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P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ppt课件.ppt
《VSP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SP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ppt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VSP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2015.6.10,主要成员及工作任务,01,国内外VSP技术发展现状,02,VSP测井原理,03,VSP资料采集技术,04,三维三分量VSP简介,主要内容,一 国内外VSP技术发展现状,1.1 VSP(垂直地震剖面)简介 VSP(垂直地震剖面):在地表设置震源激发地震波,在井内安置检波器接受地震波,即在垂直方向观测人工场,然后对所测得到的资料经过校正、叠加、滤波等处理,得到垂直地震剖面。,VSP观测系统及时深曲线,一 国内外VSP技术发展现状,垂直地震剖面定义:(检波器置于深井中,在地面激发)深井中不同深度的检波器依次接收后,便得到深度-时间剖面图。垂直地震剖面是
2、相对于常规水平地面地震而言的。,常规地面地震勘探: 检波器在地表,水平走向摆放。,井眼VSP地震勘探: 检波器置于井中,呈垂直方向放置。,VSP法与地震测井区别 VSP 类似于以速度调查为目的的地震测井技术,然而,VSP 又不同于地震测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国内外VSP技术发展现状,常规地面观测a与VSP观测b的比较,(a) (b),图中,布置在地下深处的检波器对上行和下行地震波都有反应,而在地面的检波器只能记录到地震反射波。,一 国内外VSP技术发展现状,(2)可记录研究对象的“单一”地震波。由于 VSP 的测井检波器置于井中,检波器可直接记录由震源产生而传播到所研究对象的“单一”地
3、震波。,(1)接收点分布在介质内部。VSP 法可用接收点的垂直方向分布形式来研究地质剖面的垂向变化,所以,能更明显、更直接地反映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3)干扰因素少。VSP 在井中观测可以避免或减少地面以上的自然干扰。,(4)可记录上行波和下行波。VSP 在井中观测,即可记录到来自观测点下方的上行波(如反射波),又可以记录到来自观测点上方的下行波(如直达波)。,VSP 法具有的特点:,与地面地震相比,,VSP 由于有这些“先天性”的优点,所以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一 国内外VSP技术发展现状,一 国内外VSP技术发展现状,表1 国外VSP技术发展历程,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VSP技术发
4、展了 30多年的今天,其实用性越来越宽广,效果也逐渐被人们认同,特别在VSP勘探技术的领域,其发展势头更被人们看好。,一 VSP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表2 国内VSP技术应用发展历程,点(零井源距),面(非零并源距和Walkaway VSP),体(三维VSP),随着油气勘探开发进程的深人和井中地震技术(软、硬件)的不断完善,三维VSP测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其中三维三分量VSP的观测系统比较特殊,其数据处理方法既不同于常规的非零井源距多分量VSP数据处理方法,也有别于地面多分量地震方法,因此三维三分量VSP数据处理成了当前发展三维VSP技术的瓶颈。,VSP的技术发展轨迹,一 V
5、SP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01,国内外VSP发展现状,02,VSP测井基本原理,03,VSP信息采集技术,04,三维三分量VSP简介,二 VSP测井基本原理,2.1 VSP中的主要波动,从波的类型来分:(1)直达初至波 (2)一次反射波 (3)多次反射波 从波传播到接受点的方向来分:(1)下行波,来自接收点上方的下行波; (2)上行波,反之。,d1为直达波;d1为下行多次波;u1为一次反射波;u1为上行多次波,2.2 VSP时距曲线分析,(1)均匀介质情形下的直达波时距曲线,时距曲线是双曲线,但当d很小时,时距曲线是直线,且随d增大,视速度增大,同相轴变为双曲线。,2.2 VSP时距曲线分析,(
