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类食品添加剂汇总ppt课件.ppt
《调色类食品添加剂汇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色类食品添加剂汇总ppt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食品添加剂,2 调色类食品添加剂,食品调色技术,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 要利用食用色素(外源,食用色素)对食品进行调色、补色、赋色(拼色原理自学); 可以利用原料的某些成分在特定条件下呈色的特性,赋予食品希望的色泽(发色:利用原料含有的某些成分与特定化学物质的呈色反应); 除去已有色泽(使用漂白剂); 抑制食品呈色(利用色素或其他成分呈色特性,创造不显色条件;酶阻断,pH,络合金属离子)。,2,食品的颜色会影响感官感觉。一般来说,红色可以使人解馋,黄色可以止渴,绿色则使人清凉。更细微的感受是,粉红颜色的酒比淡红色、深红色、白色、棕色酒的感觉更甜,咖啡颜色的深浅差异会使人感觉苦味的差异较大,颜色浅的
2、红烧肥肉比颜色深的肥肉更有油腻感觉。,4,2.1 食品着色剂,2.1.1 食品的着色与调色一、定义:食品着色剂又称食用色素,是以食品着色为目的的一类食品添加剂。食品的颜色是食品感官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食品外表能够反映食品的新鲜程度、性质和状态等性质,颜色发生改变,这种食品就会受到怀疑。,5,二、着色剂分类,按其来源和性质,食品合成着色剂食品天然着色剂,1、食品合成着色剂,指以苯、甲苯、萘等化工产品为原料,经过磺化、硝化、卤化、偶氮化等一系列有机合成反应所制的有机着色剂,,水溶性偶氮类着色剂较容易排出体外,毒性较低,,合成着色剂,偶氮类着色剂非偶氮类着色剂,油溶性水溶性,不溶于水,进入人体内不
3、易排出,毒性较大,,2、食品天然着色剂,食品天然着色剂主要是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提取的着色剂。,按来源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类:(1)植物着色剂,如甜菜红,姜黄,-胡萝卜素,叶绿素等。(2)动物着色剂,如紫胶红(虫胶红),胭脂虫红等。(3)微生物着色剂,如红曲着色剂等。,人肉眼观察到的颜色是由于物质吸收了可见光区(400800nm)的某些波长的光后,所呈现出的颜色。 即人们看到的颜色是被吸收光的互补色。,11,三、着色剂发色机理,1.发色团(Chromophore )在紫外或可见光区(200800nm)具有吸收峰的基团被称为发色团,发色团均具有双键。 如:-N=N-, -N=O, C=S, C=C
4、, C=O等。,2.助色团( Auxochrome)有些基团的吸收波段在紫外区,不可能发色,但与发色团相连后,可使整个分子对光的吸收向长波方向移动,这类基团被称为助色团。如:-OH, -OR, -NH2, -NHR, -NR2, -SR, -Cl, -Br 等,不同波长光的颜色及其互补色 物质吸收的光 透过光(互补色) 波长(nm) 相应的颜色 400 紫 黄绿 425 蓝青 黄 450 青 橙黄 490 青绿 红 510 绿 紫 530 黄绿 紫 550 黄 蓝青 590 橙黄 青 640 红 青绿 730 紫 绿,14,2.1.2 食品合成色素及应用,GB2760-11允许使用的人工合成色
5、素主要有: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诱惑红,酸性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等10种。,15,特点:合成着色剂的着色力强、色泽鲜艳、不易退色、稳定性好、易溶解、易调色、成本低,但安全性低。,色淀:由水溶性着色剂沉淀在允许使用的不溶性基质上制备的特殊着色剂。基质部分多为氧化铝,称之为铝淀,1.胭脂红 (ponceau, ponceau 4R ,08.002) 食用红色1号,又丽春红4R,苋菜红的异构体。偶氮类。 色泽特征:着色力较弱,另外,对氧化还原作用敏感。,17,性质与性能:对光和酸较稳定, 对高温和还原剂的耐受性很差, 能被细菌所分解, 遇碱变成褐色。,毒性:无致肿瘤作用。ADI为0
6、4mg/kg 。使用:主要用于饮料、配制酒、糖果等。,不适用于发酵食品及含还原性 物质的食品。,2.赤藓红(erythrosine ,CNS:08.003),又称樱桃红,水溶性非偶氮类着色剂,21,性质与性能:着色力强, 耐热、 耐还原性好, 但耐酸性、耐光性很差, 吸湿性强。 酸性时生成黄棕色沉淀, 碱性时产生红色沉淀。,毒性:ADI为00.1mg/kg 。 使用:适于对饼干等焙烤食品、罐头,不适于对酸性强的液体食品和水果糖等。,主要是由动、植物和微生物中提取的色素我国利用天然着色剂对食品着色有悠久的历史,24,2.1.3 天然色素及应用,食品天然着色剂按化学结构可以分成6类:多酚类衍生物,
7、如萝卜红、高梁红等;异戊二烯衍生物,如-胡萝卜素、辣椒红等;四吡咯衍生物(卟啉类衍生物),如叶绿素、血红素等酮类衍生物,如红曲红、姜黄素等;醌类衍生物,如紫胶红、胭脂虫红等;其他类色素,如甜菜红、焦糖色等。,1.焦糖色素(caramel,08.108/9/10),又称酱色,使用量最大的天然色素,我国传统使用的色素之一。色素特征:1水溶液呈清亮的黄褐色,26,性质与性能:有特殊甜香气和愉快的焦苦味, 易溶于水, 对光和热稳定性好, 具有胶体特性, 有等电点,pH值通常在34.5。,毒性:普通法焦糖色安全性高,其ADI无需规定。氨法焦糖色和亚硫酸铵法焦糖色 0100mg/kg,JECFA对4-甲基
8、咪唑作了限量 规定200mg/kg。,使 用焦糖带有很少的正电或负电 ,使用不当产生絮凝或沉淀。软饮料通常含有负电荷的胶体粒子,所以应用pI1.5以下的具有强负电性的耐酸焦糖,焦糖多用于碳酸饮料,用量为4g/3L;黄酒同样有带大量负电荷的蛋白质、多糖类胶体,其pH值为3.84.6,故同样要使用这类焦糖。用于酱油、醋、酱料等调味品中的焦糖多为带正电荷的氨法焦糖。啤酒含有正电荷,需选用带正电荷的氨法焦糖。,29,表 焦糖色素产品的种类及其使用性能,30,酮类衍生物,胭脂虫红(carminic acid,08.145) 胭脂红酸是一种醌类色素,存在于胭脂仙人掌上寄生的胭脂虫(cochineal)。,
9、胭脂红酸,32,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是一类使动植物食品显现黄色和红色的脂溶性色素。 绿叶中的三种主要类胡萝卜素是叶黄素(lutein)、堇菜黄质(violaxanthin)和新黄质(neoxanthin)。,异戊二烯类色素,33,3、食品着色剂的使用方法,一般分为混合法与涂刷法2种。混合法适用于液态、酱状或膏状食品,如生产饮料时,可先将着色剂用少量水溶解后再加到配料罐中进行充分混匀。涂刷法适于不可搅拌的固态食品,这可将着色剂常常涂刷在欲着色的食品表面,糕点上彩妆常用此法。,34,总结,熟悉食品着色剂的定义及分类;了解食品着色剂的发色机理;掌握食品着色剂的应用范围、使用标准和注意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调色 类食品 添加剂 汇总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73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