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语言文化比较ppt课件.ppt
《中西语言文化比较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语言文化比较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神秘的魔圈,中西语言文化比较,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曾讲过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老太太头一次听外国话,觉得外国话怪得毫无道理,她说:“这明明是水,可英国人偏偏儿要叫他窝头(water),法国人偏偏儿要叫它滴漏(de leau),只有咱们中国人好好儿的管它叫水!咱们不但是管它叫水诶,这东西明明儿是水嘿!”赵元任用这个故事说明语言有个特征,即语言跟语言所表达的事物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没有任何必然的关系。语言符号完全是约定俗成,其意义完全决定于各自所属的符号系统。,学者们认为,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应该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因此,要深入理解中西的不同文化特质,也离不开对两种语言系统的比较。,世界语系
2、分类:,一、汉藏语系1 汉语族 2 藏缅语族 3 侗台语族 4 苗瑶语族(有争议),二、印欧语系 1 日尔曼语族 2 罗曼语族 3 凯尔特语族 4 波罗的语族 5 斯拉夫语族 6 印度-伊朗语族 7 阿尔巴尼亚语 8 阿美尼亚语 9 安纳托利亚语支 10 吐火罗语,三、高加索语系1 南高加索语族 2 北高加索语族 四、乌拉尔语系1 芬兰-乌戈尔语族 2 萨莫耶德语族 五、阿尔泰语系1 突厥语族 2 蒙古语族 3 满-通古斯语族 六、达罗毗荼语系1 北部语族 2 中部语族 3 南部语族,七、南亚语系1 孟-高棉语族 2 马六甲语族 3 蒙(扪)达语族 4 尼科巴语族 八、南岛语系1 印度尼西亚语
3、族 2 密克罗尼西亚语族 3 美拉尼西亚语族 4 波利尼西亚语族 九、闪含语系1 闪语族 2 柏柏尔语族 3 乍得语族 4 库施特语族 5 埃及-科普特语族 十、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 十 一、日语,什么是“汉藏语系”?什么是“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 “印欧语系”这个语言学术语出现于19世纪初叶,因该语系分布于印度和欧洲而得名。后来德国 学者又参照同一模式,将其易名为“印度日耳曼语系”。理由是,印欧语言中,最东部的阿萨姆语是一种印度语言,而最西部的冰岛语是一种日耳曼语言。这个术语在欧洲学者、特别是德国学者中比较通行。此外还有少数学者用“雅(利安)欧语系”,但现代语
4、言学最通行的术语仍然是印欧语系。,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一个语系,使用者几乎遍及整个欧洲、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还有非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从15世纪开始,随着欧洲殖民势力不断扩张,一些欧洲语言陆续传到世界其他许多地区,这是印欧语系分布如此之广的直接原因。今天,以某一种印欧语言为自己母语的人,加在一起有15亿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欧洲的巴斯克语、匈牙利语、拉普语、芬兰语、爱沙尼亚语、苏联的少数几种阿尔泰语言、乌拉尔语言、高加索语言,以及印度南部的达罗毗荼(德拉维达)诸语言虽然也分布于欧洲或印度,但均不属印欧语系。,Sino-Tibetan family 以汉语和藏语为代表的亚洲一个有亲属关系
5、的语言群,有的著作中也曾用过藏汉语系和印支语系的名称。中国为该语系使用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南方民族多为汉藏语系民族。,汉藏语系,用汉语和藏语的名称概括与其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群。汉藏语系是语言学家按照谱系分类法划分的一组语群,但是划分的形式很多。这个语系至少包含汉语和藏缅语族,共计约400种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等亚洲各地。按使用人数计算,是仅次于印欧语系的第二大语系。“汉藏语系”为通用的名称,有的著作中也曾用过“藏汉语系”和“印支语系”。,内容提要:,一、语言、思维与文化二、羚羊挂角与板上钉钉三、中国套盒与西洋项链四
6、、雾里看花与光风霁月,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比较:,羚羊挂角与板上钉钉 1、语义语言与语法语言 2、意合语言与形合语言. 3、宽式语言与严式语言中国套盒与西洋项链 1、立体与线性 2、散点与焦点 3、对偶与主从 4、真实与虚拟雾里看花与光风霁月 1、模糊与精确 2、简约与周严 3、含蓄与直露 4、螺旋与直线,一、语言、思维与文化,语言与思维、文化的紧密关联的思想追溯到:洪堡特:“每一种语言都在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周围划出一道魔圈,任何人都无法逃出这道魔圈,他只能从一道魔圈跳入另一道魔圈。”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家。我们欧洲人和东方人也许居于完全不同的家中。因此,两家的对话仍然近于不可能。”,语言决定
