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纤维及纺织品ppt课件.ppt
《功能纤维及纺织品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能纤维及纺织品ppt课件.ppt(1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本课程内容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高感性纺织材料 第三章:防护性纺织材料 第四章:防水透湿性纺织材料 第五章:保温、温控性纺织材料 第六章:抗菌保健性纺织材料,一、材料的发展,石头、木材-金属-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智能化材料。高分子材料: 纤维、橡胶、塑料高技术产业部门 高难度技术:航空航天、海洋 高效益技术:微电子、机电一体、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材料?,具有一定性能,可用来制作器件、构件、工具、装置等物品的物质。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材料与人类文明,历史上人们将当时主导材料作为时代标志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 。在近
2、代,很难用一种材料来代表当今时代特征。,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材料、能源、信息 全球新技术革命的四大标志 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光纤,3. 有机高分子材料(高聚物),由一种或几种简单低分子化合物聚合组成的分子量。按来源分为天然和合成;按材料性能和用途可分为橡胶、纤维、塑料和胶粘剂等。材料按服役领域分为信息材料、航空航天材料、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材料按材料的尺寸可分为零维材料;一维材料;二维材料;三维材料。,磁白PVC、哑黑PVC,零维材料即超微粒子,大小1100nm的纳米微粒。,一维材料细丝。 二维材料(薄膜)用于环保或表面改性的保护膜。三维材料即块状材料。,硼氮
3、化合物,合成与加工、组成与结构、性质、使用性能确定了材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记忆合金,(一)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1. 结构:纤维:内部大分子排列形态,外观形态纱线:纤维在纱中配置和空间形态织物:纱线在织物中排列及本身屈曲2. 性能:性能是结构的产物,结构决定性能工艺长度、细度、卷曲物理热、光、电、吸湿化学耐腐蚀(酸碱)机械拉、弯、磨、压服用起毛起球、折皱、缩水(二) 性能与工艺的关系原料性能是制定工艺的依据,工艺是产生结构的手段。 可根据原料性能,采用不同工艺,开发新用途,也可根据用途要求,选取不同原料,或制造新原料。,材料的性质是指材料对电、磁、光、热、机械载荷的反应,决定于材料组成与结构。使
4、用性能:材料使用状态下表现的行为。实用性包括可靠性、耐用性、寿命预测及延寿措施等。合成与制备包括传统和各种新发展材料加工技术。,纺织工业 产品制造的一般过程,二、高科技纤维,天然纤维-化学纤维-高科技纤维1、高科技纤维 依靠高技术和纤维学科最新基础理论概念研发成功的具有高性能和高功能性的新型纤维材料。2、高科技纤维具备的属性 性能:材料对于来自外部的应力、光、电等物理作用或化学作用的抵抗能力。如: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 功能:纤维受到外部作用时的转变能力。如:导电、传递、转换的能力。,三、纺织纤维的发展,1、纤维的分类 天然纤维 再生纤维 合成纤维,长久以来,为了满足人类穿着日益增长的需要,
