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基体材料ppt课件.ppt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基体材料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基体材料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3章 基体材料,复合材料是由增强材料和基体组成的,在成型过程中,基体经过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物理化学的复杂变化过程,与增强材料复合成为具有一定形状的整体。与其它材料加工工艺相比,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具有如下特点。 (1)材料制造与制品成型同时完成 一般情况下,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也就是制品的成型过程。材料的性能必须根据制品的使用要求进行设计,因此在选择材料、设计配比、确定纤维铺层和成型方法时,都必须满足制品的物化性能、结构形状和外观质量要求等。 (2)制品成型比较简便 一般热固性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成型前是流动液体,增强材料是柔软纤维或织物,因此,用这些材科生产复合材料制品,所需工序及设备
2、要比其它材料简单的多,对于某些制品,仅需一套模具便能生产。,2,船体阴模,制出来的船体成品,因此基体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与工艺参数的选择,主要由基体的工艺性决定。,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就纵向拉伸性能来说,主要取决于增强材料,但也不能忽视基体的作用。对于复合材料的横向拉伸性能、纵向压缩性能、剪切性能、耐热性能和耐介质性能等,则与基体性能关系更为密切。,4,基体的黏度、使用期直接影响增强材料的浸渍、复合材料的铺层和预浸料的储存。 因此,研究和了解基体材料的构成、作用和性能是十分重要的。,5,3.1.1基体材料的基本组分及其作用,1)聚合物基体 聚合物是基体的主要
3、组分,它对复合材料的技术性能、成型工艺及产品的价格都有直接影响。,生产中常用的树脂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6,三大热固性树脂的特点,7,三大热固性树脂的特点,8,2)辅助剂 为了改进树脂的工艺性能,固化后制品的性能,或者为了降低成本,需要在基体配方中加入适当的辅助剂。(1)固化剂、引发剂与促进剂:引发树脂与交联单体的交联反应; 如环氧树脂本身是热塑性线形结构,必须用固化剂使它交联成网状结构大分子,成为不熔的固化产物。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可以在加热条件下采用引发剂,或在室温条件下使用引发剂和促进剂固化的办法进行。,基体很少是单一的聚合物,往往
4、还包含其他的辅助材料。,9,(2)稀释剂:降低粘度;粘度是基体的一项重要工艺参数。 非活性稀释剂:不参与树脂的固化反应,通常在浸胶后都要经过烘干过程,将大部分稀释剂除去。 如:丙酮、乙醇、甲苯和苯等,用量一般为树脂质量的1060。许多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常加入非活性稀释剂。 活性稀释剂:参与树脂的固化反应,成为网状结构的组成部分,它的选择和用量取决与稀释剂的结构和树脂类型。,10,(3)增韧剂、增塑剂。(降低固化后树脂的脆性,提高冲击强度而加入的组分) 对一些玻璃化温度较高的聚合物,为制得室温下软质的制品和改善加工时熔体的流动性能,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增塑剂或增韧剂。也使制品的模量降低,刚性和脆性减
5、小。 增塑剂作用:增塑剂分布在大分子链之间,不参与固化反应,只是降低分子间作用力,降低交联密度。因而具有降低聚合物玻璃化温度及成型温度的作用。同时又导致强度和耐热性下降。常用的增塑剂有邻苯二甲酸酯、磷酸酯等。 增韧剂作用:增韧剂多为线形聚合物,带有活性基团,直接参加固化反应,如在环氧树脂中加入聚酰胺、聚硫橡胶、羧基丁氰橡胶和聚酯等,在酚醛树脂中加入丁氰橡胶等。增韧剂在不降低树脂的强度情况下提高韧性,有的还可以不降低树脂的耐热性。,11,手糊成型工艺(Hand Lay-up Molding)是手工作业把玻璃纤维织物和树脂交替地铺层在已被覆好脱模剂和胶衣的模具上,然后用压辊滚压压实脱泡,最后在常温
