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ppt
《第11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科护理学,第十一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白宇霞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目录,学习目标,掌握营养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身体状况、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熟悉儿童贫血的分度和分类方法以及上述疾病的病因、辅助检查和治疗原则了解儿童造血和血液特点以及上述疾病的发病机制 学会按照护理程序对常见血液系统疾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一、儿童造血和血液特点,胚胎期造血 生后造血骨髓造血 骨髓外造血当机体严重感染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脾、淋巴结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查外周血可见幼稚红细胞和(或)幼稚粒细胞。,1.造血特点,(终生),血液,RBCWBC(4-10109/L
2、) PLT:,(100-300) 109/L,一、儿童造血和血液特点,2.血液特点:知识回顾,2.血液特点,一、儿童造血和血液特点,二、儿童贫血概述,1.定义和诊断标准定义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诊断标准(Hb量): WHO标准:6个月6岁110g/L,614岁120g/L国内标准:新生儿145g/L,14个月90g/L,46个月100g/L,.分度,二、儿童贫血概述,注:新生儿轻度贫血为Hb145120,中度为90,重度为60,极重度为60!,病因学分类(最常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造血物质缺乏、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其他)溶血性贫血 (RBC内在、外在因素)失
3、血性贫血(急、慢性),二、儿童贫血概述,形态学分类 正细胞正色素性大细胞性单纯小细胞性小细胞低色素性,3.分类,三、营养性贫血,1.概念 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以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是儿童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童“四病”之一。,(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三、营养性贫血,2.病因,先天储铁不足:早产、多胎、孕母缺铁铁摄入不足:主要原因生长发育过快铁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肠道疾病铁丢失过多:主要是丢失血,(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三、营养性贫血,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红细胞数量减少的程度不如血红蛋白减
4、少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对其他系统的影响:影响肌红蛋白的合成,使某些酶的活性降低,使细胞功能紊乱;引起组织器官异常,如口炎、指甲异常等;引起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易患感染,3.发病机制,(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三、营养性贫血,4.身体状况一般表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贫血貌),易疲乏无力,年长儿头晕、眼前发黑、耳鸣; 骨髓外造血表现:肝、脾、淋巴结肿大 ;非造血系统表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表现其他:反甲、头发枯黄、易感染等。,(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三、营养性贫血,5.辅助检查血常规:HbRBC,红细胞大小不一,以小为主,中央淡然区扩大,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一般无改变
5、 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铁代谢相关检查:血清铁蛋白减少,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增多,血清铁减少、总铁结合力升高及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三、营养性贫血,6.治疗原则和主要措施去除病因: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和食物搭配,治疗失血性疾病 铁剂治疗:最有效 Po:首选,常用二价铁剂,如葡萄糖酸亚铁、硫酸亚铁等。 服药疗程:Hb恢复正常后68周左右停药。 IM:用于口服铁剂无效、不耐受或胃肠道反应重时。常用制剂是右旋糖酐铁、山梨醇枸橼酸铁等。输血治疗:一般不用,适用于重症贫血并发心功能不全或明显感染者,输血或浓缩红细胞,(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三、营养性贫血,7.常
6、见护理诊断/问题,知识缺乏:家长及年长患儿缺乏营养知识和本病的防护知识,(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三、营养性贫血,8.护理措施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合理安排饮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挑食合理搭配饮食:多吃含铁丰富食物,如动物血和肝脏、瘦肉等;且可与氨基酸、维生素C、果糖等同服;不可与茶、咖啡、牛奶、植物纤维等同服。 鲜牛乳须加热处理提倡母乳喂养,6个月后及时添加含铁丰富辅食早产儿及低体重儿2个月左右遵医嘱补充铁剂预防,(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三、营养性贫血,指导正确应用铁剂,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口服铁剂:小剂量开始,两餐之间服用;与维生素C、果汁同服;不可与茶、咖啡、牛奶等同服;铁剂可使牙齿
7、黑染,应使用吸管服药;服药后大便变黑,停药后会恢复正常,应向家长说明原因 注射铁剂:因不良反应多,应慎用。深部肌内注射,每次更换注射部位;抽药后穿刺前更换针头,以免铁剂带漏入皮下,造成注射部位皮肤着色、疼痛,产生硬结及炎症 观察药物副作用:口服铁剂可致胃肠道症状;注射铁剂可致荨麻疹、发热、关节痛等,甚至过敏性休克观察疗效:有效者网织红细胞于用药后2-3天开始上升,5-7天达峰,2-3周后降至正常;血红蛋白3-4周恢复正常,(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三、营养性贫血,8.护理措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向家长及年长儿讲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及护理要点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合理搭配饮食,坚持正确用
8、药贫血纠正后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体检,发现贫血及时治疗,(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三、营养性贫血,1.概念 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其临床特点为贫血、神经精神症状,应用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治疗有效。,摄入不足:饮食中缺乏瘦肉、肝、肾及绿色蔬菜,可致B12和叶酸缺乏;单纯羊乳喂养者,可致叶酸缺乏需要量增加:生长发育快,严重感染吸收或代谢障碍:内因子缺乏、肠炎等药物影响:广谱抗生素、抗叶酸制剂、抗癫痫药,2.病因,(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三、营养性贫血,3.发病机制,(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叶酸 四氢叶酸 合成DNA,叶酸还原酶B12催化,新生R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血液 系统疾病 护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73191.html