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分离过程最终版ppt课件.ppt
《色谱分离过程最终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谱分离过程最终版ppt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色 谱 分 离,生 物 工 程吴 灵 玉,概述色谱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色谱的分类色谱分离过程基础理论色谱技术的应用,1.概述-发展,关于色谱分离方法的研究始于1901年,俄国植物学家 Tswett(茨维特)在研究植物叶子的组成时,用碳酸钙填充竖立的玻璃管,以石油醚洗脱植物色素的提取液,经过一段时间洗脱之后,植物色素在碳酸钙柱中实现分离,由一条色带分散三种颜色的6个色带。两年后他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一种新型吸附现象及其在生化分析上的应用”,提出了应用吸附原理分离植物色素的新方法,在这一方法中把玻璃管叫做“色谱柱”,碳酸钙叫做“固定相”,石油醚叫做 “流动相”。三年后,他将这种方法命名为色谱法(Ch
2、romatography)。,色谱法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飞速发展,并发展出一个独立的三级学科-色谱学。1952年英国科学家阿切尔马丁、理查德辛格因发明了分配色谱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此外色谱分析方法还在12项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工作中起到关键作用。,1.概述-色谱分离的特点,应用范围广 复杂混合物,有机同系物,异构体,手性异构体。 气相色谱:沸点低于400的各种有机或无机试样的分析。 液相色谱:高沸点、热不稳定、生物试样的分离分析。分离效率高 若用塔板理论数来表示色谱柱的效率,每米柱长可达几千至几十万的塔板数,特别适用于极复杂混合物的分离,且通常收率、产率、和纯度都较高。操作模式多样
3、可通过选择不同的操作模式,以适应不同样品的分离。灵敏度高 可以检测出g.g-1(10-6)级甚至ng.g-1(10-9)级的物质量。,2.色谱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色谱分离的几个概念所有的色谱分离操作均分为:装柱、上样、层析、洗脱。其中的固定不动的相,称为固定相;携带试样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的流体,称为流动相;作为流动相的液体或气体,称为洗脱剂;洗脱时从柱中流出的溶液,称为洗脱液;加入洗脱剂使各组分分层的操作,叫层析,也叫展开。,分离原理,色谱过程的本质是待分离物质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平衡的过程,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之间的分配会不同,这使其随流动相运动速度各不相同,随着流动相的运动,混合物中的
4、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上相互分离。 不同组分在色谱分离过程中分离情况取决于各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吸附能力、亲和力等的差异。,常用的固定相(色谱柱填料),硅胶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大孔吸附树脂,凝胶纤维素衍生物环糊精聚丙烯酰胺,硅胶:应用广泛,适合各类成分氧化铝:主要用于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如生物碱、甾体、萜类等活性炭:用于水溶性氨基酸、糖类及苷类聚酰胺:主用于酚类、醌类如黄酮类、蒽醌类及鞣质等成分,3.色谱的分类,按两相状态 气固色谱、气液色谱、 液固色谱、液液色谱 按固定相几何形式 柱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 按分离原理 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 凝胶色谱、排阻色谱、亲和色谱,色谱分离法
5、,吸附色谱,物理吸附:硅胶、氧化铝、活性炭为吸附剂进行的吸附色谱;化学吸附:黄酮等酚酸性物质被氧化铝吸附、生物碱被酸性硅胶吸附等;半化学吸附:聚酰胺与黄酮类、醌类等酚性化合物之间的氢键吸附,吸附力较弱,介于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之间。常用的极性吸附剂:硅胶、氧化铝。常用的非极性吸附剂:活性炭。,凝胶过滤色谱(凝胶渗透色谱、分子筛滤过色谱、排阻色谱)原理:分子筛作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 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凝胶过滤色谱,离子交换树脂法,原理:可交换离子与树脂上的交换基团进 行离子交换,并被吸附,用适当的溶剂 从柱上洗脱下来,实现物质的分离。吸附规律 阳离子
