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心肺复苏指南ppt课件.ppt
《2019版心肺复苏指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心肺复苏指南ppt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9版心肺复苏指南,张德玲,急救知识试题及操作标准,百度输入济宁市卫生急救指挥中心打开工作动态,学习心肺复苏的意义,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增加,长期的亚健康状态,各种急诊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并逐渐年轻化,我国每年约200万人发生猝死,平均每分钟有3-4人,其中 70%死于院外,著名表演艺术家马季、侯耀文、高秀敏均在家中突发心脏病去世,令观众十分惋惜,如果在4-8分内得到急救,病人有可能存活,有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行急救哪?“公众”。为此:我们必须普及急救知识,学会自救、互救。作为医务人员更应该学会正确的急救技术,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世界范围内,每年超过1500万死于心血管
2、疾病,以成为人类死亡原因的主要元凶。美国每年有35万人发生心脏猝死,每天约1000人发生死亡。,心肺复苏的历史,古代的复苏术 1、利用体位复苏:约3500年前,埃及人将溺水患者使用倒挂法,双脚挂在树上,头向下;排除肺内积水,另一方面增加了胸腔压力以助呼气。2、利用刺激复苏:1000年前,针刺人中、羽毛刺激咽部诱发呕吐。3、人工复苏呼吸:公元前800年,口对口救活一个孩子的描述:她伏在孩子的身上,嘴对着孩子的嘴,眼睛盯着孩子的眼睛,手握住孩子的手,用这一方法救活了一名濒死的儿童。4、公元200年左右,华佗在抢救呼吸心脏骤停时,应用了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这是最早的记录。,现代心肺复苏术,1、20世
3、纪50年代,将口对口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这两种复苏结合起来,大大提高复苏效果,明确定义为心肺复苏。2、1974年美国心脏协会制定了第一个心肺复苏指南。2、1992年,美国心脏协会提出了生命链。2000年,其操作步骤形成了9步法,2019年,出台了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192019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公布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南。现代心肺复苏突出一个早字,早发现、早诊断、早抢救、早期脑保护才是复苏成功的关键。,心肺复苏概念,指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如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快速除颤)使其循环、呼吸和大脑功能得以完全或部分恢复。,心肺脑复苏的意义,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
4、必须在4分钟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病人心跳、呼吸恢复为止。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CPR-BLS,并于8分钟内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则病人的生存率达到50%.强调了黄金4分钟:通常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有50能救活,4分钟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有10能救活。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为什么近几年提出心肺脑复苏哪?,大脑缺氧4-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有些患者即便抢救过来也是“植物人”所以一定要进行脑保护。强调黄金4分钟的重要性。04年:我科收治一有机磷中毒病人.,心跳呼吸骤停,原因
5、:1、各种心脏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冠心病,且70%死于院外。2、突发意外事件:电击伤、溺水、自缢、严重创伤。3、手术及麻醉意外。4、严重的酸中毒、高血钾、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 曾经门诊一低钾患者.5、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中毒、药物过敏等。,不同地区抢救成功率,美国 30% 华盛顿市区 726%拉斯维急救中心 54%3分钟用上AED 74%中国 1%,公众急救意识,以上数据显示中国公众急救意识相对单薄,没有引起领导高度重视,以北京为例,目前拥有1900多万市民,接受急救知识的比例为150:1,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大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率达到2550%,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人可以完成自救或互救,在医护人
6、员到达前,现场就以实施了正确的心肺复苏,加之高效率的急救网络,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时间就是生命,在常温下心脏停跳:3秒病人感到头晕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30秒呼吸停止40秒全身抽搐60秒瞳孔散大4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10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黄金4分钟”,时间与抢救成功率,6分 4% 10分 0.09%因而将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作为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超过10分钟,几乎无成功的可能,由此可见,当遇到心脏骤停的病人,在医生到达之前,要抓住宝贵时间,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开始抢救时间 成功率,谁能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一般的民众,家人,朋
