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四川大学 罗哲ppt课件.ppt
《《管理学》四川大学 罗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四川大学 罗哲ppt课件.ppt(2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川大学重点讲义,管理学 罗 哲 教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第一章 管理和管理学,第一节 管理的内涵,一、管理的定义,1.不同的出发点得出不同的定义,2.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活动来集合和协调组织内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的过程。,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约束,四层含义,五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实现组织的目标,二、管理的性质,1.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一、计划,二、组织,计划工作,计划方案,两层含义,组织形态,组织工作,两层含义,
2、三、领导,四、控制,五、创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对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过程。,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组织为适应系统内外变化而进行的局部或全局的调整。,关于管理职能的四点补充:,第一,不同业务领域在管理职能的内容上是有差别的。,第二,不同的管理层次在管理职能的具体内容上也是有差别的。,第三,人们对管理职能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第四,协调在管理中居于重要地位。,第三节 管理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一、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与专门的管理学之间的关系:,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二、学习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
3、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研究和学习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2.系统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系统方法是指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和分析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边学习边实践。,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管理理论的萌芽,一、发展背景,第一,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一)工厂制度的诞生,第二,自然力代替了人力。,第三,现代雇佣制度的确立。,第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界限分明。,(二)工厂制度对管理提出的要求,当大量的工人、机器、材料被集中到同一地点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时,为提高生产效率以获得利润,如何对这些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就成为企业主必须面对的问题。,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管理思想,(一)
4、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776年,发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系统阐述了分工理论。,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分工而日渐熟练;,第二,分工可以免除从一种工作转换为另一种工作通常必须损失的时间;,第三,发明了许多简化劳动的机器。,萨伊是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对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二)萨伊的管理思想,萨伊认为,制约分工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产品的消费量,.资本的实力,.行业本身的性质,罗伯特欧文是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是对管理思想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实践家。他创造性地提出在工业管理中要关注人的因素。,(三)罗伯特欧文的管
5、理思想,1.工人是活的机器,2.环境能塑造人性,3.采用柔性管理方法,他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三、管理理论萌芽阶段的主要特点,首先,尽管有不少真知灼见,但总的来说是零碎的、不系统的;,其次,萌芽阶段的管理理论是工业管理理论的源头;,第三,萌芽阶段的管理理论与以泰罗为创始人的科学管理理论之间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18561915),美国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泰罗22岁时进入费城的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当学徒,后被提升为工头、中层管理人员、总技师、总工程师。1901年后,泰罗用大部分时间从事写作、讲演,宣传他的科学管理理论。其代表作为1910
6、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后人尊称他为“科学管理理论之父”。,(2)挑选并培训“第一流”的工人。,(3)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4)在工资制度上实施差别计件制。,(5)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1)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亨利 法约尔(18411925),法国人,从1866年开始一直担任法国一个采矿冶金公司的总经理职务,积累了管理大企业的经验。其代表作为1925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后人称他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2)经营职
7、能,即采购、销售和交换;,(3)财务职能,即确定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4)安全职能,即员工安全和设备使用安全;,(5)会计职能,即进行成本统计;,(1)技术职能,即设计制造;,法约尔认为,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任何企业都有以下6种基本职能:,(6)管理职能,包括五项基本职能。,(2)组织,确定执行工作任务的机构;,(3)指挥,即对下属的活动进行指导;,(4)协调,协调企业各部门和各员工的活动;,(5)控制,即确保实际工作与规定的计划、标准相符合。,(1)计划,即确定组织的目标和完成步骤;,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只是企业的6项基本活动之一,管理活动又包括以下5种职能:,法约尔还总结了管理人员解
8、决问题时应遵循的原则,即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8)集中化(或集中程度)。,(9)等级系列。,(10)组织的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精神。,(7)公平合理的报酬制度。,四、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马克斯 韦伯(18641920),德国人,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等,在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上都有相当的造诣。他在管理方面的贡献是在社会和经济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行政组织理论。这一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由此被人们称为
