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综合复习》ppt课件.ppt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综合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综合复习》ppt课件.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综合复习,1、养花 老舍,老舍,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小说)茶馆龙须沟(话剧)等,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一.养花1.文章来源: 本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刊载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艺报上。2.主要内容: 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又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思路
2、,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顺序,层层递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全文共7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课文第1自然段主要讲:养花的原因和目的。课文第2自然段主要讲:自己不养名贵花草的原因。课文第3自然段主要讲:养花可以多得些知识。课文第4自然段主要讲:养花虽然辛苦劳累但有许多好处。课文第5、6自然段主要分别叙述养花的快乐与忧伤。最后一自然段总结了“我”养花的种种乐趣。,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养花给“我”带来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课文从三个方面写了养花的乐趣,每一个方面的内容在课文中的哪一个部分?,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第( )自然
3、段。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第( )自然段。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第( )自然段,1、2,3、4,5、6,句段赏析,作者养的花没有奇花异草,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会奋斗的花草”指生命力强,能迎风斗雪、战胜自然灾害的花草。)作者为什么说得感谢它们?(因为养花,作者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了调节,消除了久坐或久站带来的腿部不适,代替了吃药,自然身体好,心里更高兴,这就是“有益身心”的意思。),作者两次使用“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你认为作者是在抱怨养花劳累吗?为什么?(作者不但没有抱怨养花的劳累,反而从辛苦中体会到了乐趣。“这是多么有意思呀!”这就是作者劳累后的感受,这是苦中有乐,
4、是劳动带来的快乐。,句段赏析,句段赏析,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句话说明什么?,习题参考,1.先从字典里查到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看看该选字典中的哪个解释,再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奇花异草:异:少见。原意是指稀奇少见的花草。大雨倾盆:倾:使器物翻转或歪斜。雨大的想盆里的水直往下倒。置之不理:置:搁摆。 只放在那里不管不问。三年五载:载:年。 指多年。秉烛夜游:秉:拿。 指夜间拿着蜡烛游玩。,2.“如此循环”是什么意思?把课文中能具体说明“如此循环”的一个句子画下来。答:如此循环的意思是:疲劳的时候就侍弄一下花草,放松一下,然后再投入写作,如此交替重复。句是:“我工作的时候,总是
5、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吾看看就,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3.作者从养花中体会到的乐趣有哪些?用可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说一说。答:作者从养花中体会到的乐趣:在养花同时获得了知识的乐趣;培育花草的乐趣,劳动的乐趣,夸花、养花、赠花都使作者获得了乐趣。具体事例在第3、4、5、6自然段。,生活是多么广阔,时代背景: 何其芳先生当时在写这首诗时,中国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局势下吗?本诗写于1942年,诗人身处延安,当时抗战的炮声在中国大地上轰响,由于国民党长期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政策,当时延安的各种物资严重匮乏,所有机关、学校的物质生活都相当艰难困苦。住的是窑洞,伙食标准一般是,每人每
6、天一斤小米、一钱油、两钱盐。主食主要是小米饭,基本上没有什么副食,肉更是难得吃上一次,几乎顿顿是盐水煮土豆、白菜汤或南瓜汤。每个月有一两次馒头或肉丁面条,就算是改善伙食了。在这样艰苦,物质极为匮乏的情况下,诗人并没有畏难情绪,浑身上下每个细胞都透着热情冲动,反而觉得生活是那样的美好,情不自禁地唱出“生活是多么广阔”的激昂诗句,原因是是什么呢?就是不怕困难,艰苦奋斗。,下面请同学们来朗读一下这篇文章!,内容介绍,这首诗借想象的翅膀,遨游于广阔的生活的海洋,启发年轻人去发掘人生的宝藏,并勉励年轻人将寻常的生活与伟大的目标结合起来,以坚实的劳动去接近美好的未来。全诗共四节,第一节写的是(生活无限广阔
7、)。第二、三节由15个排比句组成,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生活场景),意在号召年轻人去开拓一种未曾有过的紧张而有趣的生活。第四节赞颂了( 生活不仅无限广阔,而且十分美好)。“芳芳”的原意是( 香,香气 ),这里的意思是( 生活非常美好 )。这是著名诗人何其芳的诗。诗中抒发了对生活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句子解释: 1.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 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灵,去发掘生活的意义。2.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 在生活中我们将自己的热情与希望传达给周围的人。3.去以心发现心。 用心去感知与发现生活中的快乐。注意向别人学习,从别人身上受到启发。,问题解答,第
8、一题,用自己的话说说几个含义深刻的诗句的意思。第二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在第二节后面接着写几句诗。,去参加特长班,去玩耍, 去交好多朋友,去做小化妆师,去坐在疯狂老鼠上,去唱歌, 去广场骑车, 去折一只小花篮带在身上, 去大海游泳,去海滩上捡石子, 去带一些吃的在树林里野炊。,中华第一龙,3.中华第一龙,读一读:濮阳(pu) 粗犷(guang) 蜥蜴(xi) 游弋(yi) 房椽(chuan)举世瞩目(zhu)你能读准这些字音吗?,主要内容:本文从“中华第一龙”谈起,讲了中华民族的标志“龙”这一艺术形象的形成过程和象征意义。 划分落段:第一段(1):河南濮阳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条用贝壳砌成的龙,被
