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全面版课件.pptx
《病理生理学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全面版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全面版课件.pptx(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理生理学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第1页/共74页,病理生理学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第1页/共74页,掌握:高渗性脱水的概念;水肿的概念 ;低钾血症的概念。上述各紊乱的病因、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熟悉:水、钠平衡及调节。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概念;高钾血症概念及对机体的影响。了解:正常体液的容量与分布;体液渗透压;影响因素;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与分布。,目标,第2页/共74页,掌握:高渗性脱水的概念;水肿的概念 ;低钾血症的概念。上述各,第一节 正常水钠代谢,体内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大多以水溶液状态存在,这种水溶液称为体液。体液占体重60%。,第3页/共74页,第一节 正常水钠代谢 体内的有机物和无机,细胞内液(in
2、tracellular fluid, ICF):分布于细胞内的液体,它的容量和成分与细胞的代谢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40% )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fluid, ECF):由细胞周围的组织液(5%)与血浆(血管内液15%)共同构成细胞外液,是沟通组织细胞之间和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媒介。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必需的。(20%),一、体液的容量和分布,第4页/共74页,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fluid, ICF),体液总量的分布因年龄、性别、胖瘦而不同,(1)新生儿 占体重80,婴儿占70, 学龄儿童占65%, 成人 60%;(2)脂肪含水量 1030,肌肉2580
3、 所以瘦人对缺水有更大的耐受力。,第5页/共74页,体液总量的分布因年龄、性别、胖瘦而不同(1)新生儿 占体重,二、体液成分及渗透压,细胞外液阳离子主要Na+、K+、Ca2+、Mg2+,阴离子主要是Cl-、HCO3-、HPO42- 、SO42- 及有机酸和蛋白质。细胞内液中 K+ 是重要的阳离子,其次是Na+、Ca2+ 、 Mg2+, Na+的浓度远低于细胞外液. 阴离子主要是HPO42-、蛋白质、HCO3-、Cl-、SO42 -。,Na+,K+,第6页/共74页,二、体液成分及渗透压细胞外液阳离子主要Na+、K+、Ca2+,溶液的渗透压取决于分子或离子的数目,体液内起渗透作用的溶质主要是电解
4、质。 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Na+、 Cl- 、 HCO3-决定. 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由K+,其次由HPO42- 决定。,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10mmol/l 等渗 310 高渗 280 低渗,第7页/共74页,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10mmol/l 第7页/共7,(1)晶体渗透压:低分子溶质,维持血细胞内外水份交换和正常形态。 (2)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产生,仅3.33kpa,只占血浆总渗透压的1/200,却是维持血管内体液量恒定的最主要因素.,第8页/共74页,第8页/共74页,1.水、钠平衡水平衡,三、水、钠平衡及调节,第9页/共74页,摄入(ml)排出 (ml)饮水1000
5、-1300尿量1000,钠平衡1.摄入:小肠2.排出:(1)肾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2)汗液,第10页/共74页,钠平衡第10页/共74页,水的生理功能(1)促进物质代谢(2)调节体温(3)润滑作用(4)是组织器官的成分,2.水的生理功能,第11页/共74页,2.水的生理功能第11页/共74页,钠的生理功能1.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2.参与神经、肌肉、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形成;3.参与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正常血清钠离子浓度130-150 mmol/L,第12页/共74页,钠的生理功能第12页/共74页,(三)水钠正常代谢的调节,1.渴觉中枢(渴感调节)作用:引起渴感,促进
