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感染控制yu职业防护ppt课件.ppt
《ICU感染控制yu职业防护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感染控制yu职业防护ppt课件.ppt(1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1/16,1,ICU感染控制与职业防护,山东省立医院解 晨,2022/11/16,2,内 容 提 纲,ICU感染控制的意义ICU感染控制的实践 手消毒与洗手 职业防护,2022/11/16,3,SARS,还会再来吗?,2022/11/16,4,医院感染知识,医疗的因素病人在医院内直接或间接接触病原菌的机会较多。病原菌侵入的机会较多,如各种诊疗技术操作可损伤皮肤粘膜,而让正常菌群进入体内。各种手术治疗的影响 免疫抑制治疗抗菌药物的影响,2022/11/16,5,真菌感染增加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病房1980年至2000年真菌感染发生数量的变化,2022/11/16,6,按照科室的不同:
2、 综合ICU的感染率较高,为27.7%,主要是下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 内科中,血液科和神经内科较高,为 10.58%和7.00%; 外科中,烧伤科和神经外科较高,为 9.77%和8.53% 儿科中,新生儿科较高,为5.00%,主 要是呼吸道感染。,2022/11/16,7,医院感染的危害,增加病人痛苦增加医疗费用影响医院效率影响医院声誉,2022/11/16,8,与医院的效率、效益密切相关,延长病人住院时间 外科伤口感染的病人住院日延长8.2天,产科手术延长3天,普通外科手术延长9.9天,整形外科手术延长19.8天(WHO,2002) 据美国Jarvis于2000的报道,泌尿系统感染延长1
3、-4天,外科手术感染延长7-8天,每例伤口的治疗费用为4002600美元;医源性肺炎延长7-30天(Jarvis,2000);,2022/11/16,9,武汉同济大学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平均 每例病人延长住院时间10.37天; 中山大学附一院、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及 福建省人民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延长 住院时间1518天;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对1999年12月2001年2 月外科SICU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的研究表明: 延长住院时间31天。,2022/11/16,10,增加了医疗费用 美国每年因医院感染增加67亿美元医疗费用(Jarvis,2004); 联邦德国每年医院感染的花费51
4、0亿马克; 英国每年因医院感染增加17亿英镑医疗费用。,2022/11/16,11,武汉同济大学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例病人人均多支出5058.28元; 中山大学附一院、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及福建省人民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例医院感染病人增加医疗费用24003200元;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对1999年12月2001年2月SICU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的研究表明,每例病人增加医疗费用18368.1元。,2022/11/16,12,美国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研究(SENIC) 全国病床994,000张 投入医院费用4000亿美元/ 年 感染控制成本8亿美元/年 (占全国医院总投入0.2)
5、 医院感染控制节约资金24亿美元/年,2022/11/16,13,一、ICU感染的原因,1、易感人群密集。2、医疗仪器消毒与灭菌不彻底。3、介入性检查与治疗多。4、内环境的污染与无菌技术操作不严。5、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6、完全胃肠外营养引起肝功能下降及肠道内菌群失调。,2022/11/16,14,影响ICU医院感染的因素,病人因素:传染性、传染期医疗因素: 吸痰、插管、呼吸机应用、支纤镜操作、常规诊疗操作防护因素:防护设备与质量、防护意识、防护技术与技巧环境因素:病区结构与设置、通风与风向管理因素:暴露时间:医护人员身体状态,2022/11/16,15,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救
6、治一线的医护人员医生:护士:病人生活护理人员病人运送人员病区清洁工人等进入ICU的家属、亲友,2022/11/16,16,ICU病人医院感染的特点,.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美国大型医院感染率为46,我国三级医院感染率为9.1,据文献报道:有2530的院内感染发生在ICU,ICU的院内感染率为15%18%,明显高于普通病区据美国报道,有些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率竟高达42%.大多数院内感染发生在已有严重基础疾病的病人.病原体是具有多重耐药的条件致病菌往往由两种以上复合感染.感染途径多为侵入性操作进入,机体全身免疫力下降时正常菌群移位定植.ICU院内感染处理棘手有时病人因院内感染而致命,治疗院内感染往往较处
