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总论ppt课件.ppt
《传染病学总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总论ppt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1/17,1,传染病学 communicable diseaes 第一章总论,2022/11/17,2,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本单元的有关定义、常用术语及传染的五种表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临床特点、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2、熟悉传染源、传播途径的种类3、了解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4、熟悉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5、熟悉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2022/11/17,3,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es): 由病原体感染人体或动物体后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寄生虫病(parasitosis):由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上述两者都属于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
2、 人体 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原因和规律,并研究其诊断、治疗措施,促进患者康复及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的科学。是以个体为研究对象。流行病学是以群体为研究对象。,2022/11/17,4,2022/11/17,5,2022/11/17,6,2022/11/17,7,2022/11/17,9,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由来已久,2022/11/17,10,解放前我国传染病流行状况,鼠疫 1947-1948年东北及内蒙古东部鼠疫大流行,死亡达3万人。疟疾 40年代每年至少有3,000万以上疟疾患者,病死率约为1%。麻疹 建国前,仅城市麻疹年发病数已在200万左右,死亡数每年约为10万人。肺结核 建国
3、前,城市15岁以下青少年的结核感染率高达85%,全国死亡率高达200-300/10万,居死因首位。性病 解放前,我国有性病病人1000万人以上。,2022/11/17,11,中国传染病防治的成绩,法定传染病的年报告发病率由七十年代初的7000/10万多,下降到目前的190/10万左右。少数传染病被消灭或基本控制, 如消灭了天花、脊灰(无脊灰状态),基本消除了丝虫病、麻风、新生儿破伤风。消灭天花比全世界提早16年零7个月。部分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如麻疹、白喉、百日咳等免疫可预防疾病发病降至很低水平,鼠疫、霍乱、流脑、乙脑、疟疾等也得到较好的控制。,2022/11/17,12,中国传染病防治面临的
4、挑战,尚未被控制的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出血热等。一些过去已经基本上控制了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 如淋病、梅毒、结核等。 1964 1980长达16年的时间里,淋病、梅毒等性病基本消灭。新的传染病陆续出现,如艾滋病、禽流感、SARS等。生物恐怖的可能性及其防范。,2022/11/17,13,2022/11/17,14,第一节 传染与免疫,2022/11/17,15,一、传染的概念,感染(infection):也叫传染或传染过程.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2022/11/17,16,二、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致病作用 1、侵袭力:是指病体侵入机体
5、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 2、毒力:由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所组成。 3、数量:数量一般与致病力成正比。,2022/11/17,17,四、传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作用,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免疫应答作用分为两种 保护性免疫反应:有利于抵御病原体入侵和消灭病原体 变态反应: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害。保护性免疫反应分为: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T细胞) 体液免疫(B细胞),2022/11/17,18,2022/11/17,19,(一)免疫反应,1、非特
6、异性免疫: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与附属器(鼻毛、纤毛等)等外部屏障及血-脑和胎盘等内部屏障;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体液中的补体、溶菌酶和干扰素等。2、特异性免疫: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产生。感染和疫苗接种均能产生。,2022/11/17,20,第一道皮肤、粘膜(天然)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和吞噬细胞第三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人体的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先天),(后天),2022/11/17,21,皮肤有角质层,可以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皮肤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呼吸道上黏膜上有纤毛,可以清扫异物,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中含有溶菌酶,破坏病菌,吞噬
7、细胞可以直接将病原体吞噬消化,2022/11/17,23,2022/11/17,24,2、特异性免疫,(1)细胞免疫:T细胞被某种病原体抗原刺激后能对该抗原产生致敏,当再次与该抗原相遇时,则通过细胞毒性和淋巴因子杀伤病原体及所寄生的细胞。(2)体液免疫:当被某种病原体致敏的B细胞再次受到该抗原刺激后,即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免疫球蛋白Ig)。,2022/11/17,25,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淋巴细胞,2022/11/17,26,(二)变态反应,许多病原体通过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产生各种临床表现。,2022/11/17,27,四、传染过程的表现,1、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
8、体外 2、病原携带状态 (Carrier) 3、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最常见 4、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ction) 5、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最少,2022/11/17,28,(一)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体在体内被消灭或通过鼻咽、气管、肠或肾排出体外,人体不出现任何症状。,2022/11/17,29,(二)病原携带状态,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病原体在人体内停留于入侵部位或在某一脏器继续生长繁殖,人体不出现疾病的症状。分为:健康携带者、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以3个月为限分为:暂时和慢性健康携带者排出病原体成为重要的传
9、染源。,2022/11/17,30,(三)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最常见。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引起组织损伤或病理损害轻微,临床上多无症状、体征和生化改变;大多数可获免疫,少数人未能形成足以清除病原体的免疫力,转为病原携带者,成为传染源。,2022/11/17,31,(四)潜伏性感染 又称潜在性感染,在传染的过程中,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保持暂时的平衡状态,不出现临床表现。 一旦人体防御机能降低,潜伏的病原体便乘机繁殖,引起发病。 潜伏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不易成为传染源。,2022/11/17,32,(五)显性感染,最少见,又称临床感染。病原体侵
10、入人体后,通过病原体及其毒素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产生一系列组织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2022/11/17,33,第二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三环节) 流行过程是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流行过程的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022/11/17,34,1、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病体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种类:病人、隐性感染者、 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2022/11/17,35,2、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种类:(1)空气、飞沫、尘埃 (2)水、食物 (3)手、用具、玩具 (4) 节
11、肢动物: 吸血 机械 (5)血液、血制品、体液 (6)土壤,2022/11/17,36,2022/11/17,38,3、易感人群:易感者:对某中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 易感人群越多易感性越高易感性影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2022/11/17,39,流行过程的三环节,空气、飞沫、尘埃,水、食物、蝇,手、用具、玩具,吸血节肢动物,血液、体液、血制品,土壤,感染的人与动物,请按空格键,2022/11/17,40,流行过程的三环节,呼吸道,消化道,日常生活接触,虫媒,血液,土壤,易感人群,问题与归纳,2022/11/17,41,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传染源,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传播途径,易感人
12、群,起重要作用,2022/11/17,42,第三节 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 1、有特异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流行性、季节性和地方性 4、有感染后免疫,2022/11/17,43,SARS病毒,炭疽热病毒,电子显微镜下的杆菌,蛔虫,2022/11/17,44,二、临床特点:,(一)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1、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一段时期。 2、前驱期 : 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 3、症状明显期 特有的症状、体征 上升期、极期、缓解期 4、恢复期复发:传染病病人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后,由于潜伏在体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到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总论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89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