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ppt课件.ppt
《第六章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ppt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基础知识掌握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能力目标:能够应用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分析和评价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能够针对不同类型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情感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对待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心理特征,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教学重难点】不同类型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干预策略,第一节 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基础知识,【案例导入】教材P145案例一中的王小军患有恐惧症,案例二中的男孩患有多动症,这两种障碍都是情绪与行为障碍的亚类型。到底
2、什么是情绪与行为障碍?情绪与行为障碍包括哪些亚类型?情绪与行为障碍具有怎样的特征?,一、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概念,不同文化背景和相关机构对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定义不同1、美国残疾人教育法的定义情绪障碍是指较长时间内表现出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特征,并且问题较严重和明显,以致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产生不利影响:(1)学习能力缺乏,表现出学习障碍,但无法由智力、感知或其他健康因素来解释;(2)不能与同伴和教师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3)在正常情况下,表现出不恰当的行为或情感;(4)心境表现出弥散性的沮丧和抑郁;(5)在个人和学校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出现生理症状或恐惧的倾向。该术语包括精神分裂症儿童,但不包括社会
3、性适应不良儿童,除非已被确认出有情绪障碍。,一、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概念,2、美国心理健康与特殊教育联合会的定义情绪与行为障碍中的障碍特征表现为:(1)在学校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或行为反应,与适合其年龄的、文化的以及种族的行为模式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并且,这种反应对其学业成就、社会适应、职业技能和个人技能的发展都具有负面影响;(2)并非仅仅是对环境中压力事件的一种暂时性的、预期性的过激反应;(3)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一致的障碍,其中至少一种要与学校有关;(4)对普通教育的直接干预反应效果很差,或者说普通教育的干预对这种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充分的;(5)此障碍可与其他几方面的障碍并存。情绪与行为障碍这一术
4、语包括影响儿童教育表现(如第一项中描述)的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焦虑症以及其他持续性的行为或适应障碍。,一、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概念,3、我国的定义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对情绪与行为障碍明确的定义。在2006年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将这一类人群部分地归入了精神残疾,并将精神残疾定义为:精神残疾,是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病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一、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概念,4、我国台湾地区的定义严重情绪障碍系指非因压力情境造成个人长期在学校中的情绪或行为反应,明显地异于其年龄或文化,且严重影响其学业、社会生活、职业技能、人际关系者。情绪障碍包括:精神分
5、裂症、情感障碍、恐惧症、焦虑症、多动症或其他持续性的情绪或行为问题者。,一、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概念,本书对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定义:情绪与行为障碍泛指儿童或青少年持续性地表现外向型的攻击、反抗、冲动、多动等行为,内向型的退缩、恐惧、焦虑、忧郁等行为,或其他精神疾病等问题,以致造成个人在生活、学业、人际关系和工作等方面的显著困难,而需提供特殊教育与相关服务者。,二、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特征,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具有异质性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外倾型和内倾型两个维度。(一)外倾型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特征外倾型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通常表现为固执、好斗、爱挑衅,可能存在反社会行为,这类儿童在学校的表现通常是:(
