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大尺度生态学和微观生态学ppt课件.ppt
《第六章大尺度生态学和微观生态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大尺度生态学和微观生态学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1/18,第六章 大尺度生态学和微观生态学,1 大尺度生态学2 微观生态学,参考文献思考题,2022/11/18,大尺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 地理生态学 全球生态学 “3S”技术及其在大尺度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2022/11/18,景观生态学,景观和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一般概念和理论尺度及其有关的概念格局与过程空间异质性和斑块性种面积关系和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斑块廊道基底模式边缘效应景观的分形几何学Meta-种群理论景观连接度、渗透理论和中性模型等级理论斑块动态理论,2022/11/18,景观和景观生态学,景观(Landscape) : 由若干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区域(heteroge
2、neous area), 这些生态系统构成景观中明显的斑块(patches), 这些斑块称景观要素(landscape elements)。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对象和内容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动态。,2022/11/18,景观生态学的一般概念和理论,空间异质性,景观结构,景观动态,景观功能,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生物控制论观点,景观生态学,景观连接度,生态过渡带理论,渗透理论与阈限现象,尺度,等级理论,格局与过程,斑块廊道基底模式,斑块动态理论,2022/11/18,
3、尺度及其有关的概念,尺度(scale):一般指对某一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量度,分别称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粒度(grain)和幅度(extent):尺度往往以粒度和幅度来表达。空间粒度指景观中最小可辩识单元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时间粒度指某一现象或某一干扰事件发生的频率。幅度是指研究对象在空间或时间上的持续范围,研究区域的总面积决定该研究的空间幅度;研究项目持续多久则确定其时间幅度。尺度和比例尺:大尺度指较大空间范围内的景观特征,往往对应于小比例尺、低分辩率;小尺度指较小空间范围内的景观特征,往往对应于大比例尺、高分辩率。,2022/11/18,格局与过程,格局:往往指空间格
4、局,即斑块和其他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过程:过程则强调事件或现象发生、发展的程序和动态特征。景观生态学常常涉及到的生态过程包括种群动态、种子或生物体的传播、捕物和捕食者的相互作用、群落演替、干扰扩散、养分循环等。,2022/11/18,空间异质性和斑块性,空间异质性是指生态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空间异质性一般可理解为空间斑块性和梯度的总和。空间异质性表现对尺度的依懒性。,2022/11/18,不同尺度上的森林格局-中国森林分布,示中国森林分布,2022/11/18,不同尺度上的森林格局-安徽森林分布,安徽省森林分布,2022/11/18,不同尺度上的森
5、林格局-合肥市森林分布,示合肥市森林分布,2022/11/18,种面积关系和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景观中斑块面积的大小、形状以及数目对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学过程都会有影响。物种丰富度f(生境多样性、干扰、斑块面积、演替阶段、基底特征、斑块隔离程度)一般来说,斑块数量的增加常伴随着物种的增加。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将生境斑块的面积和隔离程度与物种多样性联系在一起,对斑块动态理论及景观生态学发展起了重要的启发作用。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一般数学表达式为: dS/dt=I-E, S为物种数,t为时间,I迁居速率(是种源与斑块间距离D的函数),E绝灭速率(是斑块面积A的函数),2022/11/18,斑块廊道基
6、底模式,美国生态家R.Forman和法国生态学家M.Godron (1986) 认为,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不外有三种:斑块、廊道和基底。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但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部分,具体包括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居民区等。廊道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如农田间的防风林、河流、道路、峡谷和输电线等。基底指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常见的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城市用地基底等等。斑块、廊道、基底的划分是相对,与观察的尺度相联系,实际划分是十分困难的。近年来,斑块、廊道、基底为核心的一系列概念、理论和方法已逐渐形成了现代景观生态学的
7、一个重要方面。 R.Forman(1995)称之为斑块廊道基底模式。,2022/11/18,边缘效应,边缘效应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斑块中心部分在气象条件、物种组成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面都可能与其边缘部分不同。许多研究表明,斑块周界部分常常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初级生产力。有些物种需要较稳定的生物条件,往往集中分布在斑块的中心部分,称内部种;而另一些物种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主要分布在斑块边缘部分,则称为边缘种。斑块的结构特征对系统的生产力、养分循环和水土流失等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斑块的形状多种多样,其特点可用长宽比、周界面积比等来描述。如:
8、SP2(A)2 , S斑块形状,P斑块周界,A斑块面积。,2022/11/18,景观的分形几何学(fractal geometry),40,10,5,1,10,40,100,400,1000,Admiralty Island 海岸线长度715.7x1-D, D=1.25, x为尺长,以一根10km长的尺子测得的海岸线长为800km,以一根1km长的尺子测得的海岸线长为800km,秃头鹰的巢间距为 0.78km,因此用0.78km 的尺子测量海岸线,藤壶巢间距为0.00002km,因此用0.00002km的尺子测量海岸线,前者测得的长度为760km,后者测得的长度为1100km。,2022/11
9、/18,Meta-种群理论,Meta-种群(异质种群)(联种群)(metapopulation) :美国生态学家R.Levins(1970)采用了metapopulation一词,并定义为“由经常局部性绝灭,但又重新定居而再生的种群所组成的种群”。换言之,它是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的二个或二个以上的亚种种组成的种群斑块系统。Meta-种群理论的两个基本要点:亚种群频繁地从生境斑块中消失(斑块水平的局部性灭绝);亚种群之间存在生物繁殖体或个体的交流(斑块间和区域性定居过程),从而使Meta-种群在景观水平上表现复合稳定性。Meta-种群动态模型(斑块动态模型): dP/dt=Mp(1-
10、P)-eP 其中,P-被某一物种个体占据的斑块比例,t-时间,m-与所研究物种的定居能力有关的常数,e-与所研究物种的灭绝速率有关的常数。,2022/11/18,Meta-种群理论的意义,集合种群理论的意义:生境片断化之后,形成隔离的生境斑块,种群个体在不同的斑块之间扩散,个体在亚种群之间的迁移影响持久和稳定。在保护生物学上具十分重要的意义。,2022/11/18,景观连接度、渗透理论和中性模型,景观连接(landscape connectivity):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量度,它包括结构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前者指在空间上直接表现出的连续性,可通过卫片、航片、或视学器官观察来确
11、定;后者是以所研究的对象或过程的特征尺度来确定。渗透理论(percolation theory):当媒介的密度达到一临界值时,渗透物突然能够从媒介一端达到另一端。在生态学中,有许多临界阈值现象,如植被覆盖度达到多少时流动沙丘得以固定?生境面积占整个景观面积多少时,某一物种才能幸免于生境破碎化作用而长期生存?中性模型(neutral model):指不包含任何具体生态学过程或机理,只产生数学或统计学上所期望的时间或空间格局的模型。渗透理论基于简单的随机过程,并有显、而且可预测的阈限特征,因此是非常理想的景观中性模型。,2022/11/18,等级理论,等级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形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尺度 生态学 微观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95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