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讲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ppt课件.ppt
《第18讲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讲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ppt课件.ppt(1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8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走进高考 第一关:教材关,基因在染色体上萨顿的假说推论:类比推理理由基因是由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在_上,基因和 _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性和_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完整,独立,形态结构,走进高考 第一关:教材关,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_,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_体细胞中成对的_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_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_的,一个,一条,基因,10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自
2、由组合,实验证据(摩尔根)摩尔根果蝇实验P 红眼()白眼() F1 红眼() F1交配F2 红眼()白眼()比例 3/4 1/4,白眼,红眼,红眼,结论:基因在_上(后来摩尔根与其学生又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略)伴性遗传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_相联系的遗传方式,染色体,性别,类型伴X隐性遗传(如红绿色盲)基因位置:隐性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_染色体上患者基因型_(患病的女性)_(患病的男性)遗传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隔代_遗传现象女患者的_和_一定患病,X,XbXb,XbY,交叉,父亲,儿子,其它实例:血友病果蝇的白眼女娄菜的狭披针形叶
3、伴X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位置:显性的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_染色体上患者基因型_(患病的女性)_(患病的男性)遗传特点女性患者_男性患者,X,XAXA,XAXa,XAY,多于,具有世代连续性男患者的_和_一定患病其它实例:钟摆型眼球震颤伴Y遗传(补充)患者基因型:XYM(致病基因在Y染色体上,在X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所以也无显隐性之分)遗传特点:患者为男性且“父子孙”实例:外耳道多毛症应用人类遗传病的预测优生诊断优良品种的选育,母亲,女儿,解读高考 第二关:考点关,考点1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及实验证据萨顿假说的内容依据和方法,(1)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
4、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2)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3)方法:类比推理法,即借助已知的事实及事物间的联系推理得出假说,2. 实验依据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1)选材原因:果蝇比较常见,并且具有易饲养繁殖快和后代多等特点,所以常被用作遗传学的实验材料(2)摩尔根实验过程及分析P 红眼(雌) 白眼(雄) F1 红眼(雌雄) 雌雄交配F2 红眼(雌雄) 白眼(雄) 3 :1,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F1全为红眼红眼是显性性状;F2中红眼:白眼=3:1符合分离定律,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白眼性状的表现与性别相联系,(3)理论解释遗传分析图解:假设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用
5、w表示)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其遗传图解可表示为:,(4)测交实验:测交后代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进一步验证了摩尔根等人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5)实验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深化拓展:,1. 类比推理与假说演绎法的区别假说演绎法是建立在假说基础之上的推理,而类比推理是在看得见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与理论或假说建立联系,2.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另外也存在于细胞质中的DNA上(原核生物的拟核和质粒上,病毒的遗传物质上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叶绿体上也有基因分布);一个染色体上有若干个基因,例析1(20
6、10通州调研)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含有一个基因B. 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C. 三者都是生物的遗传物质D. 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基因的行为决定着染色体的行为,答案:B,解析:A项中一个DNA分子上含有许多个基因;C项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D项应是染色体的行为决定基因的行为,互动探究1-1:右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 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 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
7、能表达D. 该染色体上的碱基数A=TG=C,答案:D,解析:基因是双链结构,D项正确,而基因由于细胞分化可能有些基因不表达,互动探究1-2: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 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A. 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B.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C.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假说演绎法D. 类比推理 假说演绎法 类比
8、推理,答案:C,解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假说演绎法;萨顿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为类比推理;而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也是假说演绎法,考点2 性别决定1. 性别决定的概念(1)概念: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2)染色体类型,特别提醒: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一般都是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间又互为非同源染色体;异型的性染色体如XY或ZW也互为同源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的差异是性别决定的物质基础,(3)性别决定方式XY型 染色体 雄性:常染色体+XY(异型) 雌性:常染色体+XX(同型) 生物类型:某些鱼类两栖类所有哺乳动物 人类果蝇和雌雄异体的植物(如菠菜大麻)ZW型 染色体 雄性:常染色体+ZZ
