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zppt课件.ppt
《第六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z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zppt课件.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第一节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第二节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第三节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应用,第一节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面上有明显轮廓的,天然形成或人工建造的各种固定物体称为地物。,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状态称为地貌。,一、地形图概述,1.地物和地貌,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和地貌沿垂直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号和注记,将其缩绘在图纸上,这种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起伏情况的图,称为地形图。,在图上主要表示地物平面位置的地形图,称为平面图。,2.地形图,二、地形图比例尺,地形图上任一线段的长度与它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之比,称为地形图比例尺
2、。,1.比例尺,(1)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是用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分数表示。,设图上一线段长度为d,相应实地的水平距离为D,则该地形图的比例尺为:,式中 M 比例尺分母。,(2)图示比例尺,10,5,0,10,20,30,40,50,23.8m,18.9m,常见的图示比例尺为直线比例尺。,这是一个1:500的直线比例尺,由间距为2mm的两条平行直线构成,以2cm为单位分成若干大格,左边第一大格十等分,大小格分界处注以0, 右边其他大格分界处标记按绘图比例尺换算的实际长度。,使用时,先用分规在图上量取某线段的长度,然后用分规的右针尖对准右边的某个整分划,使分规的左针尖落在最左边的基本单位内。
3、,地形图上0.1mm的长度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用表示,即,2.比例尺精度,几种常用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如下表所示:,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确定测绘地形图时测量距离的精度;另外,如果规定了地物图上要表示的最短长度,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确定测图的比例尺。,例7-1 如果规定在地形图上应表示出的最短距离为0.2m,则测图比例尺最小为多大?,解,因为:,所以,,三、地形图的图名、图号、图廓和接合图表,1.地形图的图名,每幅地形图都应标注图名,通常以图幅内最著名的地名、厂矿企业或村庄的名称作为图名。,图名一般标注在地形图北图廓外上方中央。,白吉树村15.0-10.0,1:1000,5,西面
4、角坐标为x=15.0km,y=10.0km。,8,9,10,4,*,2.地形图的分幅和图号,为了区别各幅地形图所在的位置,每幅地形图上都编有图号。,图号就是该图幅相应分幅方法的编号,标注在北图廓上方的中央、图名的下方。,(1)分幅方法,以1:5000地形图为基础进行的正方形分幅。,1:5000,1:2000,1:1000,1:500,几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1:5000,4040,4,1,0.25,1:2000,5050,1,4,1,1:1000,5050,5050,0.25,16,4,1:500,0.0625,64,16,(2)编号方法,坐标编号法,图号一般采用该图幅西南角坐标的公里数为编
5、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有短线连接。,白吉树村15.0-10.0,1:1000,5,西面角坐标为x = 15.0 km,y = 10.0 km。,8,9,10,4,*,如果测区范围比较小,图幅数量少,可采用数字顺序编号法。,数字顺序编号法,1,2,3,4,5,9,13,6,10,14,7,11,15,8,12,16,3.图廓和接合图表,(1)图廓,图廓是地形图的边界线,有内、外图廓线之分。,内图廓就是坐标格网线,也是图幅的边界线,用0.1mm细线绘出。,外图廓线为图幅的最外围边线,用0.5mm粗线绘出。,内、外图廓线相距12mm,在内外图廓线之间注记坐标格网线坐标值。,(2)接合图表,
6、为了说明本幅图与相邻图幅之间的关系,便于索取相邻图幅,在图幅左上角列出相邻图幅图名,斜线部分表示本图位置。,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类别、形状、大小及位置的符号称为地物符号。,根据地物形状大小和描绘方法的不同,地物符号可分为四种:,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地物注记,四、地物符号,1.比例符号,地物的形状和大小均按测图比例尺缩小,并用规定的符号绘在图纸上,这种地物符号称为比例符号。,2.非比例符号,有些地物,轮廓较小,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比例缩绘到图上,而采用相应的规定符号表示,这种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只能表示物体的位置和类别,不能用来确定物体的尺寸。,3.半比例符号,地物的长度可
