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PPT课件.ppt
《《信息安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安全》PPT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本章要点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第九章 信息安全,2,信息安全是指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信息被故意的或偶然的非法授权访问、更改、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系统辨识、控制。保密性是指保障信息仅仅被那些被授权使用的人所获取。完整性是指信息在生成、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人为或非人为的非授权篡改。可用性是指保障授权使用人在需要时可以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信息安全中人为蓄意破坏防不胜防。,9.1 概述,3,定义: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简言之,具有破坏作用的计算机程序或一组计算机指令
2、。特点:破坏性。主要破坏数据和文件。网络病毒:阻塞网络、网络服务中断、整个网络系统瘫痪。 传染性。自我复制,不断扩散隐蔽性。附加在其它可执行的程序体内、 隐藏在磁盘中较隐蔽处、病毒将自己改名为系统文件名等。可触发性。,9.2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4,注意: 计算机有病毒不一定意味着病毒处于活动状态。 病毒程序只要不被执行,则可以“与毒共存”。 只有先将病毒进程结束了,然后才能清除该病毒。,病毒的触发机制,5,计算机病毒的分类,6,1)蠕虫病毒消耗大量的计算机资源(CPU、内存),占用网络带宽,导致网络堵塞而使网络服务拒绝最终造成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例如:冲击波、震荡波 2)木马病毒 计算机被入
3、侵、被控制,窃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等机密信息。 例如:QQ木马,现代的网络病毒,传染途径多 ;传播速度快 ;清除难度大 ;破坏性强。,7,病毒常见的传染途径及其防治,通过邮件附件传播 不要随便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附件,安装插件程序,执行EXE文件,使用盗版游戏程序,通过局域网传播 例如:冲击波、振荡波病毒 解决方法:打补丁、安装防火墙,浏览恶意网页,通过U盘传播,只能注意,通过QQ传播,8,提高计算机安全性的措施,1.安装杀毒软件购买或者从网络下载杀毒软件 金山毒霸:http:/ 瑞星杀毒软件:http:/ 诺顿防毒软件:http:/ 江民杀毒软件:http:/,2. 打补丁3. “免费在线查毒”
4、4. 手工清除,9,通过免费在线查毒先确定病毒类型,然后再下载专杀工具例如:1)从IE先进入瑞星网站HTTP:/WWW.RISING.COM.CN/,10,2) 免费在线查毒,确定病毒类型,11,3)调用专杀工具,12,手工清除-通过Internet查阅病毒的有关知识及清除方法。,例如:1)新欢乐时光(VBS.KJ)病毒 病毒特征:文件夹中存在:DESKTOP.INI、 FOLDER.HTT。 这两个文件具有隐藏属性。打开任一个文件夹,上述两个文件就自动添加到该文件夹。清除方法:搜索计算机上所有的DESKTOP.INI和FOLDER.HTT,然后将其删除。,13,1.黑客攻防技术 黑客(Hac
5、ker)一般指的是计算机网络的非法入侵者。他们大都是程序员,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非常精通,了解系统的漏洞及其原因所在,喜欢非法闯入并以此作为一种智力挑战而沉迷其中。黑客攻击的目的: 窃取信息、获取口令、控制中间站点、获取超级用户的访问权限等。黑客攻击步骤:,9.3 网络安全,14,密码破解 一般采用字典攻击、假登录程序和密码探测程序等来获取系统或用户的口令文件 。IP嗅探(Sniffing)与欺骗(Spoofing) 嗅探又叫网络监听,通过改变网卡的操作模式截获其他计算机的数据报文或口令。 欺骗: 即将网络上的某台计算机伪装成另一台不同的主机,系统漏洞利用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如“缓冲区溢出”来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安全 信息 安全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78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