9、(同型) 雌性:常染色体+ZW(异型) 生物类型:鸟类蛾蝶类,(4)决定时间:受精卵形成时(5)意义:摩尔根实验假说的重要基础,2. 其他几种性别决定方式:(1)是否受精决定性别:生物个体细胞中没有明显的性染色体,雌雄性别与染色体的倍数有关,雌性个体是由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二倍体,而雄性个体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如蜂,(2)由环境决定性别:如海生蠕虫后螠,其雌虫长约6 cm,雄虫只有雌虫大小的 ,常常生活于雌虫的子宫内雌虫产卵后,卵发育成不具性别的幼虫,当幼虫生活在海水中,独立生活时,便发育成雌虫;当幼虫落到雌虫的吻部,便发育成雄虫(3)基因差异决定性别:如玉米,特别提醒:(1
10、)性别决定只出现在雌雄异体的生物中,雌雄同体生物不存在性别决定问题(2)性别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其传递遵循分离定律,(3)性别决定后的分化发育过程,受环境(如激素等)的影响如:性逆转:表现型改变,基因型不变如雌性非芦花鸡在特定环境中可逆转为雄性另外,蛙的发育:XX的蝌蚪,温度为20时发育为雌蛙,温度为30时发育为雄蛙日照长短对性别分化的影响:如大麻,在短日照温室内,雌性逐渐转化为雄性,异性双胎的性别分化:如牛怀异性双胎,雌犊的性别分化受影响环境不同的性别分化:如蜜蜂的受精卵可发育为蜂王,也可发育为工蜂,其主要受环境和蜂王浆的影响,例析2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
11、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A. 1:0B. 1:1C. 2:1D. 3:1,答案:C,解析:考查了遗传变异的有关知识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即母鸡的染色体组合是ZW,公鸡的染色体组合是ZZ母鸡发生性反转后,其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由母鸡经对性反转形成的公鸡的染色体组合为ZW,与母鸡交配后产生的后代中染色体组合理论上是ZZ:ZW:WW=1:2:1,在鸡的染色体组合中WW组合不存在,所以后代中ZW:ZZ=2:1,互动探究2-1:在正常情况下,下列有关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女性体细胞内有两条X染色体B. 男性体细胞内有
12、一条X染色体C. 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D. 黑猩猩等哺乳动物也有X染色体,答案:C,解析: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因此ABD选项均正确X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与性别决定无关,如位于X染色体的红绿色盲基因,既可存在于女性体细胞中,也可存在于男性体细胞中,互动探究2-2:对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女儿(非双胞胎)甲和乙的X染色体进行DNA序列的分析,假定DNA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异,则结果应当是( )A. 甲的两条彼此相同,乙的两条彼此相同的概率为1B. 甲来自母亲的一条与乙来自母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C. 甲来自父亲的一条与乙来自父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D. 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都不
13、相同的概率为1,答案:C,解析:考查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女孩体细胞中的两条X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这个女孩中的一条X染色体可以与另一女孩的一条X染色体相同(共同来源于父方或母方),也可以不同(分别来自父方或母方),考点3 伴性遗传,1. 伴性遗传的方式及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即“母病儿必病,女病父必病”男性正常,其母亲女儿全都正常男性患病,其母亲女儿至少为携带者,(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具有连续遗传的特点,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都是患者,即“父病女必病,儿病母必病”
14、女性正常,其父亲儿子全都正常女性患病,其父母至少有一方患病,(3)伴Y染色体遗传男性全患病,女性全正常遗传规律为父传子,子传孙,2. 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关系(1)遵循的遗传规律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伴性遗传的特殊性有些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因而XbY个体中的隐性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也能表现出来有些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X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只限于在雄性个体之间传递位于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是成对的,其性状遗传与分离定律
15、相同,只是与性别相关联;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一定要将性状表现与性别联系在一起描述 3. 各种遗传方式的比较,特别提醒:(1)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不论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均表现为隔代遗传现象但在常染色体上时,后代雌雄(或男女)表现概率相同,与性别无关;若在X染色体上时,则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2)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不论基因在何种染色体上,均表现为连续遗传现象(子代患病,双亲之一必患病)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或在X染色体上且患者为女性时,后代子女患病概率相同;若基因在X染色体上且患者为男性,则其后代中只有女性患病,例析3下列最有可能反映红绿色盲症的遗传图谱是(注:表示正常男女
16、,表示患病男女)( ),答案:B,解析:由题干和系谱图可获取的主要信息有:A图中父母均正常,后代中男女均有正常和患病者;B图中父母正常;C图中母方患病,父方正常;D图中父母均患病,其子代中女孩均正常,男孩中既有正常也有患病的解答本题可先根据系谱图中父母及子代表现型判断患病的显隐性,再确定是否是伴X遗传,最后作出选择,逐图分析如下:,互动探究3-1:如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A. 1号B. 2号C. 3号D. 4号,答案:B,解析:考查色盲遗传的特点,红绿色盲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7号个体的色盲基因直接来自母亲(5号),根据系谱图,1号
17、不患病,说明5号的色盲基因来自2号,互动探究3-2: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母亲为携带者,父亲色盲,生下4个孩子,其中1个正常,2个为携带者,1个色盲他们的性别是( )A. 三女一男或全是男孩B. 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C. 三女一男或两女两男D. 三男一女或两男两女,答案:C,解析: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父亲的基因型为XbY,则后代中女孩有一半为携带者,一半为色盲;男孩有一半为正常,一半为色盲所以4个孩子中至少有2个孩子为女儿,考点4 系谱图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定方法,1. 先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1)若系谱图中,患者全为男性,正常的全为女性,则为伴Y遗传,如下图(2)若系谱图中,患者有