6、交换树脂分离碱性成分 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酸性成分,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性和分子筛性原理相结合以苯乙烯为母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非极性)吸附性:范德华力或氢键工艺流程:树脂预处理树脂上柱药液上柱树脂的解吸树脂的清洗、再生。,分配色谱,原理:被分离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 分配系数不同。正相分配色谱: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极性HPLC、MPLC、LPLC,4.色谱分离过程理论基础,随着色谱技术的发展,为了解释色谱分离现 象,指导色谱技术的发展,许多研究者对色谱基 础理论进行了不懈的研究,提出了多种色谱过程 的理论。主要有速率方程理论、平衡色谱理论、 塔板理论、轴向扩散理论。,4.色谱分离过程理论基础,塔
7、板理论由马丁(Martin)和欣革(Synge)最早提出将色谱柱比作蒸馏塔,把一根连续的色谱柱设想成由许多小段组成。在每一小段内,一部分空间被固定相占据,而另一部分空间充满流动相。组分随流动相进入色谱柱后,就在两相间进行分配。在每一个塔板内组分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形成平衡,随着流动相的流动,组分分子不断从一个塔板移动到下一个塔板,并不断形成新的平衡。一个色谱柱的塔板数越多,其分离效果就越好。,4.色谱分离过程理论基础-保留值,保留时间(t R):从进样到某个组分的色谱峰顶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死时间(t M):不被固定相滞留的组分从进样开始、通过色谱柱、到出现峰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调整保留时间(
8、t R ):t R= t Rt M,保留值是色谱过程的基本热力学参数之一。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有各自固有的保留时间,因此它也是色谱定性的基本依据。,峰宽Wb:色谱峰拐点处的两条切线与基线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半峰宽Y1/2:峰高一半处对应的峰宽,为2.35 ;相邻色谱峰峰顶之间的距离除以此二色谱峰的平均宽度。用R表示:,分离度,定性时要求:R =1.0(相邻两峰分离程度98%)定量时要求:R =1.5(相邻两峰分离程度99.7%,基线分离,作为完全分离的标准)。一般将R1作为色谱能较好分离的判据。,柱效率实际工作中,塔板数的计算用下列公式: 而理论塔板数的计算公式为: n = L /
9、 H 其中L为色谱柱的柱长; H为理论板高度。,考虑到组分在死时间内不参与柱内分配,用调整保留时间代替保留时间,得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5.色谱分离的应用,色谱法的应用可以根据目的分为分析性色谱和制备性色谱两大类。 分析性色谱的目的是定量或者定性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和含量。定性的分析性色谱有薄层色谱、纸色谱等,定量的分析性色谱有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制备性色谱的目的是分离混合物,获得一定数量的纯净组分 。,5.色谱分离的应用,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法(GC)典型制备色谱,1938年俄国人首先实现了在氧化铝薄层上分离一种天然药物。1965年德国化学家St
10、ahl出版了“薄层色谱法”一书,推动了这一技术的发展。因TLC法设备简单,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结果直观,很快被用作定性和半定量的方法。70年代中后期发展了高效薄层色谱。80年代以后发展了薄层色谱光密度扫描仪,和各步操作的仪器化,并实现了计算机化。薄层层析流动相的移动是依靠毛细作用。,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运行费用低;分离时间短,工作效率高;展开剂选择范围广,展开方式多样;显色方便,检测手段丰富;既可分析,又可制备;试样一般不需要经过严格预处理即可分离。 缺点: 分离效率较低;不适用挥发性试样分离;定性定量不便。,比移值(Rf值):用来表征斑点位置的基本参数是保留因子,通常称作比移值,用
11、Rf表示。,显色方法,日光下观察,划出有色物质的斑点位置在紫外灯下(254nm或365nm),观察有无荧光的产 生,用硅胶G板荧光淬灭法,适用于有紫外吸收的物质,用GF254板显色剂显色,破坏性检出方法,常用显色剂,硫酸 硫酸-水;硫酸-甲醇/乙醇;0.5%碘的氯仿溶液 对很多化合物显黄棕色中性0.05%高锰酸钾溶液 易还原性化合物在淡 红色背景上显黄色碱性高锰酸钾试剂 还原性化合物在淡红色背景 上显黄色,TLC的应用,1. 用于柱层析后相同组分的合并2. 有机合成监控反应,摸索最佳条件3. 制备有机化合物4. 中药材的鉴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共有超过约600种化学合成药和超过约400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色谱 分离 过程 最终版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00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