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胃肠炎课件.pptx
《病毒性胃肠炎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性胃肠炎课件.ppt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概述,病原学及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治疗与预防,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01020406概述病原学及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治疗,概述,定义:病毒性胃肠炎(viral gastroenteritis),又称病毒性腹泻,是一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由肠道内病毒感染所引起;以呕吐、腹泻、水样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急性肠道传染病;可出现发热、恶心、厌食、腹痛等中毒症状;发生于各年龄组,婴幼儿多见;免疫力正常者病程呈自限性,概述定义:病毒性胃肠炎(viral gastroenteri,肠道病毒属包括: 脊髓灰质炎病毒 1-3型 柯萨奇病毒 A、B组 埃可病毒 肠道病毒
2、:68、69、70、71型 轮状病毒属等,呼肠病毒科,小RNA病毒科,概述,呼肠病毒科小RNA病毒科概述,概述,概述,概述,病原学及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治疗与预防,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01020406概述病原学及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治疗,轮状病毒属于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依据VP6抗原性,分为7组,其中A组是世界范围内重症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也是婴幼儿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B组是引起成人腹泻最常见的病毒。,病原学及传播途径,轮状病毒属于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依据VP6抗原性,分为7,为球型,有宽壳盖、短幅和薄边的双股RNA病毒。平均直径70nm左右,病毒体中
3、心为直径3645nm的致密核心,含病毒核酸。外有双层多肽衣壳,呈轮缘状,围绕内层。,生物学特性,病原学及传播途径,为球型,有宽壳盖、短幅和薄边的双股RNA病毒。平均直径70n,轮状病毒基因含有11个节段的双股线型RNA。根据RNA电泳图型,目前将人和动物状病毒分为AD4个群。A群为普通轮状病毒(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B群为猪轮状病毒和成人腹泻轮状病毒;C群为人和猪轮状病毒;D群为鸡和鸟类轮状病毒。成人腹泻轮状病毒与普通人轮状病毒在病毒抗原性、核酸图型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差异。,病原学及传播途径,轮状病毒基因含有11个节段的双股线型RNA。根据RNA电泳图,理化因素,轮状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
4、强,耐乙醚和弱酸,在-20可以长期保存,561小时可被灭活。此病毒可在猴肾原代细胞中传代和繁殖。,病原学及传播途径,理化因素轮状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耐乙醚和弱酸,在-2,病原学及传播途径,诺如病毒的直径约为 2635 nm,无包膜,呈20面体对称。具有典型羽状外缘、表面有凹痕的小圆状结构病毒。有以下共同特征:直径 2635 nm 的小圆结构病毒,无包膜;分离自急性胃肠炎患者的粪便;不能在细胞或组织中培养;基因组为单股正链 RNA,全长7 642 nt,包括 3 个开放阅读框;在氯化铯(CsCl)密度梯度中的浮力密度为 1.361.41 g/cm3;电镜下缺乏显著形态学特征。,病原学及传
5、播途径诺如病毒的直径约为 2635 nm,无包膜,病原学及传播途径,诺和病毒已有6个GII.4基因型变异株与全球急性胃肠炎流行相关,包括95/96 US株、Farmington Hills株、Hunter株、Den Haag株、New Orleans株以及Sydney 2012株。我国自2014年冬季以来,GII.17变异株所致的暴发疫情大幅增加。,病原学及传播途径诺和病毒已有6个GII.4基因型变异株与全球,传染源 患者与无症状带毒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患者急性期粪便中有大量病毒颗粒,病后可持续排毒48天,极少数可长达1842天。,病原学及传播途径,传染源 患者与无症状带毒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患者
6、急性期粪便中,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人传人,经粪-口或口-口传播,亦可能通过水源污染或呼吸道传播。成人轮状病毒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常呈水型暴发流行,也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诺如病毒感染呈全年流行,无明显地域差别,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人-人接触传播、空气传播也是传播途径。,病原学及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人传人,经粪-口或口-口传播,亦可能通过,易感人群 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以912月龄发病率最高,6月龄以下少见,但近来人工喂养新生儿发病也较多,成人感染后多无症状或呈轻症表现。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则人群普遍易感,但主要在青壮年中造成流行。,病原学及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
7、婴幼儿,以912月龄发病率,流行特征 人轮状病毒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发病率甚高,几乎每个人都感染过轮状病毒。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秋冬寒冷季节(12月2月),但热带地区季节性不明显。轮状病毒成人腹泻可在一年四季发生,但流行和暴发在我国多发生于47月。,病原学及传播途径,流行特征 人轮状病毒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发病率甚高,几乎每,概述,病原学及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治疗与预防,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01020406概述病原学及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治疗,电镜下缺乏显著形态学特征。根据RNA电泳图型,目前将人和动物状病毒分为AD4个群。分离自急性胃肠炎患者的粪便;
