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ppt专业课件.ppt
《产业经济学ppt专业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ppt专业课件.ppt(5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产业经济学,使用教材与参考教材,使用教材: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第3版(理论体系)。由于教材内容多,课时少,在使用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减。参考教材:1.芮明杰.产业经济学.上海财大出版社2005(体系结构);2.干春晖.产业经济学教程与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案例分析);3.李悦.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4(中国产业实践);4.李孟刚、蒋志敏.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产业安全);5.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第二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6.高洪深. 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使用教材与参考
2、教材,7.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人民出版社1998;8.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八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9.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0.叶静怡.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林木西、黄泰岩. 国民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2.王军.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13.泰坦伯格.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五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4.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5.张铁山、吴永林、李纯波、王崇堂.技术经济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6.尹希成、巫
3、宁耕.困扰人类的全球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学时分配表,1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http:/2国研网: http:/3中国咨询报告网: http:/ 4.世界统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国家和地方统计网、行业发展报告,可利用的网络资源,6,开场白来自题外的题内话,大学大文化、大学问、大智慧、大事业 需要胸怀大志、立足践行道德的检修台、知识的加油站、技能的训练场、事业的起跑线。世界观重点是三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公民意识负责、义务、权利;民主、自由、法制 大学生学习高层次和专业化(知识、理论、技能) 广博与深厚,通才与专才,就业、从业、敬业、专业、转业、
4、展业 考:考博,继续深造;考公,公务事业单位;考专,各种专业证书就业:低端体验高端就业;用空间差打时间差。,7,改变人类命运的八大宣言,宗教改革宣言(1517.10.31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写,九十五条纲);独立宣言(1776.7.4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派杰斐逊为主要起草人);人权宣言(人权与公民宣言的简称,1789.8.20-26法国国民会议通过,1791年列入宪法之首);共产党宣言(德,马克思1848.2无产阶级的宣言);解放宣言(美,林肯1862.9.22在国会发表,1863.1.1定稿向世界公布);和平宣言(印度,甘地1919反英独立);世界人权宣言(1948.6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起草,12.
5、10通过);妇女宣言(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1979.12.18第3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张宏良 金瑞德编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1月版,8,导 言,压迫与反抗,是迄今为止的构成人类命运交响曲的两个基本旋律。自有人类以来,特别是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求生图存的异化本质使人类越来越深地陷入了各类压迫的枷锁之中,自然压迫、政治压迫、阶级压迫、宗教压迫、种族压迫、性别压迫、分工压迫,以及由各种外在压迫转换形成的内在精神压迫等一系列压迫,使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性别的人类具有了大体相同的悲剧命运。尽管人类从未停息过挣扎呼号,抗逆呐喊,狂啸反叛,但是在工业社会到来以前,人类的造
6、反抗争一直被宿命的阴云紧紧裹压在缓慢发展的历史长河底部,难以见到雷鸣电闪般的眩目光辉。即使在今天,也只有借助辩证法的灵敏探针才能细听到那飘忽不定的、极其微弱的隔世之音。机器大工业的轰鸣,掀起了人类历史变革的狂涛大浪,人类不再无奈的跪倒在命运的脚下,甘心充当命运的玩偶,开始挣脱枷锁站立起来,向命运宣战。以八大宣言为代表的一系列宣言,拉开了人类与传统命运大决战的铁血序幕,确立了人类追求幸福、自由,掌握自身命运的新的历史起点。,9,知识结构要求,10,第一章 导论,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产业的形成、涵义和分类的一般方法,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及方法;理解各理论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产业经济
7、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框架。重点与难点: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产业分类方法等。,第一章 导论,产业的形成与分类,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第一节 产业的形成与分类,一、产业的含义 二、产业的形成 三、产业的分类,一、产业的含义,(一)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及其活动的集合; (二)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三)产业具有多层次性; (四)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静态同类企业间的结构状态动态同类企业间的相互关系 不同类企业间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二、产业的形成,(一)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人类历史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最早的产业社会
8、分工与生产力在相互作用中不断进步发展推进着新的产业不断产生与发展 产业结构不断演进 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不断增加和扩大,15,16,二、产业的形成,(二)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产业是在机器大工业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机器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也促使新的产业不断产生和发展,17,二、产业的形成,三、产业的分类,产业分类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方法对产业进行分别归类。(一)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 1关联方式分类法 2三次产业分类法 3国家标准分类法 4国际标准分类法 5两大部类分类法 6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7生产要素分类法,关联方式分类法,根据产业间的不
9、同关联方式分类1)技术关联分类法:相同相似的技术工艺-制造、建筑2)原料关联分类法:相同相似的原材料-钢铁、纺织 3)用途关联分类法:相同相似的商品用途-汽车、制药4)方向关联分类法:产业间的关联方向-单向-前 后 侧 双向-纵向 环向-单 双 多5)战略关联分类法:产业在一国产业中的不同战略地位,三次产业分类法,菲舍尔克拉克 三次产业分类(1)第一产业是指广义上的农业,一般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2)第二产业是指广义上的工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和矿业、建筑业以及煤气、电力、供水等。 (3)第三产业是指广义上的服务业,包括运输业、通讯业、仓储业、商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业