9、考古学家称为“中华第一龙”。第二段(2-5):详细介绍龙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由来,以及长期以来龙在华夏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第三段(6):“中华第一龙”发现是伟大意义。,解答问题:,第一题,借助字典,读准加点字的读音。第二题,“中华第一龙”指的是哪条龙?它有哪些特点?“中华第一龙”指的是河南濮阳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那条龙。这条龙的特点是:用贝壳砌成,造型粗犷,样子像蜥蜴。,解答问题:,第三题,龙这种艺术形象是怎样形成的?你从这一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了什么? 龙这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文章的第4自然段具体讲了我们的祖先创造这一艺术形象的过程。从龙这一艺术形象,可以体
10、会到我们祖先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体会到我们祖先的理想和希望,体会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解答问题:,第四题,抄写课文中带“龙”字的词语,再写出几个带“龙”字的词语。 课文中带“龙”字的词语有:望子成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凤呈祥、巨龙腾飞。带“龙”字的词语还有很多,如,盘龙卧虎、虎踞龙盘、龙潭虎穴、龙马精神、车水马龙、龙飞凤舞、画龙点睛。,4.狱中联欢,狱中联欢简介:,狱中联欢节选自长篇小说红岩第16章。红岩反映的是全国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的一场特殊搏斗。小说所描写的事情发生在1948年底到1949年之间。从全国范围来说,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但是,从
11、故事发生地点重庆来说,当时这座山城还被国民党反动派所盘踞。他们设置秘密监狱,疯狂逮捕、监禁、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特别是在中美合作所,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这些人间地狱里,黑暗势力正以百倍的疯狂残酷地迫害着每一个革命者。这就是说,从全局来看,革命力量处于优势;而从局部来看,革命力量还处于劣势。这在小说里形成巨大的反差。每一个革命者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随时都可能被敌人杀害。小说正是在这样的特殊环境里,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献身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白公馆,渣滓洞,牢房,读读下列字词,苍劲 猩猩 参禅 眉梢诙谐 脚镣 咔啦 嘲笑谨防 拆下来 蒋介石 咧 嘿,【词语理解】,苍劲cng jn
12、g树木挺拔。例:道路两边的白杨树高大苍劲,它能帮助我们遮挡风沙,保护铁路的畅通无助。书画富有表现力。例:大伯写的毛笔字苍劲有力,很多人都请他帮忙写几幅挂在家里,他总是一口答应。乾坤qin kn象征天地、阴阳等。例:我读了王冕的墨梅,印象最深的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句。已经形成的局面。例: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如何才能扭转乾坤?我也没什么好方法。,【词语结对】(洪亮的)歌声 (狂热的)掌声 保卫(安全)(苍劲的)笔法 (朗朗的)笑声 迎接(胜利)(诙谐的)情趣 (挑剔的)眼光 准备(礼物)【词语集锦】下面是一组反义词成语,读一读。一成不变千变万化 广阔无垠弹丸之地 毫不犹豫犹豫
13、不决 口若悬河哑口无言 暮气沉沉生机勃勃 一筹莫展胸有成竹循规蹈矩横冲直撞 贪生怕死奋不顾身 铺张浪费省吃俭用,中心思想,这篇课文选自长篇小说红岩。“狱中”指的是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设在重庆市郊区歌乐山下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渣滓洞。课文讲的是1949年元旦,被关押在集中营的革命者,巧妙地利用庆祝新年的机会,欢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表现了随时面临死亡威胁的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理清思路,第一段(第12自然段):讲监狱里的革命者纵情高歌迎接期待已久的日子。 第二段(从“新年大联欢开始”到“枪口瞄准着欢乐的人群”):具体写狱中联欢的过程:唱歌交换礼品贴春联歌舞表
14、演。 第三段(最后四个自然段):讲革命者朗声大笑,迎接着1949年胜利的春天。,学习写法1课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按照狱中联欢的过程,分为四个部分的内容进行叙述,即:唱歌交换礼品贴春联歌舞表演。结构严谨,线索清晰。2文中的对联对仗工整,含义深刻。透过对联,我们看到革命者对光明未来的渴望和赞美,对反动黑暗统治的憎恨,同时也看到革命者乐观、幽默、昂扬的革命激情。对联在全文中起到了点明中心的作用。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唱歌”“交换礼品”“贴对联”“表演节目”等四件事,其中重点写的是后两件。,贴对联知识,古时候的对联,因为是从右向左书写,所以上联在门右边。现在,由于书写习惯从左向右 ,所以
15、,也有把上联贴在门左边的 。究竟应贴在哪边?要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 ,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扭转乾坤,世上已千年,洞中才数月,对联: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横额:扭转乾坤,大家心里明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正在崩溃,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就要到来,“世上已千年”还形容不了翻天覆地的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咧!,默读、思考:难友们此刻的心情怎样?你是怎样感受到的?,极乐世界,渣滓洞中参禅,歌乐山下悟道,对联:歌乐山下悟道,把对联和它底下的话读一读,看看这样你能读懂什么,说说你的感受。,大家心里明白:这里悟的是革命之道,参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禅。“极乐世界”,正是写的人们掌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复习 人教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综合 复习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85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