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ppt课件 微囊、微球脂质体.ppt
《《药剂学》ppt课件 微囊、微球脂质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剂学》ppt课件 微囊、微球脂质体.ppt(2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第四节 微囊与微球的制备技术,一、概述,微型包囊技术(microencapsulation) 简称微囊化,系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膜,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而成药库型微型胶囊,简称微囊 (microcapsule)。,3,若使药物溶解和/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形成骨架型(matrix type)的微小球状实体则称微球(microsphere)。 微囊和微球的粒径属微米级(1250 m),而粒径在纳米级的分别称纳米囊(nanocapsule)和纳米球(nanosphere)。它们都可以是药物的载体,作为给药系统应用于临床。,4,(一) 药物微囊化的应用特点
2、药物微囊化的应用日益繁多,至今已有30多类药物的报道。*药物微囊化后有以下特点(8点) (1) 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及口味:如鱼肝油、氯贝丁酯、生物碱类及磺胺类等。 (2)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如易氧化的胡萝卜素、易水解的阿司匹林、易挥发的挥发油类等药物。,5,(3) 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前者如尿激酶、红霉素、胰岛素等,后者如氯化钾、吲哚美辛等。(4) 使液态药物固态化便于应用与贮存:如油类、香料、液晶、脂溶性维生素等。 (5) 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如防止阿司匹林与氯苯那敏配伍后加速阿司匹林的水解,而将二者分别包囊。,6,(6) 控制药物释放速率:如左炔诺孕酮控释微囊及促肝细
3、胞生长素肠溶微囊等。 (7) 使药物浓集于靶区:如治疗指数低的药物或细胞毒素药物微囊化后,可以将药物浓集于肝或肺等靶区,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如肺靶向汉防己甲素缓释微囊等。(8) 将活细胞、疫苗等生物活性物质包囊不引起活性损失或变性:如破伤风类毒素微囊等。,7,如果药物口服的活性低、注射的半衰期短或全身毒性大,经采用微囊化这一新技术后,可以提高口服的活性和生物利用度,或通过非胃肠道给药显著延长药效,或浓集于靶器官、靶组织,降低全身毒副作用,降低全身毒副作用,从而制成满意的缓释制剂或靶向制剂。这对新药研制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8,(二) 药物微囊化的进展目前,药物微囊化的商品还不多,微囊化
4、研究的进展较快。其研究和应用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年前):开始主要应用于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等方面,微囊粒径一般为52000m。第二阶段微囊粒径减小到0.0110 m,主要应用于控制药物释放。第三阶段主要是靶向给药的纳米粒,粒径为1 1000nm。,9,近年来临床上应用微囊化抗癌药治疗癌症,如抗癌药微囊经人工化学栓塞提高治疗效果。 有研究报道的品种有氯霉素微囊片,提高稳定性的复方维生素微囊片、牡荆油微囊片,降低刺激性的吲哚美辛微囊片,延长药效的复方甲地孕酮微囊注射液、亮丙瑞林微囊注射液、慢西律微囊骨架片,增加吸收的促肝细胞生长素微囊、药物浓集于肺的汉防己甲素微囊等。,