7、友或路人医护人员,救护新概念,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进行急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自救互救知识,学习心肺脑复苏术。,2019版高质量心肺复苏 (CPR),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胸外按压后胸廓回弹 各占50%,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避免过度通气,2019心肺脑复苏指南已经公开发表,该指南框架结构与2019心肺复苏指南基本相似。经过五年的应用实施,有相应的调整!几个最主要变化是:一、生存链:由2019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几个数字的变化,速率幅度程序,胸外按压的速率,2019(新):胸外按压的速率为每分钟至少100次,2019(旧):以每分钟大约100次的速率
8、进行按压 30次=18秒,理由:,复苏期间给予的按压总数是心脏骤停后存活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复苏期间给予的按压总数对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胸外按压的幅度,2019(新):应将成人胸骨按压至少5厘米,按压时能触到大动脉搏动为有效,或看监护仪波形。比赛按要求做,但临床工作要因人而已,例如:抢救恶液质病人按压时造成肋骨骨折 ;抢救游泳馆一溺水患者按压太浅不起作用.;儿童按压幅度应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 4厘米;儿童:5厘米),2019(旧):应将成人胸骨按下大约4至5厘米 ,将儿童胸部按下大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或一半,理由:,通过按压,能够为心脏和大脑提供重要的血流以及氧气
9、和能量,如果给出按压幅度的多个推荐值,可能会导致理解困难,所以现在只给出一个建议的按压幅度,儿童胸部X线研究表明,可能无法按下胸部前后径的一半,2019心肺复苏指南推荐按照英文字母C、A、B、D的顺序进行。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D电除颤,2019(新):在通气之前开始胸外按压,2019(旧):从开放气道开始,检查是否能够正常呼吸、然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后进行30次胸外按压,之后再进行2次呼吸,心肺复苏程序变化:C-A-B代替A-B-C,理由:,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接受任何旁观者进行心肺复苏。这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其中一个障碍可能是A-B-C程序,该程序的第一步是施救者
10、认为最为困难的步骤,即开放气道并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先进行胸外按压,可能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对院外成人心脏骤停的研究表明,如果有旁观者尝试进行胸外按压,比不进行胸外按压,可以提高生存率,胸外按压几乎可以立即开始,而摆好头部位置并尽可能密封以进行口对口或者气囊面罩人工呼吸的工程则需要一定时间,心肺复苏程序变化:C-A-B代替A-B-C,特殊情况下,如:溺水.气道梗阻,窒息,新生儿,心肺复苏仍需要ABC.特别强调这类病人抢救时间一定要长。一溺水女孩抢救1个多小时心跳才恢复。,启动急救系统,2019(新):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时应检查其有无反应,以确定其是否有呼吸或呼吸是否正常,201
11、9(旧): 医务人员在发现无反应患者后启动急救系统。然后,施救者回到患者身边,开放气道并检查患者有无呼吸或者呼吸是否正常,理由:医务人员不应延误启动急救系统,同时还应获得两点信息:施救者检查患者有无反应以及有无呼吸或者呼吸是否正常,取消“看、听和感觉呼吸”,2019(新):取消心肺复苏程序中的“看、听和感觉呼吸”在进行30次按压后,开放气道并进行2次人工呼吸,2019(旧): “看、听和感觉呼吸”过于用于在开放气道后评估呼吸,理由:医务人员检查反应以发觉心脏骤停症状时会快速检查呼吸,按压:呼吸=30:2但要强调的是:如是两人抢救:按压者要持续按压,呼吸8-12次/分,潮气量500-600毫升,
12、不需要同步,各不干涉。2分钟交换一次,时间不超过5秒。,2019版心肺脑复苏操作步骤,检查患者反应轻拍打患者肩部,大声询问:喂!您怎么了?,婴儿意识判断方法,拍打婴儿足底,观察有无反应。,判断心跳、呼吸是否停止 1)触摸颈动脉搏动: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轻轻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2)同时观察呼吸:胸廓有无起伏。3)注意点: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妨碍头部供血;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s;注意避免触摸感觉错误(将自己手指的搏动感觉为患者脉搏);判断应综合审定,如无意识、皮肤粘膜发绀、双侧瞳孔散大,再加上触不到脉搏,即可判定。,非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版心 复苏 指南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73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