10、、饮食业、文化、教育、科学、新闻、船舶、公共行政、国防、娱乐、生活服务等。,国家标准分类法,国家标准分类法是指一国政府为了统一该国产业经济研究的统计和分析口径,以便科学地制定产业政策和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并根据该国的实际而安置和颁布的划分产业的一种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是联合国为了统一世界各国的产业分类于1971年编制和颁布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大、中、小、细四个层次,并规定相应的统计编码。,两大部类分类法,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划归第一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划归第二部类,农轻重产业分类法,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1、,生产要素分类法,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三、产业的分类,(二)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 1四次产业分类法:是指在原有三次产业的基础上增加一项第四产业的产业分类方法。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尚无定论。 2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是指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3生产流程分类法 :是指根据工艺技术生产流程的先后顺序划分产业的一种方法。 4霍夫曼分类法 :工业化发展阶段,消费、资本、其他 5钱纳里泰勒分类法:制造业,初期、中期、后期,27,产业特征、分类方法与产业类型,28,29,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2、 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31,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产业经济学1产业经济学的含义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2)产业本身的演进发展规律;(3)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空间分布规律。,32,产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33,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3产业关联理论 广义产业结构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与管理,34,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35,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逻辑关系,理论前提(产业分类) 基本理论(各理论模块) 理论应用(政策与管理);微观具体(
13、组织) 中观联系(关联、结构) 宏观发展(布局、发展、政策)特殊(各产业层次和地区的特殊条件、特征及关系) 一般(产业面临的共同问题),36,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37,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研究工具投入产出 博弈论 统计计量 系统动力学分析 系统分析 唯物辩证 逻辑思维,38,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一)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1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2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3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39,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二)研究产业经济学的实践意
14、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1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2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3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识别产业、选择产业制定产业规划、促进产业健康发展,40,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现实意义中国经济特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从三高一低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转变从跟随型学习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41,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现实意义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调整要素流动促进技术进步的功能,又要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通过科学的调查、计算、预测、规划及决策执行程序、监督检验程序、反馈修正程序进行决策和指导,推进产业和经济
15、合理、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基础是学好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各种分析方法,42,课后思考题,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意义和主要研究方法2产业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学科体系3产业分类的标准和方法主要有哪 些?,43,第一章 导论,参考阅读书目刘家顺、杨杰、孙玉娟:产业经济学第1章,中国社科出版社,2006 史忠良:产业经济学第1章,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第二版 预习内容产业组织理论的相关内容。,第二章 产业组织,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产业组织理论渊源及其产生与发展脉络;理解产业组织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掌握产业组织、马歇尔冲突、有效竞争等概念、SCP分析范式和可竞争市场理论等主要内容;重点
16、掌握 SCP分析框架,并能用它来分析现实中的产业组织状况。重点与难点:SCP分析框架,如何评价产业规模结构效率,不同产业市场结构合理性的评判,产业组织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章 产业组织,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及发展,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 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关系竞争与合作核心和根本是利益关系资源占有关系、市场交换关系、行为关系竞争与垄断关系、拆分与合并关系等,48,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二)竞争
17、机制与市场秩序竞争使价值规律的内在强制成为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外在强制而得到贯彻。竞争机制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被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最大动因。事实上,完全的自由市场竞争带来的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通过生产力的破坏达到新的平衡。建立市场秩序需要政府的功能和作用 方法和手段,49,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三)产业组织理论渊源萌芽“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马歇尔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是产业组织理论萌芽的标志。他在萨伊生产三要素基础上提出“组织”这个第四生产要素。并划分为四个层次企业内组织形态、产业内企业间组织形态 产业间的组织形态、国家组织形态发现了规模经济,自由竞争走向垄