7、理原发疾病更困难,2022/11/16,17,危重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一、病人的易感性二、有创监测操作多,侵入性导管放置成为感染的重要原因三、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四、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的应用五、其他药物的副作用六、胃肠外营养的应用七、ICU病室环境因素影响八、设备的再污染九、人为因素,2022/11/16,18,二、ICU内感染途径,1、空气传播。2、接触传播。(1)由污染的敷料、器械、食品及药剂等直接传播。(2)由医护人员手、鼻等处的细菌间接传播。3、自身感染。,2022/11/16,19,三、ICU内感染部位,1、呼吸道;2、泌尿道;3、血管内、血液内;4、创口及创内引流;5、腹腔内、胸
8、腔内;6、其它(眼、耳、口腔、皮肤、会阴部等)。,2022/11/16,20,发展中国家主动监测研究的医院感染率(),2022/11/16,21,按感染部位不同,前5位的医院感染分别是:,2022/11/16,22,2003年现患率调查NI的部位分布,2022/11/16,23,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来源,2022/11/16,24,国外:美国每年5-10万人发生静脉插管 感染占院内感染的13%。国内:有报道ICU中与导管相关的感染占30%。 其中中心静脉插管感染占静脉导管感染的90%。静脉导管尖端培养致病菌阳性率为25%,其中有37%的血培养为阳性,血培养阳性者病死率达66.6%,静脉插管感染的现
9、状,2022/11/16,25,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的肺部感染率高达7-70%;有人报道81例机械通气病人有56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高达69%。感染源: 自身皮肤、咽喉部、呼吸装置感染途径:口咽部定植菌下移 呼吸装置污染 自身菌群移位 医护人员手传播 污染的器械为媒介 周围环境传播(床边、洗手池、听诊器。),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的肺部感染,2022/11/16,26,四、ICU感染的预防1,1、布局合理; 2、室内空气的净化与消毒及效果监测;3、污染用物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4、医疗设备与器具的清洁与消毒;5、ICU的工作人员要求;6、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
10、院感染监测;,2022/11/16,27,感染控制的管理,ICU的感染控制ICU设备- 減少人流- 卫生设施:缓沖间,洗手及更衣设备- 病床空间:20 m2- 病床距离:2 m- 空气消毒及淨化 (e.g. 紫外线)- 隔离病房 室內之基本清洁及消毒- 门、窗、柜、床及地面之清洁及消毒- 空调滤网的定期更换,2022/11/16,28,四、ICU感染的预防2,7、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8、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与管理;9、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10、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严格消毒隔离措施。,2022
11、/11/16,29,内 容 提 纲,ICU感染控制的意义ICU感染控制的实践 手消毒与洗手 职业防护,2022/11/16,30,搞好ICU感染管理工作三个关键环节,组织落实监测得当措施有效,2022/11/16,31,ICU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目标预防医务人员因接触而感染预防病人感染预防病人间交叉感染:感染病人与其他病人预防危重病人的继发性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预防其他进入人员的感染(家属及探视人员等),2022/11/16,32,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径,易
12、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医院感染的传播链,2022/11/16,33,ICU 医院感染管理措施,传染源病人管理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保护易感者,2022/11/16,34,ICU 预防院内感染的基本原则(1),切断传播途径(针对相应病毒和细菌、真菌)病人排出物消毒空气消毒手消毒污染物品消毒环境消毒,2022/11/16,35,ICU预防的基本原则(2),保护易感人群(针对未受感染的人)没有疫苗没有特异性预防措施严格的个人防护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体质,避免过度疲劳避免感冒等有发热症状的常见病。,2022/11/16,36,ICU的消毒方法,1、净化ICU的环境;2、进出ICU病房的方法;
13、3、ICU内手指消毒与患者诊治顺序;4、喷雾器与加湿器的消毒;5、空气过滤器的消毒;6、人工呼吸机床与麻醉机的消毒;7、内窥镜的消毒;8、其它ICU内预防感染对策。,2022/11/16,37,管理病人传染源的原则,尽早隔离收治的感染病人限制病人/医务人员活动范围,减少院内感染减少病原体排放污染,2022/11/16,38,传染源病人管理隔离,隔离是防止传染病传播最有效的手段。隔离的目的:减少病人交叉传染;减少病人传给其他病人。隔离的方式:飞沫隔离、空气隔离和接触隔离隔离的措施:隔离病人传染源;保护性隔离。,2022/11/16,39,隔离的实施方法:严格分区,1、区域隔离:清洁区、半污染区、