7、思维和文化的系统理论,产生于20世纪前半期:即美国语言学家、人类学家萨丕尔、沃尔夫师徒二人共创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他们认为语言不通的人们应该具有相应的不同的思维模式,语言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思维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萨丕尔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类的思维活动要借助语言。思维对语言具有反作用,比如一个新概念的产生会影响到语言符号的某种发展变化,思维促进语言的成长。沃尔夫:“一个人的思想形式,是受他所没有意识到的语言形式的那些不可抗拒的规律的支配的。”沃尔夫认为相似的语言模式能够得出相似的世界图像,语言模式决定人的思维方式,语言结构决定人的世界观。,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对语言和思
8、维现象的系统分析,但却有对言与意关系的独特思考。如“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意在言外”等命题,多强调语言的局限性和精神与思想的不可言说性。,不少学者指出中西语言差异与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密切相关,如东方学家季羡林曾指出: “我们观察汉语,必须从最根本处下手,从中西基本思维模式或方法之不同处下手。西方的思维模式以分析为主,辅之以少量的综合,而东方的思维模式则以综合为主,佐之以少量的分析。”,也有学者从“语言思维”这一相反的方向展开研究。比如汉语说“她嫁错了人”,而英语习惯说“She has married the wrong guy”, 中英语句的差异在于:说汉语的人把错误
9、归于主语所作的动作,说英语的人或许只是报道主语想嫁的人和所嫁的人之间有差距。这一差异或许表明汉语文化喜欢把过失归于自身,而英语文化常常诿过于人。,二、羚羊挂角与板上钉钉,中国有一个古老的笑话,有个人到别人家做客,想赖着不走,碰巧又下起雨来,他便在纸上写了一句话:“下雨天留客”可主人不想留他,于是在纸上接着写了一句:“天留人不留”客人看了不慌不忙,拿笔在上面加了四个圈,把两句变成了四句:“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句子的意思跟原来的完全相反。汉语的妙处似乎是“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羚羊挂角(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无迹可求”
10、。,相比之下,西语就没有这么飘忽不定了。如将清明诗译成了英语: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名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人把这首诗重新断句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On Qingming Day the continuous drizzle is falling, A wanderer on the way, I fell increasingly down. When I ask where I can find a wineshop for some drinking, The child cowher
11、d points at the Apricot Flower Village you. 而西方语言的妙处似乎就是板上钉钉,一丝不苟。,中西语言在样貌上,一个是羚羊挂角,飘忽不定;一个是板上钉钉,一丝不苟;如此南辕北辙,其根源就在于中西语言类型的巨大差异: 1、语义语言与语法语言 2、意合语言与形合语言. 3、宽式语言与严式语言,1、语义语言与语法语言,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1857-1913)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他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鼻祖。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主要思想:1.语言和言语 2 .能指和所指 3 .共时态和历
12、时态 4 .组合(句段)关系和联想(聚合)关系,索绪尔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的语言类型:一种是最少组织性的;一种是最少任意性的。前者倾向于采用词汇的工具,后者倾向于采用语法的工具。索绪尔在举证时,以汉语与印欧语为例,指出汉语是“超等词汇的典型”,而印欧语是“超等语法的标本”。,中西语言一个重词汇,一个重语法,其根本原因在于中西语言属于不同类型的语言,即西方语言是典型的语法型语言,汉语是典型的语义型语言。这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编码方式、结构框架和基本结构单位不同。,编码方式,语法型语言采用间接编码的方式,在语法型语言中现实的特征是通过间接或曲折的方式反映的,语言范畴和概念范畴是不一致的,语法型语言以
13、形态体现跟概念范畴相对应的语言范畴。语义型语言采用直接编码的方式,现实的特征在语言中得到直接的反映,语言范畴和概念范畴保持一致。,结构框架,语法型语言的结构框架是“主语-谓语”,而语义型语言的结构框架是“话题-说明”。这两种框架的原则区别是:1)“主语”和“谓语”之间存在着形式上的一致关系,而“话题-说明”并不存在这种关系。2)“话题”是有定的,是说话人想要说明的对象,只能出现在句首,而“主语”是无定的,是由跟谓语动词的一致关系而决定的,不一定出现在句首。3)“主语”和“谓语”之间相互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而“话题”和“说明”之间的联系却非常松散,因为词语的省略使它们的联系简直松散到了在别的语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西 语言 文化 比较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8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