5、人们一直在寻找更多的纤维材料来源。蚕丝是自然界唯一可供利用的长丝,而且它的形成独具一格由液体状变成固体状。我国早在南宋,就有记载,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一书记述,广西某县枫树上有“食叶之虫”称做“丝虫”,它的外形“似蚕而呈赤黑色”,每当五月(农历)间“虫腹如蚕之熟”,当地人就捉回用醋浸渍,然后剖开虫腹取出丝素,在醋中牵引成丝,一虫可得丝长6-7尺,这种从野蚕身上抽丝的方法,堪称是人类人工制丝技术最早的事实。,到十八世纪人们想到蚕吃了桑叶能吐出丝,那为什么不能用人工方法,把桑叶制成跟蚕丝相似的纤维呢?后来人们测定了蚕丝和桑叶的组成,发现:桑叶中大量含有碳、氢、氧三元素,而蚕丝中除含有上述元素外,还含有
6、氮。这一发现,启发人们用硝酸来处理纤维素来增加氮的部分。1884年在法国制得硝酸纤维。但因其容易燃烧,加上成本贵,又没多少纺用价值,所以问世不久便停产了,但它毕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制造的纤维。,1891年在英国有人将纤维素黄酸酯溶于稀碱中制成很粘的液体纺丝,因其很粘,故称为粘胶,制成的纤维称为粘胶纤维。它在1905年实现工业化生产。从此以后人造纤维开始走上了成功之路,发展到目前这种现状。可以说人造纤维的制造成功是仿生学的应用的成功。,2、普通纤维的缺点,纤维大分子高次结构和理想分子结构模型相差甚远。 性能不能满足舒适、卫生、保健的要求 普通柔性链大分子强度低。 折叠晶片结构的结晶区与无定型
7、区呈无规则线团缠结一起,3、理想分子构造模型,成纤高分子构象线性化伸直链结构分子链横截面具有对称性、排列紧密,四、发展高科技纤维,控制高分子化学结构及基团组成 纤维加工成形技术 刚性链液晶纺丝技术 超高倍拉伸技术 凝胶纺丝技术 单晶片拉伸技术,五、成纤的基本概念,1.单体:低分子化合物2.高聚物:可溶性、熔融性3.合成方式:加聚、缩聚4.成纤形态:短纤、长丝、变形丝5.纺丝方式:熔体纺丝、湿法、干法,六、化学纤维的制造,成纤高聚物必须具有线型分子结构;大分子必须具有适当的分子量;相邻分子间必须具有足够的结合力。,化学纤维的制造,化学纤维制造过程:,成纤高聚物的提纯或聚合,纺丝液的制备,纺丝,后
8、加工,1、成纤高聚物的提纯或聚合,再生纤维:将天然高聚物原料(棉短绒、木材等)进行提纯,去杂质,制成浆粕合成纤维:将石油、天然气中的小分子化合物进行人工聚合形成液态(溶液或熔体)或固态(切片)高聚物,熔体法 熔融温度分解温度 如:涤纶、锦纶、丙纶、乙纶。 溶液法 熔融温度分解温度 如:粘胶纤维、醋酯纤维、腈纶、 氯纶、维纶。,2. 纺丝液的制备,3. 纺丝 纺丝熔体或纺丝液用计量泵定量供料通过喷丝孔后凝固成丝条的过程称为纺丝。喷丝孔喷出的丝条称为初生纤维。,纺丝,刚纺出来的丝称为初生纤维。初生纤维的内部结构不稳定,强度低、伸长大、弹性差,不具有纺纱价值。根据纺丝液不同可分为熔体纺丝:直接纺丝、
9、切片纺丝溶液纺丝:一步法,二步法,熔体纺丝,熔体纺丝:将高聚物加热至熔点以上的适当温度以制备熔体,熔体经螺杆挤压机由计量泵压出喷丝孔,使成细流状射入空气中,经冷凝而成为细条。过程简单、纺丝快、孔数少、截面多为圆形。涤纶、锦纶、丙纶采用熔体纺丝。,熔体纺丝工艺,螺杆熔融,纺丝箱体分配组件过滤,喷丝板成型,熔体纺丝过程,熔体纺丝的主要设备螺杆挤压机,纺丝箱体,喷丝头组件,喷丝孔及导孔形状,丝条的冷却,上油,纤维的卷绕成型,溶液纺丝,溶液纺丝:湿法纺丝、干法纺丝湿法纺丝:将纺丝溶液从喷丝孔中压出、在液体凝固剂中固化成丝。纺丝速度慢、孔数多,有明显的皮芯结构。腈纶、维纶、氯纶、粘胶。干法纺丝:将纺丝液
