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日本》ppt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
《《走向世界的日本》ppt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世界的日本》ppt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4 课,走向世界的日本,1,课标要求识记1889年日本宪法的制订、开始实现“富国强兵”,废除不平等条约,对朝鲜、台湾的侵略。理解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日本能成为东方强国并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与明治维新的关系。运用 探究近代日本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日本和亚洲各国产生的影响。,图一 伊藤博文与日本宪法颁布,(伊藤 博文, ,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日本近代政治家,内阁总理大臣(首相),明治维新元老。,2,图二 甲午战争海战图,3,图三 日本侵入朝鲜江华岛,4,图四 日本与列强修约谈判的情景,5,根据以上图片,谈谈“走向世界的日本”中“走向世界”的含义。提示:一是采取发
2、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体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顺应世界潮流;二是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走向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6,日本自维新三十年来,广求智识于寰宇,其所译所著有用之书,不下数千种,而尤详于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皆开民智强国基之急务也。吾中国之治西学者固微矣,其译出各书,偏重于兵学艺学,而政治资生等本原之学,几无一书焉 梁启超,德相俾斯麦语人曰: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世界近代史,为了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3、稳定社会局面,制订宪法。,1、背景 明治维新期间,农民负担沉重,很多地方发生农民暴动; 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的是向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倾斜的政策,引起中小地主和中小资产阶级的不满,19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动荡。不仅很多地方农民发动暴动,中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掀起的 “自由民权运动”影响深远、遍及全国。,思考:明治领导人为什么要制订1889年宪法?,一、1889年日本宪法,一、1889年日本宪法,1、背景农民暴动中小资产阶级掀起“自由民权运动”目的: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稳定社会局面2、经过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伊藤博文出任首相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颁布(普鲁士宪法为蓝本
4、)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知识梳理,?,9,3、宪法的主要内容,你能根据明治宪法,制作一幅近代日本天皇政体示意图吗?,政体:君主立宪 制 “天皇”享有绝对的权力等; 规定日本国民称臣民,他们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设议会(组成、议员产生、议会的权力)设内阁、枢密院 内阁是行政机关,只对天皇负责; 枢密院实际上成为国家最高决策机构。,总揽统治权行使立法权掌握军队统帅权,协助天皇行使立法权有审议国家预算案权力,直接对天皇负责成员由天皇任命,协助天皇,服务于天皇,天皇,议会,内阁,神圣不可侵犯,枢密院,特点,4、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和影响,钦定的、天皇至高无上;浓厚的封建色彩和军国主义色彩内容上历
5、史的进步性,但人民权力有限性质上;亚洲第一部资宪法影响上:确立了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体制,天皇掌握国家主权,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评价(认识):积极:历史的进步:承认了人民形式上确立了; 标志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局限:封建性色彩和军国主义色彩,主权在天皇等。,独特视角,1889年,由伊藤博文起草的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实施。帝国宪法在巩固明治维新成果的同时,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并拥有统帅军队以及对外宣战等一切大权。帝国宪法使得日本在政治上实行的是表面上的多党制实际上的天皇制,由此决定了日本在崛起初期对外扩张对内高压的军国主义走向。伊
6、藤博文化解了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宪法颁布后经济快速发展,极端西化被遏制。 大国崛起,13,试比较这两部宪法的相同之处,日本1889年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议会:君主:内阁:,权力较小,尤其是众议院(帝国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行政机关,只对君主负责,君主权力突出,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浓厚,二战的两大元凶,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日本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有哪些异同?,相同点:形式上.,二、崛起的东方大国,一)有利条件 国际:19世纪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侵略分割中国 国内:加紧推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日本工业化的特点是:起点低起步晚。国家政权起了主导作用二)表现经济上,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
7、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对外,废除了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二、崛起为东方强国,材料阅读: 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日本的机器工厂已经有3000多家,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此后,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也迅速发展。 教材1、经济实力的增强探究:联系上节所学知识全面分析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国际因素:工业革命、侵略中国国内因素:前提、条件;(细化),学习建议:注重教材阅读,充分理解教材,提高阅读分析能力。,17,独特视角,日本像德国那样采用了一种有别于自由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历史学家们称之为“统制主义经济模式
8、”,就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基本性质的前提下,改变经济运行的方法,使国家成为主导力量,从而让工业化以超出常规的速度腾飞起来。 大国崛起,18,2、军事实力的增强现代化的军队。3、国际地位的提高史实:1894年,日本同英国签订条约,英国同意将放弃过去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治外法权。感悟:国家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二、崛起为东方强国,19,(1)废约过程,明治政府成立时,曾以天皇名义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 1869年2月开始,正式向美国荷兰提出修约要求,但未成功; 1871年夏日本通知各国要求修约; 1871年8月19日,日本与夏威夷订互惠条约; 1892年英为了利用日本对抗俄国,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权成
