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诲人不倦》ppt课件.ppt
《《论语选读—诲人不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选读—诲人不倦》ppt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背诵7.8、11.22章。2掌握“习”、“趋”、“愤”,“与”、“素”、“诸”在文中的含义。3理懈并积累成语: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切磋琢磨;述而不作。4理解“其斯之谓与”、“绘事后素”的句式特点。5理解本章节的内容:孔子的教育观。领会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敬”等教育原则和方法。简要分析、评价孔子“述而不作”的主张。,十一 诲人不倦,孔子教育名言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解读: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吗?同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地方吗?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还有不温习
2、的吗?引申为:一个人上进与否在于他会不会自我反省。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述而) 解读:要选择好的并向其学习,若是不好的就要反省并改掉它。 引申为:生活中人要学会知过改过,以后也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解读:对一件事确实是知道的,就说是知道;确实不知道的,就说明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引申为:虚心是知识的向导。4.不学礼,无以立。(季氏)解读: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引申为:教导人们行动要以礼为标准。,诲人不倦,2005年9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从2006年起由山东省和济宁市政府每年出资15万美元(首期为5年),以中国政
3、府的名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教育奖”。这是该组织最高级别的奖项,也是在世界范围里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义设立的教育奖项。 中国的教育家有千千万万,为何独以“孔子”为名设立教育奖?,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诵读感知,1、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3、女与回也孰愈4、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5、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6、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1、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女与回也/孰愈4、赐
4、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5、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6、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你认为孔子教育思想的特色有哪些,请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来概括。,初读感知,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三隅反、闻一知十、切磋琢磨、告诸往而知来、绘事后素、述而不作。,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本课所选录的15章中包含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哪几个方面?或者说它们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学原则与方法 关于教者的素养,教育作用(第1
5、、2章) (17.2、17.3)教育对象(第3章) (15.39)教育内容(第4、7章) (7.25、16.13)教学方法与原则(第5、8、9、11、12章) (11.3、16.13、7.8、5.9、3.8、11.22、17.19)教师素养(第6、10、13、14、15章) (7.34、1.15、17.19、7.1、9.15),教育作用,(第1、2章) (17.2、17.3),子曰:“性指人的性情、本性相近也,习习染相远也“也,也。”表示判断。”子曰:“唯只有上知知:同“智”;上知:上等的智者与下愚下等的愚人不移改变。”,第一章(17.2)第二章(17.3)教育作用,所有的中人天赋都差不多,只
6、是因为后天的教养习染不同而相差很远了。这就肯定了人的教养的可塑性,基于这一点,孔子特别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智”是指高贵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贱而又愚蠢的人,这两类人是先天所决定的,是不能通过教育改变的。,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16.9),【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习: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2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3莫如修仁义而习文。(韩非子?五蠹)4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
7、(论衡?本性)5通书,习戎事。(新唐书?张仲武传)6鹰乃学习。(礼记?月令),(习染、习惯),(反复练习),(学习),(习惯于),(熟悉),(飞翔),一词多义,“性相近,习相远”,所强调的是后天因素(教养)的作用,“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这里是说这两类人是先天所决定的,是不能改变的。因此,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 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性相近,习相远”这种观点。因为作为仁者,作为教育家,孔子更看重的是后天教养的一面,所以他苦口婆心地叮咛我们“学而时习之”,并现身说法。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这些都说明
8、孔子是肯定教育的育人功能的。,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e)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学记),【译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玉石是天生生成的,但要成为有用的东西,还得要经过打磨加工。用这个道理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儒家的学者一方面承认了人所拥有的天赋和才能,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开掘和发展天赋、才能,必须通过
9、学习的过程,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展现。,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联系论语中的其他篇章,我们还能够找到孔子的以下“片言只语”,对此你作何理解?,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记?礼运)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3.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语?子路)4.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以德来引导,以礼来规范,百姓会因知廉耻而遵守法规。在孔子看来,用礼乐文化来教育人的行为规范和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比单纯用禁止、惩
10、治来解决社会问题要好得多。孔子的这一教育观恰恰符合儒家“以德治民”的主张。先富后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孔子重视人民,主张富民,但他又认为民富了,更要注意使人民受教育以提高素质。但他并不认为只有富裕以后才能进行教育,而是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孔子把“民食、民兵、民信”作为立国的三项基本条件,并把通过教育取得民心的作用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对象,(第3章) (15.39),子曰:“有教无类。”,“类”的含义:一是指“族类”,即指民族的类别,有破除民族界限的意思。二是指“等类”,即奴隶主贵族森严的等级。,第三章(15.39)教育对象,据考,古今学问
11、大家对“有教无类”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你赞同何种观点?并详述理由。,第一种解释:人无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何晏认为,“有教无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何晏论语集解),第二种解释:人无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育。这一解释以朱熹为代表。他在论语集注中将“有教无类”注为“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三种解释:是当代著名学者赵纪彬先生的一种特殊观点。他从训字入手,认为“有教无类”中的“有”应释为“域”,即分划居住区域的意思;“教”应释为“军事训练和政治教化”;“类”则是“族类”的意义,是贵
12、族实行世袭统治的社会基础。他得出的结论:凡是贵族,不分族类,都必须接受强制的政治、军事训练。(赵纪彬赵纪彬文集第二卷),第一种解释:人无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招收学生是不论出身贵贱和等级的。他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五花八门,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商人子弟(如子贡),大多数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路等),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贱人”仲弓;出狱的犯人公冶长,做过盗贼的颜涿zhu聚。孔子是鲁国人,从地域看他的学生也不限于鲁国,还有齐、宋、晋、楚、秦等国。从民族看大多数是华夏族的,也有少数民族的。诚如斯言:“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给我一些薄礼,我
13、从来没有不教的,来者不拒。,第二种解释:人无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育。,孔子招收学生是不分智愚的,所教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都各不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像高柴、曾参的智力却较差。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成为高才生。在学习态度上,颜回好学,宰予懒惰,但孔子都招为学生。他们的年龄也不受限制,有的比孔子小几岁,也有比孔子年长几十岁的。孔子并未因品行上的缺陷而歧视他们,照样收为弟子,他们后来都成为孔子最好的学生。这些事实说明,朱熹将“有教无类”解释为人不分善恶,都可以进行教育,这也是符合孔子的教育实际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雍也);冉雍“父,贱人”(司马迁史记),家“无置锥
