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给药系ppt课件.pptx
《经皮给药系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皮给药系ppt课件.pptx(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皮给药系统,第一节 概述,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也称为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TDS),一般是指经皮给药的新制剂,也称透皮贴剂(dermal patches)。,经皮给药是药物通过皮肤吸收的一种给药方法,药物应用与皮肤给药,以一定的速率穿过角质层,扩散通过皮肤,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称经皮吸收或透皮吸收。广义的经皮给药制剂包括软膏(ointments)、硬膏(plasters)、巴布剂(cataplasms)、贴片(patches)、涂剂(liniments)、气
2、雾剂(aerosols)、喷雾剂(sprays)、泡沫剂(foams)和微型海绵剂(microsponges)等,1981年 第一个经皮给药系统上市 东莨菪碱 (Alza发明,Ciba-Geigy上市) 20多个药物:东莨菪碱、硝酸甘油、可乐定、雌二醇(含或不含炔诺酮或左炔诺孕酮)、睾酮、芬太尼、尼古丁 和利多卡因 等,透皮给药系统优点:1.可避免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首关效应和药物在胃肠道的降解2.药物吸收不受酶、食物相互作用等胃肠道因素影响3.单次给药后,即可以长时间使药物以恒定速率进入体内,减少给药次数,延长给药间隔,大大增加患者的顺应性4. 可按治疗需要的速率将药物输入体内,维持恒定的有
3、效血药浓度,可避免因口服给药等引起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5.使用方便,如发生副作用,可以随时中断给药,特别适合于婴儿、老人或不宜口服的患者,经皮给药系统的不足,1.不适合对皮肤有刺激性或致敏性的药物2.给药剂量有限,不适合剂量需求大的药物3.起效慢,不适合要求起效快的药物 4.由于存在个体差异,给药部位皮肤状况不同,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贴剂的粘附、药物吸收等难以保持一致,经皮给药系统的类型:,第二节 皮肤的结构和生理,1皮肤的结构与生理表皮层、真皮层、皮下脂肪组织表皮由外向内可分五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附属器:毛发、汗腺和皮脂腺等。,第三节 药物经皮吸收过
4、程,一、给药系统中药物的释放1.骨架型药物溶解于骨架中,药物微细的粒子分散于骨架中,2.膜控释型均质膜微孔膜,二、药物通过皮肤的途径,三、皮肤的代谢与贮库作用 皮肤内存在着一些代谢酶,主要在活性表皮内。主要积累部位是角质层 四、药物在皮肤内的渗透过程1.角质层内扩散系数:10-910-13 cm2/sec2.活性表皮中扩散系数:10-7cm2/sec左右,五、药物在皮肤内的扩散动力学,Fick定律,一、药物性质 . 药物分子大小 Stokes-Einstein定律 KBTD = 6r,第四节 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 熔点. 溶解度与分配系数 4. 分子形式,二、生理因素种族与个体差异皮肤渗透性
5、的部位差异(阴囊耳后腋窝区头皮手臂腿部胸部)皮肤水化疾病状态其它,三、剂型与制剂的影响剂型给药系统组成(介质、处方中成分、高分子材料基质、皮肤表面和给药系统的pH),1,第五节 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药剂学方法:透皮吸收促进剂、脂质体等化学方法:药物结构改造,透皮前体药物物理学方法 :离子导入、电致孔、超声波导入、无针技术等,一、经皮吸收促进剂,理想渗透促进剂:无药理活性、无毒、无刺激性、无致敏性迅速起作用不引起体内营养物质及水分损失与药物、基质和皮肤有良好的相容性无嗅无味,促进剂促进透皮吸收的机制:改变角质层类脂排列,影响角质层水合作用溶解皮脂腺管内皮脂扩大汗腺和毛囊开口,常用的经皮吸收促
6、进剂: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和卵磷脂)有机溶剂类(乙醇、丙二醇、乙酸乙酯、二甲基亚砜和二甲基甲酰胺)月桂氮卓酮 (laurocapam,azone)及同系物有机酸、脂肪醇(油酸、亚油酸、月桂醇)角质保湿与软化剂(尿素、水杨酸、吡咯酮类)萜烯类(薄荷醇、樟脑、柠檬烯等),吸收促进剂一览表,第七节 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一、药物选择与剂量设计(一)选择药物的一般原则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胃肠道的降解、通过胃肠道粘膜与肝脏的首过效应,生物半衰期小和需长期给药使药物的血浓度平稳地保持在最佳治疗范围内 药物剂量小 病人可接受最大面积为60cm2足够大的透皮速率,经皮给药系统选用药物的最适条件
7、 物理化学性质 药理性质 分子量600 (300) 剂量小 (50 mg/d)熔点 200 (150 ) 生物半衰期短(5 h)溶解度:在液状石蜡 首过效应大 与水中都大于1 mg/ml pH:饱和水溶液在59间 对皮肤无刺激性、 不发生过敏反应,(二)经皮给药系统的剂量 TDR = CssVdk = CssCL 经皮给药系统的面积应是 TDR24 60 cm2 透皮速率24,二、经皮给药系统的组成. 复合膜型经皮给药系统 背衬膜、药物贮库膜、控释膜、胶粘层和保护膜,背衬膜:铝塑膜药物贮库膜:药物分散在聚异丁烯等压敏胶中,加入液状石蜡作为增粘剂控释膜:聚丙烯微孔膜胶粘层:聚异丁烯压敏胶,加入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96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