9、功; 1910年发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通知,同时着手签订新的主权对等的互惠条约,实现了关税自主和法权上的平等; 明治维新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任务最终完成,谈判修约,1910年,向11个欧美国家发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通知,涉及日美通商航海条约、日德通商航海条约等16个条约。1911年,日美签订了平等互惠条约,此后,其他国家也纷纷与之签订新的通商航海条约。日本完成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任务,实现了民族的完全独立。,(2)日本废约的条件1)政治: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的封建割据,建立中央集权国家;2)经济: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3)军事:军事实力得到很大增强。通过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0、;4)国际环境:欧美列强对日政策出现多元趋势,欧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欧美之间矛盾重重。,三、踏上对外扩张之路,2、既定的侵略国策大陆政策“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学思之窗),原因:,明治维新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天皇权力扩大,中下级武士为主的倒幕派掌握政权,具有封建性和军事性),竭力推行军国主义;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日本,中国台湾,朝鲜,满蒙,中国内地,世界,第一步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中国的满蒙地区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步征服世界 大陆政策,日本的大陆政策,3、你能说出哪些日本对亚洲国家的侵略行为?,对朝鲜的侵略1876年,江
11、华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朝鲜变成日本的保护国;1910年,吞并朝鲜。对中国的侵略: 1874年、侵略台湾,烟台条约; 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20C三四十年代侵华战争,三、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侵略琉球: 1872年,日本把琉球变成自己的藩属。 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把它变成日本的冲绳县。,1905年,日俄双方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明治维新的成功和甲午战争的胜利使民族优越论在日本民众中滋生,他们蔑视亚洲邻国,甚至儿童游戏也模仿甲午战争。,走向世界的日本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自身: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避免了沦为欧
12、美半殖民地的命运,维护了民族独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颁布了1889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体制的天皇制 东亚: 日本取代中国成为东亚地区最具国际影响的国家,面对列强对外扩张侵略,东亚沦为半殖民地殖民地境况,日本抓住机遇,迅速成为工业化国家,与欧美列强争夺东亚,使东亚局势更加复杂化 世界体系:日本的崛起使世界格局增加了一个新的竞争者,使得国际关系体系的范围扩大化内容复杂化 积极:日本的崛起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具有一定启发,使得亚非拉国家开始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努力,维新前后日本在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发生哪些变化?,四、明治维新的历史地位(影响)教材P121?,1、明治维新的历史作用,1) 明治维
13、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有落后的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体,并在此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2)它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使日本成为近代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2、明治维新的局限性,1)没有彻底清除封建残余势力,军国主义色彩浓厚,2)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国家的道路。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国家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政治:先实现中央集权,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体的过渡
14、,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影响: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强国行列;为亚洲近邻提供启迪和经验。,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视觉:日本近代化道路独特性(在英、俄等国家比较中的独特性),后发优势:用50年走完了西方200年的路程。(时间)全面改革: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改革领域)政府主导:岩仓使团,扶植工业,政府示范(经济方式)教育强国;发展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到1910年的时候,日本 95%以上的男子,90% 以上的女子都接受过教育 )独特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如:“文明开化”、“和魂
15、洋才”,“帝国宪法”。战争崛起;发展新经济-确立宪法-对外扩张。改革内容上:大力西化,保留大量封建制残余,西化具体方式上不仅简单引进,更注重更新改造,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l)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1)“改革”说: 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且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革命”说: 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的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
16、专政. “中兴”说: 维新前,日本遭受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学术争鸣,讨论:从日本明治维新中得到哪些启示?,1.顺应历史潮流;2.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综合国力;4.学习西方时,要有选择性,不可盲目西化;5.日本推行军国主义,实行“征韩侵华”的策略; 不能以邻居的灾难成就自己的发展,和平崛起 或互利双赢,19世纪中期,许多遭受到欧美国家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东亚的日本却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唯一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也成为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走向世界的日本 走向世界 日本 ppt 课件 新人 选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82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