18、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如下图即伴Y遗传“传男不传女”,出现反例即可否决,2. 确定是否为细胞质遗传(1)若系谱图中,女患者的子女全部患病,正常女性的子女全正常,即子女的表现型与母亲相同,则为细胞质遗传整个系谱应表现为母病子必病母正常子必正常,如图:,(2)若系谱图中,出现母亲患病,孩子有正常的情况,或者孩子患病母亲正常,则不是细胞质遗传,2. 确定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1)无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如下图甲(2)有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出现无病的,一定是显性遗传病,如下图乙原则:相同性状相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或出现与双亲不同的性状),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新性状为隐
19、性,3. 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1)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中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为伴X隐性遗传,如下图A实例:红绿色盲血友病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下图B,(2)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中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为伴X显性遗传,如下图C实例:抗VD佝偻病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下图D,4. 遗传系谱图判定口诀父子相传为伴Y,子女同为母系;“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都病为伴性(伴X);“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都病为伴性(伴X,特别提醒:不能确定的判断类型在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
20、就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来推测:,第一,若该病在代代之间呈连续性,则该病很可能是显性遗传第二,若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患病概率相当,则该病很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第三,若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患者相差很大,则该病很可能是性染色体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它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若系谱中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则该病很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系谱中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则该病很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例析4图中甲乙是两个家庭系谱图,乙家族患色盲(由Bb控制)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是_性遗传(2)图甲中-8与-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
21、,则-8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_,原因是_,常,显,不一定,基因型有两种可能,(3)图乙中-1的基因型是_,-2的基因型是_(4)若图甲中的-8与图乙中的-5结婚,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_(5)若图甲中-9是先天愚型,则其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_的卵细胞和_的精子受精发育而来,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称为_,XBXb,XBY,1/8,22A+X(或22A+X 23A+X),染色体变异,23A+X,解析:根据-1-2号与-5号,即两个患病的双亲生出一个正常的女儿,可以确定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按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7个体表现型正常,-8个体不一定正常,其原因是基因型可为Aa(患病),也
22、可为aa(正常)(3)红绿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图乙中-5个体一个隐性基因来自-4,-4号的这个基因则来自-1,所以-1的基因型为XBXb,而-2正常,其基因型应为XBY,(4)图甲中-8的基因型为1/2aaXBY或1/2AaXBY,图乙中-5个体的基因型aaXbXb,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1/21/2Aa1/2XbY=1/8(5)先天愚型即为21三体综合征,可能的染色体组成是为23A+X的卵细胞和22A+X的精子结合发育而成,也可以是为23A+X的精子和22A+X的卵细胞结合发育而成,这属于染色体变异,方法技巧:正确判定遗传系谱中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其基本方法是“反证法”,即首先观察分析遗传
23、系谱,初步得出其可能的遗传特点,再用“反证法”进行证明根据伴性遗传“交叉遗传”的特点,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若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当父亲患病而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而儿子患病),则致病基因一定不在X染色体上;(2)若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当父亲正常而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而儿子正常),则致病基因一定不在X染色体上;(3)若患者仅限男性,且表现为连续遗传现象,则致病基因(不分显性或隐性)位于Y染色体上;,(4)除以上五种特殊情况外,其他情形均有可能是伴性遗传(需要讨论检验),互动探究4: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
24、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1)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2)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3)-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_,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AXBY,1/3或AaXBY,2/3,(4)由于-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000和1/100;H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如果是女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因此建议_,1/60 000和1/200,1/60 000和0,优先选择生育女孩,解析:该题考查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概率的计算以及遗传咨
25、询等相关知识根据系谱图,一对表现正常夫妇(1和2)的女儿(2)是甲病患者,从而判断甲病是隐性遗传病,由于其父亲(2)正常,所以可以排除伴X遗传,即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对正常夫妇(2和3)的儿子(3)是乙病患者,从而判断乙病是隐性遗传,病,但不能确定基因的位置根据题干,从而确定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根据系谱图分析得出2的基因型为AaXBY,3的基因型为AaXBXb,其正常儿子(2已确定为正常)的基因型为AAXBY或者AaXBY,其概率分别为1/32/3正常女性(1)是甲病携带者(Aa)的概率为1/10 000,其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1/10 0002/31/4=1/60 000;正常女性(1)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8 基因 染色体 遗传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78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