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复习PPT课件.ppt
《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复习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读,二理,三思,四用,2009届一轮复习提纲必修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结构与知识要素、要点:,建设道路,50-70年代,【理】,实践活动,经验教训,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新时期,伟大转折:,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从计划到市场,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进程,内容、作用、关系,过程,意义,史实,意义,内容,意义,【思】,探究:结合必修一第八单元第3课、必修二P38-40正文及材料,简述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在中国建立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怎样起步的)?有何历史意义?,一、有关“50-70年
2、代”的二组问题:,奠基:,保证:,全国大陆的解放、土地改革的完成、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政治基础。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加强对农业和工矿业的领导,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为实现过渡奠定了经济基础。,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实现过渡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证。,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思】,探究:结合必修一第八单元第3课、必修二P38-40正文及材料,简述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在中国建立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怎样起步的)?有何历史意义?,意义:,基本实现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3、基本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结束了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实现了过渡,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方式与步骤:,提出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的方针、原则、步骤,走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逐步发展的道路,基本实现农业和手工业的合作化。确定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改造资本主义企业的方针,走私营企业从低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即统购包销、加工订货,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即公私合营发展的过程,基本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有关“50-70年代”的二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思】,探究: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有何得失?取得了哪些经验教训?,一、有关“5
4、0-70年代”的二组问题:,得失:,1953年,中共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要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并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一化三改造”),主要实践活动及经验教训,1953年,依据总路线制定并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1957年,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工矿业建设尤为突出。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建成投产,东北成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思】,探究: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5、过程中有何得失?取得了哪些经验教训?,一、有关“50-70年代”的二组问题:,得失:,1956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主要实践活动及经验教训,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会后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年,“文革”爆发。动乱由思想文化和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思】,探究: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有何得
6、失?取得了哪些经验教训?,一、有关“50-70年代”的二组问题:,经验教训:,主要实践活动及经验教训,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可片面夸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经济规律,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违背客观规律。调整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脱离生产力实际。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扬民主,加强法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专断。,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思】,探究: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决策是什么?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二、有关“伟大的历史转折”的一组问题:,伟大的历史转折,内容:
7、,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行政治经济方针: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思】,探究: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决策是什么?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二、有关“伟大的历史转折”的一组问题:,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
8、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折,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是继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之后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伟大的历史转折,【思】,三、有关“新时期”的三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探究之一:结合P46-47正文及材料,概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进程。,农村: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1978年,安徽、四川两省的农村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随后,普遍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人民公社制度被废除。农村真正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城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国有企业经
9、济体制改革开始试点。1984年中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由放权让利、两权分离等政策性调整阶段,转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国家在大中型企业中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对小型企业则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企业的步伐。,经济体制改革,【思】,1978年特大灾害后,凤阳人走四方更是达到了高峰,但有一群人不愿坐等饿死,他们迈出了艰难的一步,他们就是凤阳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农民。1978年11月24日晚上,小岗村西头
10、,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个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召开了,会议主要是研究分田单干。他们采用了抓阄的方式,分牲畜、农具,又迅速丈量土地,艰难地迈出了分田到户的第一步。,三、有关“新时期”的三组问题:,探究之二:依据上述材料,结合P46-47正文及材料,分析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指出其主要内容。结合今日农村的变化,试分析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思】,三、有关“新时期”的三组问题:,原因: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
11、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到1978年,仍有亿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部分农民和地方领导大胆进行改革试验。行的大趋势,所以农村改革率先开始。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成就:农村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克服了平均主义,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中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问题:改革后依然是小农经济,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都十分落后,要实现农民富裕的目标还有很大难度。农村经济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还很低,跟不上工业化发展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思】,三、有关“新时期”的三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
12、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把土地的使用权剥离后,以土地承包的形式还给了农民。使劳动者的责、权、利紧密连接起来,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没有破坏土地的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从而把集体所有和个人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把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伟大创造,独具中国特色。,探究之三: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看法。,经济体制改革,【思】,三、有关“新时期”的三组问题:,经济
13、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探究之四:概述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结合教材,归纳其主要内容(措施)。,措施:,管理体制方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所有制方面: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中心环节:,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思】,三、有关“新时期”的三组问题:,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探究之一: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A、创办经济特区 过程:1980
14、年,中国设立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同年,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1988年设立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作用:经济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的排头兵,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的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史实:,【思】,三、有关“新时期”的三组问题:,对外开放,探究之一: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B、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1988年,国务院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特点:以引进外资为主,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加工出口产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必修 第四 单元 复习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86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