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课件.ppt
《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 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公元10世纪(北宋),人工免疫预防天花(中国);1798,英国人Edward Jenner发明牛痘疫苗;1576 荷兰人Charles de Lieclase描述郁金香杂色;1886 Mayer, 传毒实验(TMV);1892 Ivanovski (俄) 发现TMV的致病因子能穿过细菌过滤器;1898 Beijerinch(荷兰),病毒学之父,提出病原不是细菌,而是“可过滤性病毒” 1935 Stanley TMV蛋白结晶,获诺贝尔奖。,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 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
2、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 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1991年,Matthews将其定义为: 病毒是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保护性衣壳中,只能在适合的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个或一套基因组的核酸分子。根据寄主不同,病毒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以及噬菌体。,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 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2.1 植物病毒,病毒又称分子寄生物,具有以下特点:(1)形体微小,缺乏细胞结构;(2)基因组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3)依靠自身的核酸进行复制;(4)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系统;(5)严格寄生性的细胞内专性寄生物。病毒
3、是一种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病毒又称分子寄生物,具有以下特点:病理学第二,2.1 植物病毒,2.1.1病毒的形态和化学组成2.1.1.1 形态一个完整的病毒称作病毒粒体。主要有3种类型: 线条状、球状和杆状。少数为弹状、杆菌状和双联体状。,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2.1.1病毒的形态和化学组成病理学第二章4,线状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线状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弹状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弹状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联体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联体病毒病理学
4、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2.1.1.2 化学组成核酸(RNA/DNA)+蛋白质,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2.1.1.2 化学组成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2.1.2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2.1.2.1 能增殖 病毒只能在寄主活细胞内利用寄主的合成系统、原料和能量来完成它的增殖。增殖需两个步骤:(1)病毒核酸的复制,从亲代向子代病毒传送核酸性状的过程,即病毒的基因传递;(2)病毒核酸信息的表达,即按照信息RNA的序列来合成病毒专化性蛋白的过程。,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
5、.1 植物病毒2.1.2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病理学第二章4植,病毒粒体,侵入寄主细胞,脱蛋白质外壳,复制子代RNA,RNA,+,RNA,-,RNA,+,RNA,+,RNA,+,诱导外壳形成,RNA与外壳组装成新病毒粒体,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病毒粒体侵入寄主细胞脱蛋白质外壳复制子代RNARNA+RNA,2.1 植物病毒,2.1.2.2 具遗传性和变异性自然发生人工诱发:物理辐射或化学诱变等。,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2.1.2.2 具遗传性和变异性病理学第二章,2.1 植物病毒,2.1.2.3 具抗原性 抗原(antigens):一切能在动物体内诱导产生抗体的物
6、质,都叫抗原。蛋白、蛋白降解物、多糖等。抗体(antibody):是动物抵抗外来的抗原而产生的一种物质。抗血清(antiserum):含有抗体的血清。血清反应:相应的抗原和抗体在体外相遇时 发生的凝集反应(团集成絮状或羽状)或沉淀反应。专化性 :A抗原只诱导产生A抗体 A抗原只与A抗体发生血清反应,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2.1.2.3 具抗原性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2.1 植物病毒,2.1.3 病毒的理化特性2.1.3.1失毒温度(钝化温度) 指在10分钟内使病毒失去活力的最低温度.如:TMV,90-95;CMV,60-702.1.3.2 稀释终点 指病毒汁液保持有致
7、病力的最大稀释倍数。TMV:100000倍 CMV:10000倍2.1.3.3 体外保毒期 指病组织汁液在室温( 20-22)下保持侵染力的最长时间。TMV:30天以上 CMV:3-4天,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2.1.3 病毒的理化特性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2.1 植物病毒,2.1.4 病毒的分类和命名 2.1.4.1 分类地位 病毒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分类的依据:(1)构成病毒基因组的核酸类型(DNA或RNA);(2)核酸是单链还是双链;(3)病毒粒体是否存在脂蛋白包膜;(4)病毒形态;(5)核酸分段状况。,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2.1.4
