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复习ppt课件.ppt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复习ppt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总复习 第三单元,东铺二中 徐堃,单元教材知识网络,物质,元素,元素周期表,原子,分子,离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宏观组成,微观结构,(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构成,构成,构成,得失 电子,构 成,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组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组成,酸、碱、盐,元素,表示符号,元素符号,存在方式,单质、化合物,物质,结构,分类,原子,离子,分子,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阴离子,阳离子,元素种类,类别,得失电子,得失电子,表示符号,化学式,质量表示方法,构成,质量
2、表示方法,结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核外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知识体系,重要考点:1.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 知道原子的构成。3. 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4. 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了解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知道元素简单分类。5.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重要考点:5.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会判别)6.能够识别粒子结构示意图7.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分类决定于最外层电子数;8.知道元素符号的意义(两种)和地壳、空气中元素含量9.不同元素间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1.本单元在中招分值3-4分,许
3、多知识点属必考内容(如物质的组成和分类)2.熟悉重点考点,注意知识的归纳总结(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分类、化合价的关系;化合价和离子所带电荷数关系;物质构成粒子的判别、化合价的应用等)3.掌握物质组成和构成的相关知识4.注重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能够识别粒子结构示意图5.精讲典型例题,熟悉做题思路,本单元在中招中的分值和复习建议,1、分子的特点,(1)分子体积、质量很小,(2)分子在不断运动,(3)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能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就越快.,通常状况, 气体分子间隙液体分子间隙固体分子间隙,(4)分子由原子构成,单质分子由_的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由_的原子构成,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
4、,(5)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反之不同,考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2、分子与物质变化的关系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3、分子的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化学反应的本质,原物质的分子,原子,新物质的分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看分子是否发生改变,看是否由同种分子构成,考点二、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延伸:,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最小”指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2、原子的特征,(1)原子的
5、体积和质量很小。,(2)原子在不断的运动。,(3)原子间有间隔。,(4)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原子发生重新组合。,3、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不可分。,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的不同之处。,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1、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进行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停运动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C、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增大D、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分子发生了变化,直击中考,B,3、下图是表示气体粒子
6、的示意图,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D,4.一位同学在新年晚会上给来宾表演了“铁树开红花”的魔术节目,道具如右图所示,通过该节目可观察到棉花团由白色变为红色,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你能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解释吗? 。,分子在不断运动,氨分子运动遇到酚酞溶液变红色。,单质,化合物,单质,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决定,原子质量,(+),(),(+),(不带电),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原子,考点三、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结构,(1).圆圈及里面的数字表
7、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2). 弧线表示电子层(3).弧线上的数字表示每个电子层上容纳的电子数,2、原子结构示意图,Na,第一层最多容纳_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_个电子。,2,(2)最外层不超过 个电子。,8,8,3、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8个(He为2个),比较稳定,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一般大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4、元素性质与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由此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主要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5、相对原子质量,概念:以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直击中考,1、1991年,
8、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别人合作,重新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49,49,66,表达式 Ar=,某原子的实际质量,碳原子质量 1/12,2. 我国在2007年发射了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1个中子和2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1 B.2 C.3 D.6,B,则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该原子核外有个电子层,该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化学变化中一般易 电子,变成。,3.某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
9、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个,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变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个,在化学变化中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金属元素,阳离子,失,考点四、构成物质的微粒 离子,1、定义:,2、分类:,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3、离子的形成:,原子,阳离子,失去电子,(使次外层变为最外层),(1)阳离子:,得到电子,原子,阴离子,(使最外层电子数变为8),(2)阴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1)书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 所带的电荷数及正负。,
10、5、离子符号:,注 意, 电荷数为1时,1省略不写。, 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 电荷数=原子得失是的电子数目。,(2)意义:,例:O2-, 表示一个氧离子, 表示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4、离子的结构特点:,(2)阴离子:,(1)阳离子:,负电荷数=得到的电子数=8最外层电子数,正电荷数=失去的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具有稳定结构),离子符号里的数字的意义:,2Mg2+,表示2个镁离子,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离子符号,表示一种离子,表示一个离子,6、原子与离子,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原子:,例:,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离子:,核
11、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N a,Cl,N a+,Cl-,失去1个电子,得到1个电子,1.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微粒为稳定结构 B该微粒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C该微粒属于原子 D该微粒带3个单位正电荷,c,直击中考,3个,化学性质,18,S2-,2、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右表示:1)该微粒有 电子层。X决定元素的 y与微粒的 关系非常密切。2)当y=8时,若该微粒为中性原子,则x= 。3)当y=8时,若该微粒带有二个单位负电荷, 则该微粒符号为 。,种类,3、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氮原子 2个氮分子 2个铁离子 2个亚铁离子 2个铁原子 n个水分子 1个铵根离子
12、2个氢氧根离子,2N,2N2,2Fe 3+,2Fe 2+,2Fe,n H2O,NH4 +,2OH-,4、 如图所示: 当X值不同时,粒子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不同的粒子。请用化学符号各写出一种如图表示的: 原 子 ; 阳离子 ; 阴离子 。,NeNa+O2-,或Al3、Mg2,或 F,考点五 元素,1、定义: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注意事项:(1)“一类原子”指的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粒子。,(2)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3),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能讲种类,不 能讲个数。,原子是一种粒子,有种类、个数,宏观:表示一种元素,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微观:表示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人教版 第三 单元 复习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83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