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六章课件.ppt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六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六章课件.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化脓性球菌,第六章,第六章 化脓性球菌,第六章 化脓性球菌球菌种类繁多,大多数为非致病性球菌,少数对,第一节葡萄球菌属,第一节,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和动物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因常堆积成葡萄串状而得名,大多为非致病菌。致病菌株在正常人体鼻咽部带菌率较高,医护人员带菌率可高达70%,是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染源。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大多数化脓性感染由此菌引起。,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与染色葡萄球菌菌体呈球形,直径约1 m,常呈葡
2、萄串状排列。无鞭毛,无芽胞,一般不形成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但在衰老、死亡或被中性粒细胞吞噬后常转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与染色,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二)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葡萄球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在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生长;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可形成圆形、光滑、不透明的隆起菌落;在血平板上,多数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周围有明显透明溶血环(溶血)。,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二)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二)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不同种类的葡萄球菌可产生不同的脂溶性色
3、素,如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葡萄球菌触酶试验阳性,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菌株能分解甘露醇。,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二)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特性,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三)抗原构造葡萄球菌有3,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特性,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特性(四)分类根据色素和生化反,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特性,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五)抵抗力葡萄球菌在无芽,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特性,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五)抵抗力1100 0,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金黄
4、色葡萄球菌可产生多种侵袭性酶和外毒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血浆凝固酶血浆凝固酶是能使含有抗凝剂的人或家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该酶可使血浆纤维蛋白沉积于菌体表面,阻碍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杀灭,也能使细菌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作用。此外,病灶周围因有纤维蛋白的凝固和沉积,使细菌不易向外扩散,故葡萄球菌感染易局限化和形成血栓。,(一)致病物质,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多,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葡萄球菌溶素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五型溶血素。对人致病的主要是溶血素,它是一种外毒素,除对多种哺乳动物红细胞有溶血作用外,还对白细胞、血小板、肝细胞等有损伤
5、作用。溶血素抗原性强,经甲醛处理可制成类毒素。,(一)致病物质,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葡萄球菌溶素(一),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3杀白细胞素大多数致病菌能产生杀白细胞素,此毒素能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抵抗吞噬、增强细菌侵袭力的作用。,(一)致病物质,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3杀白细胞素(一)致,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4肠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一种耐热的可溶性蛋白质,100维持30分钟仍保存部分活性,能抵抗胃肠液中蛋白酶的水解作用。目前已确定的有九个血清型。此毒素被人误食后可刺激呕吐中枢,引起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胃肠炎,称为
6、食物中毒,其中以A型引起食物中毒最多见。,(一)致病物质,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4肠毒素(一)致病物,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5表皮剥脱毒素表皮剥脱毒素也称表皮溶解毒素,它能分离皮肤表层细胞,使表皮与真皮脱离,引起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亦称剥脱性皮炎。,(一)致病物质,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5表皮剥脱毒素(一),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oxin shock syndrome toxin 1,TSST-1)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外毒素,它能引起机体发热,引起多个组织、器官功能紊乱
7、或毒性休克综合征(TSS),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一)致病物质,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侵袭性疾病侵袭性疾病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1)皮肤软组织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主要类型有疖、痈、毛囊炎、蜂窝组织炎、伤口化脓等,其脓汁黄而黏稠,化脓性病灶多局限,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2)内脏器官感染内脏器官感染有肺炎、胸膜炎、中耳炎、脑膜炎、心包炎、心内膜炎等。,(二)所致疾病,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侵袭性疾病侵袭,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侵袭性疾病(3)全身感染由于外力挤压疖、痈,或过早切开未成
8、熟的脓肿,细菌可经淋巴和血液向全身扩散。在机体抵抗力低时,可在血中大量繁殖引起败血症,或细菌随血液转移到肝、肾、肺、脾等器官,引起多发性脓肿和炎症,即脓毒血症。,(二)所致疾病,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侵袭性疾病(二)所,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毒素性疾病(1)食物中毒在食入被葡萄球菌肠毒素污染的食物16小时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严重者可虚脱或休克。大多数患者病后12天可自行恢复。,(二)所致疾病,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毒素性疾病(二)所,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毒素性疾病(2)假膜性肠炎假膜性肠炎
