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课件(50张).pptx
《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课件(50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课件(50张).pptx(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单元,单元总览,15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代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其言论多见于贞观政要。,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
2、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等。,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谏太宗十思疏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社会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以对外战争连连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唐太宗渐渐骄奢,他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谏太宗十思疏便是四疏中的一篇,阐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据说太宗看到奏疏后非常感动,于是写了答魏征手
3、诏,称赞他“诚极忠款,言穷切至”,表示从谏改过。,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答司马谏议书宋神宗煕宁二年(1069),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实行新法。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当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字君实),多次写信给王安石,要他停止变法。王安石这封信,是针对司马光煕宁三年(1070)二月第二封信的回复。王安石先是简短地复了一信,对来信所责难的诸点不一一置辩,随后想到彼此交往多年,友谊深厚,信札来往不宜草率简慢,就又写了这封答书。,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疏“疏”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通称“奏疏”。与“表”相比,“疏”重在“议事”,而“表”重在“陈情”。“
4、疏”的用途广泛,论谏、劝请、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均可用疏。著名的如贾谊的论积贮疏等。,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1.读准字音,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2.成语积累正本清源:从根源上进行改革。居安思危: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载舟覆舟:比喻百姓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善始善终:事情从开头到结束都做得很好。垂拱而治:多用来称赞帝王无为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古时多指统治者以无所作为、顺其自然的方式统治天下。戒奢以俭:用节俭来消除奢侈。兴利除弊:兴办有利的事业,除去弊端。,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
5、识,知识整合,3.通假字(1)振之以威怒“振”同“震”,意义:威吓。(2)不复一一自辨“辨”同“辩”,意义:分辩。4.一词多义,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7.特殊句式(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判断句)(2)戒奢以俭(介词结构后置句)(3)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介词结构后置句)(4)乐
6、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省略句)(5)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判断句)(6)终必不蒙见察(被动句)(7)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介词结构后置句)(8)至于怨诽之多(定语后置句)(9)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宾语前置句),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8.文化常识吴越:吴国和越国,春秋时彼此敌对的两个诸侯国。豫游:帝王秋天出巡称“豫”,春天出巡为“游”。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盘庚之迁:商王盘庚为了巩固统治、避免自然灾害,将国度迁到殷(今河南安阳)。,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技法迁移,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技法迁移
7、,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通过对人君应积德义的重大意义及其内容和结果的陈述,揭示了“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君多昧于“可畏惟人”“载舟覆舟”的真理,如果违背了这条真理,任何英雄好汉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答司马谏议书全文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以此表明自己变法的决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技法迁移,【任务一】 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观点1.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第二段与中心论点有怎样的关系?提示:论点是:思国之
8、安,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第二段总结教训,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之理,劝君王积其德义。2.魏征认为人君有始无终,天下易取难守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取天下时,忧患深重,竭诚待下;守天下时,踌躇满志,纵情傲物,滥刑威民。3.魏征认为如何才能做到天下大治?提示:简能而任,择善而从,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垂拱而治。,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技法迁移,4.阅读答司马谏议书的第一段,说说本段的行文思路。提示:本段出于礼貌,先叙酬答的话从初拟“不复一一自辨”,说到在书信往来中不应该草率粗疏,现在则要“具道所以”详细说明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语文 必修 下册 谏太宗十思疏答 司马 谏议书 课件 5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98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