10、从喷丝孔中压出,在热空气中使溶剂挥发固化成丝。工艺较复杂、成本高醋酯纤维、氨纶等,湿法纺丝工艺,.,一步法:单体直接聚合 聚合物溶液,二步法:固体成纤聚合物 纺丝液 纺丝机,混合、过滤、脱泡,+溶剂,溶解,分离、干燥,计量泵、烛形滤器 喷丝头 凝固浴 后处理,干法纺丝(dry spinning),将成纤聚合物溶于挥发性溶剂中,通过喷丝孔喷出细流,在热空气中形成纤维的纺丝方法。分解温度低于熔点或加热时易变色,但能溶解在适当溶剂中的成纤聚合物适用于干法纺丝, 例:二醋酯纤维 对于既能用干法纺丝,又能用湿法纺丝成形的纤维,如聚丙烯腈纤维、聚氯乙烯纤维、聚乙烯醇、聚氨酯等纤维,干法纺丝更适合于纺长丝。
11、,三种方法的比较,七、新型纺丝技术简介1.干湿法纺丝,与湿法相比,喷丝头拉伸,使纺速,与湿法相比,喷丝孔径 可,与湿法相比,纺丝液浓度及粘度 可,与干法相比,能有效调节纤维结构形成过程,2.冻胶纺丝 冻胶纺丝也称凝胶纺丝,是一种通过冻胶态中间物质制得高强度纤维的新型纺丝方法。 冻胶纺丝通常采用干湿法纺丝工艺,使挤出细流先通过气隙,然后进入凝固浴。因此与普通干湿法纺丝的区别,主要不在于纺丝工艺,而在于挤出细流在凝固浴中的状态不同 冻胶纺丝的所有技术要点都是为了减少宏观和微观的缺陷,使结晶结构接近理想的纤维,使分子链几乎完全沿纤维轴取向。 与干法、湿法相比: 采用超高分子量原料、半稀溶液(2%10
12、%) 固化过程主要是冷却过程,溶剂基本不扩散 拉伸比大(大于20) 产品高强高模,3.液晶纺丝 具有刚性分子结构的聚合物在适当的溶液浓度和温度下,可以形成各向异性溶液或熔体。 在纤维制造过程中,各向异性溶液或熔体的液晶区在剪切和拉伸流动下易于取向,同时各向异性聚合物在冷却过程中会发生相变形成高结晶性的固体,从而可以得到高取向度和高结晶度的高强纤维。溶致性聚合物的液晶纺丝通常采用干湿法纺丝工艺。 热致性聚合物的液晶纺丝可采用熔融纺丝工艺。,4. 静电纺丝法 静电纺丝法是一种对高分子溶液或熔体施加高电压进行纺丝的方法。 静电纺丝的装置包括定量供给溶液或熔体的装置(计量泵)形成细流的装置(喷丝模口)
13、以及纤维接受装置。,regenerated silk fibroin aqueous solution,蜘蛛和蚕是在空气中吐丝成形的,其 成丝过程其实是一个干法纺丝过程。静电纺丝从本质上而言,属于一种干 法纺丝过程。,静电压:20KV40KV;喷射孔径:0.9mm;接收距离:11cm。,例:再生蚕丝蛋白水溶液的静电纺丝,后加工的作用初生纤维强度很低,伸长很大,沸水收缩率很高,没有实用价值。必须进行一系列后加工,使纤维具有一定物理机械性能,集束 将几个喷丝孔喷出的丝束以均匀的 力集合成规定粗细的大股丝束;拉伸:提高纤维大分子的取向度和结晶度,改善纤维的力学性质热定形:消除纤维内应力,形成稳定的纤
14、维结构卷曲:短纤维:改善纤维间的抱合力;长丝:变形纱加工,如弹力纱、膨体纱上油:降低摩擦、提高抗静电性,八、高性能纤维,高性能纤维主要体现在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轻量化。 刚性链有机纤维、柔性链有机纤维、无机纤维碳纤维:强度、模量高,化学性能稳定,导电性好,可反射电磁波。芳纶:间位芳纶、对位芳纶,耐高温 高强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凝胶纺丝。应用:国防、航空、航天、安全防护、体育器材。,达到理想分子构造的路线,九、 功能性材料,功能性纤维:通过物理、化学改性的方法,使纤维的形态结构、物理化学性能与常规化纤有明显不同,从而取得仿生的效果或改善、提高化纤的性能形态结构上的变化:异形纤维、中空纤维
15、、复合纤维、细特或超细特纤维、异纤度纤维物理化学性能变化:抗静电纤维、防辐射纤维、抗紫外线纤维、导电纤维、抗菌纤维、阻燃纤维,1.功能性纤维分类,物理性功能- 电、热、光、形化学性功能-光化学、化学反应物理分离性功能-分离性、吸附交换生物适应性功能-医疗保健、生体功能,2.功能性纤维技术特点,成纤高分子物质合成阶段 引入具有功能的特定化学基团纤维成形阶段 喷丝孔异型-异型截面、中空、复合纤维的后加工阶段 拉伸、热处理、树脂整理、化学物理加工纤维的纺织和染整阶段。 纤维集合体加工-膨体纱、混纤纱、炭化,第二章 高感性纤维,1.高感纤维:指风格、质感、触感、外观等感觉方面性能优良的纤维。2.核心技
