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导入,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四大发明和奥数夺冠的时候,你是否知道当代十大科技中没有一项是咱中国人的? 著名的李约瑟命题就是探讨近代中国的科技为什么落后了的。从“五四”时起有很多有识之士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可直到现在,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仍是不争的事实。问题出在哪里呢?,新课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R八年级语文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R八年级语文下册,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学习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
2、致知的精神。 学习目标,预习展示走近作者写作背景字词积累,预习展示,整体感知,看到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请在文中画出每段的关键句,且找出文中的过渡句。,整体感知看到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给全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第一部分(l段)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
3、代提出希望。,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给全,细读感悟,阅读2-5自然段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是什么书?,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是儒家主要经典。,细读感悟 阅读2-5自然段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格物”和“致知”出自何处?,出自大学 大学中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的基本纲领的一部分。,“格物”和“致知”出自何处? 出自大学,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4、。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作者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他怎么证明的?,举明代大理论家王阳明“
5、格竹子”的事例证明。 为什么用这个例子证明? 因为“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代表性。,举例论证,作者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他怎么,作者认为王阳明 “格”竹子为什么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传习录在叙述“格竹子”后说:“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所以称之“唯心主义哲学家”,作者认为王阳明 “格”竹子为什么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作者主张: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14 应有 格物致知 精神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97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