5、10,除蛋白质、酶、激素、肽类的微囊化外,还有胰岛活细胞的微囊化,它不仅能保持胰岛活力,并能在有糖尿病的动物体内长时期不断分泌胰岛素。此外,应用影细胞(ghost cell)或重组细胞(如红细胞)作载体,可使药物的生物相容性得以改善;将抗原微囊化可使抗体滴度提高。,11,近10年报道较多的是多肽蛋白类、酶类(疫苗)、激素类药物的微囊化。在英国还出版了Journal of Microencapsulation (季刊),这对微囊化研究及应用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2,(一) 囊心物 囊心物(core material)即是被包囊的特定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 。 除主药外
6、可以加入的附加剂,如稳定剂、稀释剂以及控制释放速率的阻滞剂、促进剂和改善囊膜可塑性的增塑剂等,通常将主药与附加剂混匀后微囊化,亦可先将主药单独微囊化,再加入附加剂。,二、微囊与微球的载体材料,13,若有多种主药,可将其混匀再微囊化,或分别微囊化后再混合,这取决于设计要求、药物、囊材和附加剂的性质及工艺条件等。 另外要注意囊心物与囊材的比例适当,如囊心物过少,将生成无囊心物的空囊。囊心物也可形成单核或多核的微囊。,14,*囊材(载体材料)的一般要求是:性质稳定;有适宜的释药速率;无毒、无刺激性;能与药物配伍,不影响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含量测定;有一定的强度、弹性及可塑性,能完全包封囊心物;具有符合要
7、求的粘度、渗透性、亲水性、溶解性等特性。,(二) 囊材(coating material),15,常用的载体材料可分为天然的、半合成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1.天然高分子材料 最常用的囊材,稳定、无毒、成膜性好。(1) 明胶:明胶是由18种氨基酸与肽交联形成的直链聚合物,通常是Mav(平均分子量)在15 00025 000之间的混合物。因制备时水解方法不同,明胶分酸法明胶(A型)和碱法明胶(B型)。,16,A型明胶等电点为79,pH为3.86.0,B型明胶稳定而不易长菌,等电点为4.75.0,pH为5.07.4。两者的成囊性无明显差别,溶液粘度均在0.20.75 cPas之间,可生物降解,几乎无
8、抗原性,通常可根据药物对酸碱性的要求选用A型或B型。用明胶为囊材,加入10%20甘油或丙二醇可改善明胶囊材弹性。加入低粘度乙基纤维素可减少膜壁细孔。,17,(2) 阿拉伯胶: 系由糖苷酸及阿拉伯胶的钾、钙、镁盐所组成。 一般常与明胶等量配合使用,作囊材的用量为20100g/L,亦可与白蛋白配合作复合材料。,18,(3) 海藻酸盐: 系多糖类化合物,常用稀碱从褐藻中提取而得。海藻酸钠可溶于不同温度的水中,不溶于乙醇、乙醚及其它有机溶剂;不同Mav产品的粘度有差异。可与甲壳素或聚赖氨酸合用作复合材料。 因海藻酸钙不溶于水,故海藻酸钠可用CaCl2固化成囊。,19,研究各种灭菌方法对海藻酸盐的影响,
9、发现高温灭菌(120、20min)使其10g/L溶液的粘度降低64;低温加热(80、30min)几个循环时灭菌效果较差,反而促使海藻酸盐逐步断键;用环氧乙烷灭菌也降低粘度和断键;膜过滤除菌的产物粘度和Mav都不变。,20,壳聚糖是由甲壳素脱乙酰化后制得的一种天然聚阳离子型多糖,可溶于酸或酸性水溶液,无毒、无抗原性,在体内能被溶菌酶等酶解,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和成膜性,在体内可溶胀成水凝胶。,(4) 壳聚糖:,21,人或牛的血清白蛋白、玉米蛋白、鸡蛋白、酪蛋白等蛋白,无明显抗原性、可生物降解,可加热交联固化或加化学交联剂固化。 其他的天然高分子载体材料:羟乙基淀粉、羧甲基淀粉、葡聚糖及其衍生物。