18、断以及 垄断与竞争的矛盾“马歇尔冲突”这一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50,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其实马克思在早于马歇尔数十年前就精辟的论述了竞争和垄断的关系,并论述了自由竞争走向其对立面垄断的必然性。后来列宁等人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竞争垄断理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是最集中的代表。,51,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奠基1933年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几乎同时问世。两部著作都围绕竞争和垄断的关系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的全面探索,成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 被认为是奠基者,52,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三)产业组织理论渊源他
19、们的观点从总体上是将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四个层次类型。认为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只是两种极端的市场形态,现实经济则是介于这二者之间的“中间地带”。,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 20世纪30年代后一些经济学家在相关方面作了大量实证研究,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克拉克(1940以有效竞争为目标) 提出有效竞争概念,认为在不完全竞争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直接的短期压力和长期均衡的条件不协调。有效竞争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其中政府的公共政策是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方法或手段。,54,二、产业组
20、织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梅森(1939大企业的生产价格政策)等人对“有效竞争”概念及其度量标准进行了研究。认为有效竞争的定义和条件可分为两类:一是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及形成这种市场结构的条件归纳为市场结构标准;二是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争有效性的标准归为市场绩效标准即有效竞争标准的“二分法”,55,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二)哈佛学派的SCP 分析框架贝恩1959年出版产业组织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已有研究成果,第一次完整系统地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体系框架。谢勒1970 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提出完整的三段论,认为市场结构(S)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C),
21、企业的市场行为决定了市场绩效(P)。标志着以哈佛大学为主要基地的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被称为哈佛学派。强调结构和干预,56,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三)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1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斯蒂格勒1968产业组织一书的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理论上的成熟。在分析框架上改变了单向和静态的研究模式,认为S、C、P三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或强调它的逆向因果关系。特别注重判断集中及定价结果是否提高了效率,而不像哈佛学派只看是否损害了竞争。,57,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三)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德姆塞茨等人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批驳了哈佛学派“集中度利润率”假说,指出高集中度产业中的高利
22、润率与其说是资源配置非效率的指标,倒不如说是生产效率的结果,认为较高的利润是组织规模经济的报酬,是资源有效配置的表现。坚信唯有自由企业制度和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才是提高产业活动的效率性、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基本条件。强调行为,反对政府规制。,58,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三)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2可竞争市场理论鲍莫尔、帕恩查、韦利格等人提出“可竞争市场”理论(Contestable Markets),1982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该理论的形成。,59,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三)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2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在可竞争市场中始终存在潜在进入者的压力,促使
23、场内厂商降低成本,扩张规模,注重创新,从而既改变了市场结构又影响了经济运行结果,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60,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三)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3新奥地利学派以瑟斯、哈耶克等人为代表,注重个人行为和市场过程分析,认为竞争过程本身就是淘汰低效率企业的过程。反对政府干预,主张实行自由放任政策。4.博弈论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博弈论的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后产业组织的重要研究方法,泰勒尔的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应用博弈论方法对产业组织理论体系进行了再造。,61,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三)产业组织理论的发
24、展研究方法上,引进博弈论、计量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成为产业组织的主要分析工具 研究重心上从产业组织分析的结构主义转向厂商主义(行为主义),即从注重市场结构转向重视企业行为分析 研究对象与内容的扩展,如产业集群的研究,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关系及合理化研究等,62,三、关于企业,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是企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规模结构关系,企业行为本身就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对象,有必要简单了解什么是企业。企业是产业分析和研究的出发点企业性质企业是以财货、服务的提供为主要功能的人与资源的集合体,是被置于一个管理组织之下的社会性存在-本质特征“技术转换过程”转换效率(效率性)和市场需求(社会性)是
25、企业存在的前提。“转换器”物理、化学、经济社会活动中国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63,三、关于企业,企业的作用企业是人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体,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融合转化、有效使用商品经济条件下独立法人、经营主体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主要力量企业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和突破口是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这一系统工程的中心环节教育(人才)研发(R&D)科技成果转化(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引进、技术市场)企业技术进步产业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增长方式转变全面可持续发展,6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业 经济学 ppt 专业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8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