16、术:仿和超过天然纤维的性能。发展化纤的目的模仿、超过、取代天然纤维。物理改性:三异(异型、异细、异缩)化学改性:接枝、共聚等3.高感纤维服用:薄型织物、中厚织物 仿丝织物 仿毛、麻、皮织物 吸湿透气导汗功能织物,一、仿真丝纤维,1、蚕丝的结构和性能:蚕丝是纤维中的女王,具有许多优秀的性能,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最著名的出土文物是20世纪70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薄如蝉翼,重量不到一两,是稀世珍宝。真丝是一种长的蛋白质纤维。截面为圆角三角形,透明状,丝的纤度不均匀,平均纤度11.5dtex,呈不规则的卷曲。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中模量高,仅次于麻。性能:柔和的光泽 截面形状、层状结构
17、平滑柔软手感、悬垂性好 单纤维低 吸湿性好10%12% 有亲水基 刚度较大 模量高,2、仿真丝原料,粘胶纤维醋酯纤维尼龙纤维:手感柔软,鲜艳、光泽良好,耐磨好聚丙烯腈纤维:类似羊毛、蓬松性、保暖性、手感柔软。涤纶纤维:仿真丝的真正原料,其模量、密度类似于蚕丝聚丙烯纤维涤纶纤维,3、仿真丝技术发展(以纺前聚合物改性为先导,再经纺后处理达到真丝目的),第一代仿真丝技术: 1960年以涤纶纤维为主,截面,仿真丝截面和光泽。碱减量处理,仿真丝的丝胶的精炼,复合纺丝,仿真丝的卷曲第二代仿真丝技术 1971年,开发出细特丝、异收缩混纤和复丝,追求真丝细腻感、柔软、蓬松感。,第三代仿真丝技术: 1976年,
18、表面形状改性(多沟槽纤维)第四代超真丝技术 1986年多断热收缩纤维:超蓬松 超细化纤维:超柔软 添加无机物:超悬垂 高次功能加工:清凉感(多重多形混纤丝)多重混纤复合化:干燥感,4、仿真丝技术加工,截面异形化异形喷丝孔或中空喷丝孔异性纤维性能:具有好的光学性能,无极光、柔和真丝光丝表面积增加,覆盖力大,透明度小特别外形,提高抱合力、蓬松性、硬挺度减少蜡状感,手感舒适提高染色深度、明亮度,异形的形态,异形喷丝孔与断面形状的关系,碱减量加工,原理:涤纶在强碱高温时,会发生酯键的水解,出现剥皮现象。酯键的水解只能由表至里进行,使织物重量减轻,当减量率达到一定程度后,织物悬垂性提高 .特点:减少重量
19、、强力,纤维变细,有许多微孔和沟槽。工艺要求:浓度、温度、时间、原料性能减量率不宜超过30% 温度:9095 时间:60min 浓度20g/l(烧碱) 加入助练剂:表面活性剂1227。,细特化:纤维细化,达到丝的细度。混纤丝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长丝混合而成的。种类:不同纤度、不同截面混纤丝(同类多性混纤丝、异类多形混纤丝)特殊截面异收缩混纤丝多组分异收缩混纤丝例如:空气旋风式交络加工制成芯、鞘结构丝,用高收缩涤纶丝作芯,外绕细毛圈状卷缩涤纶丝(鞘丝),复合丝(多组分纤维)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的熔体,按一定的配比由同一喷丝头压出,在喷丝头的适当部位相遇而形成的纤维。(
20、双或多组分纤维) 种类:并列型、皮芯型、海岛型、剥离型等 改善显色性:PET染色性用分数染料,高温、色调、鲜明度差,表面改性加入阳离子可染物质进行共聚。改变表面状态:丝的后加工,摩擦、假捻、填塞、箱卷曲等设备,复合纤维: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法纺制成的化学纤维。分并列型、皮芯型和海岛芯等。,二、超细纤维,1、纤维细度的划分: 1.5dtex 以上为普通丝 0.91.4dtex 为细旦丝 0.551.1dtex 为微细旦丝 0.55dtex 超细旦丝另:纤维的品种不同,细度定义也有差异,2、超细长丝制造,方法:直接纺丝改良法; 高分子相互并列纺丝法:海岛型