10、,(5) 蛋白类及其他:,22,半合成高分子材料多系纤维素衍生物,其特点是毒性小、粘度大、成盐后溶解度增大。 (1) 羧甲基纤维素盐: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常与明胶配合作复合囊材,在酸性液中不溶。水溶液粘度大,有抗盐能力和一定的热稳定性,不会发酵,也可以制成铝盐CMC-A1单独作囊材。,2. 半合成高分子材料,23,(2) 醋酸纤维素酞酸酯,纤维醋法酯,部分乙酰化的醋酸纤维与苯二甲酸酐缩合制得(cellacefate, CAP,Cellulose acetate phthalate ) 略有醋酸味,在二氧六环、丙酮中溶解,水、乙醇中不溶,可溶于pH6的水溶液。用作囊材时可单独使用,也可
11、与明胶配合使用。(3) 乙基纤维素:EC的化学稳定性高,适用于多种药物的微囊化,不溶于水、甘油或丙二醇,可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醚,遇强酸易水解,故对强酸性药物不适宜。,24,(4) 甲基纤维素:MC在水中溶胀成澄清或微浑浊的胶体溶液,在无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不溶。用作囊材的用量为1030g/L,亦可与明胶、CMC-Na、聚维酮(PVP)等配合作复合囊材。(5) 羟丙甲纤维素:HPMC于冷水中能溶胀成澄清或微浑浊的胶体溶液,pH值4.08.0,无水乙醇、乙醚或丙酮中几乎不溶。 有表面活性。,25,有生物不降解的和生物降解的两类。生物不降解、且不受pH影响的囊材有聚酰胺等。生物不降解、但可在一定pH
12、条件下溶解的囊材有聚丙烯酸树脂类等。近年来,生物降解的材料得到广泛的应用,如聚碳酸酯、聚氨基酸、聚乳酸、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己内酯与丙交酯共聚物、聚氰基丙烯酸烷酯类等。,3. 合成高分子材料,26,聚酯类是迄今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它们基本上都是羟基酸或其内酯的聚合物。常用的羟基酸是乳酸(1actic acid)和羟基乙酸(glycolic acid)。乳酸缩合得到的聚酯称聚乳酸,用PLA表示,由羟基乙酸缩合得的聚酯称聚羟基乙酸,用PGA表示;由乳酸与羟基乙酸缩合而成的,用PLGA表示,亦可用PLG表示。,27,PLA和PLGA经美国FDA批准,也作注射用微球、微囊以及组
13、织埋植剂的载体材料。聚酯的特性常用热分析法测定,包括DTA及DSC,测定的主要参数是玻璃化温度Tg和晶体的熔点Tm。这些聚合物都表现出一定的溶蚀降解的特性。,28,根据药物和囊材的性质、微囊要求的粒径、释放性能以及靶向特点,可选择不同的微囊化方法。目前可归纳为物理化学法、物理机械法和化学法三大类。,三、 微囊的制备,29,(一) 物理化学法,本法微囊化在液相中进行,囊心物与囊材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相析出,故又称相分离法(phase separation)。其微囊化步骤大体可分为囊心物的分散、囊材的加入、囊材的沉积和囊材的固化四步。 见课本 p399,30,*相分离法又分为单凝聚法、复凝聚法、溶剂
14、-非溶剂法、改变温度法和液中干燥法。相分离工艺已成为药物微囊化的主要手段之一,它所用设备简单,高分子材料来源广泛,可将多种类别的药物微囊化。,31,是相分离法中较常用的一种,是在高分子囊材(如明胶)溶液中加入凝聚剂,以降低高分子溶解度凝聚成囊的方法。 (1) 基本原理:如将药物分散在明胶材料溶液中,然后加入凝聚剂(可以是强亲水性电解质硫酸钠或硫酸铵的水溶液,或强亲水性的非电解质如乙醇或丙酮),,1. 单凝聚法(simple coacervation),32,由于明胶分子水合膜的水分子与凝聚剂结合,使明胶的溶解度降低,分子间形成氢键,最后从溶液中析出而凝聚形成微囊。 但这种凝聚是可逆的,一旦解除
