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古典文献的载体ppt课件.ppt
《第2章古典文献的载体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古典文献的载体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 :古籍文献的载体,目 录,第一节 甲骨与金石 第二节 简牍第三节 帛与纸第四节 缩微胶卷第五节 电子文献,第一节 甲骨与金石,甲骨:就是中国古代占卜时用的龟甲和兽骨 。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殷人迷信鬼神,凡事都要占卜,占卜之后把结果记录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甲骨文又称“卜辞”。,殷墟出土的甲骨已有15万片左右,4500多个单字。 甲骨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分支学科之一。研究甲骨,对中国古代社会史、科技史和古文字学、语言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甲骨文于1899年王懿荣偶然发现,他被称为“甲骨文之父”。*刘鹗(字铁云)所得,拓印出版名铁云藏龟,著录甲骨文第一
2、部著作。*罗、王、董、郭(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合称“甲骨四大家”,亦称“甲骨四堂”(罗号雪堂,王号观堂,董字彦堂,郭笔名鼎堂)。“堂堂堂堂,郭董罗王”。,甲骨文学历程1903年,刘鹗铁云藏龟:第一部甲骨著录书 1904年,孙诒让契文举例:第一部甲骨文字考释专书,开释文先河。 1914年,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使甲骨卜辞基本可以通读。 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商先公先王考及续考:确立了商王朝的世系。甲骨文被用于商史研究。,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781982年 甲骨文字释林 :于省吾/中华书局/1979年(吉林大学 )后继力量不足,后继乏人!,甲骨之父王懿荣,郭
3、沫若,董作宾,罗振玉,王国维,甲骨文数据库,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数据库甲骨文数据库: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制并管理。香港汉达古籍数据库检索系统甲骨文数据库: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古文献数据库中心开发制作。包括甲骨文数据库、竹简帛书数据库、金文数据库、先秦两汉文献数据库、魏晋南北朝文献数据库以及类书数据库等,可进行全文检索。汉达甲骨文数据库收录甲骨文合集释文及英国所藏甲骨集等海内外七种主要大型甲骨书籍,共计卜辞53,834片,100万字。,甲骨文拓片数据库: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制。甲骨文拓片数据库于2004年开始建设,主要处理对象是史语所傅斯年图书馆所藏甲骨文拓片,可分为考古发掘
4、甲骨拓片,及购藏所得甲骨拓片两类。数据库数据囊括史语所傅斯年图书馆所藏甲骨文拓片、考古学门库房所藏善斋藏契拓片及史语所藏甲骨文拓片,总计超过4.5万张。数据库具有图文对照功能,读者除了能够检索甲骨文的基本数据和文字信息,还能将文字信息与拓片影像进行对照。,“甲骨世界”数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研制。中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甲骨35,651片,占全国甲骨藏量的1/4,是收藏甲骨最多的机构。“甲骨世界”数据库收录甲骨目录2,964条,影像5,932幅;甲骨拓片目录2,975笔,影像3,177幅。数据库的著录包括出土地点、时期、原骨属性、原骨尺寸、来源、释文情况、著录情况、旧藏编号、卜辞内容类别等,读者可依据
5、著录设置的检索途径进行全文检索,全部甲骨均附拓片。“甲骨世界”数据库还具有工具库链接功能,如 甲骨文合集来源表及释文部分、甲骨文字典、金文字典等,以便读者参考。,花园庄东地甲骨检索系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研制。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为教育部批准的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顺应中国文字数字化发展趋势,构筑了规模庞大并富于补缺中文信息化现状特色的中国文字数字资源,主要包括商周金文检索、战国楚文字检索、说文解字检索、花园庄东地甲骨检索、古文字诂林电子检索、金文文献集成电子检索、常用古文字字形检索等数据库系统。花园庄东地甲骨检索主要提供花园庄东地甲骨文的全文检索,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典 文献 载体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96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