6、饮水。刺激因素: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渗透压感受器:渗透压感受器主要分布在下丘脑视上核,只要渗透压变化12,就会有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的释放。,第13页/共74页,(三)水钠正常代谢的调节1.渴觉中枢(渴感调节)渗透压感受器,2.抗利尿激素(ADH)作用: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促释放因素:(1)血浆渗透压(2)有效循环血量(3)应激,第14页/共74页,2.抗利尿激素(ADH)第14页/共74页,3.醛固酮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Na+,排 H+、 K+促释放因素:(1)有效循环血量(2)血Na+降低(3)血K+增高,ARRS
7、,第15页/共74页,3.醛固酮ARRS第15页/共74页,4.心房钠尿肽/心钠素(ANF)作用:(1)减少肾素分泌; (2)拮抗血管紧张素缩血管作用 (3)抑制醛固酮的分泌 (4)拮抗醛固酮的保钠作用。促释放因素:血容量增加,第16页/共74页,4.心房钠尿肽/心钠素(ANF)第16页/共74页,水钠代谢紊乱的分类,(一)体液容量减少(脱水)1. 低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低渗性脱水)2 .高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高渗性脱水)3 .正常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等渗性脱水)(二)高钠血症1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2 .高容量性高钠血症3. 等容量性高钠血症(三)体液容量过多 1. 低血钠性体液容量过多(水中
8、毒)2.正常血钠性组织间容量过多(水肿)3. 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增多,第17页/共74页,水钠代谢紊乱的分类(一)体液容量减少(脱水)第17页/共74,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一、体液容量减少(脱水)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在临床上称为脱水(dehydration)根据血钠变化分为:(一) 低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低渗性脱水)(二)高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高渗性脱水)(三)正常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等渗性脱水),第18页/共74页,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一、体液容量减少(脱水)第18页/共7,(一)低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hypovolemic hyponatremia)又称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
9、ydration) 体液容量减少,失钠大于失水,血清钠浓度小于130mmol/L,血浆渗透压小于280 mmol/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过程。,第19页/共74页,第19页/共74页,原因和机制,1.消化液大量丢失而只补充水2.非显性失水(汗)增多而只补充水3.大面积烧伤4.经肾失钠(1)药物的影响 排钠利尿剂(2)疾病的影响 急性肾衰多尿期 慢性间质性肾炎 肾小管醛固酮抵抗 addison病,第20页/共74页,原因和机制第20页/共74页,对机体的影响,1.体液的变化细胞外液明显减少,细胞内液有所上升,易2. 明显的失水体征(脱水征):3.对尿的影响:(1)尿量变化: 早期尿量正常(低渗)
10、,重症病人尿量减少(脱水)(2)尿钠含量变化: 肾脏失钠引起者表现为尿钠含量增多; 肾外原因引起者表现为尿钠含量减少。4.一般无口渴感,发生休克。,第21页/共74页,对机体的影响1.体液的变化发生休克。第21页/共74页,防治原则 1.防治原发病 2.补等渗盐 3.防治休克,分为三度轻度:丢失Nacl中度:丢失Nacl0.5-0.75 g/kg重度:丢失,第22页/共74页,防治原则分为三度第22页/共74页,(二)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大于失钠,血浆渗透压大于310 mmol/L,血钠高于150mmol/L为主要特征,又称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
11、tion) 。,第23页/共74页,(二)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 体液容量减少,,1.原因和机制,(1)饮水不足 水源断绝、不能饮水、退行性病变(2)失水过多 1)单纯性失水 皮肤 发热、甲亢 呼吸 过度通气 经肾 ADH缺乏或抵抗 2)失水大于失钠 低渗液丧失,第24页/共74页,1.原因和机制(1)饮水不足 水源断绝、不能饮水、,二、对机体的影响: 1.体液的变化 细胞内、外液都降低,细胞内液降低更为明显。 2.尿量少,比重高 3.渴感明显 4.较少发生休克 5.对脑的影响:脑细胞脱水,脑出血 6.轻度脱水征 ,脱水热 。,分为三度轻度:失水体重2-5% 中度:失水体重5-10% 重度:失水
12、体重10-15%,第25页/共74页,二、对机体的影响:分为三度第25页/共74页,3.防治原则,( 1 )防治原发病( 2 )补水,先糖后盐,第26页/共74页,3.防治原则( 1 )防治原发病第26页/共74页,(三)正常血钠性细胞外液容量减少,水与钠按其在正常血浆中的浓度比例丢失而引起体液容量减少,血清钠浓度及血浆渗透压可维持在正常范围,但体液容量减少,又称为等渗性脱水(isovolemic hyponatremia)。 血清钠浓度130-150mmol/l 血浆渗透压280-310 mmol/l,第27页/共74页,(三)正常血钠性细胞外液容量减少 水与钠,1.原因 任何等渗体液丢失早
