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课件第4章(下).ppt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课件第4章(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课件第4章(下).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章 水质工程学,4.1 污水的性质与特征4.2 水体污染与自净4.3 活性污泥处理工艺4.4 生物膜处理法4.5 厌氧生物处理,第4章 水质工程学4.1 污水的性质与特征,4.4 生物膜处理法,4.4.1 生物膜法的基本概念 4.4.2 生物滤池 4.4.3 生物转盘,4.4 生物膜处理法 4.4.1 生物膜法的基本概,概 述,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一样,都是利用微生物来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两者是平行发展起来的污水好氧处理工艺。,概 述 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一样,都是利用微生物来,生物膜法的基本流程初沉池生物膜反应器进水回流排泥排泥出水二沉,4.4.1生物膜法的基本概念,生物膜的形成及其
2、生长是实现废水有效处理的前提;形成性能良好的生物膜是关键; 定义:好氧生物膜是由多种多样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粘附在生物滤池滤料或粘附在生物转盘盘片上的一层粘性的微生物混合群体薄膜。是生物膜法净化行废)水的工作主体 普通滤池的生物膜厚度约23mm。微生物量以每平方米滤料上干燥生物膜的重量或每立方米滤料上的生物膜污泥重量表示,4.4.1生物膜法的基本概念生物膜的形成及其生长是实现废水有,生物膜:高度亲水,滤料1上厌氧层2、好氧层3;附着水层4,流动水层5;6空气O2,7有机物BOD,8好氧产物CO2、H2O,9厌氧产物NH3、H2S、CO2;,生物膜的构造,有机物降解过程: 空气中氧溶解于
3、流动水层中; 污水中有机物由流动水层传递到附着水层,在进入生物膜; 微生物代谢有机物。,生物膜:高度亲水,滤料1上厌氧层2、好氧层3;生物膜的构造有,生物膜的载体,为生物膜提供附着生长固定表面的材料称为填料(载体),在生物膜法的发展和性能特征方面填料有着重要的影响。,滴滤池,生产中最早,以碎石为填料。碎石比表面积小,负荷小,占地大,喷洒废水布水方式不卫生。所以生物膜法一直未被重视。,塑料工业发展,塑料填料引入生物膜处理系统,推动生物膜法发展。,生物膜的载体 为生物膜提供附着生长固定表面的材料称为填,载体材料:无机和有机两大类,载体材料:无机和有机两大类 无机类载体沙子、碳酸盐类、各种玻,选择生
4、物膜载体的基本原则,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抵抗强烈的水流剪切力作用; 优良的稳定性,包括生物、化学和热力学稳定性; 亲疏水性及良好的表面带电特性,带正电荷的载体有利; 无毒性或抑制性; 优越的物理性状,如载体的形态、相对密度、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等; 就地取材、价格合理。,选择生物膜载体的基本原则 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抵抗强烈的水流剪,Biofilm on rough surface,Biofilm on smooth surface,Biofilm on rough surfaceBiofil,载体1,载体1,载体2,载体2,生物滤池是生物膜反应器的最初形式,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史。,1893年英国将污水
5、喷洒在粗滤料上进行净化试验净化效果良好生物滤池问世。,早期:水力负荷和BOD负荷都很低,但占地大,易堵后来:出水回流,提高水力负荷和有机负荷,为高负荷生物滤池。,现有:普通低负荷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等。,4.4.2 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是生物膜反应器的最初形式,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史,生物滤池构造与原理,排水系统:池底,包括渗水装置、汇水沟和总排水沟以及其供通风的底部空间。两个作用:1排除出水;2保证滤池通风良好。渗水装置:支撑滤料,其排水孔隙总面积不小于滤池表面积20%;与池底距离大于0.4m,以利通风,一般在出水区的四周池壁均匀布置进风孔。,构造:池体、滤料、布水装置
6、、排水系统,生物滤池构造与原理通气道排水渗水装置配水虹吸配水干管及支管,(1). 构造特征,滤料:滤池主体,对滤池净化功能有直接影响。要求:比表面积大;孔隙率足够;机械强度较好,不易变形和破碎。,(1). 构造特征通气道排水渗水装置配水虹吸配水干管及支管滤,生物转盘源于原联邦德国,1954年第一套半生产性生物转盘试验装置在西德海尔布隆(Heilbronn)污水处理厂建成。原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工业大学勃别尔(Popel)教授和哈特曼(Hartman)教授进行了大量研究,于1964年发表生物转盘的设计、计算与性能论文,奠定生物转盘技术发展基础。,4.4.3 生物转盘,生物转盘源于原联邦德国,4.4.
7、3 生物转盘,生物转盘构造特征,由盘片、接触反应槽、转轴及驱动装置组成。盘片串联成组,中心贯以转轴,转轴两端安设在半圆型接触反应槽两端的支座上。转盘面积的40左右浸没在槽内的污水中,转轴高出槽内水面1025cm。如下图所示。,生物转盘构造特征 由盘片、接触反应槽、转轴及驱动装置组成。盘,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课件第4章(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课件第4章(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课件第4章(下), 盘片,1)主要部件,应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耐老化、易于挂膜、不变形,比表面积大,易于取材、便于加工安装等性质。一般采用聚氯乙烯或聚脂玻璃钢制作。 =37mm( =1015)2)形状、大小:圆形、
8、正多角形,为波纹状盘片,此时表面积可提高一倍。直径:23.6m,最大5.0m3)盘片间距:一般为30mm,多级转盘前级数为2535mm,后级数1020mm。, 接触反应槽各部位尺寸和长度,据转盘直径和轴长决定,半圆形。盘片边缘与槽内面间距不小于100mm。槽底设放空管,槽两侧面设有进出水设备,多采用锯齿形溢流堰。多级生物转盘的接触反应槽分为若干格,格与格之间设导流槽 。, 盘片 1)主要部件,应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耐老化、易于,转轴实心钢轴或无缝钢管,长L=0.57.0m,否则易扰曲变形,发生折断或扭断,直径d=5080mm。转轴中心距槽内水面的距离(b) /转盘直径(D)= 0.050.1
9、5,取0.060.1,转轴在液面之上b 150mm。驱动装置电机减速器转动链条轴,转速0.8-3.0r/min,线速度15-18m/min 。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损设备机械强度,消耗电能,盘面产生较大剪切力,易使生物膜过早剥离。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转盘的转速以0.8-3.0 r/min,外缘的线速度以为宜。, 转轴与驱动装置,转轴 转轴与驱动装置,生物转盘的净化机理,盘片交替与污水和空气相接触,在盘片上产生一层滋生着大量微生物的生物膜。当生物膜与反应槽内污水接触时,污水中有机物被生物膜所吸附降解,当转盘转动离开污水生物膜与空气接触时,一方面生物膜表面吸附水层中的有机物继续降解,一方面吸附水层吸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水 科学 工程 概论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90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