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
《电工基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基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工培训,电工培训,一、安全用电知识,一)、电工的使命、职责,.通过掌握安全用电知识和技能,确保设备和电气线路的正常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维护为辅的原则来降低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故障率;.进行改善性的维护工作,即针对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的重要故障部位,采取根治的办法进行必要的改进。,1.电工的使命,一、安全用电知识一)、电工的使命、职责.通过掌握安全,2、电工的职责,从事电器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的安装、调试、维护、修理工作。,2、电工的职责从事电器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的安装、调,3、电工职业技能等级,3、电工职业技能等级,二)、有关人体触电的知识,1.触电的种类,.人体触电种类 .电击:指
2、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伤. 后果:肌肉抽搐,内部组织损伤,造成发热,发麻,神经麻痹等.严重时将引起昏迷,窒息,甚至心脏停跳,血液循环中止等而死亡. .电伤:在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电流本身作用下造成的人体外伤。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二)、有关人体触电的知识1.触电的种类.人体触电种类,灼伤:由电流热效应引起,(主要是电弧灼伤),造成皮肤红肿,烧焦或皮下组织损伤。,烙伤:由电流热效应或力效应引起,是皮肤被电气发热部分烫伤或由于人体与带电体紧密接触而留下肿块,硬块,使皮肤变色等。,灼伤:由电流热效应引起,(主要是电弧灼伤),造成皮肤红肿,皮肤金属化:由电流热效应和
3、化学效应导致熔化的金属微粒渗入皮肤表层,使受伤部位皮肤带金属颜色且留下硬块。,.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电流伤害人体的因素伤害程度一般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皮肤金属化:由电流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导致熔化的金属微粒渗入,当少量电流通过人体时,如0.6-1.5mA的电流会使触电者感到微麻和刺痛感;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50mA时,便会引起心力衰竭、血液循环终止、大脑缺而导致死亡。通常认为10mA以下为安全电流,人体能主动摆脱。.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人体处在电流作用下,时间越短获救的可能性越大;时间越长,
4、电流对人体机能的破坏越大,获救的可能性越小。.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如果是手到脚,中间经过重要器官(心脏)时最为危险;电流通过的路径如果是从脚到脚,则危险性较小。 .通过人体电流的频率,当少量电流通过人体时,如0.6-1.5mA的电流会使触电,一般说来工频5060Hz对人体是最危险的。.触电者的身体状况。 当皮肤出汗或潮湿时电阻就小,皮肤擦破时电阻更小,则通过的电流就大,触电时的危险程度也就大。通常人体的电阻为800至几万不等。同时与触电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有一定关系。如果触电者有心脏病、神经病等,危险性就较健康的人大的多。,.安全电压当人体触及36V电源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为45mA,对人体的安全威
5、胁较小,所以规定36V及以下的电压为安全电压,即36V、24V、12V和6V。,一般说来工频5060Hz对人体是最危险的。.安全,2.人体触电方式,.单相触电人体的一部分接触带电体的同时,另一部分又与大地或零线相接,电流从带电体流经人体到大地(或零线)形成回路.,2.人体触电方式.单相触电,.两相触电 人体的不同部位同时接触两相导线(两根火线)或带电体,电流由一相通过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回路造成的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跨步电压触电指人在接地点附近,由两脚之间的跨步电压引起的触电事故。当带有电的电线掉落到地面上时,以电线落地的一点为中心,画许多同心圆,这些同心圆之间有不同的电位差(
6、即电压)。如下图所示。跨步电压与跨步大小有关,人的跨步距离一般按0.8 m考虑。,.跨步电压触电,.接触电压触电接触电压是指人站在发生接地短路故障设备旁边,距设备水平距离0.8米,这时人手触及设备外壳(距地面1.8米的高处),手与脚两点之间呈现的电位差,叫做接触电压。,.感应电压触电当人触及带有感应的设备和线路时,造成的触电事故称为感应电压触电。如一些不带电的线路由于大气变化(如雷电活动),会产生感应电荷。,.接触电压触电.感应电压触电,三)、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1.常见的触电原因,.线路架设不合规格.室内外线路对地距离,导线之间的距离小于允许值.通讯线,广播线与电力线间隔距离过近或同杆架设.
