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加工工程习题讲解2019年ppt课件.ppt
《聚合物加工工程习题讲解2019年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合物加工工程习题讲解2019年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聚合物加工工程习题讲解(混合与混炼、挤出成型、压延成型),主讲人:毛立新 研究员整理者:李凡珠 博士生2015.06.08,3.试判断下述共混体系是否相容?解释原因?,1. NR/BR:相容;溶度参数相近原则,NR(16.2)/BR(16.6-17.6)2. NBR/PVC:相容;表面张力相近原则;溶度参数相近原则,NBR(19.2)/PVC(19.2-22.1)3.NBR/EPDM:不相容;NBR为极性橡胶,EPDM为非极性橡胶,NBR(19.2)/EPDM(16.1)4.PVC/PMMA:相容;溶度参数相近原则,PVC(19.2-22.1)/PMMA(18.6-26.2)5.OPE/PS:
2、不相容;OPE为极性分子,PS为非极性塑料,第一章: 混合与混炼,4.上述若有不相容体系,请说明能否共混?如何改善不相容体系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答:可以共混。上述不相容体系均属于热力学不相容体系。但是,由于聚合物相对分子量较高,粘度相对较大,在外加机械力场作用下,将两种聚合物强制分散混合后,分散相再次凝聚情况也较难发生,故各相可长期处于动力学相对稳定状态。因此,两种不相容的聚合物可通过共混具有一定程度的工艺相容性,进而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共混物。此外,适量加入合适的相容剂,可显著提高不相容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有助于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共混物。,第一章: 混合与混炼,8. 何谓橡胶的塑炼
3、? 用开炼机和密炼机塑炼时应控制的工艺条件有哪些? 它们对塑炼有何影响?橡胶的塑炼:为便于橡胶材料的混炼加工,通常需要在一定条件下,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使橡胶材料由强韧的弹性状态转变为柔软的可塑性状态。这种使弹性材料增加可塑性(流动性)的工艺过程称为塑炼。,开炼机塑炼工艺控制条件:辊温、时间、辊距、速比、装胶量和塑解剂等。 开炼机塑炼,温度越低,塑炼效果越好(通常胶温在4555以下); 随着时间的延长,胶料温度升高,机械塑炼效果下降; 辊筒速比恒定时,辊距越小,胶料受剪切力越大,胶片薄且易冷却,塑炼效果越好; 辊筒速比越大,对胶料剪切作用越大,塑炼效果越好; 装胶量过大,堆积胶过多,塑炼效果差;
4、 塑解剂起化学增塑作用,提高塑炼效果。,第一章: 混合与混炼,密炼机塑炼工艺控制条件:温度、时间、转子转速、装胶量和上顶栓压力等。 塑炼效果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过高会使胶料物理性能下降,须严格控制; 温度一定时,生胶可塑性随时间延长而增大;一定时间后,增长速度逐渐变缓; 一定温度下,转子转速越快,胶料达到相同可塑度需要的密炼时间越短; 装胶量过大,生胶得不到充分搅拌,设备超负荷;过小则得不到有效塑炼; 上顶栓加压,增加转子对胶料的剪切作用,保证良好的塑炼效果。,第一章: 混合与混炼,9.某橡胶材料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如下图所示,若将其分别进行高温塑炼和低温塑炼,塑炼后该材料的相对分子质量分
5、布曲线将如何变化?请在下图中画出示意图,并解释原因。,低温塑炼以机械力作用为主,由于大分子活动能力差,在机械力作用下,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分子链先被切断生成大分子自由基,故导致橡胶分子链分布变窄,且分子量分布整体向低分子量方向移动。高温塑炼以氧化断链为主,由于氧化作用对具有不同分子量的橡胶分子链作用相同,因此在氧的作用下,橡胶分子链均匀的发生断链反应,即降解。这一般不会影响橡胶分子量分布,只会使分子量整体下降,即分子量分布曲线向低分子量方向移动,但其分子量分布曲线峰的宽度基本保持不变。,第一章: 混合与混炼,10. 何谓橡胶的混炼? 用开炼机和密炼机塑炼时应控制的工艺条件有哪些? 有何影响?橡胶的
6、混炼:为了提升橡胶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改善成型工艺,在生胶中加入各种配合剂并使之均匀分散在橡胶基体中的工艺过程。,开炼机混炼,1.装胶量:适中。过大会造成堆积量多,影响吃料和分散效果;不同型号的混炼机,其最大装胶量要求亦不同;2.辊距:吃粉阶段适当增加,混炼时减小以提高剪切力,出片时在适当增加;3.辊速:前后辊存在一定速比,约为1:1.11:1.27。辊速快,剪切作用强,但不易控制;辊速慢,则效率低;一般辊速控制在1820rpm。4.温度:胶料温度不宜太高或太低,以确保胶料较好的包在辊筒上,并使配合剂较好分散。加入硫化剂体系,要严格控制胶料温度,应低于硫磺分解温度(120度以下);未加入硫化剂
7、体系,可适当提高混炼温度。5.加料顺序:用量少,难分散的配合剂先加;用料大的,如炭黑填料后加,硫化剂最后添加;,第一章: 混合与混炼,密炼机混炼,1.设备结构:混炼室结构、转子结构;2.装胶量:适当,调整好添胶量,不可过多或过少;一般 f=0.480.75 ;3.上顶栓压力:压力提高可提高混炼效果;4.转子转速:转速提高可提高混炼效率;未加入硫化剂,可快速混炼;加入硫化体系,则需慢速;5.胶料温度:未加入硫化剂体系,T=150160oC;加入硫化剂体系,T120oC ;,10. 何谓橡胶的混炼? 用开炼机和密炼机塑炼时应控制的工艺条件有哪些? 有何影响?,第一章: 混合与混炼,14. 请设计下
8、述两配方材料的共混工艺方法及条件。配方一:橡胶共混物(以质量份计)天然橡胶(NR)100.0,炭黑50.0,硫化活化剂5.0,硫黄2.0,硫化促进剂2.5,软化剂5.0,防老剂2.0。合计总质量份166.5。利用开炼机混炼,为防止焦烧,硫黄一般要最后加入,采用的加料顺序为:天然橡胶炭黑硫化活化剂,防老剂,硫化促进剂软化剂硫黄。工艺条件:装胶量视胶种、填料含量而定;辊距一般控制在48mm,堆积胶含量合适;辊温通过冷却水控制在5060;加硫黄之间一定要开冷却水;辊速控制在1618r/min;速比为1:1.11:1.2;混炼时间不可过长,否则易造成胶料过炼。,第一章: 混合与混炼,挤出成型-熔体输送
9、理论,2.一台单螺杆挤出机,计量段尺寸为:料筒内径D=150mm ,螺距S= 150mm ,螺槽深h3=9mm ,螺棱宽e=15mm,计量段长L3=1m ,单头螺纹;求:假如螺杆转速为10r/min,不装机头时聚合物的输出量当螺杆与料筒的间隙增至1mm,挤出表观粘度为115Pa s熔体、机头压力为5MPa时的漏流与正流流量的比值。,(1)不装机头时熔体输送段只有正流,单头螺纹,螺距S即为导程 t,挤出成型-熔体输送理论,(2)此时考虑漏流QL,漏流与正流流量的比值,2.一台单螺杆挤出机,计量段尺寸为:料筒内径D=150mm ,螺距S= 150mm ,螺槽深h3=9mm ,螺棱宽e=15mm,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聚合物 加工 工程 习题 讲解 2019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94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