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第十五ppt课件.ppt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卫灵公第十五ppt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语,“人人手边有论语”“人人心中有孔子”,赴韩整容,孔子:好学、深思与力行,1.好学使他精通五经、娴熟六艺,掌握了传统所集结的智慧与能力。2.“承礼启仁”。他的深思构建了儒家的哲理。3.他的力行不仅体现于个人的修德与讲学上,也促使他在中年之后从政做官。,赴韩整容,论语为政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国学,论语 卫灵公第十五,国学,概述:本篇以论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内容为主,其中专论君子的就达章。所以本篇中名言名句非常之多。,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1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2、明日遂行。,卫灵公第十五,国学,卫灵公向孔子询问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孔子对此很不感兴趣。 从总体上讲,孔子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当然在具体问题上也有例外。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礼让为国,所以他以上面这段话回答了卫灵公,并于次日离开了卫国。,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2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说:面对穷困潦倒的局面,君子与小人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不同。,卫灵公第十五,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山东省泗水县泉林镇卞桥人),“孔门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
3、十二贤之一。,所谓“安贫乐道”就是在生活清贫、壮志不酬的情况下,亦能思想安稳、不忧不惧,恪守道义。 “安贫乐道”所反映的是一种精神境界,需要修炼才能做到。它所强调的并非贫穷就好,而是在不得志、生活艰难、事事不如意的环境中应该抱有的人生态度。,“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12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君子 安贫乐道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
4、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国学,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鲁迅孔乙己,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4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山东省泗水县泉林镇卞桥人),“孔门十哲之一,
5、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卫灵公第十五,国学,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由”并不是上面三人和通常所认为的是指孔子学生“子路”,而是“蹈行、践履”的意思。,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5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儒家的“无为而治”是入世,道家的“无为而治”是出世。,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6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7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
6、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第十五,史鱼与伯玉是有所不同的。史鱼当国家有道或无道时,都同样直爽,而伯玉则只在国家有道时出来做官。所以,孔子说史鱼是“直”,伯玉是“君子”。,国学,158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引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引申:不成功,便成仁,卫灵公第十五,过零丁洋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过零丁洋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国学,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侫人。郑声淫,侫人殆。”颜回,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13 子曰:“已矣乎!
8、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14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柳下惠: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坐怀不乱”。孔子评价他是“被遗落的贤人”,孟子尊称其为“和圣”。,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16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1)如之何:怎么办的意思。(2)末:这里指没有办法。“熟思审处”反复思考,审慎谋划。,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17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1)群居:多人聚在一起。(2)小慧:小聪明。,卫灵公
9、第十五,国学,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质:根本。(2)孙,通假字,通“逊”。“义、礼、逊、信”,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19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病:忧虑,担心。学而第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里仁第四: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宪问第十四: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20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疾:痛恨,怨恨。(2)没世:死亡之后。(3)不称:不相称,即名实不符。名留青史欺世盗名,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2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卫灵公 第十五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8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