14、 污染区2、房间隔离:清洁区、污染区,2022/11/16,40,隔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念不清。分区不明确、各区之间有交叉。缺乏实际的隔离屏障。,2022/11/16,41,隔 离 室,设置:经空气、飞沫传播疾病的必须要有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在同一隔离室。隔离室的条件:负压系统,气流应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每小时换气6-12次;有病人时隔离室的门应关闭。,2022/11/16,42,目的,1 A系统2 B系统3 普遍预防4 体内物质隔离系统5 标准预防,隔离的种类,2022/11/16,43,隔离的种类 :A系统,严格隔离、接触隔离、呼吸道隔离、结核菌(病)隔离(抗酸杆菌AFB隔离
15、)、肠道隔离、引流物-分泌物隔离、血液-体液隔离,2022/11/16,44,B系统的隔离措施,采用的隔离措施是根据每种疾病的需要单独考虑。对每种疾病是否采取单间病房、戴口罩、穿工作服或戴手套,用是、否或者有条件的是列在各栏目中, 并列出感染材料和要求隔离的期限。,2022/11/16,45,标准预防隔离,把所有病人(无论是门诊病人还是住院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除非被血液污染)、破损的皮肤、黏膜等一律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凡接触这些物质时均须采取适当的消毒、隔离等防护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病人、病人和病人间的微生物传播的危险。,2022/11/16,46,标准预防隔离
16、,第一部分:“标准预防”适用于医务人员接触所有病人的预防措施第二部分:针对有传染性的病人或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体,按其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是除“标准预防”以外的隔离措施,是必须阻断传播途径才可预防的感染。包括传播途径空气隔离、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2022/11/16,47,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是针对有传染性或疑有传染性的患者或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菌感染的预防,是除标准预防以外的隔离措施,必须通过中断传播途径才可预防的感染。 包括有三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他们可以联合为有多重途径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隔离。,标准预防隔离,2022/11/16,48,标准预防:基本特点,即要防
17、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患者 目的:既达到减少病人间相互传播病原体的危险,也达到降低医院工作人员蒙受感染风险的目的。标准预防已被广泛使用,并付诸实施,确见成效,2022/11/16,49,标准预防:主要具体措施,洗手和手套的应用 隔离衣的应用 口罩、眼罩和面罩的应用 医院环境、病室的通风和消毒保洁 反复使用的设备、器材的消毒 病人生活用品、床单位的保洁与消毒 药物与食品的安全处置 相关规范、制度等的制定和执行,2022/11/16,50,空气隔离,目的:预防经空气传播的疾病或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微生
18、物,由空气中的微粒-气溶胶传播(微粒直径小于5m)。如麻疹、SARS、水痘与肺结核等。 措施:通风的单间,尽可能使用负压,房间每小时换气至少6次;进入此类环境应使用专门的口罩(N95口罩)等高效型口罩;病人只能呆在隔离室;室内空气排除前,应经高效过滤处理。,2022/11/16,51,飞沫预防,目的:经飞沫传播的病原体,直径多大于5m。 措施:患者入住隔离室,限制活动,同一病种可同居一室,床间距离不应少于1米;工作人员带口罩;房间空气不必专门处理。如是中央空调,每小时新风量应在30M3/人。 适用病种:B型流感杆菌感染(包括脑膜炎、脑炎、会厌炎和败血症)、脑膜炎球菌感染(包括脑膜炎、肺炎、会厌
19、炎与脓毒血症),咽白喉、支原体肺炎、百日咳、肺鼠疫、链球菌咽炎与肺炎,猩红热。还包括腺病毒、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人类微小病毒B19与风疹病毒所致感染。,2022/11/16,52,接触预防,目的:减少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微生物。措施:如条件病人住单间或同病种住一间;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接触时穿隔离衣、接触前后或离开病房时洗手;限制病人户外活动;适当的环境和器械清洁、消毒和灭菌。 适用于:胃肠、皮肤及创伤感染。皮肤感染包括皮肤白喉、疱疹病毒感染、脓肿、蜂窝织炎、褥疮、虱病、疥疮、婴幼儿的葡萄球菌感染、带状疱疹、以及病毒性出血性结膜炎等。,2022/11/16,53,戴口(面)罩及护目镜
20、可以减少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务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面罩、护目镜和口罩,2022/11/16,54,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 :防水和颗粒滤过性、 细菌滤过率N95 口罩是 NIOSH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认证的 9 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现代概念的医用口罩的主要用途,2022/11/16,55,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等污染,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隔 离 衣,2022/11/16,56,消毒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医院应严格执行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定期的监测与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护士长负责有关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及管理。制度的执