8、不能在细胞或组织中培养;0g,3次/d,小儿减半。我国自2014年冬季以来,GII.血清学检测,感染后5天,血中可检测出特异性IgM抗体,亦有助于本病诊断。患者急性期粪便中有大量病毒颗粒,病后可持续排毒48天,极少数可长达1842天。用酶联免疫附试验或免疫酶斑试验检测粪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是易感婴儿可发生长达数月的感染后胃肠功能紊乱,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免疫抑制者( 如器官移植后、 艾滋病等) 的病程显著延长甚至危及生命或者转为慢性持续性感染。肠黏膜保护剂 思密达每次3.由肠道内病毒感染所引起;具有典型羽状外缘、表面有凹痕的小圆状结构病毒。对6-24月龄幼儿
9、口服含各型轮状病毒的减毒疫苗,可刺激局部产生IgA抗体,为目前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具有典型羽状外缘、表面有凹痕的小圆状结构病毒。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约1周左右。但是易感婴儿可发生长达数月的感染后胃肠功能紊乱,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免疫抑制者( 如器官移植后、 艾滋病等) 的病程显著延长甚至危及生命或者转为慢性持续性感染。具有典型羽状外缘、表面有凹痕的小圆状结构病毒。具有典型羽状外缘、表面有凹痕的小圆状结构病毒。以呕吐、腹泻、水样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 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使上皮细胞脱落,代之以缺乏消化酶的鳞形或方形上皮细胞。因
10、此正常肠粘膜上存在的绒毛酶如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均减少,导致吸收功能障碍。由于乳糖及其它双糖不能被消化吸收而滞留在肠内,造成肠粘膜与肠腔渗透压的改变,使液体进入肠腔而造成渗透性腹泻。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皮细胞可变为方形或不整形,但多数肠粘膜细胞尚正常。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空泡变性,内质网中有多量轮状病毒颗粒。,电镜下缺乏显著形态学特征。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发病机制,概述,病原学及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治疗与预防,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01020406概述病原学及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治疗,普通轮状病毒胃肠炎 潜伏期13天。病情差别较大
11、,624月龄小儿症状重,而较大儿童或成年人多为轻型或亚临床感染。起病急,多先吐后泻,伴轻、中度发热。腹泻每日十到数十次不等,大便多为水样,或呈黄绿色稀便,常伴轻或中度脱水及代谢性中毒。部分病例在出现消化道症状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约1周左右。但少数患儿短期内仍有双塘尤其是乳糖吸收不良,腹泻可持续数周,个别可长达数月。,临床表现,普通轮状病毒胃肠炎 潜伏期13天。病情差别较大,624,临床表现,成人腹泻轮状病毒胃肠炎 潜伏期23天,起病急,多无发热或仅有低热,以腹泻、腹痛、腹胀为主要症状。腹泻每日310次不等,为黄水样或米汤样便,无脓血。部分病例伴恶心、呕吐等症状。病程3
12、6天,偶可长达10天以上。少数患者可并发肠套叠、直肠出血,溶血尿毒综合征、脑炎及Reye综合征等。诺如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腹泻、 呕吐、 发热,一般病程 23 d, 有自然缓解趋势。但是易感婴儿可发生长达数月的感染后胃肠功能紊乱,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免疫抑制者( 如器官移植后、 艾滋病等) 的病程显著延长甚至危及生命或者转为慢性持续性感染。,临床表现成人腹泻轮状病毒胃肠炎 潜伏期23天,起病急,多,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正常,少数偏高,分类淋巴细胞增加。大便常规及培养 大便镜检大多无特殊发现,少数可见少量白细胞,培养无致病菌生长。,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与实
13、验室检查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正常,特异性诊断实验 取粪便作直接或免疫电镜检查,可发现轮状病毒颗粒;用酶联免疫附试验或免疫酶斑试验检测粪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从粪便中提取病毒RNA,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色,检查有无轮状病毒的RNA电泳图谱,既有诊断价值,又可区别不同型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感染后5天,血中可检测出特异性IgM抗体,亦有助于本病诊断。至今人类诺如病毒培养尚未成功,故无法检测其致病性,只能通过电镜技术或核酸检测证实其存在。,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特异性诊断实验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概述,病原学及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治疗与预
14、防,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01020406概述病原学及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治疗,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首先根据流行病学,在秋冬季发生的水样腹泻,尤其有较多病例同时发生,应考虑有本病可能;其次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急性水样腹泻,中毒症状较轻,病程自限;结合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本病不难诊断。鉴别诊断本病与细胞菌、寄生虫性腹泻的鉴别不难,与其它病毒性胃肠炎的鉴别有赖于特异性诊断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概述,病原学及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治疗与预防,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01020406概述病原学及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治疗,对6-24月龄幼儿口服含各型轮状病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毒性 胃肠炎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9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