9、的本质是菌群失调性肠炎。肠道内正常菌群受抗菌药物作用被抑制或杀灭后,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量繁殖,产生肠毒素,引起以腹泻为主的临床症状。其特点是肠黏膜被炎性假膜所覆盖,此假膜由炎性渗出物、肠黏膜坏死块和细菌组成。,(二)所致疾病,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毒素性疾病(二)所,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毒素性疾病(3)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由表皮剥脱毒素引起。患者皮肤开始有弥漫红斑,12天表皮起皱,继而出现含有无菌清亮液体的大疱,最后表皮上层大片脱落。,(二)所致疾病,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毒素性疾病(二)所,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
10、免疫性,2毒素性疾病(4)毒性休克综合征毒性休克综合征多由TSST-1引起,多见于女性,常于月经期发病,死亡率高。主要表现为急性高热、低血压、红斑皮疹伴脱屑,严重时可出现休克。,(二)所致疾病,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毒素性疾病(二)所,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人体对葡萄球菌感染具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只有当皮肤黏膜受损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及其他病原体感染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易引起葡萄球菌感染。病后机体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时间短,故难以防止再感染。,(三)免疫性,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人体对葡萄球菌感染具有,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
11、,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一)标本采集根据不同的,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二)病原检查1直接涂,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二)病原检查2分离培,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三)免疫检查免疫检查主,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四、防治原则,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皮肤创伤应及时消毒处理,防止感染;加强医院管理,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院内感染;加强对饮食行业的卫生监督,皮肤有化脓感染者,尤其是手部感染者,治愈前不能从事食品制作或饮食服务行业,以防食物中毒的发
12、生。临床上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四、防治原则.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皮肤创,第二节链球菌属,第二节,第二节 链球菌属,概述,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是另一类常见的化脓性球菌,主要包括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该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体鼻咽部、胃肠道等处,大多数为正常菌群。,第二节 链球菌属概述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是,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1形态与染色链球菌菌体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0.61.0 m,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见彩图2)。该菌在固体培养基中常呈短链,在液体培养基中呈长链,临床标本以成对、短链多见。链球菌无芽胞
13、和鞭毛;有菌毛样结构,含M蛋白。多数菌株在培养早期形成荚膜,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消失。革兰氏染色阳性,衰老、死亡或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可呈革兰氏阴性。,(一)生物学特性,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1形态与染色(一)生物学特性,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该菌营养要求高,在含血液、血清、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在血清肉汤中易形成长链,管底可出现絮状沉淀;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细小菌落。链球菌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这两种特性可用来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一)生物学特性,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14、(一)生物,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3分类(1)根据溶血现象分类根据在血琼脂平板上不同的溶血现象,可将链球菌分为三类: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有狭窄草绿色溶血环,称为甲型溶血或溶血。此菌亦称为草绿色链球菌,多为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有宽大透明的溶血环,环内红细胞完全溶解,称为乙型溶血或溶血。此菌亦称为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力强,常引起人类多种疾病。 丙型链球菌: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因此也称为非溶血性链球菌。此菌一般不致病,常存在于乳类和粪便中。,(一)生物学特性,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3分类(一)生物学特性.,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3分类(2)根
15、据抗原结构分类根据多糖抗原的不同,可将链球菌分为A,B,V 20个菌群,对人有致病作用的菌株90%属A群。,(一)生物学特性,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3分类(一)生物学特性.,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4抵抗力链球菌的抵抗力不强,60维持30分钟即被杀死,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在干燥尘埃中可生存数月。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药等敏感。,(一)生物学特性,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4抵抗力(一)生物学特性.,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
16、,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所致疾病,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链球菌经皮肤伤口感染,可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炎症,如丹毒、脓疱疮、蜂窝组织炎、痈等。其特点是炎症病灶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脓汁稀薄带血性,有明显扩散倾向。此外,还可引起扁桃体炎、咽峡炎、鼻窦炎、中耳炎、脑膜炎和产褥热等其
17、他系统的感染。,(1)化脓性感染,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链球菌经皮肤伤口感染,可引起皮肤及,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猩红热是由产生致热外毒素的A群链球菌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是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中毒性疾病。猩红热经飞沫传染,主要特征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鲜红皮疹。,(2)猩红热,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猩红热是由产生致热外毒素的A群链球,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 急性肾小球肾炎:由某些A群链球菌引起。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发生机制是M蛋白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活化补体,造成炎症,属型超敏反应。由于链球菌某些菌株与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原 生物学 免疫学 第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92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