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已经整理).ppt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已经整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已经整理).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二单元复习资料课件(已经整理),一.空气组成的提出及实验验证,1.拉瓦锡第一个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2.实验验证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图,注意事项:装置气密性 一定要良好,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现象:结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约上升空气总体积的1/5。,O2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化学反应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图,在进行该实验时,通常现象与理论差距较大,例如回流的水少于1/5,试总结原因,经验之谈,1、装置气密性不好,漏气,气压泄露;,2、红磷量不足,空气中氧气未消耗
2、完;,3、未完全冷却至室温就打开铁夹,瓶内压强未降低。,想一想: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答: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答:不能。 原因是: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答: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小结: 反应物是固体且能在空气中燃烧; 生成产物是固体,空 气,连线游戏,典型题,下列关于空气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大约含有21%的氧气是指100g空气中含有21g氧气。 (B)人类呼吸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最大的污染源。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的主要成分比较固定,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
3、成。,D,持续红热,产生一种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燃烧得更旺,发白光,放出大量热,产生一种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不燃烧,氧气的化学性质,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的固体,Fe + O2 = Fe3O4,点燃,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燃,C + O2 = CO2,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
4、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量,S + O2 = SO2,点燃,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烟并放出热量,P + O2 = P2O5,点燃,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是氧化剂。,氧化反应类型,剧烈氧化反应,如燃烧,伴随发光放热现象。,缓慢氧化反应,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等。,氧化反应的概念及分类,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1、药品及化学反应原理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高锰酸钾,氧气的发生装置:,通常考虑因素: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固态反应物加热制取气体,液
5、体反应物不加热制取气体,氧气的收集装置:,通常考虑因素:气体密度、溶解度,右图所示装置有许多用途: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端通入。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瓶中先装满水,氧气从_端通入。瓶中储存氧气,若用水将氧气排出时,水从_端通入。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瓶中放约半瓶蒸馏水,这时氧气从_端通入。,A,B,A,A,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装置、操作注意事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铁夹夹在离管口约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均匀受热,1/3处,便于气体排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排水法收集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已经整理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二 单元 复习 课件 已经 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83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