6、1)打架斗殴,甚至于打群架,反复地出现攻击性行为;(2)经常表现出冲动和缺乏自控的行为,喜欢乱喊乱叫、无理取闹、爱发脾气和抱怨;(3)用言语或武力的方式胁迫同伴、欺负弱小同学,阻碍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发展和维持,因而常被排除在同伴活动之外;(4)逃避要求或任务,经常说谎、强词夺理、争辩、不服从命令,不听从教师的教导,对纠错没有反应;(5)无视组织纪律、损坏公物、有偷盗之类的不良行为和反社会行为;(6)学习态度很不认真、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差。,二、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特征,(二)内倾型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特征内倾型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明显表现是社会性退缩、沮丧、自卑和焦虑,甚至陷入深度的抑郁。在
7、日常生活中,内倾型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通常表现为:(1)经常表现出忧伤、沮丧和无价值感;(2)经常出现幻觉和无法使思维摆脱某种错误的观念和情景;(3)无法克制自己停止一些重复和无用的行为;(4)喜怒无常,在某种情境下经常表现出怪异的情感;(5)由于恐惧或焦虑,经常伴随头疼或其他身心疾病(例如:胃疼、恶心、头晕呕吐等);(6)曾有过自杀的想法和言谈,过分关注死亡;(7)对学习和其他一切活动兴趣很低,多半学业不良;(8)常被同伴忽视或拒绝,或遭受过分的嘲笑、攻击和欺辱,但反抗性差。,二、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特征,在学业领域,与其他障碍类别学生相比,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往往成绩较差,学业失败的比率更高。
8、在社会交往方面,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比正常的同龄人更少对他人有同情心,更少参与课程活动,更少与朋友联系,因此很难建立起高质量的友谊。由于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缺乏发展和保持友谊的社会交往技巧,通常在学校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常常成为别人嘲笑和欺负的对象。,三、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诊断标准,(一)焦虑症焦虑是一种以强烈的消极情绪和紧张的躯体症状为特征的情绪状态。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如果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就会被诊断为焦虑症。根据焦虑症的不同特征分为不同类型,常见的焦虑症主要有:分离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考试焦虑症等。,三、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诊
9、断标准,不同类型的焦虑症的诊断标准也不同。广泛性焦虑症DSM(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诊断的主要标准:1、对许多事情或活动(如学习成绩)过度焦虑和担心。2、难以控制担忧的情绪。3、焦虑和担忧表现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焦躁不安或感觉崩溃,容易疲倦,注意力很难集中,易兴奋,肌肉紧张,睡眠障碍。,三、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诊断标准,(二)恐惧症恐惧症是指对某些物体或特殊环境产生过度的、持续的、不适宜的恐惧情绪。恐惧症儿童所表现的恐惧大大超过了客观存在的危险程度,并由此产生回避、退缩行为而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学习、生活和社交等。根据恐惧情绪指向的对象不同,又可以将恐惧症分为:特殊恐惧症、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
10、症等。,三、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诊断标准,殊恐惧症DSM诊断的标准:1、对特殊事物或情境(如飞行、高处、动物、打针、看见血等)出现明显和持续的恐惧,这些恐惧是过度或者无理由的。2、当暴露在恐惧事物或情境中时,会立刻出现恐惧反应。(注意:儿童的恐惧可能会以哭闹、发怒、身体僵硬或缠着大人等形式表现出来。)3、个体能意识到恐惧是过度的或不合理的。(注意:对儿童来说,诊断时不需要考虑这一特点。)4、逃避恐怖情境,或者表现出持续的强烈恐惧和痛苦。,三、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诊断标准,(三)多动症多动症是儿童期较为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及冲动等症
11、状。美国精神病学会将多动症分为三种亚型:注意缺乏型、多动冲动型、复合型。,(1)注意缺乏型多动症儿童主要表现为难以集中注意力、易健忘和分神。这种类型的多动症儿童没有明显的多动和冲动表现,相反往往表现得比较迟钝、安静,经常发呆,沉浸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2)多动冲动型多动症儿童时常表现出坐不安稳,话过多,而且很难安静下来,容易伴有尿床,睡眠障碍,执拗和发脾气,容易意外受伤;(3)复合型多动症儿童表现出注意缺乏和多动冲动两者特征兼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85%的多动症属于复合型,多动症的DSM-IV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1、A或BA.注意缺陷:B.多动冲动:2、开始时间不晚于7岁。3、症状必须在两个
12、或更多情况中出现(如学校、工作或家中)。4、这种失调在临床上引起显著的痛苦或造成在社交上、学业上或职业方面的损害。5、不只出现于弥散性发展障碍、精神分裂症,或其他心理疾病中,也不只是由于情绪障碍,焦虑障碍,分离障碍或人格障碍引起的。(注:以A症状为主的,称为注意缺乏型多动症;以B症状为主的,称为多动冲动型多动症;以A、B兼而有之,称为复合型多动症。),四、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影响因素,(一)生理因素生理因素一般包括:遗传、脑损伤、生物化学失衡和生理残疾等方面。1、情绪与行为障碍可能与基因有关,染色体的变异可能引起严重的行为问题。2、情绪与行为障碍可能与内分泌有关。3、情绪与行为障碍可能由大脑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情绪 行为 障碍 儿童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97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