号记录清晰; 与本案关系;,二、调查取证,4、询问笔录制作规范。规范要求: 5.向被询问人出示执法证件; 6.告知当事人享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7.询问内容要与案件相关; 8.询问笔录有修改的,应由被询问人在修改处按捺指印; 9.询问人、记录人签
9、名及日期。,二、调查取证,4、询问笔录制作规范。规范要求: 10.被询问人未在询问笔录上签字的,应注明“笔录上述内容,记录属实”的字样,由被询问人逐页签名并在末页注明日期,如被询问人拒绝签字的,应由两名行政执法人员在笔录中注明拒绝的理由。,二、调查取证,5、现场检查(勘验)笔录制作规范。规范要求: 1.有多处现场的应分别检查(勘验)并分别制作笔录; 2.检查(勘验)的时间、地点;被检查(勘验)人的基本情况及与本案的关系,见证人在场的记载及其姓名等情况; 3.检查(勘验)人和记录人的姓名、执法证号;,二、调查取证,5、现场检查(勘验)笔录制作规范。规范要求: 4.准确、客观地记载现场情况,包括有
10、关的数据、位置、状态、程度等; 5.检查(勘验)笔录的记录有修改的,应由检查人在修改处压指印,见证人签名及日期,检查(勘验)人、记录人员签名及日期。,二、调查取证,5、现场检查(勘验)笔录制作规范。易犯错误: 被检查(勘验)人未在现场检查(勘验)笔录上签字【应注明“检查(勘验)笔录上述内容,记录属实”的字样,由被检查(勘验)人逐页签名并在末页注明日期,如被检查人拒绝签字的,应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在笔录中注明拒绝的理由】,二、调查取证,6、委托鉴定相关材料齐全。易犯错误: 1.鉴定机关无资格或者无鉴定部门和鉴定人资格的证明; 2.委托鉴定没有委托书; 3.鉴定相关材料未说明委托人和委托鉴定的事
11、项、向鉴定部门提交的相关材料、鉴定的依据和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鉴定人签名、鉴定部门盖章。,二、调查取证,7、现场勘验图、照片、摄像、录音等证据制作规范。规范要求: 1.现场绘制的勘验图应当注明绘制时间、方位、绘制人姓名和身份等; 2.拍摄的照片和摄像、录音等资料应当注明时间、地点、过程、摄(录)制人姓名和身份等。,二、调查取证,8、调取复印件的要求: 调取的由有关部门保管的书证原件的复制件、影印件或者抄录件的,应注明出处,经该部门核对无异后加盖其印章; 调查取证时对被处罚人提供的相关证据材料一般应当留存原件,留存复印件的要由2名以上执法人员核对原件后,留存复印件并签名。,二、调查取证,9、证据
12、采信: 1.认定违法行为的事实、情节、性质和危害后果等有相应的证据证明; 2.有证据证明当事人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的,在量罚时反映; 3.违法数量、金额或非法所得等计算准确。,二、调查取证,10、调查终结报告: 调查取证结束后,案件承办人员应当制作案件调查终结报告,阐明案件的基本事实、违法情形、证据材料、适用依据、处理意见等。当事人若有从轻、从重、减轻等情节,要说明事实、理由和法律依据。,二、调查取证,10、调查终结报告: 易犯错误: 1.未制作案件调查终结报告。 2.报告未载明适用裁量权情况 3.未载明建议作出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和拟作出处罚决定的具体内容。,二、调查取证,10、调查终结报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处罚 案卷 存在 问题 总结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01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