7、线路绝缘破损.有的地区为节省电线而采用一线一地制送电等.,三)、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1.常见的触电原因.线路架设,.电气操作制度不严格,不健全.带电操作,不采取可靠的保安措施;.不熟悉电路和电器,盲目修理;.救护已触电的人,自身不采用安全保护措施;.停电检修,不挂警告牌;.检修电路和电器,使用不合格的保安工具;,.电气操作制度不严格,不健全,.用电设备不合要求.电器设备内部绝缘损坏,金属外壳又未加保护接地措施或保护接地太短,接地电阻太大;.开关、闸刀、灯具和携带式电器绝缘外壳破损,失去防护作用;.开关或熔断器误装在中性线上,一旦断开,就使整个线路带电。,.用电设备不合要求,.用电不谨慎.违反布线
8、规则,在室内乱拉电线;.随意加大熔断器熔丝规格;.在电线或电线附近晾晒衣物;.在电线杆上拴牲口;.打扫卫生时,用水冲洗或湿布,.用电不谨慎,2.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 触电事故会给人身造成很大的危害,为了保护人身安全,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有以下几种: .保护接地电力系统运行所需要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框架等用接地装置与大地可靠连接,称为保护接地,它适用于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如图所示。保护接地电阻一般应不大于4,最大不得大于10。,2.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备的金属外壳、框架等用接地装置与大,.保护接零。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
9、线电力系统中,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框架等与系统的零线(中线)相接,称为保护接零,如图所示。,.保护接零。,保护接零后,如果某一相线因绝缘损坏与机壳相碰,使机壳带电,则电流通过零线构成回路,由于零线电阻很小,致使短路电流很大,立刻会将熔断器烧断或使其他保护装置动作,迅速切断电源,从而消除了触电危险。 采用保护接零时,接零导线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连接必须牢固,以防断线或脱线。并且在零线上禁止安装熔断器和单独的断流开关。为了保证碰壳引起的短路电流能够使保护装置可靠动作,零线的电阻不能太大,同时还要防止零线和相线接错。 采用保护接零时,除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外,还必须在零线上的一处或多处再行接地,
10、即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的作,保护接零后,如果某一相线因绝缘损坏与机壳相碰,使机壳带电,用在于降低漏电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消除零线断路时的触电危险。,.使用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是一种防止漏电的保 护装置,当设备因漏电外壳上出现对地电压或产生漏电电流时,它能够自动切断电源。,漏电保护器通常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种。电压型反映了漏电对地电压的大小,由于性能较差已趋淘汰,电流型则反映了漏电对地电流的大小,其中分有零序电流型和泄露电流型。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常用有单相双极式、,用在于降低漏电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消除零线断路时的触电危险。,三相三极式和三相四极式三类。单相双极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广泛用于居民住宅及其他
11、单相电路,三相三极式漏电保护器应用于三相动力电路,三相四极式漏电保护器应用于动力、照明混用的三相电路。漏电保护器既能用于设备保护,也能用于线路保护,具有灵敏度高、动作快捷等特点。对于那些不便于敷设地线的地方,以及土壤电阻系数太大,接地电阻难以满足要求的场合,应进行广泛推广使用。,.采用三相五线制我国低压电网通常使用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提供380V/220V的电压。在一般家庭中常采用单相两线制供电,因其,三相三极式和三相四极式三类。单相双极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广泛用于,不易实现保护接零的正确接线,而易造成触电事故。为确保用电安全,国际电工委员会推荐使用三相五线制,它有三根相线L1、L2、L3,一
12、根工作零线N,一根保护零线PE,如左图所示。在一般家庭中采用单相三线制供电,即一根相线,一根工作零线,一根保护零线,如右图所示。,不易实现保护接零的正确接线,而易造成触电事故。,.使用安全操作电压加在人体上一定时间内不致造成伤害的电压叫安全电压。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使触电者能够自行脱离电源,不致引起人身伤亡,各国都规定了安全操作电压。 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50500Hz的交流电压额定值有36V、24V、12V、6V四种,直流电压额定值有48V、24V、12V、6V四种,以供不同场合使用。还规定安全电压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超过50V有效值,当使用大于24V的安全电压时,必须有防止人身直接触及带电体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工 基础 安全 知识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92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