14、之地”(梁启雄荀子简释)。曾参“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庄子让王)子思家贫,其居处“蓬户不完”,“上漏下湿”(王先谦庄子集解)。孔子曾评价宰予“予之不仁也”(阳货);子路“性鄙,好勇力”,在成为孔子学生之前曾经“陵暴孔子”(司马迁史记);子张秉性邪辟,公冶长坐过牢(公冶长)。,第二种解释:人无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育。,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孔子虽然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他所说的“人”不包括占人类一半的妇女。“唯小人与女子不可教也”,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没有一个是女性。我们不能要求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具有男女平等的现代意识,但孔子把妇女排斥在教育对象之外,则是他“
15、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极大的缺陷。,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你是做君子式的儒者,还是做小人式的儒者。 孔子的“有教无类”的终极目标,就是希望平常人都能成为君子,整个社会当然就祥和、稳定。他希望学者不仅成为儒者,更要成为君子;这种具有君子品德的学者,叫做“君子儒”。子夏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孔子希望他能德才双馨,曾告诫他:“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君子儒与小人儒的区别,不在才艺高下,而在道德品性的有无。,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它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有人认为,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16、(最光辉)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对此,你作何评价?,可见孔子的这一朴素的教育普及的思想,与今天所说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并在全国范围推行普遍的义务教育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人无论品行善恶、不管聪明愚笨,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强调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也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人不论年龄大小,不管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主张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还是相通的。,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何现实意义?,孔子的这一朴素的教育普及的思想,与今天所说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并在全国范围推行普遍的义务教育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人无论品行善恶、
17、不管聪明愚笨,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强调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也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人不论年龄大小,不管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主张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还是相通的。,因为它是以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需要为基础的,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孔子时代的人们有这种需要,孔子于是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原则,并大办私学,广招学生,满足了人们这种基本需要;今天我们的政府提出对所有学龄儿童和少年实行义务教育,对全体国民实行广泛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在智力或品行方面有缺陷的学生,同样是满足了人们接受教育,完善自我的基本需要。,教育内
18、容,(第4、7章) (7.25、16.13),子以用,介词四教省略“之”,代“学生”: 文指文献、古籍等、 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信以实之谓信,与人交往讲诚信的意思。,第四章(7.25)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德文诗礼),陈亢问于向,介词伯鱼曰:“子亦有异闻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表修饰关系,可译为“地”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学诗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表承接关系,可不译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学礼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
19、礼。闻听说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疏远,这里指不亲近、不偏爱其子也。”,第七章(16.13)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与原则,教育内容:学诗、学礼。,闻: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生乎吾前,其闻道也故先乎吾。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博闻强志,听到、听说,名声、声望,知道、懂得,见闻、知识,结合论语中孔子其他关于“教学内容”的“言论”,说说孔子对教学内容的评价。,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新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4.子
20、不语怪、力、乱、神。(述而),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他认为首先应教育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说则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就去学习文献。他还
21、认为要从学习礼开始,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他尤为重视学诗,更可贵的是不讲鬼神迷信。孔子在那个宗教迷信思想很流行的时代,能做到这样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当然孔子的教育内容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很少讲到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他尽管自己博学多识,但不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知识,这是孔子教育内容的消极方面。,教育原则与方法,(第5、8、9、11、12章)(11.3、16.13、7.8、5.9、3.8、11.22、17.19),第五章(11.3)教学方法和原则,德行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指善于辞令,能办理外交:宰我、子贡。政事指能从事政治事
22、务:冉有、季路。文学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子游、子夏。,1、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是依据、根据的意思;材是人的意思,这里指学生;施是实施、实行的意思;教是教育、教诲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教育。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分析出每个学生的特点,并且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施行不同的教育,使学生各得其所,迅速发展。正因如此,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1、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子路问:“闻斯就行诸“之乎”的合音?”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怎么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23、闻斯行之。赤也惑疑惑,敢问。”子曰:“求也退退缩,故所以进使动用法“使进”,指鼓励他大胆干之;由也兼人好勇过人,故退使动用法“使退”,指给他一些约束之。”,第十二章(11.22)教学方法和原则,子路:轻率鲁莽,冉有:优柔寡断,在个人发展方向上的因材施教,第五章(11.3)因材施教,第十二章(11.22)因材施教,在个人品性修养方面的因材施教,1、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陈亢问于向,介词伯鱼曰:“子亦有异闻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表修饰关系,可译为“地”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学诗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表承接关系,可不译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
24、礼乎?对曰:未学礼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听说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疏远,这里指不亲近、不偏爱其子也。”,第七章(16.13)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与原则,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注释】颜回:亦称颜渊,字子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小孔子29岁。迁:转移。不贰过:相同的错误不犯第二次。贰:重复。短命:颜回死时仅三十一岁。亡:通“无”,没有。,第八章(7.8)教学方法和原则,子曰:“不愤苦思冥想又仍领会不了的样子不启启发,不悱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选读诲人不倦 论语 选读 诲人不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8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