13、期(1)麻痹性肠梗阻(2)胃肠减压,胸腹水抽放(3)消化道畸形,第28页/共74页,1.原因 任何等渗体液丢失早期第28页/共74页,2.对机体的影响轻度时无影响,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严重时出现休克、肾衰。 3.防治原则1.防治原发病2.输低渗盐(1/2-1/3张),第29页/共74页,2.对机体的影响第29页/共74页,附:典型病例,男,40岁,以吐、泻伴发热、口渴、尿少4天为主诉入院。 体格检查:T38.2,BP110/80mmHg,汗少,皮肤黏膜燥。 实验室检查:血钠155mmol/L,血浆渗透压320mOsm/L,尿比重1.012 。 给予5%葡萄糖溶液2500 ml/d ,两天后体温、尿
14、量正常,口不渴,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浅表静脉萎陷,脉搏110次/分,血压72/25mmHg,血钠120 mmol/L,血浆渗透压255mOsm/L ,尿比重。问题:1.该患者出现了什么类型的水钠紊乱?2.发病机制是什么?3.治疗中有没有不当之处,若有是什么?,第30页/共74页,附:典型病例 男,40岁,以吐、泻伴发热、口渴、尿少4天,二、体液容量过多,(一)低血钠性体液容量过多水中毒(二)正常血钠性组织间液容量过多水肿,第31页/共74页,二、体液容量过多(一)低血钠性体液容量过多水中毒第31页/,水肿(edema),概念 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称为水肿。一般不伴有细胞水
15、肿。分类 1.按分布范围 局部水肿、 全身水肿 2.按发病原因 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内分泌性水肿、特发性水肿 3.按水肿液的量 隐性水肿:游离液体增加不明显,尚无明显外观表现的水肿(体重10%)。 显性水肿: 游离液体明显增加,出现明显外观表现的水肿。,第32页/共74页,水肿(edema)概念第32页/共74页,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示意图(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平衡),第33页/共74页,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示意图(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平衡)第33页/共,GFR肾小管的重吸收球管平衡,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第34页/共74页,GFR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第34页/共74页,1. 水肿的
16、发生机制,( 1 )毛细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组织液生成回流) 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常见原因:静脉淤血、阻塞、受压迫 ;动脉充血 2)血浆胶体渗透压 常见原因:血浆蛋白减少 蛋白质合成障碍 蛋白质丧失过多 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第35页/共74页,1. 水肿的发生机制( 1 )毛细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组,3)微血管壁通透性 常见原因 :各种炎症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 组织缺血、缺氧及再灌后 其它4)淋巴回流受阻 常见原因:淋巴管被阻塞,摘除淋巴管,第36页/共74页,3)微血管壁通透性第36页/共74页,( 2 )体内外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钠、水潴留),1)GFR 原因 广泛的肾小球病变
17、肾小球滤过面积明显 有效循环血量明显肾血流量,第37页/共74页,( 2 )体内外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钠、水潴留)1)GFR,2)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原因 心钠素分泌 肾血流重新分布肾小球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 FF) FF=GFR/RBF(肾血浆流量),第38页/共74页,2)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第38页/共74页,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 原因 醛固酮增多 ADH增多,第39页/共74页,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第39页/共74页,2. 水肿的表现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1)水肿液的性状 漏出液(transudate) 比重1.015; 水肿液的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 生理学 水电 代谢 紊乱 全面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94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