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射频识别ppt课件.ppt
《RFID——射频识别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FID——射频识别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RFID概述组成与分类工作原理应用领域,概述,RFID的英文全称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感应式电子晶片,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条码。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适于实现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射频卡,操作快捷方便。,二、RFID组成与分类,1.基本组成部分:狭义的RFID系统电子标签(tag,transponder)
2、读写器(reader)天线(antenna)完整的RFID系统数据采集端:标签、阅读器、天线中间件或者接口应用系统如MIS/ERP等,RFID系统组成结构图,中间件,(1)RFID标签俗称电子标签,也称应答器,根据工作方式可分为主动式(有源)和被动式(无源)两大类。RFID标签芯片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射频模块、存储器、控制模块及天线四部分。射频模块及天线由于读写器和标签之间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因此它们都有无线收发模块。存储器存储器存储器内存容量在几个比特到几十干字节之间,可储存永久性数据和非永久性数据。控制模块完成接收、译码及执行读写器命令,控制读写数据,负责数据安全等功能。,(2)读写器也称阅读
3、器、询问器,是对RFID标签进行读/写操作的设备,主要包括射频模块和读写模块两部分。射频模块 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读写模块 接收射频模块传输的信号,译码后获得标签内信息,或将要写入标签的信息译码后传给射频模块,完成写标签操作。,(3)天线RFID标签和读写器之间实现射频信号空间传播和建立无线通讯连接的设备。(4)中间件存在于RFID数据采集端和后台的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数据流上的一个中间结构体。作用:数据过滤、数据分发、数据集成(如多个阅读器数据的汇总),是阅读器和MIS之间的数据处理部分。,(5)应用系统是直接面向RFID应用最终用户的人机交互界面,协助使用者完成对读写器的指令操作以及对中间件的逻
4、辑设置,逐级将RFID原子事件转化为使用者可以理解的业务事件,并使用可视化界面进行展示。,RFID系统的参数,参数很多,表现在:识读率基本参数包括:系统频率:125KHz5.8MHz阅读距离:几毫米几百米可读写容量(内存):0几十Kbytes多标签识别数量(抗冲撞性):01000个阅读器抗冲撞性:很重要识别速度:几百公里/小时物理性能:温度、适度、大小等等,2.分类,(1)按应用频率,1、低频段射频标签 典型工作频率:125K,134K;低频标签的典型应用有:动物识别、容器识别、工具识别、电子闭锁防盗(带有内置应答器的汽车钥匙)等。与低频标签相关的国际标准有:ISO11784/11785(用于
5、动物识别)、ISO18000-2(125-135kHz)。低频标签有多种外观形式,应用于动物识别的低频标签。读卡距离在10厘米之内,最远不超过一米。主要优势:采用CMOS工艺,省电、廉价的特点;工作频率不受无线电频率管制约束;可以穿透水、有机组织、木材等;适合近距离的、低速度的、数据量要求较少的识别应用(例如:动物识别)等。 劣势主要体现在:标签存贮数据量较少;只能适合低速、近距离识别应用;容易复制,安全性较差。,2、高频率电子标签典型工作频率为:13.56MHz ,可方便地做成卡状。典型应用包括:电子车票、电子身份证 。国际标准有:ISO14443、ISO15693、ISO18000-3(1
6、3.56MHz)等。工作频率的提高,可以选用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射频标签天线设计相对简单,标签一般制成标准卡片形状。读卡距离一般情况小于10CM。 3、超高频与微波标签 典型工作频率为:433.92MHz,862(902)928MHz,2.45GHz,5.8GHz。无源标签,射频识别距离一般大于1m,典型情况为46m,最大可达10m以上。有源标签一般阅读标签距离工作在80米以内,最远可达四五百米。典型应用包括:移动车辆识别、电子身份证、仓储、物流应用等。相关的国际标准有:ISO10374,ISO18000-4(2.45GHz)、-5(5.8GHz)、-6(860-930MHz)、-7(433.
7、92MHz),,无源标签系统,首先根据上层软件需求,应用软件系统向阅读器发送相应指令,阅读器响应指令并通过天线向外辐射电磁波。处在该阅读器识读范围内的标签接受电磁波激励,将其一部分能量整流为直流电源供标签内部电路工作,而另一部分电磁波被标签内部保存的数据按照约定的调制方式进行信息调制(反射调制或反向散射调制)后发回阅读器。阅读器接收调制信号并解调得到预期数据并传给应用软件执行相应操作。,(2)RFID按照能源的供给方式,有源标签由电池供电,它会间歇性(频度可以设置)地向外主动发送包含自身ID信息或其他数据信息的电磁波,处于侦听状态的阅读器接收到该电磁波信号即可按照约定规则解调得到可被利用的数据
8、。半有源标签虽有电池供电,但其自身并不主动发送电磁波,而是等待有阅读器电磁波信号激励的时候,半有源标签才在电池辅助的状态下进行电磁波调制并发回阅读器。,(3)按标签内部使用存储器类型,只读卡( RO) :只读标签内部只有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和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读写卡(RW):标签内部的存储器除了ROM、RAM和缓冲存储器之外,还有非活动可编程记忆存储器。一次写入多次读出卡(WORM),(4)按标签中存储器数据存储能力,标识标签:存储的只是标识号码,用于对特定的标识项目,如人、物、地点进行标识,关于被标识项目的详细的
9、特定信息,只能在与系统相连接的数据库中进行查找。便携式数据文件:标签中存储的数据非常大,可以看作是一个数据文件。这种标签一般都是用户可编程的,如包装说明、工艺过程说明等。,标签的成本,对于RFID系统来讲,标签是消耗品。系统的其他投资是一次性的,而标签的投资则是经常性的,即使是可以回收利用的系统,也需要经常补充损坏或者遗失的标签。目前,标签的成本都比较高,因此,RFID系统的选择必须根据被识别物品本身的价值以及所能创造的附加值等来综合考虑。目前RFID标签的成本低频一般在3块钱以下,高频一般在15元以下,而超高频标签一般在30元以上。而对于有源系统来讲,标签成本更加昂贵,大多在100元以上。,
10、读写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射频卡获得能量被启动(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标签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透过标签内天线发送出去。读写器接收天线接收到从标签发送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读写器,读写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然后送到后台软件系统处理。后台软件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卡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相应的动作。,三、RFID工作原理,RFID系统工作示意图,RFID系统工作流程图,1.标签标签与阅读
11、器之间的耦合方式(主要有两种):,(1)电磁感应即所谓的变压器模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电磁感应系统识别距离一般较近,典型工作频率125kHz, 225kHz, 13.56MHz,典型作用距离为1020cm。,(2)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即所谓的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超高频、微波工作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电磁传播系统识别距离较远,典型工作频率为433MHz,915MHz,2.45GHz,5.8GHz,典型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RFID 射频 识别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76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