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讲生物的进化ppt课件.ppt
《第22讲生物的进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讲生物的进化ppt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七单元,第22讲生物的进化,栏,目,导,航,考点一生物进化理论考点二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的题型小结升华区随堂演练区,考点一生物进化理论,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拉马克在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其核心论点是“_”。,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_。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_的比率。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全部基因,等位基因数,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环境,不定向,原材料,方向,不定向的,定向改变
2、,生殖隔离,自由交流,物种形成的三大环节,3共同进化(1)概念:不同_之间、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2)原因:_。(3)实例:,物种,生物与无机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同物种,厌氧,氧气,(4)学说:“精明的捕食者策略”:_。“收割理论”:由美国生态学家_提出,捕食者往往捕食_,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_。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_。,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无法生存,斯坦利,个体数量多的物种,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物种多样性,4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内容: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_多样性
3、、_多样性和_多样性。(2)形成原因:生物的进化。(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_。,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化石,细节拾遗1(教材必修2 P116“知识链接”)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的变异都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吗?为什么?提示都能。染色体数目变异必然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的变化,进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也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2(结合教材必修2 P118)回答:自然选择的实质和结果分别是什么?提示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对控制某特定性状的基因的选择。自然选择的结果:从生物个体角度看,导致生物个体生存或死亡;从基因角度看,导致控制某特定性状的基因的频率上升或下降。,基础小测1
4、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2)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3)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4)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5)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2根据下面物种形成的图解,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是_,是_,是_,是_。(2)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_、_和隔离。(3)物种的形成是否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举例说明。 不一定,如多倍体植物的出现是通过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新物种,没有经过地理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地理隔离,生殖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1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
5、比较强化生命观念中的概念辨析,2掌握物种形成的三大模式强化科学思维中的模型与建模,3判断生物进化与新物种形成的方法强化思维方法(1)从形成标志方面分析如果生物之间出现了生殖隔离,则说明形成了新物种。如果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则只能说明生物一定发生了进化。(2)从二者联系方面分析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后才能形成新物种。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命题点一生物进化理论的判断1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其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B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C有性生殖
6、的出现实现了基因的重组,从而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D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B,解析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发生进化但不一定会出现生殖隔离。,2(2020河北承德月考)最新自然载文:科研人员从一种溶杆菌属的细菌中提取一种新型抗生素(Ljrsocin E),它能对抗常见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突变或基因重组B按现代进化理论解释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耐药性变异定向积累的结果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7、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D施用新型抗生素(Ljrsocin 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灭绝,C,解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其可遗传变异不会来自基因重组,A项错误;现代进化理论在分子水平上解释生物的进化,按现代进化理论解释,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B项错误;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C项正确;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中存在着抗新型抗生素的个体差异,施用新型抗生素(Ljrsocin E)不
8、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灭绝,D项错误。,易错提醒变异先于环境选择(1)“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能定向诱发基因突变。(3)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从而使种群发生定向进化。,命题点二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判断3(2018海南卷,T18)为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了解这两个种群所在地区之间的距离后作出判断B观察这两个种群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现象C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死亡率D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
9、,比较其出生率,B,解析判断这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要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4(2020河北衡水月考)如图表示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两个物种形成的机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1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B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为两个物种的标志是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a是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中不同的等位基因D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B,解析一个种群中不同个体表现型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层次中的基因多样性;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为两个物种的标志是二者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a是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的直接
10、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生活的区域环境不同,所以利用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可能不同。,5(2019山西太原期中)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B,解析图示是物种形成的常见模式,经过长期的
11、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a通过地理隔离形成两个种群a1和a2,又分别演化出b、c、d三个种群,b、d虽然有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形成了生殖隔离,故A项错误;由于d是由a1演变而来,c是由a2演变而来,c与d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故B项正确;即使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由于b和d两个种群之间有地理隔离,有可能形成了生殖隔离,故二者可能属于不同的物种,故C项错误;同理,即使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只要c和d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仍是同一物种,故D项错误。,命题点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6(2018海南卷,T24)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2 生物 进化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96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