9、“组织理论之父”。,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的主要特征有:,第一,是一个按规则行使正式职能的持续性组织;,第二,有明确的职权分化方式;,第三,等级制原则,每一较低机构受较高机构的控制和监督;,第五,管理分局的成员必须同生产资料或管理资料的所有权相分离;,第六,任职者完全不能滥用其正式的权力;,第七,以书面形式记载和规定行为、决定和规则等;,第八,合法权力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行使。,第四,指导一个机关的规则,可能是技术规则,也可能是一些制度规则;,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等管理思想是相通的,都强调要集中权力,明确劳动分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实现垂直领导和职能
10、的相互配合,认为严格管理才能提高效率。他们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基本上仅限于正式组织的结构和管理过程。因此,人们把他们的思想归入一类,称为“古典组织理论”。,第三节 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一、梅奥及霍桑实验,乔治 埃尔顿 梅奥(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后移民至美国。他曾获逻辑和哲学硕士学位,后又学习医学,进行精神病理学研究。1924年至1932年,他主持实施了霍桑实验。有关霍桑实验的总结主要集中在其代表作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和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中。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之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一)霍桑实验的实施过程,1.车间照明实验(19241927),实验从变换工作现场的照明强
11、度着手,其目的是为了弄清照明强度对生产效率所产生的影响。但实验结果表明,照明度的一般改变,不是影响生产率的决定因素。,2.继电器装配室实验(19271932),实验以改变工人的各种福利为主要内容,结果发现,不论工作条件如何变化,生产量都是增加的。研究小组通过论证发现,对监督和指导方式的改善能够促使工人改变工作态度,从而促进产量的提高。,3.大规模的访谈计划(19281930),研究小组同工人进行了广泛的交谈,以了解工人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监工、公司和使他们烦恼的任何问题的看法以及持有这些看法对生产效率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在访谈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影响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工作中发展
12、起来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工资待遇及工作环境。,4.继电器装配组的工作室实验(19311932),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感到在工人中似乎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二)梅奥主持实施的霍桑实验的结论,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二、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五个层级的需要是互相作用的,是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进行的。,(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又称做“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在该
13、理论中,赫茨伯格把企业中的有关因素分为两类,满意因素(激励因素)和不满意因素(保健因素)。,(三)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2)人生而不求上进,宁愿听命于人;,(3)人生而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需要;,(4)人习惯保守,反对改革;,(5)只有少数人才具有解决组织问题所需要的想像力和创造力。,(1)人是生而好逸恶劳的;,X理论的主要观点有:,(2)逃避责任并非人的天性;,(3)外力的控制和处罚,并不是使人朝着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方法;,(4)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统一,是人们对组织目标的承诺;,(5)人都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想像力。,(1)人并非生性懒惰;,Y理论是和X理论相反的。其主要观点有:,
14、(四)有关人性的四种假设,2.社会人假设,3.自我实现人假设,4.复杂人假设,1.经济人假设,在本章节中,有关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仅做简单介绍。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对行为科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详细的叙述。,第四节 管理理论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进入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管理思想也随之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阶段。其中主要的代表学派有: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文化学派等。这些学派从不同的角度,带着各自学科的特点阐述现代管理的相关问题,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在本书中,我们将简单介绍以下
15、八个主要学派。,一、管理过程学派,(2)管理过程有五个基本职能;,(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1)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有:,二、管理科学学派,(2)应用多种学科交叉配合的方法;,(3)应用模型化和定量化来解决问题;,(4)随着情况的变化而修改模型。,(1)从系统各点出发研究各种功能关系;,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特点有:,三、社会协作系统学派,(2)正式组织的存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3)经理人员应负担一定的责任。,(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的理论要点有:,四、决策理论学派,(2)以有限理性的人代替有绝对理性的人,强调决策的“满意原则
16、”;,(3)可将决策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4)对组织决策的划分,为确定不同管理者的决策权提供了依据。,(1)强调决策职能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决策理论学派的基本观点有:,五、系统管理理论学派,(2)企业又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性大系统;,(3)经理是一个把管理过程应用于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系统的发展和联系的机制。,(1)企业是一个系统,该系统就是由人、机器、物资、资金等要素组成的;,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的基本观点有:,六、经验管理学派,(2)应根据组织的特点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3)对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应正确评价;,(4)提倡实行目标管理。,(1)组织的主要领导人应有重点做好的工作;,经