6、下固化成型为汽车复合材料制品。,(4)触变剂(加入树脂中,能使树脂胶液在静止时有较高的稠度,在外力作用下又变成低稠度流体的物质。) 活性二氧化硅(白炭黑)等,使树脂在外力作用下变成流动性液体,外力消失时恢复到高粘度的不流动状态。,12,(5)填料 能改善性能、减低成本。 瓷土、石英粉、云母等(6)颜料 制造彩色的复合材料制品,必须在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颜料或染料。要求:颜色鲜明,有耐热性和耐光性; 在树脂中分散性好; 不影响制品性能; 来源方便,价格低廉。,13,3.1.2 基体材料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作用:基体为连续相,把纤维粘成一个整体,使单个的纤维共同承载,才能发挥增强材料的特性;在复合材
7、料受力时,力通过基体传递给纤维,基体起着均衡载荷、传递载荷的作用。 纤维只有在基体的支撑下才能承受压力,同时防止纤维屈曲;基体起着保护纤维,防止纤维磨损的作用; 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耐腐蚀性、阻燃性、抗辐射、耐溶剂及吸湿性,复合材料的工艺性,制件的成型方法等都取决于基体。,14,3.1.3 基体材料系统选配原则,基体材料从使用性能、工艺性能以及经济性三个方面来统筹考虑:(1)使用性 首先要考虑的条件。(2)工艺性能 考虑树脂基体的操作工艺性。(3)经济性 比如原料来源是否丰富,成本是否高,是否具有打入市场的竞争力等。,15,3.2 基体材料的基本性能,3.2.1 力学性能(考虑时间、温度、环境等
8、)1)强度与模量 决定聚合物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作用力。 复合材料基体树脂的强度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基体在复合材料中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在纤维之间传递应力,基体的黏结力和模量是支配基体传递应力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这两个因素的联合作用,可影响到复合材料拉伸时的破坏模式。,16,2)树脂的内聚强度与其结构的关系 未固化的树脂,呈线形结构,相对分子质量也不大,通常处于黏流态,此时的内聚强度很低的。由于固化反应的进行,相对分子质量加大,分子间力随之增大,以至强度有所升高,但仍然是固化过程中的量变阶段。 随着固化的进行,树脂分子间产生交联,此时的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迅速增
9、加,机械强度也随之迅速提高。树脂强度增加到相当稳定的数值,如果反应继续进行,使交联密度增加到很大,树脂形变能力减低,呈脆性。,17,3)树脂的断裂延伸率与结构的关系 实质上是树脂在外力作用下变形能力的问题: 强迫高弹形变是否能出现,它的数值有多大,这对于已固化树脂来讲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大分子的柔韧性;二、大分子链间的交联密度。,18,4)树脂的体积收缩与其结构的关系 热固性树脂在固化时伴随着体积收缩的现象。由于体积收缩,往往引起与增强纤维黏结不良,树脂出现裂纹,对复合材料制品的质量带来不良影响。 影响树脂体积收缩的因素是固化前树脂系统密度、基体固化后的网络结构的紧密程度、固化过程有无小分
10、子析出等。 降低树脂固化收缩率主要原理是调节树脂大分子链充分伸直,使其固化后有紧密的空间网络。 如在未固化的聚酯树脂体系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邻苯二甲酸二稀丙酯等,这个体系在固化前,由于溶解或加热,其大分子链能充分地伸长,从而使聚酯树脂在固化后形成紧密的空间网络结构,使固化收缩率只有1。 这种改善不饱和聚酯树脂收缩率的办法,在大型复合材料制件生产中得到了应用。,19,3.2.2 耐热性能(温度升高时,其性能的变化),物理耐热性:指树脂在一定条件下仍然能保留其作为基体材料的强度,包括模量、强度、变形等; 化学耐热性:是树脂在发生热老化时的温度范围,包括失重、分解、氧化等。提高树脂耐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聚合物 复合材料 基体 材料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94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