7、按比例尺缩绘,而宽度按规定尺寸绘出,这种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用半比例符号表示的地物都是一些带状地物。,4.地物注记,对地物加以说明的文字、数字或特有符号,称为地物注记。,1.等高线的概念,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为等高线。,如雨后地面上静止的积水,积水面与地面的交线就是一条等高线。,将这些等高线沿铅垂方向投影到水平面H上,并用规定的比例尺缩绘在图纸上,这就将小山用等高线表示在地形图上了。,五、地貌符号,2.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也称为等高线间隔,用h表示。,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用d表示。,式中 M 比例尺分母。,地面坡度 i
8、 与等高线平距 d 成反比。,地面坡度较缓,其等高线平距较小大,等高线显得稀疏;,地面坡度较陡,其等高线平距较小,等高线十分密集。,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3.等高线的分类,为了更详尽地表示地貌的特征,地形图上常用下面四种类型的等高线。,四种类型等高线,(1)首曲线,在同一幅地形图上,按规定的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也称基本等高线。,(2)计曲线,凡是高程能被5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称为计曲线,也称加粗等高线。,计曲线要加粗描绘并注记高程。,首曲线用0.15 mm的细实线描绘。,计曲线用0.3 mm粗实线绘出。,(3)间曲线,为了显示首曲线不能表示出的局部地貌,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
9、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也称半距等高线。,(4)助曲线,用间曲线还不能表示出的局部地貌,可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间曲线用0.15 mm的细长虚线表示。,助曲线用0.15 mm的细短虚线表示。,4.几种基本地貌的等高线,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鞍部的等高线,陡崖和悬崖的表示方法,(1)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山头和洼地(又称盆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闭合曲线。,山头的等高线,洼地的等高线,山头内圈等高线高程大于外圈等高线的高程,洼地则相反。,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并指示坡度降落方向的短线。,示坡线往外标注是山头,往内标注的则是洼地。,(2)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沿着一个方
10、向延伸的高地称为山脊,山脊上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山脊线或分水线。,在两山脊间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洼地称为山谷,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山脊线、山谷线与等高线正交。,山脊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山谷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山脊的等高线,山谷的等高线,(3)鞍部的等高线,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分称为鞍部,鞍部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会合的地方。,鞍部的等高线由两组相对的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组成,即在一圈大的闭合曲线内,套有两组小的闭合曲线。,鞍部的等高线,(4)陡崖和悬崖的表示方法,坡度在70以上或为90的陡峭崖壁称为陡崖。,陡崖处的等高线非常密集,甚至会重叠,因此,在陡崖处不
11、再绘制等高线,改用陡崖符号表示。,上部向外突出,中间凹进的陡崖称为悬崖。,上部的等高线投影到水平面时与下部的等高线相交,下部凹进的等高线用虚线表示。,石质陡崖,土质陡崖,悬崖的等高线,5.等高线的特性,(1)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必相等。,(2)等高线是一条封闭曲线,不能在图内突然中断。若某条等高线不在本图内闭合,必在相邻图幅内闭合。,(3)除断崖、绝壁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也不能重合。,(4)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密表示坡度陡;等高线稀表示坡度缓。平距相同,则坡度相同。,(5)山脊线、山谷线均与等高线正交。,第二节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在地形图测绘中,决定地物、地貌位置的特征
12、点称为地形特征点,也称碎部点。,测绘地形图就是测定碎部点平面位置和高程。,一、地形测量的概述,1.地形测量,2.地形测量的实质,1.图纸的准备,测绘地形图的图纸,以往都是采用优质绘图纸,为了减小图纸的变形,将图纸裱糊在锌板、铝板或胶合板上。,聚纸薄膜是一面打毛的半透明图纸,其厚度约为0.070.1 mm,伸缩率很小,且坚韧耐湿,沾污后可洗,可直接在图纸着墨,复晒蓝图。,但聚纸薄膜图纸怕折、易燃,在测图、使用和保管时应注意防折防火。,二、测图前的准备工作,2.坐标格网的绘制,为了精确地将控制点展绘在测图纸上,首先要在图纸上精确地绘制10cm10cm的直角坐标方格网。,绘制坐标格网的方法有对角线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比例尺 地形图 测绘 应用 z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95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