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辩证法知识梳理ppt课件.ppt
《考研政治辩证法知识梳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辩证法知识梳理ppt课件.ppt(1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世界的存在方式,辩证法,形而上学,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二:两大特征,三:三大规律,五:五对范畴,唯物辩证法,四:辩证思维方法,二:两大特征,三:三大规律,五:五对范畴,唯物辩证法,四:辩证思维方法,二:两大特征,三:三大规律,五:五对范畴,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源泉、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形式、状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方向、道路,现象和本质 必然和偶然原因和结果 可能和现实内容和形式,唯物辩证法,四: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合 抽象与具体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二:两大特征,三:三大规律,五:五对范畴,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源泉、动
2、力 质量互变规律:形式、状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方向、道路,现象和本质 必然和偶然原因和结果 可能和现实内容和形式,唯物辩证法,四: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合 抽象与具体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二:两大特征,三:三大规律,五:五对范畴,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源泉、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形式、状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方向、道路,现象和本质 必然和偶然原因和结果 可能和现实内容和形式,唯物辩证法,四: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合 抽象与具体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二:两大特征,三:三大规律,五:五对范畴,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源泉、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形式、状态 否定之否定
3、规律:方向、道路,现象和本质 必然和偶然原因和结果 可能和现实内容和形式,唯物辩证法,四: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合 抽象与具体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二:两大特征,三:三大规律,五:五对范畴,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源泉、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形式、状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方向、道路,现象和本质 必然和偶然原因和结果 可能和现实内容和形式,唯物辩证法,四: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合 抽象与具体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二:两大特征,三:三大规律,五:五对范畴,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源泉、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形式、状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方向、道路,现象和本质 必然和偶然
4、原因和结果 可能和现实内容和形式,唯物辩证法,四: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合 抽象与具体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考点八 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22. 事物的普遍联系23. 事物的永恒发展,22. 事物的普遍联系 22.1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2. 事物的普遍联系 22.2 联系的特征: 第一,客观性; 第二,普遍性; 第三,多样性。,22.2 联系的特征第一,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人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臆断,否则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抓住事物
5、的表面相似之处,把主观臆造的联系强加给客观事物,这是诡辩论的主要表现。,22.2 联系的特征第二,联系的普遍性。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 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22.2 联系的特征第三,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的联系是极其复杂多样的。 按照联系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等等。 事物的不同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
6、用。,22.3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意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用整体的观点认识事物,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2.3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意义 整体与部分是相互依赖的。 整体依赖于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 部分依赖于整体,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与功能。,2001年理 0.21817每一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 A整体等于各部分的总和 B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 C整体
7、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 D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 E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生成和转化,2001年理 【答案】 BDE17每一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 A整体等于各部分的总和 B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 C整体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 D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 E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生成和转化,22.3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意义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
8、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2.3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意义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也是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已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一个必备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23. 事物的永恒发展 23.1 发展的实质 23.2 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23.1 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和发展的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指违背了事物发展规律,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从而日趋灭亡的事物。,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首先,就新事物与环境
9、的关系而言: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已经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必然战胜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变化了的客观条件的旧事物。 其次,新事物比旧事物优越。“克服吸取增加”,因而它比旧事物优越。 最后,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符合历史条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而它是不可战胜的。,2012年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估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
10、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2012年 答案:BCD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估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23.2 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 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 一切事物都处于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
11、,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在唯物辩证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2007年18.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面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A.
12、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 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C.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D. 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2007年 【答案】ABD18.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面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A. 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 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C.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D. 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20
13、07年19.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记录。科林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记录时,没有一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 A. 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B. 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C. 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D. 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2007年 【答案】ABCD19.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
14、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记录。科林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记录时,没有一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 A. 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B. 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C. 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D. 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2005年(多项选择题)16.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15、B. 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 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2005年(多项选择题) 【答案】 AC16.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 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 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唯物辩证法,内涵: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外延: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4.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
16、质与核心 第一,从对立统一规律和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关系上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联系和发展的实质。,第二,从对立统一规律和辩证法的其他规律、范畴的关系上看,它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实质,是理解和把握这些规律和范畴的关键。,第三,从对立统一规律及其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上看,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是辩证认识的实质。,第四,从两种发展观的对立上看,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别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试金石。,考点九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源
17、泉或动力,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内涵:既对立有统一,基本属性,同一性斗争性,精髓: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内因:根本原因,外因:条件,同一性的作用,斗争性的作用,共同起决定作用,二者关系,加速或延缓的作用,25.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25.1 逻辑矛盾主要是指人们在思维推理过程中,由于违背思维推理的规律而产生的一种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状态,是由主观推理造成的,不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必须避免而且可以避免的。 辩证矛盾则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同因素、不同方面、不同性质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25.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18、。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重基本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内;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转化。,30.2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作为哲学范畴具有丰富的内容,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矛盾是矛盾斗争性两种基本形式。,25.3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二者的对立: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二者的联系: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包含差别、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19、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同一性规定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25.4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矛盾的同一和斗争要求我们全面的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关于统一战线中的“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实现祖国统一的“一国两制”的方针,都是成功地运用对立统一学说的范例。,26.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根据,外因:条件,矛盾同一性,矛盾斗争性,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决定性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26.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6.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双方力量此长彼消,不断变化,一旦双方
20、力量对比发生根本的变化,双方地位发生相互转化,于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推动着事物的发展。,26.2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同一性使对立的双方相互依存,彼此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26.3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促进量变。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准备条件。第二,完成质变。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即斗争突破了事物存在的限度,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完成事物的质变。,26
21、.4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应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统一。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27.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27.1内因,即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外因,即一事物与周围其它事物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27.2 内因和外因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根本原因,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 外
22、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和外因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27.3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的实践意义 这一原理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哲学依据。,在中国进行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立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因; 同时在全球化日益突出的社会背景下,应该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是现代化建设的外因; 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既要反对只强调对外开放、忽视自力更生的崇洋媚外的做法,也要反对只强调自力更生,忽视对外开放的闭关锁国的做法。,28.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辩证 关系原理28.1 矛盾的普遍
23、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简言之,矛盾在空间上无处不在,在时间上无时不有。,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普遍性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坚持矛盾分析法,承认矛盾,研究矛盾,转化矛盾,而不能消灭矛盾,回避矛盾。,28.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28.2 矛盾的特殊性:每个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特殊性具体表现为:第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第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
24、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特殊性应注意区分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在实践中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告诉我们,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我们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待和处理不同的矛盾,应当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这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28.3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 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
25、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的普遍性是对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的概括,具有抽象、一般的特点,而矛盾的特殊性则有许多自己的特点,更为具体、丰富和多样。,28.3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相互依存。 任何现实的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普遍性是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来的;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必然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28.3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化。割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必然 导致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矛盾普遍性和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政治 辩证法 知识 梳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74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