15、促进凝聚的条件(如加水稀释),就可发生解凝聚,使微囊很快消失。,33,这种可逆性在制备过程中可反复利用,直到凝聚微囊形状满意为止(可用显微镜观察)。最后再采取措施加以交联,使之成为不凝结、不粘连、不可逆的球形微囊。,34,(2) 工艺:以明胶为囊材的工艺流程如下:,35,例如复方左炔诺孕酮单凝聚微囊,将左炔诺孕酮(LNG)与雌二醇(E2)混匀,加到明胶溶液中混悬均匀,以硫酸钠溶液为凝聚剂制成微囊,再加入稀释剂,即硫酸钠溶液,稀释液体积为凝聚囊系统总体积的3倍(稀释液浓度要适宜,防粘连成团或溶解),稀释温度为15 ,最后加交联剂固化。粒径在l040m的占总数的95以上,平均粒径为20.7m。,3
16、6,(3) 成囊条件,单凝聚法可以用三元相图来寻找成囊系统产生凝聚的组成范围。p400, 凝聚系统的组成:, 明胶溶液的浓度与温度:,增加明胶的浓度可加速胶凝,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不能胶凝;同一浓度时温度愈低愈易胶凝,而高过某温度则不能胶凝。,37,浓度愈高的可胶凝的温度上限愈高。如5明胶溶液在18以下才胶凝,而15明胶在23以下均可胶凝。通常明胶应在37以上凝聚成凝聚囊,然后在较低温度下粘度增大而胶凝。 明胶单凝聚成囊时的温度在40、45、50、55、60时微囊中药物收率、粒径大小和分布均不相同。,38,如50时收率为63,其中65以上的微球粒径为5.5m,而40和45时的药物收率分别为74
17、和95,但粒径为5.5m的分别只有37.4和33,而55和60时药物收率分别为72和58,且多数微球的粒径小于2m。,39, 药物及凝聚相的性质:,单凝聚法在水性介质中成囊,因此要求药物在水中极微溶解,但也不能很疏水。微囊化的难易取决于明胶同药物的亲和力,亲和力强的易被微囊化。 如果囊心物的药物易溶于水,只存在于水相而不能混悬于凝聚相中成囊。如药物过分疏水,因凝聚相中含大量的水,药物既不能混悬于水相中,又不能混悬于凝聚相中,也不能成囊,,40,如难溶的双炔失碳酯不能成囊,但加入Span 20可增大双炔失碳酯的亲水性,即可成囊。, 凝聚囊的流动性及其与水相间的界面张力:,凝聚囊应有一定的流动性(
18、良好的球形)。如A型明胶制备微囊时,通常保持溶液的pH在3.23.8之间,才能得到好的球形,因为这时明胶分子中有较多的-NH3+离子,可吸附较多的水分子,降低凝聚囊与水间的界面张力,以利囊成球形。pH在1011不能成囊,因为接近等电点,有大量的粘稠块状物析出。,41, 交联:,欲得到不可逆的微囊,必须加入交联剂,同时还要求微囊的粘连愈少愈好。使用甲醛作交联剂,通过胺醛缩合反应使明胶分子互相交联。交联程度受甲醛浓度、反应时间、介质pH值等因素的影响,交联最佳pH范围是89。其反应式如下:,RNH2+HCHO+NH2R RNHCH2NHR+H2O,pH89,42,若药物不宜在碱性环境,可改用戊二醛
19、代替甲醛,在中性介质使明胶交联。戊二醛对明胶的作用可以通过形成Schiff碱的反应,用下式表示: RNH2+OHC-(CH2)2-CHO+H2NRRNCH-(CH2)3-CHNR +2H2O 实际上戊二醛在水溶液中常以聚合物形式存在,如二聚体、多聚体等,多聚体还可形成环状。,43,(4) *影响成囊的因素,用电解质作凝聚剂时,阴离子对胶凝起主要作用,强弱次序为枸橼酸酒石酸硫酸醋酸氯化物硝酸溴化物碘化物,阳离子电荷数愈高的胶凝作用愈强。 例:当用分子量分别为3万、4万、5万及6万的A型明胶(等电点8.5),配成5溶液,调pH值分别达到2、4、6、8、l0及12时,, 凝聚剂的种类和pH值:,44
20、,各加入一定量药物,在搅拌下分别加入6种不同的凝聚剂,倒入冰水中胶凝,静置、分离,用冷异丙醇洗后,用10甲醛的异丙醇溶液交联并脱水,再真空干燥,即得含药的粉末状微囊。结果有的能凝聚成囊,有的不能成囊。 如甲醇作凝聚剂,分子量(M)3万5万明胶在pH 68能凝聚成囊;用乙醇作凝聚剂,M= 3万的在pH 610、4万5万的在pH 68、6万的在pH 8时,均可成囊;用异丙醇作凝聚剂时,M=3万5万的在pH 412、6万的在pH 812时,均可成囊;,45,用叔丁醇作凝聚剂时,M=3万5万的在pH 212、6万的在pH 612时,均可成囊;用二氧六环作凝聚剂时,明胶M=3万5万的在pH 212、6万