6、2)均匀介质情形下的一个平反射界面的上行波时距曲线 上倾方向激发(+) 下倾方向激发(-):,2.2 VSP时距曲线分析,从时距曲线方程可看出反射波旅行时与接收点位置、激发点位置、地层倾角和速度有关。 当界面水平时:时距方程为 当d=0时,时距曲线为直线;(随着检波器沉放深度h增大,走时t变小;当d0时,双曲线。 反射波视速度: 当检波器的沉放深度为H时(在反射界面处),直达波与一次反射波的传播时间相等,视速度相等,但符号相反。,2.2 VSP时距曲线分析,从直达波和反射波时距曲线和视速度公式可见,当检波器沉放在界面上时,两者具有相同的传播时间。 在界面处,直达波和反射波的视速度分别为 从上式
7、可见:直达波与反射波视速度数值相等,符号相反,两者以相反的视速度相交,当d=0时,v*f=-v,v*d=v。,2.2 VSP时距曲线分析,2.2 VSP时距曲线分析,(3)均匀介质情形下的一个平反射界面的二次下行波时距曲线,上倾方向激发(+) 下倾方向激发(-) 下式中,下行二次波的射线路径,2.2 VSP时距曲线分析,当界面水平时:时距方程和视速度分别为 当d=0时,二次下行波反射波同相轴近似为直线; 当d0时,二次下行波反射波同相轴双曲线。 视速度为正值。,2.2 VSP时距曲线分析,2.2 VSP时距曲线分析(4)均匀介质情形下的一个水平反射界面的二次上行多次波时距曲线,上次多次波的射线
8、路径,与一次上行波平行,但不与直达波相交。与上行波相比,同样具有随观测点深度时间变小和负视速度的性质,它和上行的一次波有平行的同相轴,而不和直达波相交。,01,国内外VSP技术发展现状,02,VSP测井基本原理,03,VSP信息采集技术,04,VSP的应用及优势,三 VSP信息采集技术,三、 VSP信息采集技术,常规VSP采集,三维VSP,3.1 常规采集技术,VSP采集装备包括:井口震源、井下检波器、记录仪器、电缆、参考波器。,3.1 常规采集技术,3.1.1 震源 对震源的要求:震源频带宽,具有丰富的高频成分;具有足够的为测量地下目标层所需的能量;具有良好且稳定的震源子波,即震源子波的一致
9、性要好;与震源有关的干扰尽量少;震源类型、组合方式及各种参数选取要合理。,3.1 常规资料采集,VSP震源种类:炸药震源:采用可重复性的炸药震源,井需支架、套管、井壁与套管间固有水泥、小药包(0.1-0.5 kg)、潜水面以下激发。空气枪、蒸汽枪、水枪震源:用于海洋,操作简便,但能量较弱,常采用组合或叠加方法。电火花震源:利用在液体中瞬间放电方法产生高温高压脉冲,适用于陆地、海洋、沙漠等不同的激发环境。可控震源: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力,是理想的VSP震源。,目前陆上使用的多为可控震源。,3.1 常规采集技术,3.1.2 井下检波器 参考检波器(近场检波器)作用:子波处理及监视震源子波近场,
10、在海上是指不超过单个气枪水泡后单个弹性变形带的1-2m,在陆地上是指不超过以震源子波的波长为半径的范围。近场检波器埋藏于地下监视震源子波,要求它尽可能与井中检波器的性能相同,它可以为子波处理提供依据。,3.1 常规采集技术,井中检波器井中检波器是VSP主要设备,它应具有以下特点:(1)可伸缩的推靠臂,当检波器沉放到某一观测点时,要求检波器推靠在套管上,保证良好的接触;(2)检波器具有较宽的通频带,有可调的动态增益;(3)形状影视两端尖直径小,以防止管道波的产生;(4)是三分量检波器,同时接受纵横波资料;(5)耐高温高压,3.1 常规采集技术,井中检波器,是VSP技术中的关键设备,用来接收VSP
11、资料。,3.1 常规采集技术,检波器点距 要求相邻检波器点距满足采样定理。点距应为最小有效波长的1/2,点距小,对应界面上反射点的间距也越小,资料精度高,有利于小构造解释。,检波器点距:小于波长一半(6-15m),3.1 常规采集技术,3.1.3 地面记录仪,要求记录仪器动态大于120db,采用浮点放大系统,15位模数转换。1/2ms采样,具有足够的地震道(一般为24道),以及准确的记录格式,3.2 三维VSP技术,长排列三维VSP采集技术长排列组合的优势是一次激发多道接收,可以降低成本,并有助于提高资料质量,改善三维成像效果。,多道接收记录的高频资料,3.2 三维VSP技术,长排列VSP采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VSP 地震 勘探 技术 应用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77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