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复习提纲解析ppt课件.ppt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提纲解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基础》复习提纲解析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械设计基础复习,机械设计教学课件,绪论,机械设计教学课件,基本概念: 机械:机械是各类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 (三大特征) 机构:由多个构件连接而成,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物体系统。构件:独立的运动单元 零件:独立的制造单元,零件是制造的单元,构件是运动的单元,一部机器可包含一个或若干个机构,同一个机构可以组成不同的机器。,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的实物组合体称为机器。 1.都是人为的各种实物的组合。 2.组成机器的各种实物间具有确 定的相对运动。 3.可代替或减轻人的劳动,完成 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机器,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2、,机械设计教学课件,基本概念:运动副(高副;低副)、自由度、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基本技能: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平面机构中的低副有移动副和转动副。高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自由度:保证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时所必须给定的独立运动参数。复合铰链:两个以上个构件在同一条轴线上形成的转动副由K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包含的转动副数目应为(K-1)个。局部自由度:在机构中,某些构件具有不影响其它构件运动的自由度。在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应该除掉。 虚约束:重复而不起独立限制作用的约束。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3、时,虚约束应除去不计。,计算此机构的自由度,。,自由度的计算步骤要全:1)指出复合铰链、虚约束和局部自由度2)指出活动构件、低副、高副3)计算自由度,计算如图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该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在图中指出复合铰和虚约束等,绘有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第二章 平面连杆机构,机械设计教学课件,基本概念:平面四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的概念、组成和分类;平面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基本技能: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定;四杆机构的设计(图解法三种情况)。,平面连杆机构:由若干构件通过低副联接而成的平面机构。铰链四杆机构定义:由四根构件组成的构件间联接都是转动副的平面四杆机构。 机构的固定构件称为机架;与机架
4、用转动副相连接的构件称为连架杆;不与机架直接相连的构件称为连杆;铰链四杆机构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平面四杆机构的极位:在曲柄摇杆机构、摆动导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中,当曲柄为原动件时,从动件作往复摆动或往复移动,存在两个曲柄和连杆处在一条直线上的位置,这时摇杆摆动的极限位置。极位夹角:当从动件摇杆处于两极限位置时,对应的原动件在两位置之间所夹的锐角。急回特性:当曲柄作匀速转动时,摇杆往复摆动的平均速度不一样的特性。 急回运动特性可用行程速比系数K来表示:K=(180+)/(180-) 压力角:作用在从动件上的驱动力与该力作用点绝对速度之间所夹的锐角。 传动角:压力角的余角。
5、 死点位置:机构中的传动角为零的位置。,机构具有急回特性的条件:A、原动件做等速整周运动;B、从动件做往复运动;C、极位夹角0度, 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连架杆与机架中必有一杆为最短杆。,曲柄存在的条件Grashof 准则, 当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 A) 最短杆相邻的杆为机架,即得到曲柄摇杆机构; B) 最短杆为机架,即得到双曲柄机构; C) 最短杆相对的杆为机架,即得到 双摇杆机构。,(3) 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类型的判别方法, 当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无论哪杆为机架,均为 双摇杆机构。,在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
6、已知lBC=50cm,lCD=35cm,lAD=30cm,AD为机架。试问:(1) 若此机构为曲摇杆机构,且AB为曲柄,求lAB的最大值;(2) 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求lAB最大值。,作出下列机构图示位置压力角。,第三章 凸轮机构,机械设计教学课件,基本概念:凸轮机构组成;从动件运动规律的类型及特点和应用。,基本技能:从动件位移线图的绘制;反转法原理;图解法设计凸轮。,凸轮机构的组成: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从动件分为尖顶从动件、滚子从动件、平底从动件。基圆 :以凸轮最小矢径 r0 为半径所作的圆。,等速运动规律,始、末位置:,设凸轮的推程运动角为0,从动件升程为h,推程时间为
7、t0,凸轮的转速为,刚性冲击,h,理论上:a 惯性力极大冲击刚性冲击只能用于低速、轻载场合,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前半升程,后半升程,没有刚性冲击 但在 = 0、0 /2、 0 处有柔性冲击 只能用于中低速、轻载场合 s = C t 2 = K 2 = 1:2:3 s = 1:4:9 ,柔性冲击,简谐运动:圆周上匀速运动的质点在其直径上的投影构成的运动规律。,R = h / 2,位移 S = R - R cos = h ( 1- cos ) / 2,得到运动方程:,始、末:柔性冲击中低速、中重载,简谐(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A,(1) 对心式尖顶从动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设计,设计步骤:A
8、、画出凸轮机构凸轮转动一周的位移曲线;B、将位移曲线上不同运动规律的各段进行按照陡密缓疏的原则进行等分,并做各等分点的向上与位移曲线相交的垂线;C、选比例尺l画出凸轮的基圆,在基圆上按照位移曲线的等分方式对相应各段进行相同的等分;D、将基圆的各等分点与基圆的圆心相连,并延长;E、从基圆等分点开始,按照位移曲线对应的等分线的长度,对基圆上对应的延长线进行截取,获得各截取点;F、圆滑连接各截取点,即获得凸轮的轮廓线。,已知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如下:0=150,S=30,h=120,S=60,从动件在推程以等加速等减速上升,在回程以等速下降,升程h=40mm,试绘制从动件位移线图。,图示为尖顶对心移动从
9、动杆盘状凸轮机构(1)绘出压力角;(2)绘出凸轮基圆半径;(3) 绘出从动杆升程h,第五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机械设计教学课件,基本概念: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弹性滑动;打滑;带设计相关概念;带传动的张紧和维护。,摩擦型传动带工作原理:通过带轮与传动带之间的相互摩擦传递运动和动力。打滑:当带所传递的圆周力超过带与带轮接触面间摩擦力的总和的极限值时,带与带轮将发生明显的相对滑动。 弹性滑动:由于带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带与带轮间的滑动。 弹性滑动和打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打滑是指由过载引起的全面滑动,应当避免。弹性滑动是由紧、松边拉力差引起的,只要传递圆周力,出现紧边和松边,就一定会发生弹性滑动,所以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 基础 复习 提纲 解析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79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