21、的在pH 2或612时,均可成囊;而用硫酸钠作凝聚剂,M= 3万6万的明胶,在pH 212均能凝聚成囊。明胶分子量不同,凝聚剂不同,成囊的pH不同。,46, 药物吸附明胶的量(药物的性质),当制备活性炭、卡巴醌、磺胺嘧啶的明胶微囊时。药物多带正电荷而具有一定电位,加入明胶后,因吸附带正电的明胶使药物的电位值增大。 研究发现,电位的增加值反映了被吸附的明胶量,实际是吸附明胶的量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包裹成囊。,47, 增塑剂的影响:,为了使制得的明胶微囊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不粘连、分散性好,常须加入增塑剂,如山梨醇、聚乙二醇、丙二醇或甘油等。在单凝聚法制备明胶微囊时加入增塑剂,可减少微囊聚集、降低囊壁
22、厚度,且加入的增塑剂量同释药tl/2之间呈负相关。,48,系指使用两种带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复合囊材,在一定条件下交联且与囊心物凝聚成囊的方法。复凝聚法是经典的微囊化方法,它操作简便,容易掌握,适合于难溶性药物的微囊化。可作复合材料的有明胶与阿拉伯胶、海藻酸盐与聚赖氨酸、海藻酸盐与壳聚糖、海藻酸与白蛋白、白蛋白与阿拉伯胶等。,2. *复凝聚法(complex coacervation),49,现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为例,说明复凝聚法的基本原理。将溶液pH值调至明胶的等电点以下(如pH 4.04.5)使之带正电,而阿拉伯胶仍带负电,由于电荷互相吸引交联形成正、负离子的络合物,溶解度降低而凝聚成囊
23、。,50,复凝聚法及单凝聚法对固态或液态的难溶性药物均能得到满意的微囊。但药物表面都必须能为囊材凝聚相所润湿,从而使药物混悬或乳化于该凝聚相中,才能随凝聚相分散而成囊。因此过分疏水的药物可适当加入润湿剂。,3. 溶剂非溶剂法(solventnonsolvent),在囊材溶液中加入一种对囊材不溶的溶剂(非溶剂),引起相分离,而将药物包裹成囊的方法。常用囊材的溶剂非溶剂见p402。,51,药物可以是固体或液体,但必须对溶剂和非溶剂不起反应。使用疏水囊材,要用有机溶剂溶解,疏水的药物可与囊材混合溶解;如药物是亲水的,不溶于有机溶剂,可混悬或乳化在囊材溶液中。再加入争夺有机溶剂的非溶剂,使材料降低溶解
24、度从溶液中分离,过滤,除去有机溶剂即得微囊。,52,4. 改变温度法(temperature variation),无需加凝聚剂,而通过控制温度成囊。乙基纤维素(EC)作囊材时,可先在高温溶解,后降温成囊。如需改善粘连可使用聚异丁烯(PIB)作分散剂。用PIB (平均分子量Mav3.8l05 )与EC、环己烷组成的三元系统,在80溶解成均匀溶液,缓慢冷至45,再迅速冷至25,EC可凝聚成囊。,53,5. 液中干燥法(in-liquid drying),从乳状液中除去分散相挥发性溶剂以制备微囊的方法称为液中干燥法,亦称乳化溶剂挥发法。液中干燥法的干燥工艺包括两个基本过程:溶剂萃取过程(两液相之间
25、)和溶剂蒸发过程(液相和气相之间)。按操作,可分为连续干燥法、间歇干燥法和复乳法,前二者应用O/W型、W/O型及O/O型乳状液,复乳法应用W/O/W型或O/W/O型复乳。,54,它们都要先制备囊材溶液,乳化后囊材溶液处于乳状液中的分散相,与连续相不易混溶,但囊材溶剂对连续相应有一定溶解度,否则,萃取过程无法实现。 连续干燥法及间歇干燥法中,如所用的囊材溶剂不能溶解药物,则制得的是微囊(囊材溶剂能溶解药物的得到的是微球),复乳法制得的是微囊。,55,连续干燥法制备微囊的基本工艺流程如下:,如囊材的溶剂与水不混溶,多用水作连续相,加入亲水性乳化剂(如极性的多元醇),制成O/W型乳状液;亦可用高沸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剂学 药剂学ppt课件 微囊、微球脂质体 ppt 课件 微囊 脂质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9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