8、 病毒的分类和命名病理学第二章4植,2.1 植物病毒,2.1.4.2 病毒的命名俗名法、数码法、拉丁双名法俗名法:寄主英文俗名 + 症状 + 病毒二字香蕉花叶病毒:Banana mosaic virus,B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2.1.4.2 病毒的命名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2.1 植物病毒,2.1.5 病毒的移动和传播 植物病毒从一株植物转移或扩散到其它植物的过程称为传播,而从植株的一个局部到另一局部的过程成为移动。2.1.5.1 病毒的移动 大部分植物病毒的长距离移动是通过植物的韧皮部进行。,病
9、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2.1.5 病毒的移动和传播病理学第二章4植,系统侵染的病毒在叶片组织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般来讲植物旺盛生长的分生组织很少含有病毒,如茎尖、根尖。,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系统侵染的病毒在叶片组织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般来讲植物旺盛,2.1 植物病毒,2.1.5.2 病毒的传播方式(1) 机械传染(汁液接触传染) 部分花叶型病毒。(2) 媒介昆虫传染 刺吸式口器昆虫,如:蚜虫、叶蝉、飞虱、木虱 根据获得传毒能力需要的时间和保持传毒能力的时间,可将由昆虫传染的病毒分为三类:,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2.1.5.2 病
10、毒的传播方式病理学第二章4,2.1 植物病毒,非持久性病毒:所需得毒饲育时间短。 口针上唾液 小于4小时 一些花叶型以及易用汁液摩擦方法接种的病毒。半持久性病毒:得毒饲育时间长可以提高传毒能力,并且得毒的昆虫需要经过一定的循廻期才能传毒。循廻期:从病毒进入昆虫口器到昆虫唾液中出现病毒所需要的时间。 口针中肠 血淋巴唾液腺唾液中 10100小时,多是黄化或卷叶型病毒持久性病毒:与半持久性病毒相似,昆虫可终身或经卵传毒。 唾液中长于100小时,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非持久性病毒:所需得毒饲育时间短。病理学第二,2.1 植物病毒,(3) 种子传播 豆科、葫芦科、菊科的种子可
11、以带毒。(4) 土壤传播 线虫:矛线目 真菌:壶菌目和根肿菌目(5) 菟丝子传播 寄生性种子植物(6) 嫁接传播 只要寄主能进行嫁接的均可传播,尤其是对于果树。,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3) 种子传播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2.1 植物病毒,2.1.6 病害症状2.1.6.1 病害症状特点(1) 无病征,多数是系统性侵染。(2) 抑制性病状 花叶、黄化、矮缩、皱缩、蕨叶,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2.1.6 病害症状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病理
12、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3) 坏死性病状 斑点、斑纹、顶芽坏死,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3) 坏死性病状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番木瓜环斑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番木瓜环斑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
13、1 植物病毒,2.1.6.2 病害症状类型根据症状和传染方式划分(1) 花叶类型病毒病A 表现花叶症状 B 可机械传染,绝大多数可由蚜虫传染 C 存在于寄主薄壁细胞组织中,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2.1.6.2 病害症状类型病理学第二章4,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2)黄化类型病毒病A 不表现花叶症状B 不可机械传染,主要由叶蝉、飞虱、木虱 传染C 存在于寄主韧皮部,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2)黄化类型病毒病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2.1 植物病毒,2.1.7 植物病毒的诊断2.1.7
14、.1 症状观察(1)外部症状:花叶型,黄花型 鉴别寄主:指用来鉴别某一病毒或其株系的具有特定反应的植物。 凡是病毒侵染后能产生快而稳定、并具有特征性症状的植物都可作为鉴别寄主。组合使用几种或一套鉴别寄主称为鉴别寄主谱。,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2.1.7 植物病毒的诊断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2.1 植物病毒,(2)内部症状:内含体和结晶体 植物病毒基因组的翻译产物(病毒编码的复制酶、病毒的外壳蛋白、运动蛋白、传播辅助蛋白、蛋白酶等)会与病毒的核酸、寄主的蛋白等物质聚集起来,形成一定的大小和形状,称内含体,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2)内部症状:内含
15、体和结晶体病理学第二章4,2.1 植物病毒,(3)症状变化 环境条件可以改变或抑制症状的表现。 烟草花叶病毒病在35以上或10以下不呈现花叶病症状。隐症现象: 因环境条件不适,症状暂时消失的现象。,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3)症状变化病理学第二章4植物病毒与类病毒,2.1 植物病毒,2.1.7.1 病原鉴定 (1)植物病毒粒体的稳定性 对汁液传播的病毒,可通过病株汁液的体外性状(钝化温度、稀释限点和体外存活期)来测定。(2)电镜观察 电镜观察时,病毒样品须经过负染处理,使病毒粒体表面附着一层重金属离子,置于特殊的载网和支持膜上,放入电镜真空样品室中进行观察。,病理学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学 第二 植物 病毒 类病毒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93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