17、验管理学派的理论要点有:,七、权变理论学派,(2)认为环境是影响管理选择的重要因素。,(1)认为以往的管理学理论可以分为四大学派:一是管理过程学说,二是计量管理学说,三是行为科学,四是系统科学。,权变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有:,八、管理文化学派,管理文化学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管理学家认为,美国企业在管理实践中过多地注意了数字、文件,而不强调人的作用;相反,日本企业却十分重视人。威廉 大内发现,日本企业中存在着一种可称为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套价值观念体系中,企业的职工能成为一体,主动地、充分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五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一、波特的竞争战略思想,2.决定
18、供方力量的因素,3.决定替代威胁的因素,4.竞争的决定因素,5.决定买方力量的因素,1.决定新入侵者的因素,(一)行业结构分析,2.标新立异战略,3.目标集聚战略,1.成本领先战略,(二)竞争战略,二、托马斯彼得斯的人本管理思想,二是只要人们认为某项事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伟大的,那么他们就会情愿为这个事业吃苦耐劳。,一是人受到“两重性”的驱动,他既要作为集体的一员,又要突出自己;他既要成为一个获胜队伍中的一个可靠成员,又要通过不平凡的努力而成为队伍中的明星。,彼得斯的管理思想有两个基本观点:,(2)人们需要一定的控制;,(3)人们需要受到鼓励和表扬;,(4)人们的行动和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态度
19、和信念,而不是态度和信念形成行为和行动。,(1)人们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彼得斯对人性进行了归纳:,三、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2.“超越自我”,3.“心智模式”,4.“团队学习”,5.“建立共同愿景”,1.“系统的思考”,(一)五个组成部分,学习型组织有着它不同凡响的作用和意义,它的真谛在于:学习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生存,使企业具有不断改进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使人们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二)学习型组织的真谛,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管理原理概述,一、管理原理的概念和特征,(一)管理原理的概念,管理原理是在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结合各项管
20、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通过对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科学分析和总结而形成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规律。,(二)管理原理的特征,1.客观性,2.稳定性,3.概括性,4.系统性,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1)掌握管理原理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2)研究管理原理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3)对于管理原理的掌握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管理问题的途径和手段。,第二节 系统原理,一、系统的概念和特征,系统是人们对有联系的客观事物的一种总体描述。它是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集合性,相关性,系统的特征,层次性,二、系统原理的要点,1.整体性原理,
21、2.动态性原理,3.开放性原理,4.综合性原理,5.层次性原理,第三节 能级原理,一、能级原理的概念,管理的能级原理是指为了实施有效的管理,必须在组织中建立一个合理的能级结构,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管理的对象置于相应的能级结构中。,二、能级原理的运用,(一)科学、合理地确定组织的能级结构,(二)按层次需要选人用人,使各种人才处于相应的能级,2.能级与岗位配置,使能者有其岗,3.能级与待遇配置,使能者有其利,4.能级与能级交叉配置,实现能力的优化组合,1.能级与职级配置,使能者有其位,第四节 人本原理,一、人本原理的含义,人本原理的现代管理含义是,作为一种特殊社会活动的管理,它总是由人去实现的,因
22、此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现代管理中,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管理既是由人进行的,同时又是对人的管理。人始终应当居于管理的中心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二、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一)尊重人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二)依靠人有效管理的关键是员工参与,(三)发展人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四)为了人管理是为人服务的,第五节 责任原理,一、责任原理的概念,要实现高效的管理,就必须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这些部门和个人必须承担的与此相应的责任。这里的责任,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在数量、质量、时间、效益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范。它主要包括经济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具体责任表现为规章
23、、条例、目标、定额等等。,二、责任原理的应用,(一)合理分工,责任的确定必须以合理的分工为基础。没有分工,会造成责任模糊,管理混乱;分工过细,又会使人长期从事单调呆板、枯燥乏味的工作,会影响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二)明确责任,其次,职责内容要具体,并要作出明文规定;,再次,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最后,职责要落实到每个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事事有人负责。,首先,职责界限要清楚;,(三)职位设计和权限授权合理,(四)检查、监督有力,奖惩公正、及时,对每个人的工作表现及其绩效给予公正而及时的奖惩,这有助于提高人的积极性,挖掘每个人的潜力,从而不断提高管理成效。只有这样,才
24、能使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干得怎样,干好干坏对自己和组织有什么后果,从而才能及时引导每个人的行为朝着符合组织需要的方向变化。,第六节 效益原理,一、效果、效率、效益的概念比较,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效益是有效产出与其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效果,是指由投入经过转化而产出的有用成果,其中有的是有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二、效益的评价,效益的评价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不同和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有以下四个评价主体:,首长评价,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市场评价,三、效益原理的应用,1.要重视经济效益,2.要有正确
25、的管理战略,3.要努力提高管理系统的效率,4.管理者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第七节 弹性原理,一、弹性原理的概念和基本含义,弹性原理的基本含义是指所有的耗散结构系统,为了同外界进行正常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同外部环境之间保持积极的动态适应关系,都必须考虑到各种变化的可能性,使管理系统整体或内部诸要素、层次在各个环节和阶段上保持适当的弹性。,管理弹性是指管理在客观环境下为达到管理目标的应变能力。,二、弹性原理的特征,与其他科学相比,管理学具有以下特征:,第二,管理不仅要抓住主要矛盾,而且要注意细节;,第三,管理带有更大的不确定性;,第四,管理活动结果的不可重复性。,第一,管理所考察的是众多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 管理学四川大学 罗哲ppt课件 四川大学 罗哲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80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