21、纺丝;剥离型复合纺丝法;多层型复合纺丝法直接纺丝改良发:熔融法、湿纺法 采用常规的熔融纺法纺制超细长丝。 改进如下:聚合工艺、聚合物纺丝条件、拉伸状态。 如:降低聚合物粘度,喷丝孔呈同心圆均匀排列。 拉伸倍数要高46倍(1020倍),喷丝孔数量增加,海岛型复丝:,将双组分聚合物经纺丝成较粗长丝(具有不相容特性)再用一种溶剂进行化学处理,将一种组分溶解、除去。(聚苯乙烯COPET) 海组分皮层:溶解除去海组分 (聚酯PET) 纤度0.001dtex 岛组分芯层:只剩岛组分溶解除去海组分,可在纤维丝进行,也可成织物后进行。岛组分表面凹凸化,岛组分异纤化混合 。,剥离型复丝,将双组分长丝利用各种成分
22、的化学作用差异,将其进行化学或物理的分割处理而成 。涤/锦双组分复合丝(111dtex/35fx16p)剥离的方式:加入烧碱,涤纶表面水解与锦纶分离,再加上两种纤维热收缩、溶涨特性不同,最终使两纤维分离成单根涤纶、锦纶单纤丝。,3、超细纤维的特性,几何特性:直径小带来微气室效应,增加保暖性,透气、防水功能。表面特性:较大比表面积,印色、染色色泽鲜艳。光学特性:纤维排列密度大,单面积复丝内部的反射面积大,反射光较常规丝柔和,具有光效果。力学性能:高的比强力,强力高,断裂伸长低,纤维的抗弯刚度和抗扭刚度于直径四次方成正比,当纤维越细,刚度越低,所以织物手感柔软、悬垂性好。,4、超细纤维的应用,仿真
23、丝织物:纤维细度0.10.5dtex,织物比真丝更轻柔、华贵、克服真丝易起皱、粘身、牢度差的特点。超高密防水透湿织物:剥离型超细纤维0.10.2 dtex,平纹或变平纹组织,紧度高,表面凹凸不平,防荷叶效应。仿麂皮绒织物:超细纤维织物经磨绒或拉毛,聚氨酯溶液。优于天然产品。高性能清洁布:超细织物有许多微细毛孔,大的比表面积,有清洁能力除污快彻底。,5、超细纤维的后加工,织物设计:无捻丝织物、强捻丝织物、绒织物、针织物织造工艺:假捻纱、上浆、针织物染色工艺:染料吸附快,减缓升温速度、提高布速。色泽深度浅。,三、亲水性纤维,普通合成纤维的缺点不吸水,人体出汗感到闷热容易带静电,吸灰尘污垢难以洗净蜡
24、状手感,缺乏暖温感缺点的改进合成纤维亲水性改进:纤维制造技术和整理技术。,1、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吸收水分并邻近纤维输送的能力。纤维的亲水性机理:吸湿性和吸水性吸湿性机理已讲疏水性纤维吸水性机理:与纤维中的空隙或毛细孔有关。,2、合成纤维亲水化的方法,化学改性 A.大分子结构的亲水化:在大分子主链上引入亲水性基团。如:聚酰胺纤维上加酰氨基;聚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缩合共聚改进聚酯纤维。B. 与亲水性物质接枝共聚C.纤维表面亲水化:利用亲水整理剂。有两部分组成:亲水性部分,固着部分与纤维结合。,2、合成纤维亲水化的方法,物理改性A.与亲水性物质共混:在纺丝前,亲水性物质混入高聚物熔体或溶液,进行
25、纺丝得到的纤维。B.纤维微孔化C.纤维表面粗糙化,3、典型亲水性纤维,多孔型涤纶:均聚酯切片+共聚酯切片-共混-干燥-纺成中空纤维-碱液处理-多孔型涤纶。(溶出法)杜诺瓦晴纶:高聚物原液+孔洞稳定剂-凝固浴-凝固-孔洞稳定剂分离-多孔纤维。COOLMAX,4、性能评定指标,透气性、透湿量、保水率,第三章 抗静电、导电纤维,抗静电纤维:采用与抗静电性物质进行结合的方法,生产出防止静电产生或把电子引出的纤维材料。导电纤维:加入导电成分赋予纤维导电性能的纤维 。其比电阻小于106欧.厘米。,(一)静电的产生,1、静电:两物体的接触和或摩擦后再脱离而产生的电荷集聚积累的现象。纺织材料静电主要是摩擦起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功能 纤维 纺织品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00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