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病案讨论课件.ppt
《病理病案讨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病案讨论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理病案讨论风湿病,参考书籍: 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内科学-本硕博连读八年制、病理学、药理学、 诊断学 、医学微生物学 。 指导老师: 石安华,1,病理病案讨论风湿病参考书籍:1,相关学科知识点,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AS)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急性心衰病人的抢救措施,2,相关学科知识点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AS)2,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AS),是链球菌中致病性最强的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人的鼻咽部,引起各种化脓性炎症、猩红热、风湿热(风湿病)、丹毒、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产褥热以及链球菌变态反应性疾病等,需要快速有效的治疗,以及早根除化脓性伤害和避免带来严重的后遗症。,
2、3,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AS)是链球菌中致病性最强的一种,广,病理病案讨论课件,病理病案讨论课件,风湿病,主要侵犯结缔组织,以形成风湿小体为病理特征。最常累及心脏(心脏炎)、关节(多关节炎),其次为皮肤(环形红斑、皮下结节)、血管(动脉炎)和脑(小舞蹈症)等,心脏病变最严重。常反复发作,急性期称为风湿热。临床:多发生在515岁,以69岁为发病高峰,发热,心脏关节损害,环形红斑、皮下结节,血中抗O增高。,6,风湿病主要侵犯结缔组织,以形成风湿小体为病理特征。6,皮下结节,7,皮下结节7,环形红斑,8,环形红斑8,一、风湿病病因,病因: 受寒、受潮、病毒感染。与咽喉部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
3、关 (一)发病前:咽峡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的病史(二) 多发于链球菌感染盛行的冬春季节(三) 抗菌素防治咽炎,可以减少风湿病的发生与复发(四)血中抗链球菌抗体增高(五) 内因: 机体抵抗力与反应性的变化,9,一、风湿病病因9,二、发病机制,目前多数倾向于抗原抗体交叉反应学说。 链球菌细胞壁C抗原:与心瓣膜,关节等处的结缔组 织发生交叉反应 链球菌细胞壁M抗原:与心肌及血管平滑肌发生交叉反应 也有学者认为链球菌感染可能激发患者对自身抗原的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相应的病变。遗传易感性:对发病有调节作用,10,二、发病机制目前多数倾向于抗原抗体交叉反应学说。10,三、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期
4、增生期或肉芽肿期纤维化期或愈合期,11,三、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期11,变质渗出期,是风湿病的早期改变,表现为非特异性炎 。在心脏、浆膜、关节、皮肤等病变部位表现为结缔组织基质的粘液样变性和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坏死。同时有充血、纤维素渗出及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 此期病变可持续1个月。,12,变质渗出期是风湿病的早期改变,表现为非特异性炎 。在心脏、浆,增生期或肉芽肿期,巨噬细胞的增生、聚集、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质后形成风湿细胞或阿少夫细胞,后者聚集也称阿少夫小体。 在心肌间质内的阿少夫小体多位于小血管旁,细胞体积大,呈圆形,胞质丰富,嗜碱性,核大,圆形或椭圆形,核膜清
5、晰,染色质集中于中央,核的横切面似枭眼状,纵切面呈毛虫状。病变周围可见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 此期病变可持续23个月。,13,增生期或肉芽肿期巨噬细胞的增生、聚集、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质后,风湿病,心肌间质内的阿少夫小体多位于小血管旁,阿少夫细胞横切面枭眼状,纵切面呈毛虫状。,14,风湿病心肌间质内的阿少夫小体多位于小血管旁,阿少夫细胞横切面,纵切面呈毛虫,15,纵切面呈毛虫15,风湿小体或阿少夫小体: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湿细胞及伴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共同构成的肉芽肿。可小到仅由数个细胞到近1cm。风湿小体球形、椭圆形或梭形。典型的风湿小体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并提示有风湿活动。 风湿细胞来源:
6、单核-吞噬C来源,不是心肌源细胞,16,风湿小体或阿少夫小体: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湿细胞及伴随的淋,风湿小体由风湿细胞、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及纤维蛋白样坏死灶构成,17,风湿小体由风湿细胞、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及纤维蛋白样坏死灶构,风湿病:阿少夫小体,18,风湿病:阿少夫小体18,风湿性心肌炎(高倍镜),19,风湿性心肌炎(高倍镜)19,瘢痕期或愈合期,Aschoff body小体内的坏死细胞胞逐渐被吸收,Aschoff细胞变为成纤维细胞,使风湿小体逐渐纤维化,最后形成梭形瘢痕,此期病变可持续23个月。,20,瘢痕期或愈合期Aschoff body小体内的坏死细胞胞逐渐,上述整个病程约46个