21、行在于执行制度的人.院感管理人员对消毒进行指导和监督,2022/11/16,57,物体表面的消毒,物体表面:如床头柜、桌、椅、凳子、水池、水龙头、门把手、各种台面和物体表面等,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用2000mg/L的过氧乙酸擦拭,每天23次;遇污染随时消毒,消毒剂的浓度视污染的情况适当增加。注意:不同病人及不同区域的抹布应分开使用。,2022/11/16,58,地面的消毒,坚持湿式清扫,每天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用2000mg/L的过氧乙酸拖地,每天拖地23次。注意事项:不能将消毒剂原液直接洒在拖布上。,2022/11/16,59,病人排泄物、呕吐物等的处理,1、漂白粉:
22、1份4份污物,混匀,消毒2小时。2、优氯净:1份12份污物,混匀,消毒2小时。3、将消毒后的污物倒入厕所,便器、便盆、痰杯等每天用1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4、对于有总化粪池的医院或病房,可直接入池进行消毒。,2022/11/16,60,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1),1、 病人使用的床单等定期更换,用后压力蒸汽灭菌或用1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送洗衣房; 病人的口罩定期更换,用1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2000mg/L的过氧乙酸浸泡半小时,清洗干燥备用。,2022/11/16,61,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2),2、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双层黄色塑料袋,分层封扎送焚烧。
23、3、呼吸治疗装置在使用前应达到高水平消毒,螺纹管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若复用,用后立即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2000mg/L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再清洗消毒。,2022/11/16,62,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3),4、 体温计使用后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血压计、听诊器等,每次使用前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5、 氧气瓶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表面擦拭消毒。,2022/11/16,63,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4),6、污染的病历与各种报表用甲醛薰蒸(氧化法)12小时以上后方可带出病房。注意病历应散开。注意:无污染的病历不需消毒。7、病人的餐具使用一次性
24、物品,或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或压力蒸汽灭菌,清洗消毒后备用。,2022/11/16,64,运送病人工具的消毒,运送工具表面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2000mg/L的过氧乙酸擦拭;护送车上配备快速手消毒剂。,2022/11/16,65,终末消毒,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或死亡后,必须进行终末消毒,方法为,2022/11/16,66,消毒时的注意事项(1),1、正确选择消毒方法。如有人时选用臭氧和过氧乙酸喷雾消毒空气等。2、选择合格的消毒剂(如漂白液、过氧乙酸的化学试剂、乳酸消毒等)。3、配制方法正确(过氧乙酸的A、B液,量具)。,2022/11/16,67,消毒时的注意
25、事项(2),4、有效期内使用,不稳定的消毒剂应现配现用。5、消毒剂的浓度过高或过低。6、浸泡法消毒双手。,2022/11/16,68,消毒时的注意事项(3),7、消毒过度:口腔常规用消毒剂消毒;空调常规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8、做好日常监测与记录,加强监督。如消毒剂浓度的监测、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等。,2022/11/16,69,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后,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物,或将微生物在患者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个患者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丢弃,可重复使用的设备,2022/11/16,70,保证有适当的日常清洁标准和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CU 感染 控制 yu 职业 防护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76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