7、月,病变新旧并存,反复进展 严重的纤维化、瘢痕形成,21,上述整个病程约46个月,病变新旧并存,反复进展 严重的,四、风湿病的各个器官病变,(一) 风湿性心脏炎 1.风湿性心内膜炎(rheumatic endocarditis) 2.风湿性心肌炎(rheumatic myocarditis) 3.风湿性心外膜炎(rheumatic pericarditis)(二) 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c arthritis)(三) 皮肤病变(四) 风湿性动脉炎(五) 风湿性脑病,22,四、风湿病的各个器官病变(一) 风湿性心脏炎22,(一) 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全心炎或某一层病变为主多见于青壮年体征
8、:(1)与体温不相称的心动过速; (2)心脏轻、中度扩大,心搏减弱; (3)第一心音低钝,病理性S3或S3奔马率; (4)心尖区或主动脉瓣区常有级以上全收缩期 吹风样杂音,心尖区短促舒张中期杂音。 心电图表现:心律失常以过早搏动及度房室传导阻滞多见,ST-T异常及QT延长等也可见到。心包炎见于重症病人,很少导致缩窄性心包炎。严重心肌炎或瓣膜关闭不全可导致心力衰竭,甚或死亡。,23,(一) 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全心炎或某一层病变为主多见于青壮年,风湿性心内膜炎,部位:主要侵犯心瓣膜,其中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受累、主动脉瓣及 三尖瓣,肺动脉瓣极少累及 病变:(1)间质出现粘液样
9、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浆液渗出和炎细胞浸润; (2)疣状赘生物(疣状心内膜炎): 肉眼:瓣膜闭锁缘,单行排列,1-2mm,灰白色, 疣状赘生物,连接紧密,不易脱落(感染性心内膜炎) 镜下:白色血栓,24,风湿性心内膜炎24,(3)赘生物机化,纤维化,慢性心瓣膜病;(4)内膜灶性增厚及附壁血栓形成。结局:赘生物反复机化 瓣膜增厚,变 硬,粘连 狭窄或关闭不全临床:发热、贫血、心区杂音, 风湿活动停 止 杂音减弱或消失,25,(3)赘生物机化,纤维化,慢性心瓣膜病;25,风湿性疣状心内膜炎赘生物在瓣膜闭锁缘上呈单行排列,26,风湿性疣状心内膜炎赘生物在瓣膜闭锁缘上呈单行排列26,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房
10、室瓣呈“鱼嘴”样外观,27,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房室瓣呈“鱼嘴”样外观27,(2) 风湿性心肌炎,部位:常见于左心室、室间隔、左心房及左心耳等处。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病变:成人表现为灶状间质性心肌炎,间质水肿,在间质血管附近可见Aschoff小体和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28,(2) 风湿性心肌炎28,儿童常表现为弥漫性间质性心肌炎,心肌间质明显水肿,有较多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心肌细胞水肿及脂肪变性 发生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患儿心脏扩大,呈球形,急性期可出现与体温不相符的窦性心动过速,第一心音减弱,心电图示P-R间期延长及房室传导阻滞。,29,儿童常表现为弥漫性间质性
11、心肌炎,心肌间质明显水肿,有较多淋巴,风湿性心肌炎: Aschoff细胞,双核多见,30,风湿性心肌炎: Aschoff细胞,双核多见30,3. 风湿性心外膜炎,部位:主要累及心外膜脏层。 病变:呈浆液性或纤维素性炎症,形成心外膜积液。当渗出物以纤维素为主时,覆盖于心外膜表面的纤维素可因心脏的不停搏动和牵拉而形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当渗出物以浆液为主,则导致心包积液。 渗出的大量纤维素如不能被溶解吸收,则发生机化,使心外膜脏层和壁层互相粘连,形成缩窄性心外膜炎。,31,3. 风湿性心外膜炎31,临床 叩诊:心界向左右扩大听诊:心音遥远、心包磨擦音X线:立位 烧瓶心,32,临床 叩诊:心界向左右
12、扩大,风湿性心外膜炎:左图示纤维素粘连,右图:绒毛心,33,风湿性心外膜炎:左图示纤维素粘连,右图:绒毛心33,(二) 风湿性关节炎,部位:多见于成年人,儿童少见, 最常侵犯膝、踝、肩、腕、肘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反复发作性。 临床:关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关节腔内有浆液及纤维素渗出。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病变滑膜充血、肿胀,关节腔有大量渗出物,炎症消退后不留畸形.“舔过关节,咬紧心脏”。 病变:滑膜充血肿胀,邻近软组织内可见不典型的Aschoff小体。,34,(二) 风湿性关节炎部位:多见于成年人,儿童少见, 最常侵犯,35,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亚急性缓慢累及关节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 病案 讨论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95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